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王国:巴西足球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足球王国:巴西足球史-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优雅的现代化体育场马拉卡纳,其外观状似一个用白色混凝土修筑的巨大双层椭圆,能容纳16万名以上的观众。从上往下看时,360度钢筋混凝土的屋顶设计像极了一艘来自外太空的宇宙飞船,降落在了里约北区边缘的空地上。实际上,这个世界级现代化的体育场是用巴西生产的第一批混凝土材料建造的,它的主要入口是一个斜坡道,由两排简单的、细小的圆柱支撑着,直通顶层看台,站在那感觉伸手就能触碰到天空。在这里,看不到一点点古典式柱廊的痕迹,隐藏在圆顶里的悬挑梁钢筋构造显示了建筑师对高级工程和极简设计的勇敢挑战。马拉卡纳内部高耸的圆顶与巨大的圆形广场上下呼应,由扶垛支撑着的看台位于广场四周,坐在台上往下看,广场几乎占据了整个体育场。报刊《一夜之间》写道:“今天的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体育场,极大地肯定了巴西人民的能力以及巴西在人文活动各个方面的革新。”(16)马里奥·费劳认为巴西获得了一个新的灵魂,这个体育场预示着巴西人民沉睡中的巨大潜力即将苏醒。
巴西队展开了一丝不苟的、封闭式的训练,他们待在市外某个地方与世隔绝好几个月。同时,里约也在进行着自己的准备工作。在“忏悔星期二”举行的狂欢节游行就以“世界杯”为主题,雷米特杯也陈列在了里约布兰科大道的一家珠宝店里,成千上万的人怀着敬意前来瞻仰。在比赛第一天,朝鲜战争爆发,但是在巴西没人知道到这场战事。黑压压的人群聚集在马拉卡纳体育场,看见5000只鸽子被放飞,听见21响礼炮。刚刚完工的圆顶被礼炮声震得飘落下许多白色石灰,落在发言中的英国裁判亚瑟·埃利斯身上。巴西在圣保罗以4比0战胜墨西哥,2比2战平瑞士,在最后一轮比赛中击败了南斯拉夫。在入场时,南斯拉夫球队还被来不及完工的体育场露出的横梁撞到了头。
两天后,四支球队的最后一轮比赛开始了。那时,里约当地的选举正开展得热火朝天,巴西队下榻的旅馆、训练营和更衣室全是各个党派的候选人,他们瞅准机会就来合张影,进行一次热情洋溢的讲话。尽管被寄予厚望,巴西队却似乎完全释放开了,以7比1狂扫瑞典,6比1大虐西班牙。现场观众热血沸腾,挥舞着10万条手帕祝福西班牙球队回国一路平安。杰米·卡瓦略带领的官方支持乐队开始洋洋得意地演奏起狂欢节的最爱曲目《马德里的斗牛》,卡门·米兰达在当时演唱的半官方式的世界杯版本使这首歌流行了起来,全场观众也跟着唱了起来,形成了“史上最大的合唱表演”。(17)
最后一场比赛终于来临了。对手是乌拉圭,巴西只需战平就能夺冠。20多万人,或许有25万(相当于里约20%的成年人)涌入了马拉卡纳体育场,这是足球比赛史上观众人数最多的一次。作为体育比赛中一次最狂妄自大的行为,里约市长通过体育场的公共广播对巴西球队说道:“巴西的青年们,你们是我眼中本届比赛的胜利者……你们是即将获得百万同胞欢呼的世界杯冠军……你们是比其他所有对手都要优秀的球队……你们是我致以崇高敬意的征服者”。(18)市长先生本来是发表不成这种演说的。虽然巴西上半场以1比0领先,但最终却以1比2输掉了比赛。一阵可怕的寂静突然笼罩着整个体育场。当最后一声哨响后,运动员、官员、观众都彻底崩溃了。国际足协主席朱尔斯·雷米特手足无措,将奖杯塞到乌拉圭队队长奥布杜里奥·巴雷拉的手里,自己就立刻消失了。
巴西在世界大战的战火中逃过一劫,比起斯大林格勒战役,巴西人更喜欢聊聊弗拉门戈足球俱乐部。如今足球却成了挫败和灾难的代名词。那时的贝利才10岁,家乡是米纳斯吉拉斯的一个小地方,回忆起当时家乡所笼罩的气氛,他说道:“当时的气氛非常凝重,非常伤痛,就像是一场战争的结局,巴西战败了,死了很多人。”尼尔森·罗德里格斯则将这场比赛描述为世界末日:“每个地方都会发生无法挽回的全国性的大灾难,就像广岛的核爆事件。我们的大灾难,我们的‘广岛之难’,就是1950年世界杯负于乌拉圭。”(19)对巴西特色发展道路的探索使这个国家把目光投向了足球,并将足球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其本意是要发挥足球的优势,它确实也发挥过。现在,我们该来评价一下它的缺点了。
————————————————————
(1) 引用自M·马伊亚,《维拉洛博斯,巴西之魂》,圣保罗:对位法编辑出版社,2002年,第48–49页
(2) “帕坎布的市政体育场开放”,《圣保罗的体育场》,1940年4月28日,第8页
(3) 同上
(4) 《体育报》,1937年3月13日,被雷内托·索阿雷斯·库蒂尼奥所引用,“为了巴西与弗拉门戈,若泽·巴斯托斯·帕迪尔哈的国家建设项目”,2009年9月,文件在马林加、巴拉那历史大会上公布,详见:。pph。uem。br/cih/anais/trabalhos/273。pdf
(5) 《体育报》,1937年2月19日,引用同上
