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作者:吉恩·n.兰德勒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变世界的13位女性 作者:吉恩·n.兰德勒姆-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样的成功程度,只有在《迪克·特蕾西》中那个气喘吁吁的马奥尼形象,麦当娜才达到所吹捧的那种女演员神韵。她自己制作的纪录片《真实与勇气》,1990年上映,但它被看为观赏片而不适合大众口味,然而,这却是最具戏剧表现手法的纪录片。麦当娜打破行业常规,自己出资400万美元拍摄,她的顾问们对这一可怕的商业举动忐忑不安,当最初几个月赚得1500万美元票房收入时终于兴高采烈。

  1992年,“物质女孩”因为华纳公司出版的她那本邪恶的《性》一书而达到争议的顶峰。由于其中赤裸裸的性内容,充斥着双性、兽性、手淫、多种族的性和配合技巧图引起舆论哗然,有肆意夸耀,也有恶毒低毁,《伦敦泰晤士报》称之为“肆意制造一个老掉牙的丑陋习性”。此书在第一个月以每本49.95美元的价格获销售额5000万美元,首次发行利润2000万美元。当时报纸的典型评述是:“她是有史以来最病态、最扭曲的灵魂体现。星期五拿工资后我会买一本,它很刺激”。麦当娜告诉MTV的采访者乔纳森·罗斯:“这本书更像‘小说’而不是‘事实’。”她的意图是提醒公众以更开放的态度物质性地解释性的接受度,她说书是正当的娱乐,因为“无论怎么讲,阅读和目睹是最安全的性享受。”

  麦当娜在“表现自己”、“像个贞女”、“物质女孩”中和气喘吁吁马奥尼形象,是纯粹凭想象融入了珍妮·哈罗、玛琳·迪阿特里奇、玛丽莲·梦露和卡罗·罗姆巴德的特色。这个“都市妓女”过着一种幻想型生活,以整个世界为自己的观众,她模仿着过去著名女性的举止,并融入当代的背景和形象来使她们让人接受,由此达到了娱乐表演的顶峰。她搜罗梦露、哈罗和迪阿特里奇这些证实还存在的形象概念,赋予她们麦当娜的神韵。怀旧心理奏效了,麦当娜深诸如何修改过时但尚有余威的商品,将它变成现代有利可图的事业。

  麦当娜巧妙的推销术之一,是为自己创造一个单名形象——“麦当娜”易记牢、富灵气、有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这能说明她那种自恋狂的个性。玛丽莲·梦露绝对做不到让自己只是梦露,甚至迈克尔·杰克逊也不能单凭“杰克逊”来引起公众注意,麦当娜成为有名字相匹配的偶像,她策划成功了一次有史以来最机智灵巧的真正伟大的市场推销行动。她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但因为她达到了自己领域的高峰,而且全凭自己的能力,因此也构成本书研究对象之一。她不仅达到了顶点,而且显示了自己的持久力量,占据顶峰10年之久。

  气质:直觉—思维者

  麦当娜是个外向一直觉者,是卡尔·荣格称为的世界巨头、革新者和创业者,她同时也是一个驱动自己获取成就的“A型”工作狂;她的自尊决定着成功,因为她会不惜任何代价去获胜。“我现在的目标和我小女孩以来的一样,我要统治这个世界”,“我是个控制奇才”(MTV采访,1992)。对她来说,成功在于获胜,而不在具体过程。她凭直觉经营,麦当娜是男孩玩具公司的总裁,还有其它一些公司,她以经营才能管理着这些公司。这位自我陶醉型的女性,在10年中只度过3次假,说:“我想去,常常脱不开身”,她告诉《工作妇女》(1991):“我依靠本能管理公司,我是本能型玩家和本能型演员,我将这用于指导我经商。我想有一件事使我成为一个好雇主,因为在很长时间里我一直是个雇员。”

  麦当娜非常井井有条,每天早晨与工作人员一起详细谈论一天目标和规划。她的雇员称她是“有序思维者”,她能以极快的速度将一大堆事情安排妥当。她的出版商丽兹·罗森伯格说:“她不会浪费时间”,并补充说麦当娜很节俭,常常在演出途中自己洗衣眼。强烈是麦当娜的商标,伴唱演员多娜·黛罗丽说:“她工作非常刻苦”,一个经理说:“她很精明,她喜欢操纵,但她对人很不好……我相信她付的薪水很高,是为了能责骂他们”(贝格,1992)。

  麦当娜是个右脑驱动者,对任何事能见到森林而不是树木。她是个谜,因为她虽然是个艺术家,但也是个有成就的企业家,对个人事务极其敏感,然而也极其刻苦,是个新事物和革新行动的炫目的创造者,也是她自己意志的控制者。她抓住生活中的机遇,不管潜在风险有多大,都能看到风险中的机会。情感因素很难阻碍她的商业决策,因为她看得很透,也很理智,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和商业活动。

