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九福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重生九福晋》


作品相关 关于本书

怎么说呢因为第一次写小说。

经常写啊写就会偏离定好的大纲。

又常常因为写啊写的文风,描述手法也在摸索中不断变化。可以说沐沐我写到53章了,可是总感觉写的时候,这文风还在变化。

对于起名无能,对于简介更是无能,唯一感觉合适的就是这其实就是九福晋的成长文。

回头看的时候也知道开篇并不好,但是每次要修改的时候,又觉得这是第一次再写的小说,这种不知怎么阐述的心情作祟,导致开篇依然是那样的开篇。

怎么说呢,其实这小说就是某天突然对历史上的九阿哥发了花痴,然后想写。但是其实这小说在真正码字之前,我曾经说了一个多月,嗯。。每天说今天开始写吧,于是一直今天今天就这样拖了一个月。

现在写了出来,每天码字两章偶尔放假,偶尔码个三章。

存稿慢慢多了起来,虽然不知道对写这本书的热情会有多久,但是目前还是会很努力的写。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能小小的体谅一下,这本书也算是自己在码字上的成长吧。

从一开始无人点击没有推荐,没有收藏,到现在每天会有几个收藏,已经很是满意了。

当然其实应该还是很感谢编辑汤圆,虽然其实我曾因私人原因心情起伏,悄悄地把他屏蔽过几天。哈哈

那么再一次借今天的节日,

╭︿︿︿╮

{/oo/}

((oo))

︶︶︶大家童心快乐。

好了我也要去过儿童节了。

一切都是定时更新的哦。因为我胆小啦。

作品相关 今日有事,两更晚上更

今日有事。

再忙最后的辞职交接事情。。

今天的两更都放到晚上更

番外集 番外一 黄鹂与歌鸲

歌鸲篇

“额娘,你的名字真有意思。歌鸲,歌鸲。额娘今天在书上看到说歌鸲是一种鸟的名称偶尔”小女儿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歌鸲却是陷入深深的记忆当中。

歌鸲忘记了自己是因为什么而进宫的,只记得那年自己该是八岁的时候。那天早晨许久没有吃过鸡蛋的歌鸲却在饭上看到了两只鸡蛋。她清楚的记得那天,幼弟吵着要吃鸡蛋。而平时对幼弟疼爱有加的父母却是把两只鸡蛋都塞给自己。

歌鸲只记得自己高高兴兴的吃完一只鸡蛋,拿着另一只却是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娘,歌儿吃饱了,这剩下的一只可不可以。。。。。给弟弟吃吧。”其实歌鸲是想问可不可以留着等一下吃,但是看到幼弟弟渴望的表情,还是改口了。

哪只母亲却是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包,那是歌鸲想要很久的漪只荷包,里面绣着一只鸟,据说那是叫黄鹂,爱唱歌的黄鹂鸟。

“歌儿,吃不下就放到这荷包里面,等饿了再吃。”

歌鸲记不得后来是怎么了,只记得对那个家的最后一个印象是马车身后渐渐变小的三个身影。歌鸲后来一直在想,当时自己是看到娘眼里的泪水了吧,其实他们也是舍不得吧。就是这一点印象,歌鸲从始至终都没有恨过那对父母,这也是歌鸲一直庆幸到现在的事情。

马车里坐着一名精明的妇女,同坐的还有六,七名与歌鸲年龄相仿的小女孩。看着这些小女孩的样貌,歌鸲想起村里老人常常对自己说得话,这小姑娘长得可俊了。

马车走走停停,一直到了一个大宅院停下来。歌鸲这一辈子,不应该说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宅子。不过除了第一天换了新衣,好好休息了一天。接下来的半个月歌鸲同其他孩子一样都被教导起礼仪。慢慢歌鸲也知道了,自己是要进宫做宫女。教导自己的几位嬷嬷说这是福气,不许哭,所以歌鸲是唯一一个在教导期间不哭的人。

