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长部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传长部经-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复次,摩诃梨!有比丘向南方……乃至……向西方……乃至……向北方……乃至……向上下四维,一向修习三摩地,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 音,而不求见任何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彼比丘'向上下四维,一向修习三摩地,已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而不求见任何 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因此,彼于上下四维,已闻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而不见任何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 何以故?摩诃梨!因彼比丘,如是向上下四维,一向修习三摩地,已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而不求任何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 天景象。



  摩诃梨!于此,有比丘向东方,修习三摩地,双兼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亦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因此,彼于东方已见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亦闻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何以故?摩诃梨!因彼比丘如是向东方,修习三摩地,已双兼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亦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
致贪欲之诸天声音。

十一

  复次,摩诃梨!有比丘向南方……乃至……向西方……乃至……向北方……乃至……向上下四维,修习三摩地,双兼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 景象,亦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由彼比丘向上下四维、修习三摩地,已双兼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亦求任何令人可 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因此,彼于上下四维,已见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亦已闻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何以 故?摩诃梨!因彼比丘,如是向上下四维,修习三摩地,双兼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景象,亦求种种令人可爱、愉快及导致贪欲之诸天声音。” 
  “摩诃梨!此非无,是善宿不得闻有天声音之理由也。”

十二

  “世尊!诸比丘为自作证此等三摩地之修习,而于世尊之处,修习梵行耶?”
  “摩诃梨!诸比丘于我处修习梵行,非为自作证此等三摩地之修习。摩诃梨!实有比此更殊胜之诸法,为实证此殊胜之诸法,诸比丘于我处修习梵行。”

十三

  “世尊!此等是如何之法耶?”
  “摩诃梨!于此,比丘为偏断三结,入于预流,其性不堕,必定趣证三菩提。摩诃梨!诸比丘为实证此殊胜之诸法,于我处修习梵行。
  摩诃梨!又有比丘偏断三结,而稀薄贪欲、嗔恚、愚痴,入于一来果,唯一次来此世界'欲',作苦恼之终尽。摩诃梨!诸比丘!为实证此等殊胜之诸法,于我处修习梵行。
  摩诃梨!又有比丘偏断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于其般涅槃,为不还来此世界。诸比丘为实证此等殊胜之诸法,于我处修习梵行。
  摩诃梨!又有比丘偏尽诸漏,于现身自证如,作证无漏解脱、慧解脱,成就而住。摩诃梨!诸比丘为实证此等殊胜之诸法,于我处修习梵行。
  摩诃梨!此等之诸法(四圣果)为殊胜之法,诸比丘为实证此等之诸法,于我处修习梵行。”

十四

  “世尊!然,为实证此等之诸法,有道、道迹耶?”
  “摩诃梨!为实证此等之诸法,实有其道、道迹。”157 “世尊!何者是其道、道迹耶?”
  “此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摩诃梨!为证此等之诸法,此是道、道迹。

十五

  摩诃梨!我住憍赏弥之瞿师罗园,其时,普行者满提左与持木钵之弟子阇利耶,诣至我处,问讯而立一面,作如是言:
  “友!尊瞿昙!其命与身,是一或是异耶?”
  '我答曰:'“然者,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
  彼等二出家者答:“友!唯然,”我如是曰:

十六

  “友!如来出现于世,是应供者、正觉者……乃至……'如沙门果经四0六三节之广说,'友!比丘如是令戒具足也。……'如沙门果经六四七五节之广 说,'……乃至……具足初禅而住。友!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云:“命与身是一、或是异”者,当为相应耶?”
  “友!不相应3也。”
  “友!我亦如是知、如是见,不言:“命与身是一、或是异。”

十七

  “……乃至……第二禅……乃至……第三禅……乃至……第四禅而住,'如沙158 门果经七七八一节。'友!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云:“命与身是一、或是 异。”当为相应耶?
  “友!此说为不相应。”
  “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不言:“命与身是一、或是异。”

十八

  “……乃至……'如沙门果经八三九六节之广说,'彼心倾注于智见。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云:“命与身是一、或是异。”当为相应耶?”
  “友!此说,为不相应。”
  “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不言:“命与身是一、或是异。”

