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一样扑入了水中。

  两边的军民的喊着号子,全力的打桩。巨浪扑过来,张苞等人一下子被水吞没了,巨浪过去,他又露出头来,吐掉口里的泥沙,大声叫着,迎接又一次的冲击。魏臻大声的指挥着,决口一寸寸、一尺尺的缩小。

  我虽然经常上堤,但以我的身份,亲眼目睹这样的场景,却是首次。不知不觉间,眼前开始模糊。不知是有了泪水还是雨水进入了眼睛里。

  我想,有这样的百姓,有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官员,有这样的人才,季汉怎么能不强大?而我,又该如何带领他们,让他们得到他们该得到的一切?

  决口终于合龙了。认识的,不认识的抱在一起一阵阵的欢呼。大堤上一片欢呼万岁之声。

  三叔点头笑道:“陛下,臣原以为军校这些孩子们大多在家里骄生惯养,难有大用,今日方知,他们还真是一群出色的孩子。”

  我也笑道:“是啊,特别是张苞,表现不错。再过段时间,朕就让他官复原职。”

  三叔摇头道:“陛下,臣有个小小请求。别让他守城门了,他不是那块料。张家的后代,该在战场上,我听说北线要开战了,你让他随了姜维去吧。”

  我点头应允。

  这时京兆府送来饭菜,大家去吃饭。我也准备回宫。

  军校生们累了半天,优先前去,他们走过我的身边,大声喊着陛下,向我行礼。我含笑点头。

  张苞和关凤先后走过我的身边。此时我看他们两个顺眼多了,特别是对关凤,觉得自己从前对她要求太严,管得太紧,总看到她的缺点,看不到她的优点。适才她在长堤之上,居然自己要下水,吓了我一跳,而她叫了一声:“是男儿的,下水去!”那些军校生竟不顾性命的向前冲,有如一群牛犊子。我向她笑笑,说:“这次做得不错。”关凤竟然脸红了,咯咯笑着跑了开去。

  这时我看到许灵儿一步一滑的走了过来,脸色发白,嘴唇发青,身子抖动着。我关切的问道:“怎么,你不舒服么?”

  灵儿摇头:“没有,没关系的。”

  我点头:“你们女孩子多保养好身体。在西凉你顶着大雪行军就受过凉,这次更要小心。”

  正说着,灵儿身子一摇,扑得摔倒。大雨落在她的裤管上,带出丝丝血渍,又被新的大雨冲走了。我登时明白过来,急叫道:“来人,快,送她回城休息!”

  。。。。。。

  这场大雨结束了,虽然有过几次小的决口,但是在季汉全体军民的抗争下,并没造成大的损害。相比曹魏的两个州受灾,上百万人无家可归,不知要好到哪里。

  洪水过后,我对有功人员进行了嘉奖,张飞、魏臻、赵累等人受到了表彰,军校生集体记功,关凤居然个人还受了表彰,因为她在洪水中救了两个孩子。

  孔明的病惭惭康复,他见到魏臻很是高兴,赞同他说的扩建成国渠的工程,并给他以好多好的建议。魏臻离开相府时,对孔明已是满脸崇拜之色。

  灵儿身体本来就不算是太好,这次又带着月事泡在冰冷的脏水里,受了感染,这场病一直缠绵到秋后。在我的擀旋下,灵儿和她家庭重新合好,她的父亲许钦,叔父许游原谅了她曾经的任性,同意她回家。

  七月,邓芝、姜维、王难等人归来。

  这一次北下,他们所获颇丰。

  一见面,我急急问道:“一路上可还顺利?” 

  邓芝摇头道:“好险,我们差一点便回不来了。回来路上被鲜卑人围攻来着,幸好被一群匈奴人救了。” 

  “匈奴人?是谁呢?”

  “陛下也不知么?那人没报名字,不过他的本领高绝,不在姜校尉之下,所带部队,也是汉人和匈奴人混杂,但行动如风,指挥有度,战力极强,一只百人队,轻而易举的便将近千人的鲜卑人逐走了,其战力之强,世所罕见。我们曾问起他的名字,他却说背国之人,不敢提先辈姓氏,离得近了,我们才发现他竟是汉人。”

  “背国之人,不敢提先辈姓氏?”我忽然想起他是何人,他,定是那个李陵后人,冒名呼衍昴的李昴。想不到,他却是如此重情。我点头道,“我知道他是谁了。你们此去,与鲜卑联络情情如何?”

