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人街故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埃及是旅游大国,从事旅游业在当地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埃及的旅游业有一项特殊的规定,就是不允许外国人当导游或独资经营旅游公司。埃及有五大旅游公司,于是沈大勇只好承包其中之一的STARCO公司的中国市场部,在STARCO公司之下做部门经理。他的办公地点位于开罗的市中心。从他办公室放眼望去,前面是开罗最大的交通枢纽解放广场,对面是阿拉伯联盟总部。附近还有政府办公大楼和许多希尔顿、喜来登等五星级酒店,可以很方便的为各国旅客办理落地签证等手续,安排住宿。沈大勇说将办公地点选在这个地方,一个原因是为了工作方便,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这个地方风水好。“我挺相信风水的。你看那个车轮流转,总是热热闹闹的。要是到冷冷清清的地方,我觉得生意就不会红火。尽管办公楼旧了点,但越旧越好。因为在埃及都是旧的东西好。新的东西都不好,所以我还要选旧的东西。”    
    因为不允许外国人当导游或独资经营旅游公司,为数不多的中文导游也就非常抢手。沈大勇手下有十多位本地雇员,他们大多是穆斯林。因为阿拉伯文的名字很长,而且重名的很多,为了方便游客记忆,他给他的雇员们都起了中文名字。于是他的办公室里就有了林冲,武松,孙悟空,赵云,鲁智深,张飞,西施……雇员们都很喜欢自己的中国名字。沈大勇很随和,对人友善。他跟他的雇员们相处得很融洽。谁要结婚了,谁刚当上爸爸,谁生病住院,诸如此类的员工情况他都一清二楚,是个体恤员工的好老板。许多中文导游都很喜欢他们公司。但他更希望雇员们把他当成好兄弟,而不仅仅是老板。因为只有兄弟才能互相帮忙,有难同当。    
    随着生意的扩大,沈大勇接的国内团队越来越多。生意好的时候,几员干将会在外面忙。包括沈大勇在内,最忙的时候从清晨到深晚,十七八个小时都在外面。如果人手紧张,沈大勇会外聘一些中文导游。工作清闲的时候,沈大勇有时还会请大家吃饭:埃及快餐,一种埃及风味的典型的烧烤快餐。在埃及待了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各种埃及风味的食品,道理很简单,“不习惯就饿死了”。    
    埃及是一个以旅游业为经济支柱的国家,2002年埃及和中国正式签署协议向中国开放旅游市场。那一年,沈大勇抓住这个机会顺利完成了中埃首航团的接待。这次成功的运做成为沈大勇生意的转折点。现在沈大勇的公司安排的中国团队的埃及旅游路线是:一般以开罗为中心,包括金字塔,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还有博物馆。在南边有撒卡拉、孟菲斯。撒卡拉是梯形金字塔,孟菲斯是个博物馆。再往南部有阿斯旺和卢克梭,还有最古老的埃及首都底比斯,再往前是阿斯旺。沈大勇说公司一般安排中国团队的行程是四天或五天,最少不能少于三天。因为走这么远的路程,由于时间紧而看不到埃及这些景色的话,他们也替大家感到遗憾。中国市场是世界旅游市场里最大的市场,如果航班增加,中国游客的数量还会增加。中国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现在每年他接待的中国团队已经达到300多个。    
    “这是银器。这是塑料的,这是真皮的,草纸画,铜盘子,蜡烛……这是由老鹰神带着她向天空女神,或者向这个亚马特神来朝拜。前面这个叫赫托尔女神。赫托尔女神是负责礼仪舞蹈音乐的,所以一般的王后都要向她来朝拜。”    
    沈大勇热心的向游客介绍埃及的特色纪念品。因为经常要陪客人来这里买,沈大勇跟小摊主人已经很熟。“客人需要中国人给他们解释。比如要买东西。懂得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才能明白这些小工艺品的意义。包括价格方面他们也需要一个希望一个比较放心的人来做向导。看这是什么东西多少钱。他们害怕在这被宰。”    
    


第三部分从北京到金字塔(3)

