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场怎么形成?你真有道了。真有道,确实感动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这些龙天善神他会替你找信徒,这个信徒决定是来跟你修学的,来做你的学生。既然有学生了,决定有护法,道场这么样建立的。自己有没有操心?没有操心,自自然然形成的。信徒不多的时候,来学的人也不多,就在旁边再建个茅蓬,一个人一个小茅蓬。那个茅蓬就像我们现在的帐篷一样,很小,确确实实只能供自己遮蔽风雨。几个茅蓬在一起,这就是个道场。讲经教学,研究讨论,一般都找个大树底下席地而坐。顶多是找一点生草在地下铺比较软一点,坐在地上,团团坐著。你看世尊当年在鹿野苑,最初说法讲经,听众五个人。诸位知道,五比丘,憍陈如尊者五个人,最早讲经说法是五个人。以后慢慢的,四周也有来听,听的讲得好,这自然给你宣传。释迦牟尼佛没有委托人宣传,没有委托人你介绍人来听,没有,全是自然而然来的,这我们要懂。就是始终保持清净心,决定不失道义,这就成就了。起心动念要搞什么,於道都不相应。所以我们学佛,学佛以谁为榜样?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决定不错。
  世尊当年在世,中年以后,道场也不少,各地方都有。诸位知道比较著名的,只树给孤独园、舍卫大城、竹林精舍。这些道场都是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他们的田园、花园、别墅供养世尊,请世尊带著他这些弟子,在这个地方安居,讲经教学,利益一方。供养不是把产权供养给释迦牟尼佛,不是的。释迦牟尼佛出家了,他不要这个。所以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讲,释迦牟尼佛有的是使用权,所有权呢?所有权还是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是你们的,产权是你们的。我在这里教一天,安居一天,使用一天;哪一天我不要了,统统奉还给你。但是这些国王大臣,这些大富长者们,释迦牟尼佛不在,他请释迦牟尼佛弟子继续在这里讲经,所以就变成长年的道场。佛不在世,佛的弟子代代相传,他们都乐意供养。可是要知道,主权还是他们的,出家人决定不要主权。好,没有负担,这叫真正供养。
  如果我把这个房舍花园送给你,产权过户给你,那好了,你不是出了家吗?现在有了家,把你拉回来,送你回家,你什么都得要操心!这不叫供养,不是供养一个修道人,不是供养出家人,你怎么可以找师父的麻烦?像在现代这个社会,像香港这个地方,如果你送一栋房子给这个法师,他出家了。他没有这些财产,他是什么牵挂都没有。有了这栋房子,听说还要纳税,缴什么房税、地税,这个生活所需,每天电税、电话费、电费、水费,乱七八糟东西,你不是叫这个法师还俗了吗?每天张罗这些事情,心就乱了,心怎么会清净?这个道理你可不能不懂,你要是不懂,往往你善心供养一个法师,没有想到是把这个法师拖到三途去了,你供养供错了。
  真正供养,就像世尊当年在世那些护法,那就正确。产权是我的,你在这里办道,所有一切你都不要操心。房子是我的,我照顾,我让你在这个地方修道。你只在这里安心办道,房舍里头所有一切这些琐碎的事情,斋主完全负责。我现在住在香港跑马地,陈老居士供养的,如法,产权是他的。房屋有什么修理的时候,都是他来经营,管理处找他不找我;水电费他缴,电话费他要缴,这就如法了。我不住了,房子他就收回去不是我的,这样供养如法。道场亦复如是,他有徒众很多,人很多,供养一个道场,也是如此,这叫真实供养。不是把产权、所有权给你,所有权给你,你就不是出家人了,出家人怎么还会有地、有房子?哪有这种道理!你有家,那怎么能叫出家?所以这是我们一定要辨别清楚。你要搞不清楚,往往自己造罪业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功德。
  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有因果。善因一定感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起心动念这个思想波刹那之间周遍法界,这是真的。我们这个念头的速度,比光比电快得太多了,光跟电简直不能比。那周遍法界,诸佛菩萨哪有不知道?《无量寿经》上说得很好,西方极乐世界大众,不是阿弥陀佛也不是观音菩萨,往生的那些大众,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他的性德、德能几乎都起作用,天眼洞视,天耳彻听;洞视彻听就说明没有障碍。没有障碍,虽然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里十万亿佛国土,我们在这里一举一动他看得很清楚。我们在这里不要说说话他听得很清楚,起心动念他都知道,没有不知道的,这个波速度太快了。极乐世界大众都知道,文殊菩萨焉有不知之理?文殊菩萨能知众生心,所以他能够问得出来。