(6) 详见R·莱文,“上流社会对现代巴西城市大众阶层的干预”,《葡萄牙巴西人评论》21(2).1984年
(7) 详见L.肖,《瓦加斯时代的桑巴和身份,1930–1945》〔S?o coisas nossas: samba and identity in the Vargas era(1930–1945)〕,《葡萄牙研究》14,1998年,第69–152页;L.肖,《桑巴与“巴西人身份”:尼尔·罗萨歌谣中的民族意识(1932年1950年)(1910–1937)》〔Samba and “Brasilidade”: no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lyrics of Noel Rosa(1910–1937)〕,2002年,第81–96页
(8) 拉马丁·鲍勃在现实中为里约11家球会创作了加油歌(据说不到一周时间就完globoesporte。globo。/futebol/noticia/2012/02/lamartinebaboopositordoshinosdosclubesdoriodejaneiro。html成了),均以唱片的形式发布,证明了足球在这座城市的支持率。详见:
(9) 科瑞奥·达·曼哈,1938年6月15日
(10) G·弗雷耶尔,《主与仆:巴西文明发展研究》(The Masters and the Slaves: 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azilian Civilization),纽约:兰登书屋,1964年
(11) P·罗伯,《巴西之死》(A Death in Brazil),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2004年,第5–24页
(12) 马里奥·德·安德拉德,“巴西阿根廷”,《坎迪尼亚之子》,里约热内卢:Agir出版社,2008年。被B.布阿尔克·德·霍兰达所引用,“巴西足球即兴创作颂:现代主义、流行音乐与巴西式运动”,《即兴创作的批评性研究》(Critical Studies in Improvisation/études critiques en improvisation)7(1),2011年。
(13) 多明戈斯·达·归亚,视频Núcleo/UERJ,1995年,被M.穆拉德所引用,《暴力与足球:从经典到今天》,里约热内卢:Editora FGV出版社,2007年
(14) 引自R.莱文,“运动和社会:巴西足球案例”(Sport and society: the case of Brazilian futebol),《葡萄牙巴西人评论》17(2),1980年
(15) 《体育报》,1947年6月10日
(16) 引自A·贝罗斯,《足球:巴西人的生活方式》,伦敦: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17) 同上
(18) 引自T·马森,《人民的激情:南美洲足球》,伦敦:沃索出版社,1995年,第89页
(19) N.罗德里格斯,“七冠的戏剧”,1966年6月,《滑落的国家:新足球编年史》,圣保罗:信函公司出版社,1994年,第112–119页
第四章 巴西利亚和足球:漂亮游戏的发明(19501964)
巴西风格的足球是把比赛变得赏心悦目……而欧洲人却把足球踢得异常规矩和紧张。
——吉尔贝托·弗雷雷(巴西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
吸引我的不是人们创造和设计出来的直角、直线,还有僵硬且不可弯曲的线条,吸引我的是自由且感性的弧线和曲线,那曲线就像我家乡的山,像蜿蜒曲折的河流,像挚爱的姑娘的躯体。
——奥斯卡·尼迈尔

在“马拉卡纳打击”之后,巴西国内的足球气氛是阴郁的,而在同年的总统大选之中,在怀旧和保守的情绪之下巴西的民众都纷纷把票投给了热图利奥·瓦加斯,让他再一次成了巴西总统。
巴西国家队在1952年之前再也没有踢过一场比赛,巴西国家队也永久性地抛弃了那件他们曾在决赛里穿过的白色球衣,只因现在看来那是厄运的象征。巴西国家队在1954年之前也没有在马拉卡纳踢过比赛。人们都在对导致那场决赛失利的几名被当作替罪羊的球员进行调查和指责:后卫毕戈达和儒尼内尔,以及门将巴尔博萨。这3名球员都因缺乏道德和纪律性,被媒体谴责为“乌鸦”,并且媒体呼吁这3人都应该被弃用。
巴尔博萨直到死之前5年一贫如洗的时候才被选出来做特殊治疗,他回忆道,在1950年世界杯之后他曾走进一家酒吧,然后有一位女士指着他对她的儿子说:“看,这就是那个让巴西哭泣的人。”在1994年世界杯前夕他曾在特雷索波利斯的训练营中被赶出国家队,因为他被认为会对当时的国家队带来诅咒。巴西国家队在1995年的迪达之前一直没有过黑人守门员。那个弗雷雷和菲尔霍想象出来的多元的、自信的巴西消失在了种族主义、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之中。一般的足球运动员,尤其是黑人足球运动员,被认为有心理缺陷,容易情绪化和缺乏自觉性,所以在场上没法发挥他们最好的表现。