进宫的时候,歌鸲同另一名姑娘被宜妃一眼相中,说是要培养培养以后伺候当时的九阿哥。

“你叫歌儿。”当时的宜妃更是明艳无双,风华正茂的时候,说话的表情动作让歌鸲看得楞直了眼睛。

“回娘娘,奴婢是叫歌儿。”歌鸲这段时间的训练还是很有效果,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动作和请安的话语已经脱口而出。

“声音倒是清脆。”宜妃同身边的嬷嬷说道。

嬷嬷点头笑道:“听着道像黄莺的声音。”

宜妃笑道:“那是你们的土称,其实叫黄鹂才是。”

“还不谢谢娘娘的赐名。”嬷嬷对愣在那里的歌鸲说道。

“歌儿,奴婢,黄鹂。。。。。”许是那天的宜妃心情实在不错,因此倒没有怪责歌鸲。

“歌儿,罢了。看你也是喜欢的,不若以后你就叫歌鸲吧。歌鸲,歌鸲。歌鸲也是一种鸟,都是莺不过是只夜莺。至于你,以后就叫黄鹂吧。”

就这样歌鸲和以后的黄鹂两人的名字被宜妃定了下来。

很久之后,歌鸲同黄鹂一起成为九阿哥的贴身丫鬟,一起随着九阿哥出宫开府。一直到九福晋进门,歌鸲再一次从芸兮嘴边听到同样的话。

“黄鹂啊,你们两个的名字有趣,都是莺啊,只不过一个黄莺,一个夜莺,还是有些区别的。”

想到这歌鸲摸了摸头上的如意吉祥玛瑙簪子,这是当年福晋送给自己和黄鹂一人一根的,不过黄鹂那根却是折枝飞鸟样式的玛瑙簪子。

十多年过去了歌鸲有时候也会想起黄鹂离开前问主子的话。

不过主子说的对,主子又怎么会是半仙呢。

若是半仙,主子也不会在日后。。。。。

这些都是命,歌鸲记得主子叹息着对自己说的话,这些都是命吧。当年如果自己拿了那根折枝飞鸟的簪子,歌鸲却是不敢想下去的。

现在的生活,她很是满意知足了。

同期进宫的宫女中,也不乏有人走了黄鹂的路子。不过又有几个能有好的结局,歌鸲再一次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

“在想什么。”身后一只大手揽过歌鸲的肩膀。

歌鸲回头望过去,自己的丈夫,莫言正关切的望着自己。时间一晃那么多年,莫言比当时更加沉默寡言了。但是歌鸲知道这个人才是自己今后几十年的归属和港湾。

黄鹂篇

如若有来世,黄鹂最想做的事情是从此不进皇宫。

黄鹂想起前世的时候,最开始的记忆并不是那么美好。只觉得一觉醒来,身边出现了好多陌生人。一直到几日后,黄鹂才知道自己是被卖了。不过幸好,不是去了青楼,而是去做宫女。当然前提是自己要能被选上,不然下场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同车的女孩子也心知这种情况,各个都是绞尽脑汁讨好照管她们的妇人。

黄鹂长得出挑,虽说那时候还小,没有全张开,但小模样也已经很是漂亮了。

凭借着出挑的外表和黄鹂的可用心,果不其然她同另外一个女孩子一起被宜妃看中了。

只不过两人之间宜妃先问向了另一位,黄鹂不得不说自己妒忌,但是在宜妃面前,黄鹂还是知道自己只能默默站着。

以致到了后来黄鹂这名字从歌鸲身上移到自己这边,自己成了黄鹂,而那人虽然也有了名字,但却保留了原先一部分的名字。歌儿,歌鸲。其实黄鹂知道自己原先也是叫歌儿,只不过是哥哥的哥,哥儿。

