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贵女 作者:小立樱桃下(起点榜推vip2014-05-31正文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门贵女 作者:小立樱桃下(起点榜推vip2014-05-31正文完结)-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人们回话都是说没有领到红箩炭银霜炭,只有普通木炭和烧炕用的木柴,把个沈夫人气得拍桌子。

    罗府祖上传下来的产业说起来也有不少,除了南边老家的几百亩良田,还有京城的两间铺子和京郊的两个小庄子,再加上那几千亩地的投田,余下的还有二房每年送回来的几千两白银,那些节礼年礼的就更不用说了——就这还敢哭穷?!

    沈夫人想起初到源州城的那几年过的苦日子,恨不得立时冲到罗老太太面前啐她一口,骂她偏心!

    徐双卿看沈夫人气得不轻,忙捧了茶盏递过去,柔声道:“太太莫生气,要想知道怎么回事,叫个管事嬷嬷来问问不就明白了?”

    沈夫人接过茶盏抿了口茶,勉强顺了气,便叫人去寻个嬷嬷过来问话。

    且说被人带过来的这个管事嬷嬷姓郑,便是管着各房分发炭柴的,昨儿个把二房的份例送过来之后她心里就不大踏实,这会儿被沈夫人叫过来便打定了主意趁这个机会投靠二房。年后二房就要搬到靖国公府去了,到时候必然极缺人手,要是能全家一起过去伺候,比在罗府做下人可是体面多了。

    既是打定了投诚的主意,沈夫人问起话来真是问一答十,不带丝毫犹豫。

    沈夫人听得郑嬷嬷说府里确实多年来都是这规矩,心里冷笑。又听她接着说,后来账上宽裕了,府里的小主子们都吃不得苦,就都换成了银霜炭,只是拐了一道弯,不从公中走账,只从大房走账,意思是大房自家出私房银子。

    府里宽裕起来还不是因为罗文简在边关挣的卖命钱?倒要从大房走账,显得他们多么守规矩似的!

    大太太秦氏虽说是侯府嫡女,只是嫁妆并不比普通官宦人家的嫡女多,除了该有的绣品家具等物,便只剩了一个小庄子,听闻只有二百亩地,够做什么的?

    索性一时间也说不出理来,老太太偏心成那样,大房又掌管府内事务多年,现下总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孩子,沈夫人只好道:“既如此,我也拿我的私房银子给二房的小主子们都换上银霜炭罢了。”

    郑嬷嬷忙应了下来,道是今儿赶着叫人买了,明日一早便送来。

    想起方才阿林说的事,沈夫人又道:“府里管着马厩的是哪个管事,我们从西边带回来的马吃不惯府里的草料,索性我也给了私房银子叫他另外置办好了。”

    郑嬷嬷为人倒是爽快,都应了下来。

    沈夫人回到兰桂园的时候阿林已经把一头长发烘干了,正躺在炕上翘着脚看书,一时不防备竟被沈夫人一巴掌打在腿上,吓了一跳。

    沈夫人转身坐在炕边上,道:“瞧你那懒骨头的样儿,亏得没外人,要是叫人知道了看你还嫁不嫁的出去!”

    阿林爬起来把书放到一旁,跪在沈夫人背后给她捏肩,一边笑道:“爹不是早就说了吗,他手下那些个人但凡家里有年纪差不多的男儿,随便我挑,您有什么好愁的?”

    沈夫人被她顶得没话说,还没许人家的小姑娘,说起挑选夫君这种事一点都不害羞,不害羞也就罢了,那话里透着一股子皇帝选妃般得意洋洋的感觉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到最后沈夫人也没忘了罚木瓜,叫她进来狠狠训了一通,然后罚了她一个月月钱了事。

    阿林这边一看着沈夫人出了东厢房的门,那边就立时叫丁香打开钱匣子,赏了木瓜二两碎银子。沈夫人在窗外听得真真的,心里只是笑,摇了摇头就走开了。

 第十二回 气到老太太了

    晚间罗文简下衙,沈夫人趁没人的时候跟他说了白天的事,叹道:“咱们再怎么受委屈都没事,只是现在还连累孩子不招待见,我这心里真是不知道什么滋味……”

    罗老太太确实对二房的几个孩子都不怎么上心,尤其是对阿林,连眼角都不带瞄一下的。

    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妻子,罗文简只好和稀泥,温声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母亲她素来偏心大哥,好在如今我替你挣了御赐的府邸,咱们明年一搬出去,也算分了家,就不用受这些气了。”

    沈夫人在心里叹气,才刚回来就闹出这些幺蛾子,这几个月比想象中还要更难过。

    果不其然,翌日一早沈夫人带人去荣寿堂请安时,阿林就被罗老太太单拎出来教训了,什么“大家小姐的体统都不要了”,“丫头跟主子一个性子”,“罗家还从来没出过敢硬闯二门的丫鬟,就该打了板子绑起来卖出去”……

