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思想界矣,则彼等势力之欲,不于政治,将于何求其满足之地乎?且政治上之势力有形的
也,及身的也;而哲学美术上之势力,无形的也,身后的也。故非旷世之豪杰,鲜有不为一
时之势力所诱惑者矣。虽然,无亦其对哲学美术之趣味有未深,而于其价值有未自觉者乎?
今夫人积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
诸文字、绘画、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赋之能力之发展,而此时之快乐,决非南面王之所能易
者也。且此宇宙人生而尚如故,则其所发明所表示之宇宙人生之真理之势力与价值,必仍如
故。之二者,所以酬哲学家美术家者,固已多矣。若夫忘哲学美术之神圣,而以为道德政治
之手段者,正使其著作无价值者也。愿今后之哲学美术家,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
则幸矣!
                       三十自序

  前篇既述数年间为学之事,兹复就为学之结果述之: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
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
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所酷嗜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
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
最大之烦闷,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要之,
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诗歌
乎?哲学乎?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
  今日之哲学界,自赫尔德曼以后,未有敢立一家系统者也。居今日而欲自立一新系统,
自创一新哲学,非愚则狂也。近二十年之哲学家,如德之芬德,英之斯宾塞尔,但搜集科学
之结果,或古人之说而综合之、修正之耳。此皆第二流之作者,又皆所谓可信而不可爱者也。
此外所谓哲学家,则实哲学史家耳。以余之力,加之以学问,以研究哲学史,或可操成功之
券。然为哲学家,则不能;为哲学史,则又不喜,此亦疲于哲学之一原因也。
  近年嗜好之移于文学,亦有由焉,则填词之成功是也。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
然自南末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也,虽比之五代、北宋之大
词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词人,亦未始无不及余之处。因词之成功。而有志于戏曲,此
亦近日之奢愿也。然词之于戏曲,一抒情,一叙事,其性质既异,其难易又殊。又何敢因前
者之成功,而遽冀后者乎?但余所以有志于戏曲者,又自有故。吾中国文学之最不振者,莫
戏曲若。元之杂剧,明之传奇,存于今日者,尚以百数。其中之文字,虽有佳者,然其理想
及结构,虽欲不谓至幼稚,至拙劣,不可得也。国朝之作者,虽略有进步,然比诸西洋之名
剧,相去尚不能以道里计。此余所以自忘其不敏,而独有志乎是也。然目与手不相谋,志与
力不相副,此又后人之通病。故他日能为之与否,所不敢知,至为之而能成功与否,则愈不
敢知矣。
  虽然,以余今日研究之日浅,而修养之力乏,而遽绝望于哲学及文学,毋乃太早计乎!
苟积毕生之力,安知于哲学上不有所得,而于文学上不终有成功之一日乎?即今一无成功,
而得于局促之生活中,以思索玩赏为消遣之法,以自逭于声色货利之域,其益固已多矣。诗
云: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此吾辈才弱者之所有事也。若夫深湛之思,创造之力,苟一日
集于余躬,则俟诸天之所为欤!俟诸天之所为欤!


                    荣誉与爱荣誉


                      罗家伦
                      (1897…1969)1928…1930 年 任 清 华 大 学 校 长 ,
                      1932…1941 任中央大学校长。本文选自罗家伦《新
                      人生观》,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我所提出的“荣誉”就是指英文的“Honour”或德文的“Ehrlichkeit”。这两个外国字,
本都含有人格的意义,在中文方面,很难找到适当的译名,我现在译作“荣誉”。
人生的目的不仅是为生活,而且还要荣誉的生存。荣誉是人格光辉的表现,也是整个人生不
可分解的一部分。没有荣誉心的人,就谈不上人格;漆黑黯淡地过一世,这种生存有何意义?
