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庆余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5.庆余年- 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伸向国境外地那些看不见的手。
    这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林雷不将范闲的这些影响力消除到庆国朝堂可以承担地风险状况下,皇帝陛下不会真地下杀手,因为即便范闲死了,东夷和西凉若真的乱起来,皇帝陛下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而若皇帝陛下真的能够完美地控制这些问题。那么范闲是死是活。又算什么要紧事?
    马车很熟门熟路地到了抱月楼,范闲下了马车。将双手负在身后进了楼子,直接向着后方瘦湖边的庄院走去,看也没有看身后街口的那个人影一眼。
    那个监视着范闲的人,是一名苦修士,谁也不知道,在暗中还有多少苦修士在监视着他。问题在于苦修士不能近女色,范闲进抱月楼,他们总不能也跟着。
    穿过微凉的湖面微风,范闲走进了专门留给自己的小院,看着面前那个愈发妩媚,愈发清艳的妓院老板,笑着说道:“今儿有什么新曲子听?”
    石清儿掩嘴一笑,说道:“少爷现如今不写诗了,哪里有好地曲子能听您的耳?”
    距离那一年范闲抄楼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时间,偏生这个叫石清儿的女人却没有显出一些老态。范闲眯着眼睛看着她,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根本不用内廷的眼线来盯,京都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的小范大人早已成了一个半废地富贵闲人,平日里最大地乐趣便是来找抱月楼里的姑娘。
    富贵闲人,范闲真真当得起这个名声,虽然现在全无官职权力在身,可他依然有钱,谁也不知道范府里面究竟藏了多少金银,但至少在面上,范府产业中地抱月楼,早已经随着庆国国势的强壮,在监察院这些年的保驾护航下,鲸吞了天底下绝大多数上等的楼子,在那些范闲一手制定的规章制度下,抱月楼已经开遍天下,如果说已经一统青楼行业,倒也不算夸张。
    抱月楼名义上的东家掌柜,史阐立和桑文,如今还在东夷城那边开拓事业,并且已经把手伸到了北齐上京城内,一切顺风顺水,放到哪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当然,人们都清楚,他们的背后站着范闲。
    范闲躺在软榻之上,惬意地接受着两个姑娘的按摩,眼睛闭着,脑子却在快速地运转着。抱月楼终究是个产业,朝廷也不好搞的太过混帐,宫里也不想把范府的脸面全部削了,所以才给范闲留下了这么一处安乐窝,最令他感到安慰的是,很明显,这个时代的人们,终究还是低估了青楼在情报方面能够发挥的效用。
    数年前范思辙和三皇子这两个小子,无法无天,胡作非为闹出来的一椿生意,如今却已经成了范闲的底牌之一。“苏文茂被解职,朝廷用的什么借口?”待院子里安静之后,范闲微垂眼帘问道。苏文茂身为范闲的嫡系亲信,又身有朝廷公职,无法擅离职守,只好眼睁睁等着朝廷下手。就在不久前。旨意直接到了闽北三大坊,将苏文茂揖拿回京,这本来是件极隐密的事情,但因为有抱月楼的存在,范闲比京都里大部分人都提早知道了此事。
    因为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范闲并不吃惊和愤怒。他只是忧虑地想着,启年小组派往闽北地人。有没有向苏文茂交待清楚。他相信苏文茂这个性情开朗的二号捧哏,不会傻乎乎地和朝廷正面对抗,但他担心时间太急促,苏文茂没有办法在内库里安排足够的手脚。
    内库是范闲的第二个根。内库转运司已经全盘被陛下接收。可是范闲不会让这个根直接被宫里斩断,要斩也必须由范闲来斩,而且一刀斩下,必让庆国朝野痛入骨髓。
    一念及此,想到东夷城北方被重兵看守的十家村,想着三大坊和皇宫里各备了一份的内库工艺流程以及自己脑中地那一份,范闲的唇角泛起了一丝笑意,袖子里地手却缓缓握成了拳头。
    西凉路那边,邓子越成功地从朝廷的密网中逃走。只是不知道眼下躲在什么地方,但既然情报里没有传出邓子越死亡的消息,范闲便感到极为安慰,只是那边的四处成员,如今必然是群龙无首地情况。也不知道能不能抗住监察院京都本院地压力。洪亦青接受的指令是先入草原寻找那人,再回来联络定州青州城内的力量。希望一切都来得及……
    “宫典已经到定州了。”石清儿低眉顺眼说道。
    范闲沉默无语,他确实没有想到皇帝老子的反应竟然是如此神速,竟然将禁军大统领直接调往定州压镇,李弘成虽然在定州领军数年,但毕竟根基尚浅,宫典又是出身定州军的老人,资历功劳在此,弘成只怕硬抗不住,只可能被迫召回京都。
    如果要想办法让弘成能够仍然留在定州,掌握住属于他的那一部分军方实力,那必须让西凉抢先乱起来。
    范闲紧紧地皱着眉头,发现一切事态早都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只希望第一批派往草原上的人,能够赶紧联系上胡歌,让那些草原上的胡人,能够逆着天时,在这初冬地时节,抢先发动一波攻势。
    事情太乱太杂,范闲何曾真的能闲?他有些无奈地看了石清儿一眼,问道:“工部的贪贿案查的怎么样了?”
