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46年1月10日,贝利亚和科鲁格洛夫签署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事务交接文件,
文件上写着:“遵照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45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免去拉·帕
·贝利亚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职务和任命谢·尼·科鲁格洛夫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的
命令,根据1945年12月30日的情况进行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事务交接。交付事务
一方为苏联元帅拉·帕·贝利亚,接收事务一方为上将谢·尼·科鲁格洛夫。”
  随着他出现在这个惩戒性部门的首长办公室,一个军人时代开始了。科鲁格洛
夫和克格勃第一任主席伊万·亚历山德罗维奇·谢罗夫既不是政客,也不是职业肃
反人员。他们是通过党内挑选进入内务人民委员部的,而且都服过役,都像军人那
样不折不扣地执行所有命令。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幸运的。他们进入内务人民委员部时,叶若夫的迫害
浪潮已经结束,他们在后来的大清洗中也幸免于难。他们两人都曾是贝利亚的副手,
但他们不属于他那些忠实助手的班子,因而在1953年没有随他坐到被告席上。可是
后来,他们过去的罪过还是被回忆起来。谢罗夫是赫鲁晓夫身边的人,他受害轻一
些。科鲁格洛夫受害重一些。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贝利亚的接班人
  科鲁格洛夫1907年生于加里宁州。21岁入党。当过拖拉机手、农村阅览室管理
员、村苏维埃主席、消费合作社理事。1929年他应征入伍。由于他曾是拖拉机手,
因此他进入了坦克团。
  他是继缅任斯基之后第一个获得过真正全面正规教育的部门领导人。也就是说,
他愿意学习并且不无才能。他毕业于莫斯科卡尔·李卜克内西工业师范学院。然后
他成为东方学学院特别班日本班的学员。最后,他进入了红色教授学院这
样有名望的学府。
  他完全可以成为一名职业教员。然而党的机关里出现了这么多空缺,以至于他
在1937年上毕业班时被调任联共(布)中央委员会责任召集人。他在那儿工作了不
长时间。叶若夫被赶出内务人民委员部,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成了内务
人民委员,上级给他派去了一个党务工作者班子,协助他工作。
  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科鲁格洛夫也被召到贝利亚那里。1938年12月20日,
他被任命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别代表,负责调查部内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
  科鲁格洛夫得到了贝利亚的赏识,两个月后,谢尔盖·尼基福罗维奇被任命为
副人民委员兼人事局局长。科鲁格洛夫32岁就当上了副人民委员!当时升官真是快。
  在内务人民委员部1941年分成两个部之后,贝利亚让科鲁格洛夫当上了自己的
第一副手,把自己不喜欢管的事情交给他来主管,其中包括劳改营管理总局和生产
建设局。科鲁格洛夫很少接触办案工作,这一点使他在1953年幸免于难。
  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于1941年7月合并后,科鲁格洛夫不再担
任贝利亚的第一副手,而是普通副手,但他几乎不参与工作。他被派往作战部队…
…担任后备方面军、而后是西部方面军军事委员会成员。1941年10月,当德国军队
逼近莫斯科时,他指挥第四工程兵集团军,并负责防御设施的建设。
  贝利亚还有一名副手被派到了前线,伊万·伊万诺维奇·马斯连尼科夫,他转
入红军,当上了将军,负责指挥北高加索方面军。科鲁格洛夫依然留在内务人民委
员部。
  1943年2月4日,他同其他副内务人民委员一起被授予二级国家安全委员衔
这相当于军阶当中的上将。两个月后,4月底,内务人民委员部再次被分割后,他重
新被任命为第一副内务人民委员。
  1944年3月8日,由于组织了将卡拉恰耶夫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和印古什人
强制迁移到苏联东部地区的行动,科鲁格洛夫被授予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1944年10月29日,由于“肃清了乌克兰西部各州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组织成员”,
科鲁格洛夫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这些都是统帅级的勋章,只有在前线指挥过大
规模战役才能被授予这类勋章。
  只是在当上部长之后,科鲁格洛夫才干过强行驱逐的事情。1948年11月30日,