不知道是不是从那一刻开始,就注定黄鹂比不过歌鸲。

两人虽同样都是伺候九阿哥起居生活的贴身丫鬟,却偏偏只有歌鸲得九阿哥的眼。让她以大丫鬟的身边对才开府的阿哥府有一定的管家权。不过虽然如此,黄鹂同歌鸲两人面上还是情同姐妹的。黄鹂当时的心思又被九阿哥迷住了,倒不在意那么一点权力,只一心一意希望能成为九阿哥的人。

后来福晋进了门,同样对自己和歌鸲说了宜妃娘娘说的那番话。黄鹂一直没有说出来的是,福晋那样同宜妃一样高高在上的样子,让黄鹂心里一直暗恨着。

到了后来福晋要自己去她身边做贴身丫鬟,黄鹂一方面想留在九阿哥身边,一方面是不愿意到福晋身边伺候而故意把歌鸲推了上去。

在死的那刻,黄鹂一直在想如果自己当时成为了福晋身边四大丫鬟之一。那么后来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

看着桐树下面相拥的男女,黄鹂自嘲,只怕当时的自己还是会被迷了心迷了眼吧。

黄鹂来到一座土包面前,真是可笑。

当年那样吃斋念佛的人,会想过自己日后只能安葬在这一土包中呢。比自己这一个当时的侍妾还不如。

其实她应该是想过的吧,不然生的时候也不必念那么多往生经。

黄鹂第一次见识到这人的时候,完全是好大的惊讶,难以想象府里许多策划都出自这一一个女人之手。

从开始自己为了贪点银两,偶尔报告一些爷身边和其他侧福晋格格的消息给她。到了最后想成为爷身边的人,反而开始求她。

在坐到那辆改变自己命运上的马车上,黄鹂心里不可谓不害怕。毕竟如果被发现了,那后果。。。。。但是那人对自己说不拼一拼,哪里有以后荣华富贵的机会。所以黄鹂拼了。。。。。。。。。

大队伍离开之前,黄鹂还是被发现了,是爷身边的何玉柱何公公发现的。黄鹂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多么哀求他,希望他不要说出其。可是何玉柱只是看了看自己,留下一句。“你这是要害了爷和福晋啊。”

黄鹂当时在想,我哪里会害爷。我多么希望爷好啊,福晋,福晋不是不在乎府里那些女人嘛。在府里这么久,黄鹂也有自己的渠道知道福晋没有对府里其他女人下重手,这才满心希望以后能成了九阿哥身边的人。

最后的最后,莫名其妙的黄鹂跟着去了西巡。

某日爷醉酒回来了,扶着的人却不是何玉柱,而是一个陌生的小厮。

黄鹂想着自己的机会来了,后来很是顺理成章。男人的通病嘛,有了第一次,九阿哥之后也偶尔招了黄鹂过去。

黄鹂不知道中间发生什么事情给了自己这样的一个契机,但是她知道自己有了身子了。在回京前几天,黄鹂发现自己两个月没有来葵水了。当她满心高兴的告知九阿哥这个消息的时候,却先是看到他如释负重的样子。

黄鹂不懂,不想懂也不愿懂。

她只知道自己很如愿的在回府之后成了一名侍妾,虽然只是侍妾不过不要紧。黄鹂摸着肚子,她有种感觉里面是个小阿哥。黄鹂想着自己总能母凭子贵的。

爷把自己带到福晋那,却被福晋送到了兆佳侧福晋身边。

中间发生了好多事情,不过不要紧黄鹂对自己说我有儿子,爷会来看我的。

只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在等待的煎熬中,黄鹂慢慢的消瘦下去。

直到某一日那个人来看自己,送了点糕点过来。

黄鹂吃着糕点听着那人讲话,说只怕以后这孩子会被直接送到福晋身边。

黄鹂不愿相信,推了那人出去。

后来,后来怎么了。

后来黄鹂倒在歌鸲的怀里。

正文 第一章 醒转

烛光微暗,室内静谧。

穿着半旧青缎的妇人坐在屋内矮塌前,手里拿着绢帕,时不时的擦拭着塌上女童的额头。

“姐儿如今只四岁,身体本就娇弱,偏偏前日还被那起子黑心的给惊吓病倒,希望快点好转起来。”妇人轻声喃语道。抬头看到蜡烛隐隐要灭掉,忙起身,取了把剪子,拔亮蜜蜡,室内顿时又光亮了许多。