十九

  “……乃至……'如沙门果经九七节之广说,'更证知不再来此生。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云:“命与身是一、或是异,”当为相应耶?”
  “友!如是知、如是见之比丘,其说为不相应4。”
  “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不言:“命与身是一、或是异。”” 世尊如是说已。离车子奥他达,欢喜世尊之所说。

注:
1 。奥他达(兔唇)亦称摩诃梨。摩诃梨是姓,兔唇是其名之通称。
2 。称迦叶,是那耆多的姓。
3 。原本之文面为“此语是相应。”于觉音注kallm解作yuttam闻为相应,但一面促其答为不相应,彼等以答为相应以知道其次,我如是知、如是见,不言:同、异,以示更高之 境界为不相应,(Sumahgalavilasini P。216锡面版),如右之关系,故此问答之处,感觉少有出入,而以暹罗本,此处加入na读之,这样较善通其义,故从 暹罗本译之。 
4 。原本至此始插入na。



七 阇利经

  汉译亦没有相当于本经的。其内容于经之首尾,插入与摩诃梨经不同之数句以外,完全与摩诃梨经之一五一九相同。所以从此部份省略之。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憍赏弥之瞿师罗园。其时,普行者满提左与持木钵之弟子阇利,诣往世尊之处。诣已,共相问候致意,退立一面,如是言:
  “友!尊瞿昙!命与身是一、或是异耶?”
  “然者,友!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
  彼二出家者,应诺世尊曰:“友!唯然。”

二~五

  “友!如来出现于世,'如来是'应供者、正觉者……乃至……友!我如是知、如是见,不言:“命与身是一、或是异。”'同摩词梨经一六”一九节,故略之。'
  世尊如是说已。彼等二出家者,欢喜世尊之所说。


八 迦叶师子吼经

  本经相当于汉译长阿含卷第二五之裸形梵志经(大正藏一)。最初列举种种苦行,虽然
修此者,称为沙门或婆罗门,但真正的沙门婆罗门,是得戒具足、心具足、慧具足者,
于此意义上,佛是比谁都优胜,又述外道出身者,要来出家受戒,须四个月之观察期间。
本经虽说苦行决非证道之方便,但详细地举出苦行之种类是应注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委若国之康那揭陀罗(金槃)鹿野林。尔时,裸行外道迦叶,诣世尊之处。诣已,与世尊共相问候致意,交谈忆念之语后,立于一面。立于一面之裸行外道迦叶言世尊曰:



  世尊瞿昙!我闻:“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苦行,绝对非难、骂詈一切弊秽生活之苦行者。”尊瞿昙!彼等如是言:“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苦行者,绝对非难、骂詈一切弊秽生活之苦行者”,彼等确实述尊者瞿昙之说1,而非以不实诽谤世尊瞿昙耶?又同任何人之主张之大小言论,不至非难耶?'所以如是问,'我等实不愿诽谤尊者瞿昙也。”



  “迦叶!如是言:“沙门瞿昙,呵责一切苦行,绝对非难、骂詈一切弊秽生活之苦行者”,彼等实非述我之所说。又彼等以虚假之伪言诽谤我也。迦叶!于此,我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乃至……或弊秽生活之苦行者,身坏命终之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迦叶!我更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乃至……或弊秽生活之苦行者,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迦叶!于此,我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乃至……或少苦住之苦行者,身坏命终后,生于恶生、恶趣、堕处、地狱。迦叶!我更以超人之天眼,见……乃至……或少苦住之苦行者,身坏命终后,生于善趣、天界。迦叶!如是,如来如实知此等苦行者,来、去、死殁、又出生,我何以呵责一切苦行者,绝对非难、骂詈一切弊秽生活之苦行者耶?



  迦叶!或有沙门、婆罗门,聪明、博学,善于论争,游行'各处',如细心之'弓术'射串毛发,谓以智慧,摧破诸见。彼等与我,或某分一致,其分不一致。或有彼等称“是”者,我亦称“是”;或有彼等称“非”者,我亦称“非”。或有彼等称“是”者,我称为“非”:或有彼等称“非”者,我称为“是”。或有我称“是”者,他者亦称为“是”;或有我称“非”者;他者亦称为“非”。或有我称“是”者,他者称为“非”;或有我称“非”者,他者称为“是”。



  我去对彼等如是言:“友!凡我等不一致之处,则放置'不言',凡于一致之处,于此智者,由师对师,由教团对教团,应各自审问、究明、合议:此等法于诸贤为不善者,应言为不善;为有罪者,应言为有罪;不应为者,当言不应为;于圣贤不相应者,当言于圣贤不相应;污秽者,应言污秽;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谁能完全舍离此等'恶'法耶?是沙门瞿昙或是其他尊贵教派之师耶?”



