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兴六十年(下) 作者:阎崇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亡清兴六十年(下) 作者:阎崇年-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苁俏剩骸胺墩戮┲瘢俊比缬形吹保担骸昂尾挥敕墩戮┮椋俊庇幸淮畏段某淘诨使锝常醋怕兰央让牢叮肫鹄细盖祝?瓴皇场;侍靼姿男乃迹⒓磁扇税颜庾谰葡炻硭偷椒段某碳依铩:罄矗段某套龅侥诿厥樵捍笱浚馐乔宄喝巳蜗嘀肌

  汉军皇太极逐步设立八旗汉军,创建重(zhònɡ)军。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失败后,皇太极明白了一个道理:战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最新式武器——红夷大炮。此炮为西洋人制造,满洲忌讳“夷”字而谐音为“衣”,称作“红衣大炮”。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后金仿制的第一批红衣大炮在沈阳造成,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这是八旗兵器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也是八旗军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军”,就是以火炮等火器装备的新兵种。从此,清军有的强大骑兵明军没有,明军有的红夷大炮清军也开始拥有。

  大政殿内宝座汉儒努尔哈赤对明朝生员屠杀过多,对所谓通明者“尽行处死”,其中“隐匿得免者”约有300人,都沦为八旗包衣下奴仆。皇太极下令对这些为奴生员进行考试,各家主人不得阻挠。这是后金科举考试的开端,结果得中者共200人。他们从原来为奴的身份,尽被“拔出”,获得自由,得到奖赏。后又举行汉人生员考试,取中228人,从中录取举人,加以重用。这项举措,反响强烈,“仁声远播”。“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清史稿·范文程传》),谁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发挥其才能,谁就能战胜对手。大明人才济济,却不能用;大顺没有鸿儒俊彦,牛金星不过是个举人;而决定大清能否在这场龙虎斗中取胜的关键,则在于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皇太极重视人才是其取胜的一个法宝。

  汉制皇太极对后金的政权架构,仿效明制,设立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两衙门(都察院、理藩院),形成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架构,基本完善了政府组织的体制和架构。

  这样,皇太极的新政纠正了他的父亲晚年犯下的错误,使得后金军政事业有了新的发展。通过固本维新的多项政策和措施,皇太极初步完成满洲从牧猎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渡。

  第二,断翼攻心。皇太极先断明朝的右翼朝鲜和左翼蒙古,再攻明朝的腹心——京师与中原。

  断明右翼朝鲜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命二大贝勒阿敏等率军东征朝鲜。阿敏统率大军,过鸭绿江,占领平壤。三月,双方在江华岛杀白马、黑牛,焚香、盟誓,订下“兄弟之盟”。崇祯九年即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大典时,朝鲜使臣拒不跪拜,双方撕扯,仍不屈服。皇太极认为:这是朝鲜国王效忠明朝、对清不从的表现。十二月,皇太极以此为借口,亲自统率清军渡鸭绿江,前锋直指王京汉城(今首尔)。朝鲜国王李倧逃到南汉山城。皇太极也率军到南汉山城驻营。第二年正月,李倧请降,奉清朝正朔,向清帝朝贡。于是,皇太极在汉江东岸三田渡设坛,举行受降仪式,确立了清同朝鲜的“君臣之盟”。皇太极用兵朝鲜,割断明朝的右翼,解除了进攻明朝的东顾之忧。

  断明左翼蒙古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漠西蒙古即厄鲁特蒙古。漠南蒙古位于明朝和后金之间,其察哈尔部同明朝定有共同抵御后金的盟约。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他势力强大,自称是全蒙古的大汗。明廷每年给林丹汗大量“岁赏”,使其同后金对抗。察哈尔部成为漠南蒙古诸部对抗努尔哈赤父子的坚强堡垒。皇太极即位后,西向三次用兵,其主要目标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经过征讨,察哈尔部众叛亲离,分崩瓦解。林丹汗逃至青海打草滩,出痘病死。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率部民千户归降,并献上传国玉玺。据说这颗印玺,从汉朝传到元朝,元顺帝北逃时还带在身边。他死之后,玉玺失落。200年后,一个牧羊人见一只羊三天不吃草,而用蹄子不停地刨地。牧羊人好奇,挖地竟得到宝玺。后来宝玺到了林丹汗手中。皇太极得到“一统万年之瑞”的宝玺,如同自己的统治地位得到上天的认可,自然大喜过望。他亲自拜天,并告祭太祖福陵。昔日为敌20余年的察哈尔举部投降,广阔的漠南蒙古归于清朝,从而割断明朝的右翼,解除了进攻明朝的西顾之忧。