房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穿着墨绿色衣衫的丫鬟,只见她手里稳稳地端着一碗汤药,径直走到塌前:“钟嬷嬷,这汤药已熬了好一会儿了,现在正是温热的时候,先让姑娘喝了药再睡吧。”

“也好,希望姐儿喝了药,能够尽快好转起来。”钟嬷嬷扶起芸兮,轻声喊道:“姐儿,醒醒,先起来,喝了药,进些食,再好好休息吧。”

墨书摸了下碗口,感觉温度适合,便一手端着汤药一手小心的举着药勺喂着芸兮,待喝完药又起身端了茶水漱口,去去苦味。

没多久,屋内又进来了两名婢女,一名鸭蛋脸,约莫九、十岁的样子,手上却牢牢地端着个大托盘,上面摆了些碗碟菜粥。另一名则略微年幼些,相貌与前一位比起来倒是稚气未脱,大约也就七、八岁的样子,跟着进了门,忙又回头关上房门,生怕外面的风吹进来冻着还在病重的姑娘。

墨书移了一张红木嵌瘿木小几置在塌中央,叫青书把托盘放在小几上,端出里面的鸡粥和几碟点心,又从一旁的翠珠手里接过干净的棉帕,湿了水,给芸兮净面洁手。

芸兮靠在钟嬷嬷的怀里,看着眼前忙碌的几个人,怔怔发呆。

“姐儿,是不是哪里还不舒服?”钟嬷嬷看着芸兮对墨书递上来的的勺子没有丝毫反应,有点焦急:“还是姐儿不喜欢这粥的味道,想吃其他的,跟嬷嬷讲,嬷嬷马上让人做了去?”

“不用了,嬷嬷,只是闻着今天的粥感觉比前几日来得清鲜些,刚才就只是在猜想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就很好了,不用叫人去另做别的了。”青书听了钟嬷嬷的话立马起身,芸兮回过神看到后赶快出声阻止。只是听到自己现在发出的绵软的声音,芸兮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钟嬷嬷听见芸兮的话,朝着青书点点头。

“姑娘能闻出从这粥里闻出比往日清香,可见现在真的是精神多了,这病嬷嬷估摸也该快好了。真是阿弥陀佛,想来太太也就可以放心了。”钟嬷嬷边说边笑着合手念佛。

虽然知道她们关心的该是另一个小女孩,芸兮还是非常感动。毕竟这几天受到细致照顾的是她,芸兮也不是不感恩的人。

青书听了笑眯眯的道:“前两天姑娘整个人都是迷糊的,一直昏昏沉沉的。如今都有力气和我们说上好大一段话了,可见是真的要好了。”

“可不是吗,姑娘这次生病,昏迷了一天一夜,请来的好几位大夫都说得很是严重,把我们吓得够呛。大家都好生担心,生怕姑娘好不了了呢,啊呸。。呸呸。。坏得不灵啊。”翠珠说完还小抽了下自己的嘴巴,可爱的行为倒是逗笑了大家

“姑娘这一病,让太太好生担心,在姑娘昏迷的那段时间,太太就一直陪在一旁亲自照顾,说是不放心,怕嬷嬷和奴婢们照顾不周到。一直呆到姑娘清醒过来,才又使唤了钟嬷嬷和奴婢来照顾,说是姑娘这夏嬷嬷不在,青书和翠珠又年小呢,怕无法照顾周到。虽然太太现在不在姑娘身边守候,可还是时常惦念着。今儿才又特地吩咐了厨房给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