苏联内务部长谢尔盖·科鲁格洛夫上将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贝利亚提交报告,汇
报了关于成功地将加里宁格勒州的德国居民驱逐到德国苏占区的情况:柯尼斯堡
(加里宁格勒的旧称译者注)已经并入苏联版图,德国人在那里是多余的了……
  1945年春,科鲁格洛夫作为未来的外交部长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
率领的苏联代表团的成员,被派往旧金山,联合国宪章在那里起草产生。在战争时
期,到国外长期出差简直就是命运之神的礼物。
  在克里米亚会议(在雅尔塔举行)和波茨坦会议期间,科鲁格洛夫负责苏联政
府代表团的安全保卫工作。美国人和英国人授予了他本国的勋章。
  1946年1月15日,《消息报》新闻栏刊登了这样一段话: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同意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拉·帕·贝利亚同志提出
的关于解除其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职务的请求,原因是他的其他中央工作负担过重。
谢·尼·科鲁格洛夫同志被任命为内务人民委员。”
  科鲁格洛夫当时38岁。
  1946年春,人民委员更名为部长。
  弗拉基米尔·菲利波维奇·涅克拉索夫教授是我国内务部历史研究方面最好的
专家,他这样对我评价科鲁格洛夫:
  “他有才能、聪明、有学问特别是同他的那些前任相比。有些严厉。有一
次,他在深夜12点召集会议,但找不到战俘和拘押人员事务总局局长克里文科中将,
于是,一项严厉的命令产生了:才12点钟,中将就不在班上了!不像话!要离开的
话,你的副手和秘书应该知道你在哪儿。”
  科鲁格洛夫当上部长时,内务部机构已经被精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不仅
所有业务办案部门交给了国家安全部,就连内卫部队、边防部队、民警局、刑事侦
查机构也都转到国家安全部名下,内务部实际上成了劳改营部。   
   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        
                              劳改营管理总局的主人
  当你读了贝利亚1953年起草的关于将内务部各生产单位转给其他部的决定之后,
你便会知道劳改营管理总局的规模有多大了。这些生产单位包括:
  远北建设总局;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矿山勘探和开发及有色和稀有金属建设总局;
  诺里尔斯克有色和稀有金属联合企业;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第169精炼厂,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的第170精炼厂,新
西伯利亚市的第171精炼厂;
  维亚尔齐利亚冶金厂;
  古比雪夫水力发电站工程局;
  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建设局;
  水利工程勘探设计研究局;
  石油加工厂和人造液体燃料企业建设总局;
  乌赫塔石油开采和加工联合企业;
  公路总局;
  铁路建设总局;
  土库曼主运河建设总局;
  顿河下游水利灌溉工程局;
  石棉工业总局;
  云母工业总局;
  伯朝拉煤田工业联合企业沃尔库塔煤炭联合企业、因塔煤炭联合企业;
  磷灰石霞石精矿开采工业联合企业;
  基洛夫化工厂建设局;
  森林工业总局;
  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河道建设总局;
  加里宁格勒州统用开采和加工联合企业(第九联合企业)
  ……
  所有这些庞大的生产性机构都依靠囚犯们奴隶般的劳动而存在。内务部不仅向
各生产建设部门无偿提供这种顺从的劳动力,而且本身也变成了一个生产建设部。
  谢尔盖·科鲁格洛夫也当了几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笔下的
《古拉格群岛》的主人(“古拉格”在俄语中是劳改营管理总局的缩写译者注)。
  群岛建了很长时间,起初它的主人并没有打算折磨犯人。
  涅克拉索夫教授所著的《十三名“铁腕”人民委员》一书中节选了全俄肃反委
员会保密处处长萨姆索诺夫写给捷尔任斯基的一份报告的片断,萨姆索诺夫曾到列
福尔托沃监狱了解那里的政治犯的关押条件:
  ‘牢房里又脏又潮又臭,一股霉味,最严重的是那让人根本无法呼吸的烟雾……
牢房里用的是原始的到处冒烟的火炉,没有任何通风装置;犯人们抱怨伙食太差,
没有书看。走廊里烟雾弥漫,暗无天日,地上是脏水和污秽……这里的政治犯宣布
进行绝食并要求转到布特尔斯基监狱,这应当被看作是正当的。不应当这样对待活
着的人,不应当将他们关押在这种环境中,这是在犯罪。
  “结论:解散列福尔托沃监狱管理机构,将管理人员移交法办,原因是以非人
道的方式对待囚犯,这是由于他们不尽职责。玩忽职守而造成的。”
  十月革命之后,有一些人真正在从事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活动,他们不怕迫