在之后的1954年瑞士世界杯上,巴西在四分之一决赛中2比4被匈牙利队击败,这场比赛因暴力而闻名,这便是足球史上臭名昭著的“伯尔尼之战”。匈牙利的约瑟夫·博日克和巴西的尼尔顿·桑托斯因斗殴被直接红牌罚下场,之后被罚下场的是巴西的另一名球员赫姆博托,整个足球场中就像是在进行着一场混战。迪迪被限制在了边线。比赛结束之后,争斗离开了球场,转移到了球员通道和更衣室,球员们打得不可开交,直到瑞士警方到来之后才停止。但当时的公众媒体都纷纷鼓吹这群国家队的硬汉以这种方式捍卫了国家荣耀和尊严,官方报道则把问题归咎在混血种族头上:“巴西的球员缺少了巴西人所有的那种气质……这种病变已病入膏肓,并且比比赛的战术体系还要深……这最终还是基因的原因。”
当巴西国家队从那场充满怨恨和瘀伤的球员通道拳击赛中走出来以后,从1950年开始,巴西总统瓦加斯开始追求增加民粹主义经济和导致巴西国内气氛紧张的策略,这使得巴西的雇主阶层和跨国公司相当不满。在1954年的夏天,阴谋家和反对党开始罢工。反对党中有着瓦加斯最怕的一位对手——右翼报社编辑卡洛斯·拉塞达。瓦加斯有着一支空军警卫队作保镖。在那年8月,里约热内卢发生了一起政治谋杀案,反对党的一位领袖脚部受伤,一位随员被打死,而警方的调查结果是瓦加斯总统府的警卫队队长涉嫌谋杀。在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基本终止的时候,瓦加斯在总统府里拿出手枪朝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在这起自杀事件和政治行为的背后,整个巴西围绕着悲痛的气氛,伴随着临时政府的统治,一瘸一拐地走到了1955年年底。瓦加斯留下了发展完好且健全的热带农业和工业动力基础。当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在重要的1955年总统选举中成为了新一任的巴西总统之后,巴西的足球文化也开始走上正轨。
库比契克是一位精明而实际的政治家,虽然他来自于有着政治分肥背景和务实主义的米纳斯吉拉斯,但是他却把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以及个人号召力放在了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上面。他给予了巴西“50年的任务,5年完成”的承诺,并且差一点就真的完成了。他带领着巴西趁着1956年之后景气的世界经济一同发展,巴西经济在那几年的年增长达到了10%,并且几个优势行业发展得更为迅速。军队的收入和预算则都得到了增加,外资和跨国公司被邀请来巴西投资。库比契克也通过了一项法案,决定在巴西内陆的高原之上建设一个新的首都——巴西利亚。
其实早在1891年巴西旧共和国时代的第一部宪法里就有着要再建一个新首都的提案,在1893年,这个新首都的位置甚至已经被确定了,当时这样的尝试是为了将政府搬到离海岸线更远的地方,以加速内陆的发展和宜居,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完成。库比契克最终却做到了。建筑家和城市规划师卢西奥·科斯塔在巴西利亚完成了奥斯卡·尼迈尔设计的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这也让巴西利亚看起来富有想象力。巴西利亚还有着那些最闻名的标志性建筑——有着蜿蜒曲折的曲线,有别于现代欧洲的线性和几何式简单线条,宣布着巴西独特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这座城市不仅仅只有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巴西足球有着和巴西利亚一样影响世界的美感。带有尼迈尔的曲线现代主义的巴西足球和弗雷雷所描述的精确且棱角分明的欧洲足球有着鲜明的对比。马拉卡纳球场的建造已经被证明是连接了城市现代化、经济的增长和足球的发展,但是1950年世界杯上糟糕的表现却让人们对巴西的一系列成就打上问号。他们已经建造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足球场,却在世界杯最重要的难关——决赛上失利。而没多久,那些年的承诺将要实现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巴西靠着一大帮让人着迷的足球天才两次赢得了世界杯,这其中就包括了20世纪两大最令世人珍爱的球员:贝利和加林查。在这之后,巴西所面临的马拉卡纳打击所带来的各种纠结在一起的种族矛盾也因为足球而消失。
巴西足球在20世纪50年代末强势崛起并取得成功,使它在之后成了国家的心脏和象征。巴西足球崛起主要有4个原因:第一,在20世纪50年代末时,巴西的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主要的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