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同人]穿越射雕之皇帝难当 作者:辰辰小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射雕同人]穿越射雕之皇帝难当 作者:辰辰小天-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与芮听到苏若沈不再提王妃的问题,面上恢复了一点红晕,坚定地道:“赵与芮永远不会把皇兄丢在一边!”
  
  苏若沈笑道:“皇兄相信。”
  
  心情好了起来的苏若沈,又与几位内阁大臣商议了入川之后的具体事宜。不多会儿,岳山便回来复命。
  
  “陛下,作乱之人共562人,就地格杀反抗之人39人,其余人等皆已全部拿下。”
  
  苏若沈满意一笑。
  
  兵权,果然是最重要的。
  
  




第十九章 秘密入川

  圣武二年初,苏若沈的第一个孩子出世了,是个小公主。她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宫女,可惜生产时大出血死亡。苏若沈为其拟定的封号为安国公主,交由后宫中的一个贵人抚养。
  
  圣武四年初,苏若沈刚行完及冠礼,全太后领头正在商议立后事宜。此时,杨昭却传来密函:西夏皇帝李德旺秘密谦使入成都,希望能求见宋帝,商议共同对抗蒙古的事情。
  
  由于他们是秘密进入蜀地的,在现在看来就是偷渡,被卫圣军抓住时很正常的。于是杨昭暂时将他们扣下,写了密函给苏若沈。
  
  苏若沈陷入了沉思。
  
  这件事情应该是发生在历史上的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之后。现在自己身处于小说世界,这件事也应该顺延才对,可为什么又按照历史记载的时间发生了?难道是除了小说上确切写出的关键性事件,其余的都以历史为准?
  
  穿越过来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已经模糊不清了。向宋朝求援,这件事历史上是否发生过?
  
  苏若沈皱起眉头。
  
  半晌,方才道:“董卫,传在临安的所有内阁大臣入宫。”
  
  一日后,苏若沈秘密出京,带着岳凌秋与数十侍卫赶赴四川。
  
  皇帝离朝之事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对外宣称,天子突发疾病,需将养数月,立后之事暂延。此间由荣王监国,国事一律由内阁处理。
  
  虽然理由不吉利,但没有人会认为皇帝离开了临安,这就达到了目的。
  
  亲自去四川之事,也是苏若沈深思熟虑过的。他需要去看看,这些年来,国家究竟发展得怎么样了,民间还缺少什么;更需要考察一下时局的进展状况,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准确;况且,趁这个机会,还可以看看谁有不臣之心。
  
  一路走来,苏若沈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当今天子的铁腕作风已经深入人心,还敢做阳奉阴违之事的,已经不多了。
  
  快马加鞭赶地到四川之时,已经过去了将近半月。
  
  苏若沈虽然武功只习练了一套太祖长拳,但是马上功夫却十分不错,这也得益于岳山教导之功。
  
  杨昭一听朝廷秘使前来,立刻出来迎接,待看清来人后,惊得差点跪下去,幸好苏若沈眼疾手快,给拦了下来。
  
  杨昭也不是蠢笨之人,立时明意,便恭敬地将一行人引入府中。
  
  杨昭迎着苏若沈与岳凌秋进了密室,商议起西夏求援之事。
  
  “臣杨昭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苏若沈问道,“杨爱卿,西夏密使具体都说了些什么?”
  
  杨昭起身,垂手恭立,答道:“西夏密使要求与大宋结为兄弟之邦,共抗蒙古。”
  
  “他们能付出什么代价?”
  
  “日后蒙古进攻大宋,西夏必定相助。”
  
  苏若沈冷笑道:“这种空话他们也说得出口?我大宋强过西夏不知多少倍,日后也定是愈加强大,那时还要他相助?他倒是打得好算盘!”
  
  喝了口茶,苏若沈又道:“西夏本是大宋之地,当年李元昊窃此地立国,如今我大宋也是时候收回来了!告诉那密使,朕要他整个西夏!”
  
  “遵旨。”
  
  “算了,”想了一会儿,苏若沈摆摆手,“还是告诉他,朕的条件只有三条。第一,我大宋商人去西夏行商,必须给予最大优待,不准以任何名目阻拦;第二,西夏每人都要看到我大宋的报纸;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让西夏全国学习儒学,不得有任何遗漏。告诉他们,不要妄图着违约,朕既然能帮他们打败蒙古,自然可以灭了他西夏!”
  