害,虽然危险是明摆着的。许多没有在当地受处罚的政治反对者被判流放2…3年。
然后再被判上同样的期限,不过这次已经是在索洛韦茨基劳改营或是在政治隔离所。
在政治隔离所之后又是放逐以及禁止在大城市居住(称为“减刑”)。总的来看,
当时建立了独特的一条龙措施:劳改营一流放一“减刑”。政治犯刚刚被释放不久
就又被抓起来,当局制造新的案子,然后再将他们送入劳改营。
  多名作者合著的《俄罗斯内务部机构和内卫部队》一书(1996年出版)讲述了
我国惩戒制度的历史。十月革命后,监管那些剥夺自由地点的职责由当地的苏维埃
来承担。苏维埃建立一个委员会,该委员会决定是将犯人囚禁还是应该将其释放。
新政权的官方声明说,他们与其说是要惩罚犯人,不如说是教育犯人,为此,他们
说要建立农业劳动改造移民区。           然而,1918年9月5日,俄联邦人民委员会《关于红色恐怖》的决定出台。根据
1919年3月21日颁布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和5月17日颁布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
会决定,建立了全俄肃反委员会集中营和内务人民委员部强制劳动营。1920年,在
索洛韦茨基群岛出现了第一座特种劳改营专门囚禁苏维埃政权敌人当中的活跃
分子。
  国内战争结束后,所有监禁地都归属内务人民委员部。当时共监禁着大约7万人。
差不多从1925年起,被送进监狱的人多了起来。
  20年代末,广泛利用犯人从事生产劳动的想法酝酿成熟。
  劳改营制度于1929年建立。这些劳改营不仅要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得盈利。国
家政治保安总局有权侦查案件,作出判决,囚禁犯人并且用犯人来劳动。
  1929年6月27日,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利用犯人来劳动的决定。国家政治保安总局
的集中营被改名为劳动改造营。那些刑期不少于3年的犯人都被转到那里。其他人仍
留在由各加盟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部管辖的农业或工业移民区。
  1929年7月1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决定,交给国家政治保安总局一项任务:
利用犯人劳动来发展人迹难至但蕴藏丰富自然资源的边疆地区的经济。计划在西伯
利亚、北部地区、远东和中亚建一些新的劳改营。
  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副局长签发的命令中说,新的劳改营在肃反人员的领导下,
应当发挥改变边远地区经济和文化面貌的作用
  到了1930年中期,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在工业生活中就已经占据重要地位:犯人
们修建铁路,搞地质勘探,从事林业工作,建起化工、纸浆造纸联合工厂,从事木
材采运和鱼类加工。不久以前还不知道让犯人干什么好,如今这些犯人已经成为劳
动力的最重要来源。
  1929年8月5日,北方特种劳改营最先成立。1931年2月在国家政治保安总局下面
成立了劳改营管理局。1931年4月,该局更名为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
  1937年开始建立所谓的内部监狱,专门关押因犯有反革命罪而被侦讯和判刑的
犯人,这些内部监狱隶属于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十处。
  内务人民委员部总部有4所监狱:可关押570人的内部监狱、可关押3500人的布
特尔斯基监狱、可关押625人的列福尔托沃监狱和可关押225人的苏哈诺夫监狱。
  1939年通过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内部监狱条例规定,禁止将受侦讯者的死讯告知
其亲属,禁止将尸体送交其亲属安葬。
  战前的几年里,劳改营管理总局不断扩大。政府每交给内务人民委员部一项新
的任务,该部就为此成立一所劳改营。犯人们建军工厂,铺公路,修建机场,在采
矿冶金、能源燃料、化工。造纸等工业领域从事繁重而有损健康的生产劳动。
  比如,一项有关修建阿尔汉格尔斯克和索利卡姆斯克纸浆造纸联合企业的政府
决定一出台,未来的新建筑工地所在地区便立刻建起能容纳14万名犯人的伐木劳改
营。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犯人们在这种可怕的、非人的条件下能够找到生存下去的
力量。作家维克托·彼得罗维奇·阿斯塔菲耶夫在一次采访中说:“所有这些被强
制迁移到伊加尔卡的犯人几乎无一生还,但他们挣扎着,努力通过教育来保护自己
的孩子。有文化就有了一切。不管有没有教科书,所有人都如饥似渴地学习。”
  直到1947年,内务部长科鲁格洛夫向政府提议让那些留在特别移民区的原囚犯
恢复自由。共有11.5万个家庭(32万人)获得了自由。这些人的不幸还没有人好好
地写过。甚至在获得自由之后,他们在政治上依然得不到信任。
  战争开始后,因普通罪行和旷工而判刑的犯人被释放并送到军队。头3年共有9
7.5万名以上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