    阿林从生下来到现在十二年了,何曾受过这样的鸟气?不由银牙暗咬,要不是看在爹爹的面子上,早就顶她几句拔腿走人了。

    现下阿林只好强忍,脸上偏偏做出一副笑模样,好似罗老太太不是在骂她,而是在说笑话儿逗她开心似的。

    罗老太太本指望这回骂个痛快,好好给二儿媳妇沈夫人一个没脸,没成想阿林这丫头脸皮忒厚,笑得跟什么都没听见一样,心里越发的生气,一拍桌子正要呵斥她嬉皮笑脸不敬长辈,却冷不防吸了一口气猛地咳了起来。

    看她咳得厉害,沈夫人和秦氏忙上前去帮罗老太太拍背,又叫丫头去厨房传话蒸一盏梨羹来,又打发人去请太医。

    一时间荣寿堂里忙忙乱乱的,沈夫人趁空忙打发阿林跟着她的三个侄女往教规矩的叶嬷嬷那里上课去了。

    罗晴岚几个曾孙辈的女孩在罗老太太跟前素来不得宠,虽说几人私底下偶尔有些小矛盾,不过在荣寿堂从来都是精诚合作一致对外的,今儿看见小姑姑面对那样严厉的喝骂居然还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更是没开口就把老太太气得够呛,真真是大开眼界,心底里对这个小姑姑更亲近了三分。

    阿林正想着今儿得拜托二哥帮她把大黑牵出去跑一圈,别回头闷出病来,这边就被三侄女罗洮洮挽住了胳膊。

    罗洮洮才十一岁,个子娇小,比阿林足足矮了半个头,主动上前挽住阿林的胳膊,笑问道:“小姑姑您在边关的时候可以出门玩吗?”

    阿林挑了挑眉,对这几个侄女,阿林刚开始是挺感兴趣的,不过没说一会儿话就开始不耐烦了,原因无他,侄女们谈论的除了衣裳首饰,便是别人家的八卦,尤其是谁家那小谁长得丰神俊朗,迷得谁家那小姑娘七荤八素的,等等等等,实在不是阿林感兴趣的内容。

    只是被侄女主动示好,阿林心里也有些高兴,便答道:“源州城民风粗犷,街上走动的倒有一半是女眷,有的带着帷帽也只是防风沙罢了。爹爹有空的时候经常带着我去酒楼听人说书,还见过许多西域的大胡子骑着骆驼在街上走呢。”

    罗晴岚和罗静也都围了过来,听见阿林这样说,心里都羡慕极了。

    阿林看她们羡慕的样子,脑子一热正要说回头我带你们出去玩,想了一想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家里有个老古板的老太太,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了。

    一时到了郑嬷嬷住的蕉棠院,罗洮洮小声对阿林道:“郑嬷嬷可严厉了,做不好就要罚站,头上还得顶个碗,上回大姐姐被罚了两个时辰,回去一看腿都肿了!”

    罗晴岚听见了就要伸手过来撕罗洮洮的嘴,笑骂道:“你怎么不说你被嬷嬷罚了多少回了,倒有脸编排你大姐!”

    郑嬷嬷积威甚重,两个人生怕在她院子里打打闹闹的被看见,斗了两句嘴便罢,做出一副端庄的样子跟在阿林身后进了屋。

    郑嬷嬷所住的小院叫做蕉棠院,不过同兰桂园没有兰花也没有桂树一样,既没有芭蕉,也没有海棠,只是墙角竖着一块怪石权作点缀,正房三间自然没有兰桂园那般轩敞,不过也很过得去了。

    阿林进去一看,东屋被扇和帐幔挡住了,应是郑嬷嬷的寝室,正厅和西屋铺着地衣,摆放着桌椅等物。

    阿林正望着墙上一幅猫儿戏蝶图出神,突然听罗晴岚几个恭恭敬敬的道:“见过嬷嬷。”便转身看去,却见自东边屋里走出一个妇人,眉目寡淡,并未涂脂抹粉,两鬓梳得极光滑,发髻上仅一支小小的丁香花银簪,身上穿着的水色对襟褙子不见一丝褶皱。

    虽然郑嬷嬷面无表情的样子看上去很有些唬人似的,不过阿林迅速估量了一下她的武力值,得出一个结论——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罢了,不必害怕她。

    郑嬷嬷只看了阿林一眼,便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先令罗晴岚三人背了昨日学的那一段《仪礼》,又让她们行走、坐、站,一一纠正了,方才教她们如何跪得好看端正,让人感觉既恭谦又不失自己的身份。

    阿林始终站在一旁看着,本来以为这郑嬷嬷不过是个混饭吃的,没想到礼仪这一道竟还真的大有学问。她既然收了轻视之心,便也开始认真看着罗晴岚几人的动作。阿林郑重的神情被郑嬷嬷看在眼里,也是暗暗点头。

    待分别教过了罗晴岚等人,郑嬷嬷方才来到阿林身边,问她有没有背过《周礼》《仪礼》《礼记》。

    阿林一向是随二嫂学看书写字的,除了每日雷打不动的十篇大字,其余背不背书的二嫂并未硬性规定,只叫她看书后要写随记,阿林初时都是乱写,后来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看法,随记倒是越写越有水平。只是认真算起来,并未背过什么书。