  让商人只带奢侈品去西夏,换回来真金白银以及各种实用物资,最终达到从经济上控制西夏的目的;报纸嘛,当然是忽悠西夏民众:你看我大宋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繁荣等;让西夏人学习儒学,是用了文化侵袭,到最后,西夏成为大宋的一个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虽然灭了西夏史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尽管时间长了些,但也是很好的。
  
  更何况,西夏与大宋之间隔了个金国,现在打下西夏,根本不是时候。而且有西夏钳制蒙古兵力,总比让自己的军队去对抗的好。毕竟这时候的西夏人还不算是大宋子民,死多死少无所谓。
  
  最终,西夏密使还是面色苍白地答应了苏若沈的三个条件。
  
  ——难道是杨昭抓他的时候,卫圣军太彪悍了?把人给吓成了这样啊,真是太惨烈了。
  
  西夏密使走后,苏若沈写了手诏,让岳凌秋先行送回临安,让内阁照办。
  
  岳凌秋却道:“末将的职责是保护陛下的安全,而不是去送信。”
  
  苏若沈微笑道:“凌秋,此事乃是国家大事,在国家大事面前,我也只是个普通人。这件事早一天解决,就对大宋越有利。你,难道不想上阵杀敌?不想为国争光?”
  
  “上阵?”岳凌秋的眼睛一下子瞪了起来,满脸的不可思议。
  
  苏若沈认真道:“是啊,我大宋的女将军。”
  
  岳凌秋走后,苏若沈让杨昭先密切关注蒙古与西夏之间的战争动态,准备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带领卫圣军杀去战局,宣告大宋参战。
  
  岳凌秋带回临安的密函是告诉内阁这件事的。虽然苏若沈可以直接调兵,但现在“皇帝”在病中,这些戏还是要演的。当然,那封密函中除了这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的心玩野了,过一段时间再回去,有什么事内阁看着办吧。
  
  杨昭一直用“正在上报朝廷”为由,堵回了好几次西夏催促加入战争的口。
  
  苏若沈在成都府住了十几天后,所谓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蒙古已经快打到了西夏国都,眼看着西夏皇帝李德旺就跑收拾包袱跑了,大宋终于出兵了。
  
  初次近距离观看战场,苏若沈还是很兴奋的。
  
  对于皇帝亲自跑来战场,杨昭真的有苦难言。他在祈祷着皇帝千万别出什么事……更加咒骂内阁那帮人,为什么要同意皇帝出来?
  
  ——其实谁也没有想到,少年老成到成了精的皇帝,竟然还会干出这种先斩后奏的事情来。
  
  




第二十章 战场遇险

  喝,真是壮观碍…
  
  苏若沈在心中感叹着。
  
  战场上乒乓乒乓地打呀,十分有视觉震撼。
  
  苏若沈不禁感到了热血沸腾,想要拿起一把砍刀,上去砍杀一番。
  
  杨昭似是看出了苏若沈的想法,寸步不离地跟在其后面,看着他别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来。
  
  对此,苏若沈哭笑不得:“杨将军,你看我像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
  
  苏若沈的对外身份是朝廷官员。姓苏,名若沈,字川越。
  
  苏若沈对于自己取的字很是满意,虽然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苏大人,您留在这里就是……了。”杨昭没有明说出“不知轻重”四个字,算是为皇帝留了点面子。
  
  苏若沈一翻白眼,道:“行了,我只是出来为圣上考察民情、军情,为君上分忧。”
  
  杨昭顿时噎住了。原来,皇上演戏可以这么投入……
  
  加上前世,苏若沈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虽然成熟了很多,但他却是一夜之间长大,承担起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没有经历过中间的蜕变,只是将那些任性压在心底。
  
  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可以放松的机会,自然是不想这么快就回那个压抑的帝都。
  
  “杨将军,你去指挥作战吧,我留在大营中,不会出来。”虽然很想亲自上战场,但是苏若沈明白,如果自己上去了,那就是添乱了。放松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好了。
  
  皇帝的“善解人意”,让杨昭松了一口气。他道:“既然如此,还请苏大人移步大营。”
  
  苏若沈回到大帐,看起了军用地图。
  
  杨昭特地为他派遣的亲兵一会儿回报一次前方战况,倒是让苏若沈心里跟猫挠似的,真真想去冲锋几次才痛快。
  
  俗话的好,在战场上不能想除了胜利之外的事情。这不,苏若沈深情的呼唤得到了真切的回应,蒙古来劫营了。
  
  苏若沈狠狠地诅咒着给蒙古出这个主意的家伙,然后对亲兵道:“不要慌张,命所有营中将士就地结阵!”
  
