《尼米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尼米兹-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总统决定把美国的主要舰艇撤出远东地区。7月中旬,〃俄亥俄〃号启程返回本国港口。但一批经过挑选、才能突出的人则被留了下来,尼米兹和同学卡纳加都在这一行列。他们被转到历史悠久、曾隶属杜威舰队参加过马尼拉湾海战的〃巴尔的摩〃号巡洋舰上。  
  虽然长期漂泊在外,尼米兹仍然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的。对尼米兹而言,写信似乎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我表现形式。通过写信,可以整理思想,不受干扰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因此,无论身在何处,他都要给母亲和爷爷写信,给爷爷的信似乎更为频繁一些。  
  1906年12月12日,21岁的尼米兹在菲律宾群岛的甲米地写给爷爷的一封信里说,他参加了少尉军衔的考试,估计过关没有问题,他正在努力争取自己指挥一艘舰只。  
  信中写道:〃上级已经通知我,一旦'帕奈'号炮艇正式编入现役,就让我去当艇长。它从现在算起还有两个星期就可以服役了,将在南部菲律宾岛屿间巡航。看看这个地区的大地图,你就知道它包括的范围有多大。也就是说,我将可以随炮艇访问想去的任何港口。……舰员总数大约30人,允许由我挑选。我一定要选出一群优秀的舰员。〃  
  1907年1月31日,切斯特·尼米兹和布鲁斯·卡纳加被正式委任为海军少尉。不久,尼米兹在马尼拉湾出任〃帕奈〃号炮艇艇长,卡纳加则指挥另一艘炮艇〃巴拉圭〃号。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就设法在一起航行。他们的任务是巡逻,实际上也是向被征服的菲律宾人和苏禄群岛上的莫罗人〃炫耀武力〃,航行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和平时期的巡航是激动人心的,他们享受着天天驶向陌生地方的乐趣。  
  除炮艇外,尼米兹还负责管辖一个驻有22名海军陆战队员的小型军港——波洛克。这是棉兰老岛的一个狭窄港口,尼米兹花了一些时间在这个小岛上工作。  
  尼米兹在家信中写道:〃那些日子过得挺有意思,我们没有电台,没法寄信,没有新鲜食物,但打猎的时间很多。有一个水兵曾说,有朝一日在这个海嘴子里将再也看不到一只野鸭了。〃  
  业余时间,尼米兹向水兵们讲述从爷爷那里听来的故事。他的故事总有吸引人的情节和惊人的妙语。渐渐地,他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专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米兹讲过的故事在海军中广为流传。  
  波洛克小型基地的田园生活很快被打破了。日益加剧的美日矛盾波及到在美国的日本侨民。由于大批日本退伍军人涌向加利福尼亚寻找出路,冲击了西海岸的劳务市场。旧金山采取隔离日本小学生的办法进行报复。在罗斯福总统干预下,这种作法才得以停止。与此同时,战争恐惧席卷着美国的亚洲舰队,一直扩展到棉兰老岛。1907年7月9日,罗斯福总统发布命令,把美国战列舰从大西洋调到太平洋的旧金山。  
  熟悉海战史的人们不会忘记,仅有6艘战列舰的日本海军,在东乡的率领下,以〃分而歼之〃的方式,将拥有16艘现代化战列舰的俄国远东舰队逐个击败,接着又摧毁了从大西洋调来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如果日本想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时间必然选择在大西洋舰队调往太平洋之前,而首当其冲的进攻目标显然是美军控制的菲律宾军事基地。  
  尼米兹和〃帕奈〃号应召调到甲米地海军基地,情况如此紧张,以致于尼米兹在军舰驶近马尼拉湾之前,曾计划派登陆小分队作为前导,去侦察一下美军是否还占领着那块地方。  
  炮艇停泊后,尼米兹身着白色制服,挂着佩剑向基地司令官尤·罗·哈里斯海军少将报到。哈里斯是一位铁面无私、不苟言笑的人。他用粗暴的态度向尼米兹发布命令:由尼米兹担任尚未服役的〃迪凯特〃号驱逐舰的舰长。  
  尼米兹并不介意哈里斯的态度,他知道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任命。通常,即使在紧急情况下,也绝少让一个22岁的海军少尉去指挥驱逐舰。与他同时期的海军军官,如斯普鲁恩斯、哈尔西和金,都是在26岁到36岁之间开始担任驱逐舰舰长的。  
  哈里斯海军少将连尼米兹回〃帕奈〃号取衣物的时间也没给他,用自己的小艇全速送他到〃迪凯特〃号上任职。  
  尼米兹少尉深知责任重大,他的首要任务是在48小时内把这艘舰只弄到60海里以外的奥隆阿波干船坞,修缮待命,做好航行的一切准备。  
  初看起来,〃迪凯特〃号状况很糟,一些重要设施丢失了,舰上没有粮食,没有油和淡水。当尼米兹抵达时,只有一个值班的菲律宾人欢迎他。其他官兵在尼米兹到达之后才陆陆续续前来报到。  
