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全球论就是让发达国家“吃掉”发展中国家吗?
  难道只能由发达国家来支配人类的命运吗?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有着完全不同的态度。这种不同的态度表现为霸权主义
和民族主义的冲突。托夫勒夫妇在《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中描述了这一冲突:

      许多高科技社会的人们很难理解极端民族主义者的动机。他们狂热的爱国主义
 激情使人费解。形成对照的是,民族主义者也无法理解有些国家怎么竟然允许其他
 国家侵犯其神圣的独立。然而第三次浪潮推动的商业和金融的“全球化”,经常穿
 透新民族主义者视为无上神圣的国家“主权”。……当经济落后地区的诗人和知识
 分子在创造国歌的时候,第三次浪潮国家的诗人和知识分子巳在讴歌“无国界世界”
 和“星球意识”的理念了。……在未来世界里,这一冲突可能会招致最坏的流血事
 件。”

  随着冷战的结束,东西问题基本解决;而南北问题解决起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南北
问题不解决,全球化就难以实现。
  全球化是人类几千年来的理想。国家之间经济差距太大.就难以平等联合。当国家之间
经济差距缩小了,各国以平等的资格进行合作,矛盾就小了。欧洲能实现“一体化”,是因
为欧洲国家之间经济差距很小。“全球化”是不是要等南北差距缩小了才能谈呢?现在谈全
球化是不是大超前了?这倒不一定。全球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缩
小经济差距的过程,是霸权主义逐渐消失和民族主义逐渐淡化的过程,是国家之间协作和摩
擦此消彼长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这个过程之中。21 世纪这个过程将会加速。
  全球化必须在各国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这是个自愿的联合过程。某些拥有经济实力和军
事实力的强国,不能按照自己的利益来“统一”世界。靠军事力量来征服、靠经济力量来控
制,把全球都“化”到自己的名下,这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不可能“统一世界”的。从
成吉思汗到凯撤大帝,都证明了这一点。霸权主义不仅影响世界安定,也会阻碍全球化进程。
在霸权主义的威逼下,民族主义的出现是难免的。对一个受霸权主义凌辱的国家来说,它有
两项任务:要实现民族解放,也要现代化。而且民族解放的紧迫性高于现代化的紧迫性,民
族解放是第一位的。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都是全球化的障碍。但这二者不是半斤八两,霸权
主义是主导方面。霸权主义消失了,民族主义才会消失。因此,站在历史大趋势的角度,我
们要反对霸权主义,也不应当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民族主义情绪煽动起来也是很危险的。这
是有理智的中国人对《中国也要说不》这本书持冷淡态度的原因。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将起积极作用。中国已经汇入了全球
化的潮流。就经济而言,中国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已
经打开的大门再不可能重新关上。中国一定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一个推进经济全球化
的组织)。由于中国和世界已经不可分割,有理智的人都知道,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有损中国
利益。中国会积极推动全球化。不过,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先于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内企业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在一定的时期内,适当的保护是必要的。但保护不会违背中
国对国际贸易组织的种种承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
过程中,有中国的存在,就可以增加发展中国家发言的分量,从而抵制某些国家利用全球化
的机会推行霸权主义。也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抑制极端民族主义倾向时,中国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加速全球化进程。

               中国在处理第二种矛盾中的作为
  在甘肃省白银市,我采访过一个铜矿已被采尽的矿山。我看到的是两个直径 130 米、深
100 多米的被废弃的矿坑。大坑底部的一汪粉兰色的液体,这是铜盐的溶液。大坑周围草不
生.鸟不飞,虫不鸣。苍凉、寂寞、目不忍睹。采矿工人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也
给大自然留下了刨伤。在其他地方,我也看到过类似的矿山。
  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对大自然的无限压榨。市场经济是一架没有
限速器的发动机,它只能加速,加速,再加速。高消费,高增长,永无止境。对人类来说,
追求享受是无止境的,因而追求经济的增长也是没有极限的。但是,大自然有极限。
  现在,人们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一方面依
靠科学技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并且开辟资源新天地。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还要确立一