  企业家的麦当娜与她舆论中的“性猫”形象截然不同,她是个勤奋驱动着,由事务主宰的着魔型工作狂。她的代理人弗里迪·戴曼(迈克尔·杰克逊的前代理人)说:“我相信麦当娜在9年中没有一周不是排得满满的,她一心一意追求成名,愿意为此推迟家庭,不安排生孩子的计划——可能永远。”她对此有着自我主义的自我分析:“我野心勃勃,但如果我不是具有同等程度的才能,我会是个大怪物”。戴曼说:“她是我所见到过的人中间,具有最不可思议肉体能量的人”。她通过严格自律和锻炼来保持这种精力,这被排人麦当娜议事日程的首位,她有自己的私人教练罗伯·帕尔,他为她安排每天必需的训练量,包括6公里长跑,杂技性的锻炼,池中游泳,两小时的引体向上,躯体扩展和腹肌锻炼,这是使身体和精神不至萎靡的生活规则。

  麦当娜说:“我是个自律性很强的人”。她将商业和艺术成就归功于这种自律,她的生活信条是将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安排就序:“我每晚定时睡几个小时,然后我会起来干事情,我安排3小时……打电话和做生意,我再安排体育锻炼的时间,再是创造活动的时间”。她绝对是自己所说的“控制奇才”,这构成她个性的一部分。

  权力是麦当娜个性中一个重要方面,“有权势的感觉真好,我一生都在追求它,我认为这是每个人孜孜以求的东西。”这一动力从她那巨大的竞争性中得以显现:“我对任何不能与我抗衡的人不感兴趣,必须要值得一战”。根据一位为麦当娜与西潘诉讼案辩护的洛杉矶律师的说法,麦当娜正规教育的缺乏被实际知识弥补了,他说:“我认为她实际的做生意知识超过任何一位有哈佛大学MBA学位的人”。

  这位纯正的“洞悉女郎”以大多数妇女中少见的理性经营着生意,尤其是那些娱乐业的生意。她富进攻性而自我充实,这是本书中每位妇女都有的品格。她的荒谬绝伦、创造力和坚强意志共同赋予她别具一格的娱乐商品,但正是麦当娜的自信和能量真正地使她有别于众人。《时代》杂志说她的“个性是小奥芬·安妮·玛格丽特·撒切尔和梅亚·威斯特的绝妙结合”。

  麦当娜的叛逆特性要求其他人要么赞同她,不然就不能成为她的朋友,她的“我的路至高无上”的个性是许多创造幻想家典型的专制个性。她喜欢名画艺术,有时会品味些奥妙、古怪的东西。麦当娜许多粗鲁怪诞的画中,有幅是弗里达·卡罗的《我的出生》,挂在门厅里面,以测试来客与屋中女主人的相容性。在这幅鲜血淋漓的画中,画家的头正从母亲大开着的双腿中钻出,麦当娜说:“如果有人不喜欢这幅画,我便知道他们不可能是我的朋友”。麦当娜是个反抗传统的离经叛道者,只想与那些具有同样叛逆个性的人来往。她有段时间里的朋友桑德拉,同性恋者,非正统生活方式者和其他反偶象崇拜者都成为她的精神同盟军。

  家庭与事业

  1985年8月16日,她生日那天,麦当娜在加利福尼亚的玛利伯与西潘举行轰动性的婚礼。他比她小5岁,黑肤色,身板硬朗。他令她想起父亲年轻时的身影,给麦当娜生活增添恋父情结的神奇魅力(贝戛,1992),这种年轻、硬朗和黑肤色的男人正对麦当娜的性欲胃口。她的许多精神伴侣是同性恋对象,而她的大多数男伴侣有上述生理特性。随着一件接着一件的丑闻撕裂着他们的关系,婚姻便成为一种灾难,他以“毒药潘”闻名。记者们由于害怕潘的暴虐脾气、动辄用枪和刀子相威胁,对他避之如瘟疫。潘有种本能,对记者、她、任何不同意自己意见的人大打出手。他极其任性,根据传记作家安德森和贝戛的说法,有一次他把她绑起来,一连几小时威胁她的生命。婚姻维持了3年,大部分时间是分居,要么是潘因为攻击记者而被捕入狱,要么是麦当娜出去或演出。丑闻构成他们暴风骤雨般婚姻的主要内容。他是个病态狂,一旦听到她婚外恋的传闻,便变得异常残暴,他有一次把她扔进池塘,还有一次用油炉猛击她的头,1989年潘达到了这种疯狂行为的顶峰,闯入她在玛利伯的房间,连续打她两小时,将她绑起来折磨9小时,当第二个星期麦当娜递交离婚申请时,还是鼻青脸肿,满身伤痕。她把值400万美元的玛利伯的房子给他,从此成为单身贵族(安德森,1991;贝哥,1992)。

