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经济史-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贸易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上。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发达国家经过60、70年代 

  对外贸易的普遍发展,在贸易格局上打破了一国高度垄断的局面。例如美国 

  在发达国家出口中所占比重,由战后初期的1/3下降到80年代中期的不足 

  1/5,前联邦德国和日本则作为贸易大国迅速崛起,前者在80年代后期的出 

  口额超过了美国;后者在发达国家出口中所占比重已接近15%。此外,主要 

  贸易大国在国际贸易中份额的降低,也反映了贸易主体数量的不断增多。战 

  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对外贸易性质的转变和为发展民族经济积极扩 

  大对外开放的努力,其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快增长,1950—1986年贸易进出口 

                                     ① 

  额分别增长了近25倍和23倍, 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在战后经历 

  了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但积极参与国际商品交换已是其经济发展的 

  必然要求。对外贸易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 

  一,随着各国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积极参与,对外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显 

  著提高。已占较大比重的发达国家战后这一比重进一步提高,例如英、法、 

  德、意等大国到80年代初贸易进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1/5—1/4, 

  而比利时、荷兰等小国已达5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如拉美、东亚 

  和东南亚等国家其对外贸易都在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如韩国、 

  巴西和泰国进出口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由1970年的16。4%、 

  5。7%和15。4%上升到1985年的29%、11。4%和21%。 

       ③国际贸易的部门结构和商品结构不断向专业化、高级化方向发展。战 

  后国际贸易的发展更深刻地反映在其结构的变化上。首先,是商品结构的变 

  化,战前到战后初期,在国际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始终是初级产品,从1954 

  年开始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超过了初级产品,此后这一比重不断增长,到 80 

  年代中期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60%。其中机器设备和化工 

  产品增长最快,例如 1958—1979年,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世界出 

  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5。5%增加到27%和7。9%。而同期在初级产 

  品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 

                          ① 

  到7。2%和10。4%。国际交换中商品结构向高级化趋势的这种转变,显然 

  是由战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所导致的。在发达国家中,制造业始终是其 

  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得到改造和向发展中国家 

  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已实现了工业结构的 



① 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贸易统计附册,1982 年;《贸易方向统计年鉴》,1987 年。 

① 联合国:《世界统计年鉴》1974、1979—80 年。 


… Page 139…

  转变。这一切都为工业制成品的国际流动提供了条件。当然在这种商品结构 

  变化趋势中,不同商品的发展趋势是不平衡的。其次,是国际贸易部门结构 

  的变化。即商品交换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类产品的国际交换日益扩大。据 

  统计。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同类产品的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 

                                                     ② 

  例,1959年为36%,1967年就上升到48%。这种变化是国际范围内的生 

  产部门内部专业化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例如最终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把同类产品中不同型号的产品按比较优势的原则日益集中到不同国家生 

  产,同时中间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又把同类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生产 

  工序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通过同类产品的国际交换实现生产过程的合 

  理组织。这一过程通常是由跨国公司的活动进行的。 

       ④在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中,贸易的对象结构日益呈现多方面的变化。 

  首先,伴随国际贸易的普遍发展,一国对外贸易的对象国不断增多,出现贸 

  易对象多边化的局面。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这种情况特别明显。发展中国家 

  为了摆脱在国际贸易领域受制于人的不利地位,更是把实现贸易对象多边化 

  作为一种积极手段。其次,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日益为中间产品的贸易交换 

  所占据,以同类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和最终产品组装为内容的回转型贸易发展 

  迅速。再次,技术贸易蓬勃兴起,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活跃的部分。它 

  是通过商业渠道进行的技术转让,包括转让专利、商标等各种形式的工业产 

  权,提供专有技术和工程设计、设备安装等技术服务,以及安排工业和技术 

  合作等内容。技术贸易在战前就已出现,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 

  迅速,以致成为国际贸易的一项重要内容。1964—1970年世界技术贸易额年 

  均增长率达16。5%,高于商品贸易年均增长率5。9个百分点。70年代这一 

  增长速度仍高达12%。1964年世界技术贸易总额为27亿美元,1974年增加 

  到110亿美元,1979年,仅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前联邦德国5国的贸 

                                    ① 

  易总额就达150亿美元左右。这是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领域国际分 

  工的加强和各国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结果。目前,技术贸易仍然主要在发 

  达国家间进行,其比重约占技术贸易总额的80%。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约为 

  10%,前苏联东欧国家亦占10%。② 

        (2)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影响 

       国际贸易在战后的新发展,有力地加强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使世界经 

  济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通过这种联系,对各国 

  的经济发展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即国际贸易本身日益成为加深国际分工, 

  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①国际贸易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 



② 拉斯·阿纳尔:《衰退:西方经济和变化中的世界秩序》,美国弗朗西斯出版公司,1981 年,第67 页。 

① 见日本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白皮书》,1982 年日文版第238—239 页。 

