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人文读本 夏中义-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条
  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第四条
  任何人不得使为奴隶或奴役;一切形式的奴隶制度和奴隶买卖,均应予以禁止。
  第五条
  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
  第六条
  人人在任何地方有权被承认在法律前的人格。
  第七条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权享受平等保
护,以免受违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视行为以及煽动这种歧视的任何行为之害。
  第八条
  任何人当宪法或法律所赋予他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有权由合格的国家法庭对这种侵
害行为作有效的补救。
  第九条
  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拘禁或放逐。
  第十条
  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权由一个独立而无偏倚的法庭进行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
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
  第十一条
  ㈠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获得辩护上所需的一切保证的公开审判而依法证实有罪以
前,有权被视为无罪。
  ㈡任何人的任何行为或不行为,在其发生时依国家法或国际法均不构成刑事罪者,不得
被判为犯有刑事罪。刑罚不得重于犯罪时适用的法律规定。
  第十二条
  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
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第十三条
  ㈠人人在各国境内有权自由迁徙和居住。
  ㈡人人有权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并有权返回他的国家。
  第十四条
  ㈠人人有权在其他国家寻求和享受庇护以避免迫害。
  ㈡在真正由于非政治性的罪行或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的行为而被起诉的情况下,不
得援用此种权利。
  第十五条
  ㈠人人有权享有国籍。
  ㈡任何人的国籍不得任意剥夺,亦不得否认其改变国籍的权利。
  第十六条
  ㈠成年男女,不受种族、国籍或宗教的任何限制有权婚嫁和成立家庭。他们在婚姻方面,
在结婚期间和在解除婚约时,应有平等的权利。
  ㈡只有经男女双方的自由和完全的同意,才能缔婚。
  ㈢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会单元,并应受社会和国家的保护。
  第十七条
  ㈠人人得有单独的财产所有权以及同他人合有的所有权。
  ㈡任何人的财产不得任意剥夺。
  第十八条
  人人有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改变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以及
单独或集体、公开或秘密地以教义、实践、礼拜和戒律表示他的宗教或信仰的自由。
  第十九条
  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
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第二十条
  ㈠人人有权享有和平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㈡任何人不得迫使隶属于某一团体。
  第二十一条
  ㈠人人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
  ㈡人人有平等机会参加本国公务的权利。
  ㈢人民的意志是政府权力的基础;这一意志应以定期的和真正的选举予以表现,而选举
应依据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权,并以不记名投票或相当的自由投票程序进行。
  第二十二条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并有权享受他的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自由
发展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各种权利的实现,这种实现是通过国家努力和国际合作
并依照各国的组织和资源情况。
  第二十三条
  ㈠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
  ㈡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㈢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使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
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其他方式的社会保障。
  ㈣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第二十四条
  人人有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包括工作时间有合理限制和定期给薪休假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㈠人人有权享受为维持他本人和家属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准,包括食物、衣着、
住房、医疗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
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
  ㈡母亲和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顾和协助。一切儿童,无论婚生或非婚生,都应享受同样
的社会保护。
  第二十六条
  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
属义务性质。技术和职业教育应普遍设立。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而对一切人平等开放。
  ㈡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教育应促进各
国、各种族或各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容忍和友谊,并应促进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各项活动。
  ㈢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㈠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
  ㈡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
享受保护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
  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
得充分实现。
  第二十九条
  ㈠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因为只有在社会中他的个性才可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
  ㈡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确定此种限制的唯一目的在
于保证对旁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适应道德、公共
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
  ㈢这些权利和自由的行使,无论在任何情形下均不得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第三十条
  本宣言的任何条文,不得解释为默许任何国家、集团或个人有权进行任何旨在破坏本宣
言所载的任何权利和自由的活动或行为。




            以欧洲的名义阻止纳粹悲剧重演
                     格鲁克斯曼
                     法国当代学者。本文原载《二十一世纪》(香
                     港)1999(10)陈彦译

  格鲁克斯曼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70 年代法国「新哲学」潮流的代表人物,也是法
国典型「干预型」知识分子。从 70 年代开始,他就活跃于反极权、反越战,甚至反对启蒙
传统中将理想强加于社会的政治偏见等活动中。他的学术建树表现在其将战争、极权、激情、
爱滋病等现象纳入哲学思考,拓新了哲学范畴。