  邓芝便笑了:“陛下,看来诸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成功。”

  “怎么?”我问道。

  “我们搞错了一件事,现在鲜卑分化已不仅仅是三部,我们一直以为步度根能控制西部鲜卑,这次去鲜卑才发现,他的势力只到云中、雁门一带,而整个西部鲜卑身处大漠之西,步度根已完全无法控制他们。臣想,这些聚落我们可以蚕食的。”

  姜维道:“不错,只要他们不联合起来,我的五千铁骑可以横扫整个大漠,看谁能挡我。”

  王难却摇头:“鲜卑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不是一天可以化解的,虽然现在他们内部分裂,你若以铁骑相攻,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反击的。”

  我想了想,道:“那么,我们从内部分化如何?王难,你对鲜卑内部事务较熟,若是我们扶持某一部鲜卑,让它在短期内强大起来,然后主动向我们示好,投诚,然后……”我没有说下去,我看到王难脸色有一丝异样,便问道:“怎么?朕说的不对么?”

  王难猛得向我跪下,道:“陛下,陛下肯对鲜卑主动出击,臣愿担挡此任。只是臣有欺君之罪,臣不是汉人!”

  这句话让在座之人大吃一惊,他怎么会不是汉人,他不是王符的后代么?

  “陛下,自臣祖上一代,臣家已不是纯正的汉人了,臣祖无外家(没有外祖父一系,在汉代,母亲娘家不出众连累孩子也被看不起的),他的母亲便是胡人。臣祖其实是外祖,臣的母亲是王门之女,父亲是鲜卑部独孤氏,臣的名字应该是独孤难。”

  这一下倒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我想了想,便笑道:“起来吧,反正朕的这第一次举士,已是搞得乱七八糟,欺君的也不是你一个。朕招了个女扮男妆的探花郎,又招了个鲜卑的进士。你既是鲜卑人,为何反要助朕去对付鲜卑?”

  “回禀陛下,臣合族都被步六孤族灭族了。那年臣只有六岁,步六孤举族来攻,杀死我族所有高过马腹的男子,臣母临死将臣绑着老马身上,送臣回归王家。后来臣长到十三岁,独自一人前往步六孤族行刺,结果失手被擒,被绑在长杆之上剥皮。这时在拓跋氏大帅拓跋虞作客步六孤族,用三匹马换下了臣的性命,臣便成了他的奴隶。过了三年的时间,臣才被王氏族人以巨额财产赎出。臣要报仇,要借助我季汉天威。”

  王难,王历坷,果然是历尽坎坷。

  说到后来,王难已经哽咽,他拉开衣服,全身上下竟满是伤痛,最明显的一处在肚皮上,自咽至腹,那是差点被剥皮的明证。虽然历时已久,但那已长的变了形的长长疤痕还是强烈的冲击着所有人的视线。

  邓芝叹了口气,姜维却用手拍了拍王难的后背,以示安慰。

  我看着王难,忽然道:“若是朕给你人马兵器,你可能重新在大漠上立足?大漠之上,弱肉强食,如身处群狼之中。你若在姜维身边,身后有季汉宽广的纵深,一击不中,便可退回,进退自如。若你投入大漠,那么你便只能以大漠的规则来行事,到时候,朕便无法直接明着帮助你。你确信要去做这件事么?”

  王难叩头出血:“陛下,臣确信。只要陛下支持小臣,臣愿为陛下在大漠之中打出一片天下!”

  当下又问轲比能的事,他还是不赞成我们干涉鲜卑的内部事务,却希望我们可以与他互市,卖给他兵器。

  我冷笑道:“这件事,等我们拿下并州,与他真正接壤了再说吧。”轲比能不是可以信任的人,虽然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他却不肯让我染手鲜卑事务。但我下了决心,又怎能不插手。

  “伯约,今秋之前,你带队北下,找几个经常祸害汉人的部落下手,打出威风来。”

  “是!”姜维响亮的答道。

  这段日子,我最怕见的一个人,就是少府孟光。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我践阼之后,封他为少府,掌管皇室的所有财产。孟光说,我与灵帝,是天下最奇特的两个帝王。灵帝在西园修造万金堂,把大司农所管国库中的金钱及绸缎等都搬到万金堂中,堆得满满的。灵帝还把钱寄存在小黄门、中常侍家中,每家各存数千万。并在他当皇帝之前的封地河间购买田地,修建住宅。并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天下财富,都集中到他一个人手里。可是我正好相反,自继位以来,除了花钱,就是散钱,该少府出的钱,少府都出了,不该少府出的钱,少府也出了。建国以来,单是屯田一项,就把大司农府的钱花了个七七八八。所以办军校,钱从少府拿,议北征,钱从少府拿,近来要改建成国渠,又想算让少府筹备,我一提,孟光就红了眼睛:“陛下,您把我这把老骨头砸碎去卖了吧。先帝的国丧,简单的超过了文帝,长安城的诸殿,只留着一个空架子,太后几次想把自己的宫殿简单修饰一下,您都驳了回。六月大雨,未央、长乐二宫就没有不漏雨的房子,简直成了笑话。这百事孝为先,陛下就算以天下为念,也不能让皇家用度太惨了吧。”紧接着孟光就从以孝治天下开始讲起,说得滔滔不绝,吓得我这堂堂帝王,最后借了尿遁逃走。