    因此阿林只回道:“倒是都看过,只是并未背熟罢了。”心中不以为然,又不必去考秀才,背得再熟又有什么用。

 第十三回 典赞(推荐票不满200+)

    郑嬷嬷看出阿林并不像罗府的那三个孙辈的小姐好调教,但是也不着急,性子软弱没主见的教什么学什么,但是往往天资不高,性子高傲要强的却是最不能忍受比别人差,还会越加努力。

    同面对罗晴岚三人时威严的态度不同,郑嬷嬷对阿林却是一副笑微微的和善样子,只是说的话就不那么好听了:“既然《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你都看过了,想来也都明白什么意思,我就不再一句句同你讲解。三位小罗姑娘都是一日背一小节,你若是愿学就随此例,若是不愿学我也不会强求你,只消你出去之后不要说你的礼仪是从我这里学去的便可。”

    阿林脑筋一转便知郑嬷嬷是在使激将法,心道三十六计我能倒背如流,你竟然还敢关公面前耍大刀,跟我使计?因此上阿林便笑了笑,道:“嬷嬷不用拿话激我,我不吃这一套。不过是背书罢了,又不是什么难为的事,嬷嬷要交代什么课业只管说,要是完不成我自然不会说出去污了嬷嬷的大名。”

    罗晴岚几个一边练习,一边支着耳朵听郑嬷嬷和阿林说的话。听到阿林说的话,罗静不由微微一笑,明明知道郑嬷嬷使了激将法,却还是心甘情愿的中了计,偏还嘴硬不肯承认,这个小姑姑真是有趣。罗洮洮听见了也是乐不可支,一个劲儿的跟罗晴岚使眼色,只是眼睛都快抽筋了罗晴岚还没明白过来呢。

    郑嬷嬷在宫里时便是专管命妇进宫朝见之事的女官典赞,虽是正经有品级的女官,但说到底也不过是皇家养的奴婢而已,她二十六岁上新寡便入宫,今年出宫时已然四十六岁,能够在宫里安安稳稳二十载,又平平安安的出了宫,看人的眼力那自然是一等一的好,见阿林还算服管,便放心了,先叫她做些基本的动作看一看,然后才细细的给她纠正过来。

    亏得阿林自幼习武,因此并不感觉多累,只是略觉繁琐罢了,但是既然来学了,而且还是跟侄女们一起学,学得不好了岂不是丢人,因此倒还算耐心。

    上课时间只在上午辰时中至巳时末,下午时罗晴岚几个学一会儿针线就算完了,阿林却不需去学的。

    用过午饭,阿林便跑去二嫂徐双卿住的小院寻《周礼》。双卿给阿林做先生除了教她认字,为她释义,并不要求她将书背熟,也知道阿林最不耐烦读的书就是女则女戒和礼仪规范类的书,还记得当年阿林初学女戒,便用毛笔在书上画了两个大字“狗屁”算作这本书的随记,拿给老爷太太看时三个人都笑坏了。

    双卿因笑道:“郑嬷嬷叫你背《周礼》?”

    阿林轻哼一声,道:“不过是背书而已,一会儿工夫就背好了。”

    双卿看阿林虽有些不满的样子,却没有嚷嚷着不去学,倒是破例对这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好奇起来。想当年双卿收服阿林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天文地理古往今来说得天花乱坠,又是许诺讲故事,又是许诺做手工,这才叫阿林心服口服的随她念书。双卿一边叫春芳去寻书,一边道:“索性把三礼的书都给你找出来,也省得一趟趟的翻书箱子了。”

    阿林摊开两手往榻上的大引枕上一靠,呼出一口闷气,仍旧嘴硬着:“要不是爹爹要我去跟她学,我才不会上赶着凑到她跟前呢!”

    话说完阿林又一脸新奇的直起身子同双卿道:“不过这个郑嬷嬷还算有点真本事,她走路行礼的姿势真是好看,二嫂您下回也去瞧瞧,难道宫里的人都要这样做吗?看上去还怪累人的。”

    若是双卿的父亲那会儿没有被贬谪到源州城,只怕双卿也要认真学一年规矩,备着同显贵人家说亲时也好听些。双卿听阿林这样说,不由抿嘴一笑:“我何必去瞧她,现成的不是有一个你在这坐着吗?今儿一上午都学什么了,做给二嫂瞧瞧。”

    阿林垂了头丧气道:“就是学了走路而已,嬷嬷说光走路还得好多天学呢,还叫准备木屐子和高底鞋——我又不矮,哪用得着穿高底鞋啊。”

    双卿倒是有好多双高底鞋,且做得比现下市面上流行的高底鞋穿着舒服多了,便道:“回头我叫春芳先给你做两双出来,保管比针线房做得好穿多了。”

    阿林闻言忙涎着脸凑到双卿身边,道:“二嫂,您怎么就这么聪明呢——上回您叫春芳姐姐送来的袜子和中衣中裤穿着又合身又舒服。”

    双卿伸出一根手指把阿林的脸推远,笑道:“穿着舒服也别老是来缠着我给你做,叫你屋里的丫头仿着那一套做,要是不会就叫她们来问春芳。”

    阿林被她推开后又凑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