    虽然人在埃及,但沈大勇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省份,不同类型的中国人。由此他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变化。他说现在中国人富裕了,有了钱去世界各地旅游。而且不管是衣着,还是出门在外的言谈举止都比较注重中国人的形象。在公共场合下很少能看到中国人随地吐痰的,乱扔烟头。看到这些变化,他感到很高兴。但另外也有不好的现象。许多客人来了以后就问有没有桑拿按摩?他说埃及是一个宗教控制很严的国家,不可能有像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那样的东西。在埃及可看的地方很多,在这里能感受到另一种文化,一种与别的地区截然不同的文化。埃及的旅游市场很纯净,没有东南亚旅游市场上那种导游专门带客购物拿回扣的现象。因为那样会对埃及整个的旅游业产生消极影响,一经投诉就会吊销其导游证。每个地方都有它各自的特色。    
    对于文明,埃及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就是真主安排了欧美国家拥有现代文明,也就安排了埃及要保留古老的文明。就像千年的尼罗河一直静静地流淌,却永远生生不息。在这样的国度生活,也许就要倾听她的心跳,顺应她的节拍。这种‘静静流淌,悠闲自得’的心态从埃及的假期安排中就能窥见一斑。    
    “政府部门有的部门礼拜四礼拜五休息,有的部门礼拜五礼拜六休息,私人企业还有很多商店是礼拜天休息。所以干活能干到一起的就是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这三天。其他这几天你都有可能找不到人。所以我们中国想到这里投资的人,到埃及以后看到埃及这种环境实在受不了。什么事都慢。他也不紧张,也不要求自己快。所以我的生活压力或者生活的时间概念已经是模糊了。没有什么时间观念了。更多的压力是来自于自己的。因为我觉得对于我来讲;竞争的压力很大。外力就是竞争的压力。内力就看你自己主观上想不想把这个饭碗保住。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想不想吃饭。要想吃饭的话就要去努力。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给自己压力的。而且我这人也喜欢自己给自己压力。”    
    所以,尽管虽然旅游的生意已经做的很顺手了,但沈大勇还想在这个各方面都还不发达的国家寻找一些新的机会。他说穆巴拉克现在提倡科技建国的新政策,就要把埃及搞成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的国家。他想扩大经营业务,结合他原来做过贸易的经验,注册一个科技交流的公司。因为符合埃及的国策,而且现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比较好,因而他对这件事情充满信心。    
    沈大勇现在基本上是一年回国一次。他说他在埃及生活习惯了:“阿拉伯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的性格很热情,很豪爽,也很容易获得满足。每天只要吃饱了他们就感谢真主。跟他们生活在一块。首先我自己的心态也放松了,没那么累,很快乐。所以到这以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挣钱是次要的。在这个地方我最满意的就是在这种人与人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工作。我人生真正自谋生路的一开始就到了埃及这个国家。这里是我人生成长的一个起点。到现在为止,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十年是很长的道路,对我来讲意义很大。我在这里有所得有所失。当然我觉得得是大于失。中国讲究的是落叶归根。我将来肯定会离开这块土地,但是我会很怀念它的。”