  钱啊钱,没有钱,不算是我皇帝,好多事都办不成。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又做了一件蠢事。我恢复了五株钱。在此之前,季汉采用了刘巴的三条政策解决财政危机:一、铸值百钱的铜板通行;二、统一全国物价;三、实行公卖制度。这种方法很快便府库充盈,但却是一种伤民的举措,高价的铜板和公卖制度,可以使政府的从人民手中获得战争的必须品(粮食,麻布,金属等),但是百姓遭了殃,国家还能好么?

  所以,当七月的一天,我宫前的谤木上有人提出国家的政策扰民之后,我请来孔明和刘巴,向他们请教。他们介绍了眼下季汉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并指出曹魏和东吴都在使用着类似的政策,东吴铸了一种“大泉x千”,比季汉的货币政策“狠”多了。

  我说,比什么也不能比扰民,朕做一次主,恢复五株钱,朕不想再做涸泽而渔的事。

  这一条政策算是我较少的一次独断专行,而且立即显出了恶果,季汉的财政雪上加霜,少了二成左右。我不由得抓抓脑袋,苦笑不已。天底下,也只有我这样的笨人,才会这样不计后果的坚持恢复五株钱吧。可是,我为帝王,怎能怕百姓得利,百姓不得利,我们的国家又怎能得利?

  大道理先不说,我得先想办法怎么多赚点钱,可是,钱在哪里呢?

  这段时间除了为钱的事发愁,就是姜维的北征了。我对他说,我只能给他三个月的钱粮,过此就要他自己想办法。至于先打谁,由他来决定。

  他于是交给我一个资料。

  图狼族,位于上郡西北的大漠之上,他们以狼为图腾,信奉狼的哲学。他们认为自己就是狼,除他们自己之外,无论是汉是羌,是羯是氐,都是他们的猎物。他们认为抢劫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说吃草的未必是仁慈,吃肉的未必是残忍。只要他们活着就必须有什么东西去死。当所有的牛羊沐浴在阳光里自由自在地吃喝时,那就意味着他们死了。狼性在他们身上生了根,这种狼性使他们消失了人性。

  但是,同样因为他们信奉着狼的哲学,他们也和狼一样的骄诈,贪婪,他们不懂兵法,但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各种兵法运用起来有如天授。所有的人都恨他们,但没有人敢轻视他们。他们甚至击败过皇普嵩和董卓的兵马,而当他们反击时,他们又会远远的逃到大漠之外。这个族是个有着上万人口的大族,控弦乘马之士达四五千人。

  首次攻击就要面对这样的一个部落,能不能一下将其拿下呢?

  “伯约,首战一定要进攻这样一个可怕的部落么?五千对五千,你不占任何的优势。”

  “陛下,正因为这支部落的可怕,我才一定要首先拔掉它。眼下它不知道我要对付它,也不了解我的实力,正所谓敌明我暗,在这种情况下,臣的胜算会大大增加。而且拔掉了它,周边部落就会主动向我们示好,我们就可以安抚东羌、羯、氐等好多部落,则上郡就会一鼓而定。”

  我想了想,认可了他的话。

  八月份,草长马肥,眼见又是一年一度的防秋之时。此时处于边郡的驻军,总是会放火烧掉城外的草场,让敌人无法藏身,会准备好所有的兵器和箭弩,迎接北方的敌人。 

  我改封姜维为长水校尉,引军北上。他所带的五千骑有他在西羌带来的百战铁骑,也有我从北军给他挑的精兵勇将。

  姜维是个极为小心的人,他行到图狼族落部之南二百余里的时候,便停了下来,将这些精骑藏在深山里。自己却带了三百个给他运送粮草的屯田兵继续前行,在一处山角下建了营地,做出长驻的姿式来,他打出大旗,旗上写的是季汉屯田军侯“刘”,是他的一个属下的姓氏。

  住了几天,便与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打了一架,结果是两败俱伤。于是在一起喝酒,那个部落赔了五头牛,他们赔了二十匹绢。于是各部落都知道有个没什么本事,却很富有的屯田使,他只有三百来步兵还想在这如狼似虎的北疆驻下来。大家一至都认为这个“刘大人”一定会被某个部落一举消灭的。

  紧接着,姜维便开始用重金收买周围的部落头领,请他们一起喝酒,聊天。这些人虽然看不起“刘大人”的实力,但“刘大人”毕竟代表着朝庭。这位朝庭里来的刘大人不但没有自高自大的指挥他们,攻击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