种新的生活方式——低消耗、高幸福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靠大量的能源消耗来维持的。美国每天消耗石油 1700 万捅,
美国的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不包括美国)的 6. 倍和发展中国家的 10 倍。
                          6              美国哪里
来的这么多能源呢?靠进口。进口石油占美国石油消耗总量的一半。据美国独立石油协会预
测,到 2000 年,美国每天要进口 1110 万捅石油,进口油在石油总耗量中,将上升到 60%。
也有人预测,这个数字将是 70%。
  高能耗生活方式并不一定幸福。居家时,生命被局限在钢铁和水泥构筑的狭窄空间里。
出行时,血肉之躯被裹挟在钢铁的洪流之中。吃的是含有农药和化肥残留物的食品,呼吸着
被工业和汽车尾气污染的空气。没有节制的欲望,紧张的生活节奏,无休止的激烈竞争,使
人们失去了往日的情趣。虽然在这种方式生活的人们感到不很幸福,但是,一旦被置于这个
高速传送带上,就身不由已,想下也下不来了。如是,假日一到.就迫不及待地涌向那些没
有被高能耗生活方式所破坏的海滨和山野。然而,这样的海滨和山野越来越少了。
  高能耗生活方式加速了地球资源枯竭的过程,现在全世界都在叫喊保护生态环境,谁是
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呢?就是高能耗的生活方式。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不到 6%,为了维持这种高能耗的生活水平,每年要耗费全
世界 1/3 的能源。所以,有了美国这种高能耗的生活方式,其他发展中国家就不可能再进入
这种生活方式之中。即使打破现存的能源分配格局(这是不可能的),由于能源总量不足,全
世界也无法实现美国的这种生活方式。可悲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却以追
求美国这种生活方式为时尚。
  既然美国这种高能耗生活方式是靠进口能源来维持的,那么,世界能源的生产、销售、
储运、价格,必然和美国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美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不到 6 亿桶,只够 35 天
的消耗量。一旦进口石油中断,必然造成空前的大混乱、大恐慌。石油供应,是危及美国社
会安全的大事。为了保证社会安全,美国采取了两项政策:一是加强国内油田的开发,减少
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二是用武力保证石油的供应渠道。美国国内的石油储量有限(美国的石
油储量为 280 亿桶,仅为中东石油储量的 4%),无论怎样加强开发,也不可能降低对进口
石油的依赖程度。所以,用军事手段来保卫油管,就是保卫美国的生命线。这一点,美国历
届总统是毫不讳言的,并且采取了实际行动。中东地区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为 6200 亿桶,
占世界石油储量的 61%。美国 21 世纪将更加依赖中东石油。美国着眼于 21 世纪,就干方
百计地控制海湾。1995 年 7 月正式组建的第五舰队已经部署在海湾。美国国防部还建议在
海湾地区永久部署 2 万名美国士兵,以保证 2t 世纪石油输出畅通无阻。
  高能耗生活方式不仅加速了地球生态的破坏,也是当今世界战乱的重要根源。
  因此,从人类最根本的利益出发,以美国为代表的高能耗生活方式必须改变。新的生活
方式应当是,以最少的消耗求得最大限度的幸福。这句话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一旦具体化,
它将改变人们的衣食住行,它将从各个方面刷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当然,这不是
中国一国的问题。但是,中国人口最多,过去又有低消耗生活的习惯,还有崇尚节俭传统。
在这方面,中国可以为人类作出最大的贡献。当然,这也是中国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
为中国的人口、土地、环境、资源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
  中国人一定不要步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后尘.这应作为基本国策。

              中国在处理第三种矛盾中的作为
  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中心的。“唯利是图”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行为准则。但是,市场
经济原则是互利原则。妨碍他人利益的“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也不是市场经济原则。
  市场经济需要个人奋斗,需要个人刨造性发挥。尊重个人权益是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基础。
但是,极端个人主义会妨碍他人创造性的发挥,有损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消费至上的经济,也是“寅吃卯粮”的经济,享乐主义是市场经济的伴生品。
但是,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和环境承受能力的消费也有损于市场经济。
  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不仅有损市场经济本身,也
会危害社会。它会使家庭解体,社会冲突加剧。
  就是在西方国家,对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也有制约,也不是让它无限制地膨