  尼米兹没有气馁,他是一个善于迎接挑战的人,他从来都把解决难题当作发挥自己才干的良机。经过全面检查,他对于修复该舰有了充分把握。〃迪凯特〃号实际上是与〃俄亥俄〃号同期建造的高质量舰只,只是由于久未使用,零部件出了问题。  
  尼米兹善于交往的本领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他以前通过打扑克结识的几位后勤部门的准尉,为他提供了一切方便,用最快速度把大批装备、煤和水运到了〃迪凯特〃号舰上。尼米兹和他的船员日夜不停地工作,使这艘舰在限定时间内达到了最佳状况。  
  尼米兹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当他搭乘运送水手的汽艇返回海岸时,脸上洋溢着乐观、自信的神情。他凝望着马尼拉湾深蓝色的海水和远处树木林立的山丘,心情平静而轻松。他的经验进一步增长了,他没有辜负上司的期望。  
  强大武力的威慑作用有时是颇为灵验的。当太平洋舰队厉兵袜马,大西洋舰队浩浩荡荡开回旧金山时,日本政府开始表示他们的和平愿望——邀请美国舰队访问东京湾。恐战气氛渐趋平静。  
  罗斯福总统抓住时机宣布,由16艘战列舰组成的〃大白舰队〃进行包括美国西海岸和日本水域在内的环球航行,借以向世界各国展示美国海军的实力。  
  在此之前,体重达300磅、肚皮隆起的国防部长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作为和平使者出访了许多国家。尼米兹少尉负责塔夫脱部长在菲律宾的航行活动。  
  尼米兹为这位肥胖的使者制作了一张特殊的躺椅,还为他讲述了一些〃难以置信的得克萨斯的故事〃。据说,这些精彩的故事将塔夫脱部长迷住了,以致于他在1909年荣任总统之后,特意到得克萨斯购置了一幢二层别墅。  
  尼米兹擅长交际的才能发挥得越发淋漓尽致了,他不仅善于一视同仁地对待下层军官,而且也显示出与任何政治派别的在职官员打交道的本领。他是一个党派倾向不太明显的人,却善于协调关系。  
  转眼之间,尼米兹在远东服役已近3年,他渴望早些回国,渴望找机会回家乡探亲。他本有可能搭乘〃缅因州〃号或〃亚拉巴马州〃号战列舰回国,但这两艘舰只已经脱离〃大白舰队〃,正以缓慢速度绕道驶向美国东海岸,而〃大白舰队〃在访问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之后,要到1909年2月,才能返回美国。  
  1908年春天,尼米兹在例行工作之后,经南中国海到了号称〃东方巴黎〃的法属印度支那首府西贡港,他对这次旅行十分满意。然而,同年7月7日,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尼米兹在驾驶〃迪凯特〃号返回马尼拉湾时有点疏忽大意,没有测定方位,只是粗略估计了一下,也没有观察潮起潮落,致使舰艇在马尼拉湾南面的八打雁港口搁浅在泥滩上。  
  事情发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却有可能使尼米兹的美好前程毁于一旦。在那个漆黑的夏夜,退出泥滩的各种尝试均告失败。这时候,尼米兹耳边响起了神灵般爷爷的声音,〃对你还无法预料的事情不要忧虑〃。尼米兹很快镇定下来,他在甲板上架好帆布,处惊不乱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黎明,一艘碰巧路过的汽艇把〃迪凯特〃号拖出了浅滩。事情似乎就这样迎刃而解了,一切都可以掩饰得如同没有发生一样。然而,逃避责任是与尼米兹的性格格格不入的,所以他立即将这一事件作了如实的汇报。  
  按照海军条令,造成搁浅要进行调查,必要时对肇事者要给予处分。因此,尼米兹被传讯到〃丹佛〃号巡洋舰上出庭受审。  
  法庭鉴于尼米兹能够主动交待问题,且是初犯,而且还有八打雁港口海图不详等客观原因,决定对他从轻处罚,由美国驻菲海军司令以〃疏于职守〃之错给予当众警告处分。  
  军事法庭给尼米兹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对他的前程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相反,由于这一意外事件,他回家探亲的时间反而提前了。因为他被解除了〃迪凯特〃号的指挥职务,不需等待〃大白舰队〃来到菲律宾海域,而在宣判后两星期就踏上返乡之途了。  
  切斯特·尼米兹乘坐〃兰杰〃号炮艇驶向美国,同行的还有海军军官学校1905届的3位毕业生,他们是格仑·欧文·卡特、约翰·赫·牛顿和亚历山大·沃兹沃思。  
  1908年12月初,〃兰杰〃号抵达波士顿,探家心切的尼米兹立即转乘火车去得克萨斯。  
  亨利爷爷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已经无法正常行走。年轻的尼米兹心里很不好受,他尽可能地在轮船旅馆多呆了一些日子。  