  谛听,这个谛听要是照《大乘起信论》上来讲「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叫谛,马鸣菩萨教导我们。一般讲法,离心意识,这就是谛听。你要用心意识,就不叫谛听了。这心意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意是执著,识是分别,心是妄想,阿赖耶是妄想,这不好懂;我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换句话来说,起心动念。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是妄想,非常微细,这一般讲是反应。眼见色他有反应,耳听声有反应,虽然还没有执著,还没有分别,他已经有反应了,这个反应就是起心动念,这很微细。没有丝毫隐瞒的,遍法界虚空界通的,没有障碍,这是我们说的这一真法界里头没有障碍。所以我们一定要学、要练习,练习谛听,看的时候谛观;耳谛听,眼谛观,没有不成无上道的道理。
  你懂得这个字,那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心中常生智慧」。见色闻声,接触外头境界都开智慧,不生烦恼。你用心意识,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哪有不生烦恼的道理!所以一切烦恼从哪里生的?都是从分别执著生的。离开分别执著,你的烦恼去掉一大半。这三大类的烦恼,这两类去掉了,三分之二的烦恼断掉了。你看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无明烦恼是妄想,这很难断。所以前面两个在这一生当中,一定就是断不了也要把它伏住,这才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两种不断自然就没有了。为什么?极乐世界修学的环境太好了,这个诸位要知道。
  老师是阿弥陀佛、诸佛如来。怎么说诸佛如来?你每天都去参访,去拜佛。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而且参访怎么样?参访还身都不要动,身坐在阿弥陀佛讲堂之中,十方诸佛?化身去了。诸位想想这个味道,他有能力化身去。十万亿佛国土,他就能化十万亿个身,同时到各个世界去拜佛、去供养。拜佛供养修福,听佛说法增长智慧,在那个地方福慧双修,你说那个成就多快!这么一个无比殊胜的学习环境,我们要不去,那就错了,那真叫大错特错!
  如果这一生当中遇不到这个法门,那是业障,也不能怪你;遇到了,你不把这个机会抓住,在这一生成就,而让它当面错过,那这是自己过失。古时候善导大师说得好,这一切总是遇缘不同。我们今天的缘具足、缘殊胜。得人身,闻佛法,又闻到净宗,依据的典籍正确没有错误,又有好的同参道友,有善知识引导,这个缘统统具足。所以在这个时代建道场,成就大众,无量功德。这桩事情印祖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是我们净宗最近的一位祖师,不学净土的对他老人家都非常敬仰。他教我们,道场不要大,住众不要多,最理想的二十个人。小道场容易维持,生活容易,不要常常去求人。常常为道粮、为道场而求人,道就没有了。道是什么?清净心,清净心是道心。有道心,你的言语,你的造作自然与道统统相应。心清净,语清净,身清净,一定要念佛,一定要发愿求生净土,才是圆满功德。
  如果不生净土,你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出六道轮回要断见思烦恼,你有没有能力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思惑就是贪瞋痴慢疑恶见,你能断得了吗?若是论断烦恼,末法时期恐怕一个成就的都没有。这个话不是我说的,黄念祖老居士讲的,我们李老师也说过,末法时期确确实实只有带业往生。烦恼习气没有断,这一句佛号念得好,念得有效果、有力量,把烦恼控制住,让它不起作用,这样你就能往生,生凡圣同居土。
  蕅益大师说得好:只要这一生当中,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满足了。蕅益大师的话。他老人家示现在这个世间教导我们,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蕅益大师是什么样的人?身分没有暴露。可是印光大师的身分暴露了,大家都晓得他是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蕅益大师身分没有暴露,可是印光大师对《弥陀经要解》的赞叹,给我们透出一点讯息。他说《弥陀经要解》,即使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赞叹是赞叹到顶头了。从这句话里面我们想想,蕅益大师是不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如果不是阿弥陀佛,肯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为什么?要不然《要解》做不到这么圆满。这是印光大师讲的。