    “杨大人……”石清儿忧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昨儿已经定了案,今日午后大理寺便会出明文判纸。
    虽然她当年是二皇子的人,但是这些年在范闲地威迫下,早已经生不出二心来,更何况身为一个青楼出身地女子,她知道眼前这个年青男人,其实与京都里所有的权贵都有一些隐隐地不一样,她想成为第二个桑文,却不想成为第二个袁梦,所以眼看着小范大人的左膀右臂,就这样一只只被朝廷鲜血淋漓地撕扯下来,她不禁也有些惶恐和害怕。
    范闲看了一眼湖面上的天光,沉默片刻后说道:“是午后啊,那我去接他。”
    工部河都司员外郎杨万里贪贿一案,从被人告发,到案纸从刑部递入大理寺,拢共只花了十几天的时间,这种办事的效率,放在庆国的历史上,也足够令人惊叹。不知道内情的人,只怕还以为陛下清理吏治的旨意,忽然在庆国十年变成了真刀真枪。
    而真正的官场中人看着这一幕大戏,其实都不免有些唏嘘和寒冷,因为他们都知道杨万里是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位当年在大河长堤上熬了整整两年的能吏干吏清吏。
    杨万里是范门四子之一,当年小范大人私下筹的银子,像流水一样经过河运总督衙门的手输入大堤,全部经的是他的手,若他真要贪银子,怎么也不可能是罪状上所说的几千两雪花银……放着肥肉不吃,却要去吃工部衙门里的那些贿赂?
    更何况所有官员都清楚,范门御下极严,待下极宽,且不提监察院那数倍于朝廷官员的俸禄,便说在庆国各处任职的那三位大人,其实年年都受着范府的供养,区区几千两银子。并不是什么难事,谁都知道范府是天下首屈一指地财神爷,杨万里他怎么可能贪贿?
    但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些,所以官员更清楚,杨万里受审,只不过是宫里的意思。在门下中书贺大学士的一手安排下,审案的程序进行的极快。今天大理寺便要宣判了。据一些内幕消息,如果不是胡大学士着实怜惜杨万里有才无辜,硬生生插了一手,只怕杨大人下场会更惨一些。
    范闲一个人站在大理寺衙门前。孤伶伶地。等待着里面判决的结果,大理寺衙堂外地衙役们早已经认出了他的身份,吓地不轻,早已经传消息给里面的大人知晓,他们却只好战战兢兢地拦在了范闲的身前。
    好在范闲并没有发飙,他只是沉默地等着杨万里出来。离大理寺最近的衙门便是监察院一处,那些一处地小兔崽子们发现院长在这里,都忍不住站出了衙门口,强抑着兴奋地看着这一幕。
    一处是范闲地老窝。当年的整风着实整出了一批忠心耿耿的下属,不然当日大闹法场,也不会还有一大批一处的官员护送着他出城。如今虽然沐铁早已经被踢出了监察院,可是这些官员依然把范闲当做院长,而根本不肯接受那个叫言冰云的人物。只是庆律院例森严。这些官员也只有远远地看着孤伶伶的范闲,以做精神上的支持。
    范闲没有回头去看那些小子。依然看着大理寺的衙门,脸上却泛着一丝安慰的笑容。
    衙内一阵威武声响起,没有过多久,前监察院官办讼师,京都富嘴宋世仁从大理寺衙门里沉默地走了出来,脸上没有什么喜色,反有些阴鹜。
    打从范闲被夺了监察院院长一职,宋世仁这个编外人员也不想再在监察院里呆了,而是很直接地找到了范闲。范闲没有想到这个富嘴竟然也有如此知恩图报地一面,略感吃惊之余,自然将他安置了下来,恰逢朝廷开始清理范系人马,为了天朝颜面,自然不能搞特务的手段……一切要尊重庆律,所以范闲便将他派了出来,至少要替自己的这些下属们,谋求一个相对公平的结局。
    看着宋世仁的神情,范闲地眼睛微眯,说道:“我现如今不能进衙门,所以才拜托你……案宗咱们都看过,没道理打不赢。”
    “明知道是朝廷安排地证人证据,可是谁也没办法。”宋世仁叹了口气,看着范闲说道:“当年大人在江南整治明家,不也用的这个法子?”
    范闲地心头微颤,声音压成一道寒线厉声说道:“我也没指望替万里脱罪,只是我所说的打赢,至少是……我这时候得看到他人!”