  复次,迦叶,有是处,有智者,各自审问、议论,如次曰:“凡此等法于诸贤不善者,应言不善;有罪者,应言有罪;不应为者,当言不应为:于圣贤不相应者,当言于圣贤不相应;污秽者,应言污秽。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是沙门瞿昙,比其他尊贵教派之师,更完全拾离此等'恶'法也?”迦叶!我实于此各自审问、究明、合议之中,为多数之智者所称赞。



  复次,迦叶!凡智者于此,由师对师,由教团对教团,可各自审问、究明、合议:“此等法于诸贤善者,应言善;非善者,应言非善:应为者,当言应为;于圣贤相应者,当言于圣贤相应;清净者,应言清净。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谁能获得完全此等'善'法耶?是沙门瞿昙,或其他尊贵教派之师耶?”



  复次,迦叶!凡有是处,智者审问、究明、合议,如次曰:“此等法于诸贤善164 者,应言善,非善者,应言非善;应为者,当言应为;于圣贤相应者,当言于圣贤相应;清净者,应言清净。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是沙门瞿昙,比其他尊贵教派之师,获得更完全此等'善'法。田迦叶!我实于此各自审问、究明、合议之中,为多数之智者所称赞。



  复次,迦叶!诸智者,由师对师,或由教团对教团,可各自审问、究明、合议:“凡此等法于诸贤不善者,应言不善;有罪者,应言有罪;不应为者,当言不应为:于圣贤不相应者,当言于圣贤不相应;污秽者,应言污秽。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谁能完全舍离此等'恶法耶?是瞿昙之弟子众,或其他尊贵教派之弟子众耶?”



  复次,迦叶!凡有是处,诸智者审问、究明、合议,而如次曰:“凡此等法于诸贤不善者,应言于诸贤不善;有罪者,应有罪;不应为者,当言不应为;于圣贤不相应者,当言于圣贤不相应;污秽者,应言污秽。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是沙门瞿昙弟子众,比其他尊贵教团师之弟子众,更能完全舍离此等'恶'法。”迦叶!我等实于此各自审问、究明、合议之中,为多数智者所称赞。

十一

  迦叶!凡智者于此,由师对师,或由教团对教团,可各自审问、究明、合议:“此等法于诸贤不善者,应言不善;有罪者,应言有罪;不应为者,当言不应为;于圣贤不相应者,当言于圣贤不相应;污秽者,应言污秽。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谁能完全获得此等'善'法耶?是沙门瞿昙之弟子众,或其他尊贵教团师之弟子众耶?”

十二

  复次,迦叶!凡有是处,诸智者审问、究明、合议,而如次曰:“凡此等法于诸贤善者,应言善;非善者,应言非善;应为者,当言应为;于圣贤相应者,当言于圣贤相应;清净者,应言清净。于此'沙门、婆罗门'之师中,是沙门瞿昙之弟子众,比其他尊贵教团师之弟子众,获得更完全此等'善'法。”迦叶!我等于此各自审问、究明、合议之中,为多数之智者所称赞。

十三

  迦叶!有道、有道迹。能登此者,实如是知、如是见:“沙门瞿昙是说适时语、真实语、有义语、合法语、适律语者。”又迦叶!能登何道、何道迹者,实如是知、如是见:“沙门瞿昙是说适时语、真实语、有义语、合法语、适律语者”耶?是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迦叶!此实道、道迹也。登此'道、道迹'者,实如是知、如是见:“沙门瞿昙,是说适时语、真实语、有义语、合法语、适律语者。””

十四

  如是说时,裸形迦叶白世尊曰:
  “友瞿昙!如下之种种苦行,或有沙门、婆罗门,称为沙门法、称为婆罗门法,即:离服裸形、无礼仪'法'、舔食后之手'指'、'施主为与食'恳请挨近、恳请少待皆不受'施'食,持来、持请、招待亦拒之不受,不从瓶、或皿直接受食,置于阈内、于杖之间、于杵之间'皆'不领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