胀,无限制地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制约是通过法律、道德、宗教等等多方面进行
的。但是,近年来西方国家道德江河日下,极端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引发出了种种社会危机。
西方国家一些明智之士纷纷著文指出了这种危机。1995 年第 1 号美国《读者文摘》写道: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骇人听闻的罪行、道德沦丧和公共行为难则江河日下感到羞傀吗?……
如同人类需要空气一样,自由需要道德。”《明镜》周刊则说:“德国从一个团结的社会走
向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团结友爱的精神在衰落,人们在毫不顾忌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几
乎不借任何代价。”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说:“一个社会没有共同遵守
的绝对确定的原则,相反却助长个人的自我满足,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解体的危险。”
  唯利是图、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膨胀趋势是人的劣根性。这一劣根性是和人的社会性
相悖的。因此,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抑制人的劣根性的种种办法。各种宗教、各种法律、
各种道德规范都是为了抑制人的劣根性的。但是,这些不同的抑制人的劣根性的办法形成了
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构成了不同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这样,一些本来是抑制人
的劣根性的方法之争,变成了权力之争,利益之争。人的劣根性又在这些权力和利益之争中
得到淋漓尽致的表演,造就了一幕又一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这些不同的抑制人的劣根性的方法其所以发展为冲突,信息闭塞是一个重要原因。假如
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经常互相对话,
几位先哲思想会不会发生碰撞和融合呢?这种设想近于荒谬。但是在今天可能成为现实。信
息高速公路有可能使全球不同信仰、不同思想相互融合。当然,融合过程也是伴随着摩擦和
碰撞的。
  21 世纪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形成一种新的价值体系。这是和现代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价值体系;这是兼容了人类所有精神财富的价值体系。它既不是亚洲价值,也不是欧
洲价值,也不是伊斯兰价值,而是全球价值。
  正是这种价值体系制约着人的劣根性,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我同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朱厚泽先生讨论过 21 世纪的中国。他同意我上述“三大
矛盾”的看法。他认为,这三大矛盾最后都化解在“五个一般”之中。这“五个一般”是:
  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本身没有社会属性。不能把市场经济分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我们现在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请注意,在社会主义后面没
有“的”字)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里的“社会主义”不是形容词,而是条
件状语。当然,这里的社会主义也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般是经过 20 世纪反复
较量之后得出的结论。它是人类组织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有效形式。迄今为止,还没有另外
一种形式比它能更好地组织社会经济生活。
  现代民主政治一般。也就是民主法制国家一般。权力高度集中,没有权力制衡,非腐败
不可。
  现代公民社会一般。也就是现代民间生活一般。国家主义思潮泛滥是 20 世纪突出的问
题,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民族国家没有建立起来以前,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有它一定的进
步意义。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在殖民主义瓦解以后,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就成为有害的东西。
希特勒把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联在一起,称为“国家社会主义”。而这个“国家社会主义”
却成为 20 世纪的一大灾难。21 世纪要实现从国家回归社会,即从 20 世纪所发生的国家主
义的危害中走出来,恢复社会生活的生机和活力。现在让国家消亡是不可能的。但国家要从
不必要的领域中退出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就是让国家退出
若干领域,让社会自身来解决问题。通过社会之间的协商、对话,用契约来联结相互利益。
  以信息化、网络化为特征的当代科学技术一般。信息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