   西洋人很重视荣誉;他们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更重要。假如你说某人无荣誉,他一定认
为这是对于他最大的侮辱。为了荣誉问题而实行决斗,也是常见的事。这种决斗办法的对不
对,是另一问题,但他们对于荣誉的尊重,却不可小看。英国人对于身兼枢密大臣的内阁阁
员,称作“The                   ,不是恭维他是最高贵的,而是恭维他是最荣誉的。美
           Right Honourable”
国西点(West                                  (Country,
           Point)陆军军官学校的校训是三个字,就是“国家,责任,荣誉”
            ;这是他们在军人精神教育上对于荣誉的重视。欧美许多学校的考试,还有
Duty,Honour)
所谓“荣誉制度”
       (Honour System):就是教员于出题以后,立刻退出教室,并不监考;他
只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字,就是“Honour”(荣誉)
                        。于是学生懔然于荣誉的观念,不敢作弊。
万一有人作弊,不但学校立刻把他开除,而且这个人从此不齿于同学。(最近西点学生同时
是全美冠军足球队队员九十人,因考试抄袭而全体开除,任何人不能挽回,就是一例。1951
年 9 月 9 日补注。)
   荣誉的观念,在中国社会,却太不发达了。为唤起一般人对于荣誉的认识和尊重起见,
所以我特别提出这“荣誉与爱荣誉”的问题来讨论。
   说到荣誉,往往就要联想到“名誉”。但是荣誉和名誉不同,荣誉不就是名誉。
                                     “名誉”
在英文里面,是另一个字,即“Reputation”
                        。名誉是外加的,而荣誉,却是内足的。更明白
一点说,名誉只是外界的称许,而荣誉则内部发出来的光荣——也可说是光辉——与外界所
加上的名誉相合而成的。所以荣誉具有内心的价值,较名誉还要可贵。西洋虽有名誉为第二
生命的话,但荣誉却简直是第一生命,或是第一生命的一部分。不过,名誉和荣誉也有关联。
人是社会的动物,多少都需要外界的刺激,外界的鼓励,外界的承认,人格外能自发的向上,
自觉的求进步;所以人大都是要名誉的。
                 “三代以下,惟恐不好名, 好名誉不一定就是坏事。
                             ”
苏联就常常采取以名誉来鼓励人努力工作的方法。所以他选择工作最努力的工人为“工人英
雄”;用这工人的名字去名工厂,去名制度。对于到北极探险的人,也常常加以“英雄”的
徽号;这都是用名誉来奖励人奋发有为的证据。这并没有害,而且有益。中国的老子曾经问
过一句话:“名誉身孰亲?”我想许多西洋人的回答一定是“名亲!”
   荣誉不是名誉,更不是“虚荣”。虚荣在英文里面是“VaniAty”,也可译为浮名。虚荣
乃求他人一时之好尚,或是庸俗的称颂,而即沾沾自喜,以为满足的。虚荣的表现,就是好
炫耀,好夸大,藉此以博得他人对自己的称赞。譬如女子常喜穿华美鲜艳的衣服,以引人的
注意;男子则好出风头,往往做了一次什么会的主席,便自以为了不得,自以为是这小世界
里的“小英雄”。这都是虚荣在作祟。虚荣是从错觉(Illusion)来的。错觉是虚荣的粮食,
虚荣全靠他培养大的。所以错觉一旦幻灭,虚荣也就随之消散。荣誉则不然。他不是求之于
外的,而是求之于内的,所以他可以自持,可以永久。西洋人说虚荣是女性的——但他不是
优美的女性,是堕落的女性。男子何曾不好虚荣,不过女人较甚一点。普通女子都欢喜别人
恭维她,捧她。如果男子要向女子求婚,最好多称赞她几声“安琪儿”或是“天仙化人”,
那她便很容易落到情网里去了!这种虚荣,岂能和荣誉相提并论?