  这是爷孙俩最后一次见面,孙子的来访给衰老的爷爷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当尼米兹重返大海一年之后,爷爷听到了孙子没有因〃迪凯特〃号搁浅事件受到影响,而是从海军少尉一跃升为海军上尉的消息时,病痛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他高兴地说:〃我的孩子一帆风顺。〃  
  次年,即1911年4月26日,这个值得自豪的老人在平静中死去,终年85年。他经历了曲折丰富的一生,他的质朴而又深刻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一个抱负远大的青年。他心中执着的期待——贡献给大海一位〃山里来的海军上将〃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化为现实。  
  1909年1月25日,尼米兹结束探亲之后,被调到潜艇第1支队任职。他做学员的时候,曾在海军第一艘服役潜艇〃霍兰〃号上学习,深知潜艇工作的辛苦。他清楚这绝非一件好差事。当时潜艇作为攻击性武器的特殊作用还远远没有显示出来,按尼米兹自己的话讲:〃在那些日子里,潜艇是一种非驴非马的东西。〃而战列舰是舰队里最具吸引力的军舰,被认为是青云直上的阶梯。尼米兹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他要求到任务繁多的战列舰上工作,但未获批准。  
  尼米兹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无法解决时,就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发挥。这正是尼米兹得以脱颖而出的捷径。而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因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怨天尤人,或者心灰意冷。  
  尼米兹克服了消极情绪,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由此他又获得了一个重要经验:大部分工作,无论多么乏味,只要专心致志,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获得很大的成功。  
  他出色地指挥过〃潜水者〃号、〃甲鱼〃号、〃独角鲸〃号潜艇之后,开始进行革新实验。他提出拆除排泄毒气和易于爆炸的汽油发动机,而代之以新型柴油发动机。他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从而被公认为潜艇柴油发动机权威。 
第三章 浪漫恋情    
  一见倾心始相识,两情相悦定终生;  
  上尉慧眼识芳蕊,少女愿嫁爱海人。  
  尼米兹的恋爱生活并没有经历多少暴风骤雨,正如他的职务提升那样来得自然而又顺理成章。与许多侠骨柔肠的军中将士一样,尼米兹也渴望人世间美好的情感。这种对亲情的向往,重情重义的责任心成为推动他事业发达的原动力之一。  
  尼米兹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与女孩子交往,不过,那无非是成人之前的青春游戏而已。  
  他在一个特殊的机会,结识了一位刚来镇上的女孩——伯莎·赖利。有一次,他偷用朋友路易斯·施赖纳藏在桥桩下的一条小船,作了首次〃两栖登陆〃。  
  这位一向懂事听话的孝子此番〃忘情〃得过了头。放学后,他没有回旅馆帮母亲干活,而是与伯莎沿河而下,向一片灌木丛林划去。  
  母亲安娜从路易斯那里了解到此事,十分气恼。她沿着河岸去寻找〃迷途〃的儿子,在河湾处找到了坐在船中的尼米兹和伯莎。据路易斯回忆,安娜为此事亲手打了尼米兹,但尼米兹的妹妹多拉在1980年接受记者访问时否认这一说法。〃妈妈从来就没有打过切斯特〃,她肯定地说。不过,直到尼米兹身着将军制服回到家乡时,路易斯·施赖纳仍拿此事开他的玩笑。  
  尼米兹真正的、也是唯一一次恋爱是在1911年开始的。当时,他已26岁,在那个时代,尼米兹的爱情应该说是姗姗来迟了。一个小插曲是,尼米兹本应向这个有名望的新英格兰家庭的长女求婚,然而他却与她的妹妹结成了终生伴侣。  
  11月,尼米兹乘〃独角鲸〃号潜艇在海上值勤,返回后初次见到了凯瑟琳·弗里曼。此时,他已是〃独角鲸〃号潜艇艇长兼第3潜水艇分队司令。他接到命令去马萨诸塞州的昆西,负责监督安装福尔河造船公司的〃鲤鱼〃号潜水艇柴油机。他的下一任工作就是出任该潜艇的指挥官。刚到不久,就遇到了他在海军军官学校时的朋友普伦蒂斯·巴西特海军上尉。  
  老友重逢,分外高兴。巴西特邀请尼米兹去沃拉斯顿他的家中共进晚餐,这时的巴西特还与母亲住在一起。晚饭前,巴西特建议两人沿街散散步,顺便结识一下当地的知名人士弗里曼先生。弗里曼先生是一名出色的船舶经纪人,他热情欢迎两位海军上尉的到来,并请他们晚上来家里打桥牌。正是在这个晚上,尼米兹的个人生活出现了变化。  
  巴西特特意向尼米兹介绍了弗里曼的大女儿伊丽莎白的情况。她今年25岁,是镇上颇受人喜欢的姑娘,追求她的人很多,其中也包括一些海军军官。尼米兹不想打无准备之仗,他只表示愿意见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