  捣明心脏京师皇太极连遭宁远、宁锦之败后,不敢直接攻打袁崇焕守御的宁远城,也不敢进攻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而采取奇招:攻打明朝的政治心脏——北京。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亲自带领大军,绕道蒙古地区,攻破大安口和龙井关,下遵化,过顺义,围攻北京城。皇太极的这一步棋,是明朝上下官员谁也没有想到的。袁崇焕虽然曾上疏说遵化防御薄弱,八旗军可能突入,但他没有想到皇太极会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北京。尔后,八旗军又四次破塞入内,掳掠中原。如,一次多罗郡王阿济格等率军入关,到延庆,入居庸,取昌平,逼京师。接着,阿济格统军下房山,破顺义,陷平谷,占密云,围绕明都,蹂躏京畿。此役,清军阿济格奏报:凡56战皆捷,共克16城,俘获人畜17万。他们凯旋时,“艳服乘骑,奏乐凯归”,还砍木书写“各官免送”四个大字,以戏藐大明皇朝。另一次多尔衮率军入关,兵锋直到济南。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多尔衮转战2000余里,攻克济南府城暨3州、55县,获人、畜46万。皇太极五次大规模入塞,攻打北京,掳掠中原,陷落济南,皇太极之气魄、之胆识、之睿智、之谋略的确是雄奇的。

  明朝左右两翼都被皇太极折断,其政治心脏又遭到皇太极的沉重打击。这里,我们对朱由检与皇太极两位皇帝加以比较。三、两帝比较

  崇祯帝与天聪汗是在同一时代军事政治舞台上的两位主角,下面对这两位主角做一比较。

  崇祯帝与天聪汗相同方面:

  第一,幼年丧母(朱由检5岁丧母,皇太极12岁丧母);

  第二,同时在位(前后相差一年);

  第三,都在位17年;

  第四,都怀有抱负(崇祯帝做“中兴祖业之梦”,天聪汗做“迁都北京之梦”)。

  崇祯帝与天聪汗不同方面:

  第一,论年龄:崇祯帝继位时18岁,尚未成熟;天聪汗继位时35岁,正当盛年。

  第二,论阅历:崇祯帝生长在宫中,周围是宫女、太监;天聪汗成长在疆场,战马驰骋,拼命厮杀,经历人生最残酷的烤炼。

  第三,论文化:崇祯帝受过儒家文化的教育;天聪汗通晓满文,且极力吸收汉文化。

  第四,论登极:崇祯帝是兄终弟及,自然接替;天聪汗则兄弟争夺,优中选优。

  第五,论体制:明朝官僚体制相互掣肘,彼此矛盾;后金军政一元化,大汗直接掌控。

  第六,论将领:崇祯帝残杀忠臣良将,天聪汗珍惜爱将勇士。

  第七,论谋略:崇祯帝之愚——变友为敌,天聪汗之聪——化敌为友。

  第八,论朝廷:崇祯朝党争激烈,自我消耗,缺乏整体行动;天聪朝没有党争,决策迅速,执行果断。

  最后,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明亡清兴。

  袁崇焕就是在这样大背景下,走上督师蓟辽战场的。


第二十八讲 宁远兵变

  袁崇焕重新得到朝廷信任,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此时他正当45岁盛年,可以说是走上了命运的一个高峰。平台奏对后,袁崇焕带着“五年复辽”的梦想,乘骑出关,豪情满怀,赋《再出关》诗云:

  重整旧戎衣,行途赋采薇。

  山河今尚是,城郭已全非。

  马自趋风去,戈应指日挥。

  臣心期报国,誓唱凯歌归。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袁督师充满信心、情绪乐观。然而,和一年以前袁崇焕离开宁远时相比,辽东局势更加严重,他一到山海关,便被迎头浇上一盆冷水——宁远发生兵变。一、官逼兵反

  宁远对于袁崇焕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他在这里先后取得过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可以说,宁远是袁崇焕崛起的地方。这里的军队本来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为什么竟然会发生兵变?宁远兵变是各方面矛盾逐渐积聚的结果,所以事情还要从头讲起。

  在袁崇焕离开宁远的一年多时间里,辽东防务由王之臣负责。王之臣属阉党,他的经历前面曾经介绍过,他是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进士,陕西潼关人。袁崇焕做辽东巡抚时,王之臣是辽东经略,二人因事不合,闹到朝廷。朝廷遂让袁崇焕负责关外,王之臣负责关内,不久又把王之臣调任兵部尚书,而以袁崇焕尽掌关内外事务。王之臣任兵部尚书时为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正是魏忠贤阉党猖獗之时。同年七月初二日,袁崇焕被批准回籍养病。初三日,兵部尚书王之臣便任蓟辽督师兼辽东巡抚,再次执掌辽东军政事务。不久,辽东巡抚改由毕自肃担任。崇祯元年即天聪二年(1628年)三月十一日,因为朝廷要重新起用袁崇焕,遂命王之臣回籍待用。四月初三日,袁崇焕以兵部尚书兼督师蓟辽,移驻山海关。