    “囚三年。”宋世仁垂头丧气说道,如今替小范大人办事,便等若是在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廷,这官司怎么打也是输。
    “哪里有囚这个说法?”范闲微怒斥道:“三千两银子,顶多是流三千里,庆律里上说的清清楚楚,退赃还银能议罪,你这官司怎么打的?”
    宋世仁欲言又止,苦笑说道:“庆律自然是这般写的,本来退赃罚银议罪昨儿已经说好了,可是今天贺大学士来看审,却把这条给抹了,也改流为囚。”
    “贺宗纬?”范闲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不怒反笑了起来,沉默半后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敛了表情,平静说道:“你再进去,把这银票交给大理寺卿,问问他,他的庆律究竟是怎么学的?是不是要我亲自站出来和他打这个官司。”
    宋世仁接过银票,看着上面的三万两的数量一怔,沉默片刻后,一咬牙一跺脚,又往衙堂上面走去,他知道今儿范闲弄这一出,实在是被朝廷逼的没有办法,为了杨万里的死活,范闲只好站出来,卖一卖这张并不老的脸,只看大理寺的官员们,究竟会怎么想了。
    不知道宋世仁进去之后说了些什么,没有过多久,一位官员轻轻咳了两声,走到了石阶下,在范闲的耳边说了两句。范闲也没应答,只是摇了摇头,那名官员一脸无奈,又走了回去。
    终于。宋世仁扶着杨万里从大理寺衙门里走了出来。范闲眼睛一眯,便看出来杨万里在牢里受了刑,心里涌起一道阴火,却是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了下去,喊了几个下人将杨万里抬上了马车。
    杨万里与他擦身而过。这一对年龄极为相近的师生二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杨万里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不甘。一丝悲愤。
    范闲感到有些冷,他知道杨万里在悲愤什么,一个一心只想做些事情地官员,却因为朝廷里。皇宫里的这些破事儿。却要承受根本就没有的冤屈,丢官不说,受刑不说,关键是名声被污,身为士子,谁能承担?
    便在范闲准备离开的时候,门下中书大学士贺宗纬在几名官员的陪伴下,缓缓从大理寺衙门里走了出来。贺宗纬看着范闲,沉默片刻后说道:“范公子好雅致。”
    范闲根本看都懒得看此人一眼。这个态度却是把贺宗纬身边的几位官员弄地有些愤怒,眼下京都的局势早已不是当年,贺宗纬正是当红,范闲却早已是一介白身,当着官员问话却不答。不合规矩。
    贺宗纬却没有任何情绪上地反应。问道:“本官很好奇,你先前究竟和那位大人说了些什么。大理寺正卿会忽然改了主意。”
    这真的是贺大学士非常好奇的一点,他常入宫中,当然知道陛下和这位小范大人之间再也难以弥补双方间的裂痕,所以如今他看着范闲,并不像当年那般忌惮。今日奉旨前来听审,他在暗中做了手脚,务必要让杨万里这个范门四子之一再无翻身地余地,但没有料到本来一切如意,最后却忽然变了模样。
    明明眼睛这个年轻人已经不复圣眷,而且全无官职在身,为什么大理寺里地官员们竟是被他一句话就骇了回来?贺宗纬苦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范闲身上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竟让这些官员连陛下的暗示都不听了。
    范闲回过头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我对那位大人说,不要逼我发飙。”
    “你想逼我发爽吗?”范闲眯着眼睛看着贺宗纬那张微黑的脸,忽然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很想知道,当街痛捧朝廷命官,你又能拿我怎么样?”
    此言一出,贺宗纬身边的那几位官员终于想清楚了范闲的厉害并不仅仅在于官职和权力,唬的往后躲了一步,但贺宗纬却依然平静地站在范闲的身前,叹了口气,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不免生出了些许遗憾,在官位和权力方面,自己或许能够压住对方,然而在毒辣不讲理地杀伐面前,自己却永远不可能像这个人一般如此狂妄。
    “苏州知州成佳林被参狎妓侵陵,被索回京自辩,大概再过些日子,又会来大理寺。”贺宗纬温和说道:“看来您这位京都的富贵闲人也不可能真的闲下来。”
    范闲眼帘微垂,随意说道:“你是陛下的一条狗,所以要忙着到处奔忙,我可不会。”
    打人不打脸,偏生早在多年之前,范闲就曾经打过贺宗纬的脸,今天在衙门口,在大街上冷言骂贺宗纬为狗,等若又打了一次对方地脸。如今地贺宗纬毕竟不是当初的小御史,身为朝中第一等大臣,自有自己地颜面体面要顾忌,更何况此时还有这么多人在看着,他微黑的面色渐渐变了,冷声说道:“身为人臣,自然是陛下的一只狗,在本官看来,您也是陛下的一只狗,难道不是?”
    贺大学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