② 前引王章耀等: 《世界经济概论》,第207 页。 


… Page 140…

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其经济结构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是作为 

一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力量发生作用的,并且对经济发展起的是一种导向 

作用。例如战后初期进口的增长,特别是能源和原料的进口,对于处在困境 

中的日本和西欧等国家的经济恢复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同样,通过先进 

的技术设备引进的途径,突破原有的技术设备的限制,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这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性步骤。出 

口结构的变动亦是促进整个经济结构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许多发展中国家 

传统的落后的经济结构的变革,都是在其产品出口结构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 

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实现的。因为出口结构的这种转 

变直接促进了出口部门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带动非出口部门中加工制造业 

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以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环节。战后, 

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实行“出口导向型”战 

略,取得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成功。其原因就在于以出口的增长带动相关部 

门的发展,并且使出口的增长成为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动力,以此推动经济 

的全面发展。 

     ②国际贸易作为一种重要的传递媒介,本身具有把经济发展中的变动外 

向传递的功能。只不过在不同条件下这种传递功能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首 

先,外部需求和外部生产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是为战后不同 

类型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的。日本是典型的外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类 

型,由于国内资源缺乏和市场狭小,长期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有相当大的部 

分是靠外部需求推动的,例如1980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为4。3%,其中外部 

需求推动的比率就占3。4%,可见外部需求的增减对其经济兴衰的影响是至 

关重要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使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得 

以发展,并且其产品获得了向发达国家出口的机会,这是外部生产结构变化 

产生影响的例子。其次,外部经济要素和增长变动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影响, 

就发生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例如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发达国家普遍的经济 

增长通过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展,为作为其重要贸易对象国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使其经济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而在70年代滞 

胀和80年代结构性危机情况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放慢通过贸易规模缩 

减的途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使其进出口贸易被迫放慢,由此影响经济的发 

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反之,80年代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严重困境和发展危 

机,也不能不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牵制作用。因此,国际贸易的发展, 

加强了各国间经济联系的链条,进而在贸易对象国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种相互 

依赖、相互制约的机制。任何一国经济内部的重大变化,必然以直接或间接 

的方式传递到他国,而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又都离不开他国的影响。而影响 

的程度取决于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直接投资扩大和资本流向变化 


… Page 141…

       作为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资本的国际流动在战后获得了极 

  为迅速的发展。这一发展较之国际贸易在更深层次上把各国经济联结为一个 

  有机整体。因此战后资本国际流动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反映了世界经济发 

  展的内在要求。战后的资本国际流动包括许多内容,如按资本形态分类,有 

  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流动;若按资本流动的方式分类,有证券 

  投资、生产投资、长短期资本存放和官方发展援助等内容。而在当代国际资 

  本流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还是国际直接投资的迅速扩大和资本流动趋势 

  的变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跨国公司的发展。 

         (1)以直接投资迅速扩大为主要内容的资本国际流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传统的资本国际流动形式是证券投资。这种形式的 

                                                        ① 

  投资占主要资本输出国对外投资比重的70%。战后证券投资继续发展,并 

  且在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加快发展的势头。但是,它在资本国际流动中的 

  地位还是被发展更为迅速的直接投资所取代。直接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体 

  或主要形式,这是资本国际流动在战后的新变化。国际直接投资是指在投资 

  企业中拥有一定份额股权的国际资本投资。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直接 

  投资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60年代至8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的年均增 

                  ② 

  长率为11%,而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国际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则高 

  达21。6%。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主要经济活动指 

  标的增长,这样高速持续的增长甚至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这种迅速增长,首先是从美国私人公司率先进行大 

  规模对外投资开始的。战争中积聚起大量财富的美国私人垄断资本积极向外 

  扩展,美国政府为保持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鼓励和支持私人对外投资。 

  因此战后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空前迅速的增长。1950年其投资额为 

                                                                                  ① 

  118亿美元,1970年累计额为755亿美元,1990年达到4215亿美元。并且 

  70年代以前,私人直接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中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而且50 

  年代到7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是其工业生产的2至3倍还多。此 

  后这一速度虽有所减慢,但总额仍在继续增长,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始终 

  高居各国之首。60年代中期以后,随西欧和日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 

  以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普遍迅速增长,并且增长速度超过了 

  美国。例如1967—1983年,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累计额增长6倍多。其中 

  欧洲共同体增长迅速,自60年代开始加紧对外直接投资,进入80年代之后 

  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者,其投资额已占世界投资总额的40%以上。在欧共体 



① 耐尔·胡得和斯蒂芬·扬:《多国企业经济学》,朗漫集团出版公司,1979 年版,第11 页。 

② 《美国统计摘要》1985 年,日本贸易振兴会《海外通商白皮书》,1990 年《日本贸易振兴会白皮书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