  在20多岁时,麦当娜有过一次婚姻,两次流产,与两种性别的人无数次恋情,与自己形象一致,维持着一种挑衅性的生活方式。根据传记作者的说法,她不断强调自己要有一个家,有没有一个男人无关紧要,但她的事业总占据上风。在她一次与潘和解时,她曾许诺如果他戒掉酗酒和敌意行为,她要为他生个孩子,当沃伦·比蒂让她出演《迪克·特蕾西》中气喘吁吁的马奥尼时,她背弃了诺言。

  麦当娜80年代初的代理人卡米尔·伯恩说:“她性欲旺盛,麦当娜有种强烈的男子气,她以男人征服女人的方法来征服男人……她是个性欲型人物,她只能借此与别人沟通,这是她所了解的一切,这也给她带来了一切。而同时,性对麦当娜来说也无所谓,它意味着一种结果,她对性的看法与一些男人——好采花惹蝶之徒一样的”(安德森,1991)。她早年的伴舞演员和朋友艾丽卡·贝尔说:“麦当娜无所畏惧,我们穿戴整齐,驾着她的高级轿车来到(曼哈顿)大街上,当她拦住几个英俊的波多黎各小伙时叫嚷:‘嗨,可爱的宝贝,要搭车吗?’”。贝尔描绘麦当娜家中的舞会说:“麦当娜一次与三、四个同性恋者同居”。他们甚至在电梯上将不知情的男人压倒在地。伯恩有次估计说,从1979年到1983年麦当娜至少与100个不同的男人姘居。这便是种性欲驱动力,令人联想到许多男人身上的那种性冲动。麦当娜当之无愧地可称为“色狂”,她的女色狂时代(据传记作者说是80年代早期)使她轻而易举地胜任《他们的同类》中的角色,她在里面扮演一个“任何方式即可”的角色,她极其胜任这一角色。

  但母性她却不具备。一位麦当娜亲密的顾问说:“麦当娜躯体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母性成份”。1992年告诉《今日美国》,否定这种说法。

    西潘和我想要生个孩子,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件事—沃伦和我。嗯,好

  象还没到时侯……我一直想着有个孩子。有时候,我闪现这个念头会说:

  “(呕欠),上帝,我但愿我深深爱着一个人,有个可存活的东西”……有

  个父亲在旁边很重要,所以当你想到这点时,你不得不考虑,“这个人合

  适吗?”

  1993年她告诉报界:“我可能再也不会结婚”。但她补充说自己在不久的将来的某个时候准备做母亲。麦当娜迄今已牺牲了自己的家庭来干事业,她已接近生理上的限制年龄,不得不决定接下去的时间里是否要组建一个家庭。看来麦当娜潜意识追求成功的天性会成为她让丈夫和孩子占用她时光的障碍,只能等着瞧了。麦当娜在迈向事业顶峰征途中,选择了职业胜于个人生活的道路,这看来是职业女性成功的必要条件。麦当娜也是个极明白的人,概括她自己及婚姻说:“我是个工作狂,我有失眠症,我是个控制奇才,这便是为什么不结婚的原因,谁能受得了我?”(安德森,1991)

  生活危机

  麦当娜五岁半时,母亲死于癌症。这在她精神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我们可以从今天的MTV及其他表演上看出,她那着魔似地要主宰、操纵和“统治世界”的需要,可能朔源到她早年丧母的悲痛经历。第六章有关这些女性的危机中描述过,在创伤状态中“超级学习”何以发生,创伤将人进入停滞的休克状态,这种状态本来在孩子身上较强,由于危机发生便使之得以实现。这在麦当娜身上肯定存在。她以后几年与父亲、修女和宗教人物的相互关系被极大强化地植入她的灵魂深处。她对这一创伤事件无法控制,所以在成年后拚命控制一切事情。麦当娜别出心裁地用父亲和母亲形象及宗教人物作为舞台道具,试图控制这些她儿童时期无法控制的东西。1992年时,麦当娜告诉《名利场》,她那种操纵欲望来源于:“丧失母亲,又极其依恋父亲,而因继母出现丧失了父亲的爱,整个儿童时代都在想着自己所爱的人都被无情的剥夺去了”。麦当娜确信自己调整能力极强,尽管她以完美主义和发疯般地追求卓越成就来自我治疗(《名利场》,1992)。

    我没有能当作女性榜样的母亲人物,我常常孤立无助,我想这可能给

  予我做事情有的勇气……我认为,当你在童年时经受过一些打击沉重的创

  伤性事件,你会有两种选择结果——或者你进行超级补偿,振作精神,昂

  首挺胸地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惰,或者你遭到严重扭曲,你会有真正的个性

  问题。(《名利场》,1992,10)

  这是极其透彻的自我评价,麦当娜在儿童时期已印刻定型,以不可阻挡的欲望奋进,从所有人、任何人那里寻求爱和关心,她成为童年需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在这女幻想家中是常见的,她们都以成年的伟大事业实现了儿童时代的梦想。在麦当娜的情况下,她同样表演出(言语和形体)渴求父爱和安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