   荣誉不但和“名誉”“虚荣”不同,
            、      而且和“野心”不同。
                            “野心”在英文为“Ambition”,
它可说是一种男性的虚荣。男子大都好求自己政治的名誉、权力、地位、官阶,以作个人自
私的满足。这种野心有时也能推动人去做有益的事,但动机仍是自私,所以很容易发生不良
的结果。有些人野心一旦发作,便往往不问自己的能力如何,竟为所欲为,以求侥幸的成功。
“小人行险以侥幸”,其结果鲜有不将自己的荣誉甚至身体埋葬于野心的灰烬之中。如果说
野心是荣誉,那它只是堕落的荣誉。
     至于所谓“门第”“头衔”“豪富”
             、   、   ,那是更说不上荣誉了。这些都可叫做“荣宠”,而
决不是“荣誉”。不过也有一种荣宠,是靠自己努力的成绩换来的,不可一概厚非。譬如外
国有些科学家,对于科学有重大贡献,政府特赐他一个荣誉的头衔,如德国大学教授得“政
府枢密顾问”的头衔一样。
     这确是一种比较高贵的荣宠,虽然不是真正的荣誉。
     荣誉既不是名誉,又不是虚荣,更不是野心或荣宠,那么真正的荣誉是什么呢?我以为
真正的荣誉,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必须能维持生命的庄严。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有荣誉心的人,必定有不可侮的
身体,不可侮的精神,不可侮的行为——简单说有不可侮的生命。他的生命是完整的,不容
稍有玷污。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他的理想的生命,是崇高、
伟大、正直、坚强,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的生命是高贵的,庄严的,所谓“赫
赫师尹,民具尔瞻”。所以别人尊重他,而不敢轻视他;爱敬他,而不敢亵渎他。
     第二必须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人生最不容易做到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所以有荣誉心的人,对于标准以下的事,是绝对不干的。至于那一切欺骗、狭小、鄙吝、偷
懒,和其他种种“挖墙脚”的事,他更是不屑干的。这正是孟子所谓“非礼之礼,非义之义,
大人弗为”。大人的对面是小人,是小丈夫,是贱丈夫。有荣誉心的人,是以“大人”自许
的。
     第三必须是自足的,也是求诸己的。外界的称许,如系实至名归,也所不辞;譬如以科
学上重大的贡献而得诺贝尔奖金的人,若是他配得的话,当然可以安心接受,何用推却?但
凡事应该求诸自己,尽其在我,不必分心去猎取流俗的恭维。流俗的恭维,不但靠不住,而
且在有荣誉心的人看来,反为一种侮辱。名画家的画,并不在乎有多少外行的人赞美,而贵
乎能得一个真正内行的人来批评。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就是这个道理。
即使内行的人也不称许,自己仍可得到安慰,因为自己的天才得到发挥,在自己的努力中,
就有乐趣存在。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都是死后得名的。科学家也是如此。大科学家开
普勒(Kepler)在他一部名著《Weltharmonik》序上说道:
                                  “你的宽恕我引以自娱,你的忿怒
我也忍受;此地我的骰子掷下来,我写成这本书给人读,是同时的人读或后代的人读,我管
他干么?几千年以后有人来读,我也可以等,上帝也等六千年以后才有人来臆度他的工作。”
这种特立独行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孤寂的骄傲,但是这决不是骄傲。翻开一部科学史来看,
古今多少科学家,在生前享国际大名的,除了牛顿和爱因斯坦以外,还有几人呢?造化弄人,
奇怪得很,生前最不求虚名者,往往死后最能得名。如果自己对人类真有贡献,即使名不可
得,又有何妨?世间真正的价值,常埋藏在无名者之中。许多汲汲求名的人,实在可以休矣。
     第四必须自尊而能尊人。真正有荣誉心的人,不但爱自己的荣誉,而且也爱他人的荣誉。
荣誉不是傲慢,乃是自尊而能尊人。
               “子以国士待我,我亦以国士报之。
                              ”其实毁灭了他人的
荣誉,自己的荣誉,也就建设不起来。在侏儒国里,就算自己是长子,又有什么意思?要做
长子,就要到长子国里去做,不要在侏儒国里做!有荣誉心的人,一定能尊人,能下人。他
承认人的能力,赞叹人的特长,尊敬人善处,能适当的自尊,也能适当的低头,上谄下骄的
事,绝不在他的行动意识里面。
  总而言之,荣誉就是人格,是人格最光荣的完成!
  爱荣誉乃是一种意志的倾向,行为的动态,是要以忠诚纯洁的行为,去得到依于德性合
于美感的承认的,德国的哲学家包尔森(Friedrich             “我们不能想象没有强烈
                              Paulsen)说:
的对荣誉之爱,而伟大的事业可以表现。”社会的向上靠此,人类的改善靠此,历史的转变
也靠此。
  我们今日不但要提倡个人的荣誉心,和对于荣誉的强度的爱,而且要提倡集体荣誉观念,
集体的荣誉观念,就是个人对团体的荣誉之爱。譬如一个家庭,凡是家庭的各分子,都要努
力保持一家的“家风”或“家声”,不能做有辱门楣的事。又如一个商店,不肯卖坏东西,
诚恐坏了他的牌子,也是出于爱护集体荣誉的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