  崇祯年造“神机营四营三司头队二号”铁炮

  第二十八讲宁远兵变|这个期间,辽东局势日趋恶化,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导致爆发兵变。兵变的具体原因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朝廷:天启帝病死,崇祯帝继位。崇祯帝为天启帝办完丧事后,紧接着又进行一系列人事安排上的变动:惩治阉党,重组内阁,六部换人,一时无暇顾及边事,辽东防务因此逐渐懈弛。

  第二,督臣:王之臣督师蓟辽半年多,没有大的建树,基本上在维持。因为朝廷惩治阉党,人事变动很大,他也不安其位,更无心整饬辽东防务。

  第三,巡抚:巡抚毕自肃,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这个人为官勤恳、廉洁,工作非常认真,曾经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中立有战功。在他任辽东巡抚这段时间里,朝廷因为财政拮据,对辽东军饷拖延不发。他向朝廷屡次催饷,没有结果,他自己手上也没有银子,干着急没办法。

  第四,军纪:军队纪律,极度混乱。举一个例子。天启七年(1627年)十月初七日,宁远前屯大火,烧毁民居6300余间,烧死平民249人,火药器械,荡然一空。

  第五,兵饷:辽军兵饷短缺。先是,天启后期,魏阉当权。“忠贤乱政,边饷多缺”(《明史·毕自严传》)。如崇祯元年(1628年),户部尚书毕自严奏称:岁入银326万两,实际收入不满200万两,边饷银327万两,入不敷出,赤字太大。再加上军官克扣,不发饷银,普通军兵,生计困难。拖欠守军四个月粮饷不发。

  第六,官员:本来下级军官和士兵生计已经非常困难,如果中高级军官能同他们同甘共苦,大家也能互相扶持着度过难关,不至发生兵变。而事实却是,一些官员的贪污腐败毫不收敛,结果是雪上加霜。比如辽东推官苏涵淳、通判张世荣,一酷一贪,使得官兵激愤,蓄势待发。

  以上矛盾,错综复杂,多因一果,最终于崇祯元年即天聪二年(1628年)七月二十五日,在宁远发生兵变。二、歃盟哗变

  辽东宁远的士兵,过去取得过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在袁崇焕的指挥下,有着光荣的历史。但是,他们生计唯艰、饱受盘剥又奏告无门,忍无可忍,最终歃血会盟,激愤哗变。

  宁远军队哗变,首先是由从四川、湖广调来的部队发起,以杨正朝、张思顺等为首。他们先秘密串联,再集中到广武营,会盟歃血,率先兵变。接着,事态不断扩大,影响迅速蔓延,其余十三营起而响应。哗变的官兵涌入巡抚衙门,将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等人,从衙门拉出来,加以捆绑,囚于谯楼。

  谯楼,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城门上的瞭望楼(周祈《名义考》),另一说是“世之鼓楼曰谯楼”(曹昭《格古要论》卷五)。

  就是说可能将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等,捆绑在宁远城中心的鼓楼上,逼迫发饷,喊骂乱打。当时巡抚毕自肃银库里没有银子,一时难以筹措。哗变官兵,情绪激烈,局面失控,“捶楚交下”,手捶棍打。毕自肃满脸流血,伤势严重。衙署里面的敕书、旗牌、文卷、符验等,散碎狼藉,荡然无存。

  这时,兵备副使郭广赶来。他一边用身体护翼巡抚毕自肃,一边同哗变首领谈判——主要是保证尽快发放拖欠的兵饷。

  郭广先设法筹措了2万两银子发给士兵,哗变兵士不答应,还是平息不下。郭广又向商民借贷3万两银子,凑足5万,分发下去。哗变官兵情绪才稍稍缓和,混乱局面才暂时稳住。趁兵士散去,郭广等救出巡抚毕自肃。但是,哗变的官兵分发完银两后,乱走乱窜,情绪依旧亢奋。这时,十三营的营房,仍然高度警惕,戒备森严,日夜守备。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副将何可纲典领的中军,在平息哗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事主官宁远巡抚毕自肃,在宁锦之战时曾作为副使,协助袁崇焕守卫宁远,督率将士奋力守城,立下战功。明军作战时使用的石雷

  崇祯元年即天聪二年(1628年)正月十七日,毕自肃任辽东巡抚。其兄毕自严,时任户部尚书。兵变爆发后,毕自肃上疏引罪,到中左所,自缢而死。

  此事,《明史·袁崇焕传》中作了记载。特别是《崇祯长编》中载录了袁崇焕关于宁远兵变的奏疏。今天主要靠这两种史料了解当时宁远兵变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