  亲兵是认得苏若沈的。苏若沈当年在营中两月,之后也常去卫圣军营,老兵们自然都认得他。
  
  此时有了苏若沈的指令,亲兵冲了出去,传令。
  
  卫圣军的军事素质很好,即使遇到了劫营,也没有让对方吃到好处。
  
  在最初的愣神之后,士兵们在下层军官的果断指挥下,已经开始了反击,与前来劫营的蒙古士兵战在了一起。
  
  现下又有了新的指挥,对付蒙古兵便更加顺手了起来。
  
  蒙古之所以前来劫营,并不是偶然。蒙古军统帅的智囊是一个汉人,几年前因贪污被苏若沈下旨砍了,结果买通狱卒,逃去了蒙古。如今他看出了宋军大营中可能有什么重要人物,于是向蒙古军统帅提出劫营的建议。
  
  谁知宋军的素质这么高,还没等慌乱起来就镇定了。
  
  苏若沈亲自出帐,指挥若定。
  
  真的到了生死关头,苏若沈反倒是没有了激动,没有了恐惧,没有了紧张……
  
  这就是所谓的“超常发挥”?
  
  就在苏若沈指挥卫圣军抗敌的时候,蒙古军中跟随这次劫营的“智囊”却张大了嘴巴,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他怎么来了……”
  
  愣神一会儿,“智囊”霍然清醒,他兴奋地叫喊道:“快!快抓住那个指挥的人——”
  
  苏若沈听到喊声,立刻望去,心中顿时一凛。
  
  当年史弥远被抄家之后,第二批砍杀之人中就有那人……
  
  等朕回去了,定要整顿狱卒!
  
  但那都是回去之后的事了,现在要是被抓住了,那可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笑话!
  
  苏若沈轻轻吩咐亲兵,取了一张弓来。
  
  张弓搭箭,目标直指那汉奸。
  
  “智囊”看到苏若沈要射杀他,但是却没在意——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帝,能有什么好箭术?
  
  “智囊”继续喊叫:“要活捉!一定是活捉!”
  
  苏若沈瞄准那个大喊大叫的家伙,然后射出——
  
  “不计一切代价!一定要抓住他!他是——”“智囊”的声音戛然而止,直直地倒了下去,竟是被一箭射穿了头颅!
  
  苏若沈满意一笑。自己唯二能拿得出手的,恐怕就只有箭术和骑术了。
  
  在洪七公走后,苏若沈装昏君的那些日子里,一直在苦练这两样。既然武功没指望了,就练练这些吧。谁知他对箭术和骑术还挺有天赋的。
  
  这种表现看在史弥远和杨太后眼里,自然是不务正业。他们偷笑都来不及,就更加不会阻止苏若沈了。
  
  蒙古军中,见“智囊”被一箭射死,跟着“智囊”前来劫营的蒙古大帅亲信一咬牙,下令道:“不计一切代价抓住那个人!”
  
  虽然听不懂蒙古语,但是看到这些蒙古兵向自己这里冲过来,苏若沈就是傻子也能明白,他们的目标是自己。
  
  苏若沈冷笑,高声喊道:“将士们!让这些蒙古鞑子见识见识我们卫圣军的厉害!”
  
  卫圣军士兵轰然称诺。
  
  一时间,宋军大营的士气上升到了顶峰。
  
  如果有能耐,就来抓我吧!朕倒要看看,咱们谁先死!苏若沈拉弓搭箭,指向那个下令的蒙古大帅亲信。
  
  那亲信将刀横在胸前,与苏若沈僵持着。
  
  苏若沈一松手,将箭射出,那蒙古汉子本能地向旁边一躲,又用刀一挑,那支箭只是伤了他的手臂而已。
  
  苏若沈再次同时搭上三支箭,齐齐向那越来越近的蒙古汉子射去,这次却被那蒙古汉子用“智囊”的尸体拦住了。
  
  眼看着那些不要命的蒙古兵越来越近,苏若沈射出了最后一次箭,然后取下长枪,加入到了肉搏之中。
  
  蒙古兵死伤惨重,但也撕开了一道裂口,那蒙古汉子与苏若沈肉搏了起来。
  
  在肉搏方面,苏若沈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即使有己方有帮手,人家也有啊。就这样,被一刀砍在了胸口上……虽然是刀背,却也将苏若沈震得吐出了一口鲜血。
  
  那蒙古汉子一把抓住苏若沈,一手刀将他砍晕,又将其放在了马上,自己又骑了上去,用刀狠狠地插在马屁股上,马一声嘶鸣,痛得飞速奔跑……
  
  老子跟你没完!这是苏若沈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第二十一章 剧情人物

  杨昭远远地看到一蒙古汉子骑着一匹马飞奔离开自家大营,立刻取过弓箭,就这么射在了那人的背上。那汉子身体一顿,一咬牙,又是一刀插在了马臀上。
  
  当杨昭赶回大营之后,见皇帝不见了,顿时心凉了一半;又听说皇帝被抓了去,更是以死谢罪的心都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