第三部分悲情挪威——两起中国留学生事件(1)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挪威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在这个只有400多万人口的国度里,目前为止也不过居住着一万名左右的中国人。不过,随着近几年北欧留学热的逐渐升温,中国留学生开始增加,他们的生活和境遇也越来越多地被挪威社会所关注。    
    一位名叫刘争的中国留学生,在即将取得硕士学位的前夕,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而导致终身残疾。四年来,他在挪威的命运一直被媒体所报道。而使中国留学生成为挪威媒体报道焦点的是,2004年2月两名中国留学生,在首都奥斯陆被谋杀。这一案件在当地社会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在挪威漫长的冬天里,我们把镜头转向这两起不幸事件中的中国学生,还有仍然滞留在那里的家长们。    
    一    
    挪威当地时间2004年2月20日星期五,奥斯陆警方接到一个从学生公寓打来的电话,说发现了两具尸体。警方立即对现场进行了调查,确定两名死者为一男一女,他们都是被谋杀的。    
    二十二岁的吴宇航和二十三岁的余宁燕,生前是一对恋人。他们在距离奥斯陆一百多公里以外的萨尔普斯堡音乐学院读书,案发时来挪威才半年多。事前他们与家人和朋友失去联系已一个星期,所以等到他们被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死亡一星期了。     
    向警方报案的人是死者吴宇航的堂兄,吴佳鸿。他跟吴宇航和余宁燕是同一所学校的留学生,也住在同一栋公寓楼里。案发后不久,他就被警方正式逮捕并被指控为凶手,但是警方拒绝向外界透露详细情况。因为目前案子还没有彻底调查清楚,他们担心这件事情会给整个挪威的华人带来某种恐慌心理,而且对于中国人来讲,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在真相没有弄清楚之前,妄作华人内部自相残杀的判断会给中国的形象带来一定影响。据警方介绍,这是第一起中国留学生被杀案件,而且是两人同时遇害,死者又那么年轻,的确令人震惊。    
    案件调查的过程中,警方决定传召遇害学生的家属到挪威协助破案。2004年3月3日,也就是案发后的第12天,两位学生的家属一行5人,从他们的老家福建省福清市来到了奥斯陆。     
    孩子遇害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使父母和亲属悲痛欲绝。他们不愿相信灾难真的降临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觉得仿佛他们还在自己身边。吴宇航的父亲老泪纵横地回忆道:“他(吴宇航)经常会这样说起‘我现在是在火车站打电话。’所以,我们现在来到这边,走到火车站,好像宇航就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一生的希望,就托付在这个儿子身上,想培养成材。那我一下子儿子就没了,以后我的生活不知道是怎样,路怎样走下去……”父亲哽咽了,再也无法继续说下去。    
    宇航的母亲擦着泪水说:“我们12号还跟他(吴宇航)联系,结果13号再找他,就开始找不到了,心里都一直在担心着。他春节的时候都打电话给他表姐,他就说2004年他要回来,回家结婚。你说,我们一家三口,是多么幸福的一个家庭。因为我只有一个孩子,我就想他每段,每段那个(时期),给他照相,留下纪念。他晚上如果吃水果的话,他都是削一个给我吃。我晚上有喝凉水的习惯,他就把开水放在我的床头柜上。他每天都是这样做好了,他就到他屋里去。有时候他爸爸不在家里,都是他和我一起看电视。看完,他就回到他屋里去睡觉。我儿子天天都是在家里照顾我,他来到这里出国,说舍得,这个是说假话的。我看到他来到这里,我是(表面)非常高兴,哭在心里。我在家里两三天可以收到一个电话,他每时每刻的事情,我都要知道。”    
    含心茹苦、望子成龙的父母借了一大笔钱,将儿子送到国外读书,可谁曾想,会出现这样不幸的事情。现在孩子被杀害了,家里还欠下了一大笔钱,早晚要有逼债的人上门。他们留在挪威,等待案情有新的突破,同时,也在等待挪威政府能够给他们一些经济上的援助和补偿。    
    对于宇航和宁燕的遗体,奥斯陆警方请家属决定是在挪威土葬还是火化。警方还特地从发生凶案的公寓里,取出一些孩子们生前穿过的衣服,请家属们去警局确认。警芳表示,虽然还有更多的衣服,但是由于案情还没有侦破,他们不能够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


第三部分悲情挪威——两起中国留学生事件(2)

    在警局里,宇航的父母只拿到了儿子生前穿过的两件内衣、内裤,他们觉得这太少了,便向警方要求保留儿子的一件毛衣和外衣,或是鞋子。警方负责人答应帮他们尝试一下,看看能否让技术人员在不影响他们侦破工作的情况下,找到一件衣服和一双鞋子。    
    挪威的冬天漫长而寒冷,阴霾的天空下,大地上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给人们的心情增加了几分沉重。离开警局,警方负责人陪同家属来到奥斯陆市郊,考察教会的一块墓地。他们说,如果家属愿意的话,可以把宇航和宁燕的遗体安葬在这里。对于墓地,宇航的父母表示基本满意,但是只有一点,就是看到这里冰天雪地的样子,他们感到心里不是滋味,怕孩子在下面会觉得寒冷。    
    父亲告诉我们:“宇航生前也挺喜欢这块土地。他也曾经说过很习惯在挪威这边生活,我们也有一个这样的意愿,就是让他实现他以前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在,看到这里冰天雪地的,我们做父母的好像心里面也很难受。我们下午再商量然后最终决定。”    
    2004年3月17日,奥斯陆法院开庭审理两名中国留学生遇害案。一大早,包括挪威国家电视台在内的当地各大媒体就守候在法庭外。此前,警方已经以谋杀罪,向法院正式起诉,死者吴宇航的堂兄吴佳鸿,并且对他已经关押了2个星期。警方向提出法院申请,将嫌犯的拘留时间延长4个星期。    
    警方要求闭门审理案件,所有媒体都退出了法庭。下午2点,三个多小时的庭审结束,警方的要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法院只批准再拘留嫌犯两个星期。目前,谁也无法预测给吴佳鸿定罪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根据挪威当地的法律,掌握了百分之五十或者更多的证据,才能扣押嫌犯。如果要定罪,就要掌握百分之百的证据,所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三部分悲情挪威——两起中国留学生事件(3)

    距离首都奥斯陆700公里之外的卑尔根,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在海边附近的一个街区里,人们总会看到一对父子的身影。父亲推着轮椅里的儿子,每天都会在这里来散步。    
    1998年,刘争从天津大学毕业后来到卑尔根留学。2000年的夏天,他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