  我早年在新加坡,演培法师就这个问题问过我,他很怀疑。他说印光大师对於《要解》的赞叹,是不是太过分?我跟演培法师说,我说:一点都不过分,他老人家所讲的真是恰到好处。演培法师是修弥勒净土,他的目的(目标地)是兜率天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他曾经有过两次邀请我到他道场给他的信徒们讲开示。我赞叹弥勒净土,赞叹领导的法师,赞叹跟演培法师修学的这些大众。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很重要,你看《华严经》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赞叹别人,谦虚自己,那我们就真的学到了。所以我参观圣一法师道场,我赞禅;演培法师找我去讲演,我赞叹弥勒净土,弥陀净土一字不提,这是我们佛门的规矩。他在那里已经教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徒众跟他学习,我们这一赞叹,这些徒众对老师有信心,这就帮助他、成就他。可不能毁谤,可不能在那里比较,那你就错了,那你就是破和合僧,你就造罪业。所以一定要懂得自己谦虚,赞叹别人,鼓励别人,这是绝对正确的。这首偈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智首菩萨偈颂第二首:
  【过去未来世。现在诸导师。无有说一法。而得於道者。】
  清凉大师在《注疏》里头给我们说,从第二首到第十首这九首偈,「余九正答所难」,这上面文殊菩萨问的这些难题,正式答覆他。「略分为二」,这九首颂分为两段,「先二」,这就是第二首跟第三首,就是头一段,「开二章门」,二章门。「后七双释二章」,后七是第四首到第十首,这一共有七首偈解释这两章。你看先把这两章说出来,后面还有详细解释。「今初」,现在我们看第一首偈。「初偈标众行成果章」,这里头我们要注意众行,众行就是我们常讲的六度万行。如果舍弃六度万行,菩萨不能证果。菩萨要想圆成佛道,一定是修六度万行,六度万行是助道,这要懂得。
  下面你看大师给我们解释说「谓正助相假」,假就是假借,正要藉助的力量,助要藉正的力量,就是正助相辅相成。「必万行齐修,故诸佛同说,言无有说一者」,这是偈子里头有『无有说一法』,无有说一者,「必具说也」。就是诸佛如来讲经说法教学,绝对不会只说一门,一定是说无量法门,统统说的。说一门得道的,没有,决定是六度万行齐修才能得道。这个提示很重要!我们就不能够疏忽。
  在我们现今这个社会,这个社会跟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有同也有异,异就是不同。不同的,是世尊出世的那个时代,跟中国同一个时代非常相似,都是属於没有统一。印度也没有统一,中国也没有统一,是属於什么?历史学家称为部落的时代。周朝虽然有天子、有诸侯,其实真的严格的来说,部落。我们在古书上读到,天子国大(国土大),大到什么程度?千里,那个地真的就是不小。千里,周朝的度量衡跟我们现在又不一样,我们看到弘一大师《律学讲录三十三种》,他有一本书,《律学讲录三十三种》,三十三种里头有一种「周尺考」,他研究考证周朝时候这度量衡的尺。因为我们常常在书上念到的,一般人都是很高,都是身长一丈,还一丈多,好像比我们现在人高很多的样子。其实周朝尺的一尺,相当於我们现在市尺大概六寸的样子,所以它的尺不大。这样说一丈大概就是现在我们的六尺。那我们现在一般的个子也差不多,并不是比我们现在高很多。纵然高一点,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一百七十公分、八十公分的样子。这是我们听到就很正常,我们现在人身高度,一百七、八十公分的人很多。
  我们相信周朝时候讲的那个里一定比现在的里更短。千里,可能只有现在三、四百里的样子。还不是算公里,公里在我想大概是二百里差不多,公里,周天子他管辖的范围。大国是百里,小国有五十里、有三十里,就是说一个小村庄,村庄里面的领袖,一个小诸侯,我们看到经上记载的有八百诸侯。八百诸侯分配在哪些地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跟长江流域,周朝那个时候天下就这么大的范围。看看古时候那个版图,再跟现在的地图比较起来,我们就很清楚、很明了,范围并不大,但是这里头有八百诸侯。在印度当时也是这个样子,没有统一。
  孔子、释迦他们都是从事於教育工作,用现代的话来讲社会教育,他不是搞专科,他什么都教。实在讲,他们两个也真有智慧、也真有能力,什么都懂,行行都通,所以是个教育家,那就正是现在所说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你看他们教育不分国家,不分地区,不分种族,也不分信仰,有教无类,只要你来,只要你肯来学,他就会很认真的教导你。世尊跟孔老夫子这一点完全相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