  1999 年 7 月,本刊委托陈彦先生就科索沃问题访问了格鲁克斯曼。下面▲代表本刊的
提问,■代表格鲁克斯曼的回答。
  ▲科索沃战争无疑是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国际事件之一。战争提出了一系列有争议的
问题,如主权与人权、强权与公理等。您是一位十分关注这一战争的有影响的哲学家,我们
很想听听您的分析。
  ■这一战争引起了很多争论。这些争论不仅遍及整个西方国家,而且遍及各政治派别。
传统的意识形态派别发生分裂甚至重组,比如说,传统上反对越南战争的知识界甚至政界人
士,此次就支持北约对前南斯拉夫的干预。而更多的是右翼人士,在法国是比戴高乐更偏右
的人士,则反对这一干预。实际上在东西冷战时表现十分强硬的人、反共产主义的、持民族
主义立场的人,此次似乎成为切.格瓦拉的狂热崇拜者。在美国,共和党领导人甚至引用贝
兹的反越战歌词来反对干预科索沃,而在当时,共和党人主张将反战的贝兹送入监狱。
  我本人对南斯拉夫的立场一直没有变。自我于 1991 年在前南斯拉夫看到了塞尔维亚军
队炮击平民区,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百姓,我就明白到这不是一场内战,而是一场军队攻击平
民的战争。在波斯尼亚,塞族军队炮击墓地,枪击医院,以达到改变边界、改变权力布局、
驱逐异族的目的。科索沃所发生的事,正是我们所见的十年来在前南斯拉夫发生的事。这是
一场没有两军对峙的战争,这是一场回荡着被困、被围、被残杀的城市和村庄的名字的战争,
而围困这些城市和村庄的,正是南联盟的正规军。从这一天起,我就主张利用各种手段制止
这种事情发生:外交压力、舆论抗议、经济制裁,甚至不惜动用军事手段,为的是保护平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来说,北约的干预有两个弱点:一是干预太晚,一是干预力度过弱。
如果北约在一开始就强烈干预,这一行动持续的时间就会更短,就会较为有力地避免塞族军
队与警察进行种族清洗,将一半以上的阿尔巴尼亚族人赶出科索沃。
  1991 年 12 月,我同十几位欧洲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今天已故世的戏剧家尤内斯库,在
法国《世界报》上发表公开信,要求当时正在马斯特里赫开会的欧洲各国领导人,就波黑的
斯雷布雷尼察暴行发表一个共同声明:在欧洲领土上禁止炮击平民。假如当时欧洲领导人通
过了这样一个声明,其后的波黑和科索沃的暴行很可能就不会发生。
  ▲您既然主张对南斯拉夫进行武力干预,那么您的依据是甚么?以甚么名义对科索沃进
行干预?以人权的名义?以欧洲的名义?
  ■我们可以说是以人权的名义,但首先是以欧洲的名义。1945 年后诞生的新欧洲,是
奠基于对希特勒与斯大林暴政的拒斥之上的。欧洲最后一次强迫平民迁徙的暴行是二战末期
斯大林强行迁徙一千万德国人,他们显然并非都是纳粹份子。在此前,希特勒犯下了更为残
忍的罪行。欧洲共同体正是要确立这样一个原则:人民有权在其出生之地生活。法国、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是三个在二战中受纳粹蹂躏的国家,波、捷两国尤为惨烈。这三国同德国的和
解正是在这样一个原则之上达成的。任何人不得强迫民众迁居,当然更不得屠杀平民。德国
在战后请求了宽恕,这同日本人不一样。一直到现在,日本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仍然暧昧。
德国深深地承认其所犯的罪行,儿童在学校接受这一观点的教育。同时,波兰人也向德国人
请求饶恕,这一点也许中国人不太了解,因为波兰在 1945…46 年间也强迫流放德国平民。波
兰请求饶恕是波兰天主教主教在 70 年代作出的,而当时波兰的共产主义政权是不同意的。
同样地,捷克在 1989 年「天鹅绒」革命之后,被选为总统的哈维尔到德国向德国人请求宽
恕,因为 1945 年捷克将苏台德地区的德裔农民驱赶出境。所以,禁止向平民发动战争是欧
洲和解的原则,是民主欧洲的基本原则之一。这是欧洲民主、欧洲联合的先决条件。
  当米洛舍维奇于 1991 年发动这样一场战争的时候,欧洲政界手足无措,但公众则极其
厌恶。一部分知识界人士则到实地考察,渐渐影响大众舆论。人们很快就意识到,前南斯拉
夫发生的事实际上危及整个欧洲战后的秩序,动摇欧洲联合的原则。所以,我们可以说,对
科索沃的干预,正是基于欧洲的合法性,为了防止欧洲再度坠入 1910…45 年这种自杀的战争,
尽管这一干预有些过晚。
  ▲如果说对科索沃的干预是以欧洲的名义进行的话,那么怎样解释美国的参与?
  ■美国同欧洲各国政府一样,开始是根本不愿意干预的。捷克总统哈维尔最先意识到南
斯拉夫问题并非一个局部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威胁到整个欧洲的问题,事关欧洲的命运。
渐渐地,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欧洲政府开始感到羞耻,因为有人在欧洲的中心任意杀戮
平民,也为一个如萨拉热窝这样的城市被包围五年而羞耻。在萨拉热窝,军队不仅在周围的
山上向市内炮击,而且一些职业射手更以枪击出门打水、买面包的孩子为乐。这种局面实在
是欧洲的羞耻。传媒长期报导波黑事件,公众压力日益扩大,逼迫欧洲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
欧洲政府的态度使得美国政府面临选择,要么参加,要么反对。美国也有少数知识界人士、
记者指出,欧洲一旦发生战争,回到本世纪上半叶那种状态,美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是
美国离科索沃很远,有大西洋相隔,美国此次决定干预,简直近乎奇迹。美国政府如果决定
不干预,美国舆论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对之声。
  伊拉克战争有石油资源,伊拉克的飞弹也可以打到以色列去,有一个关系到全球战略的
问题,科索沃既无资源,也没有可以影响世界的其它因素。欧洲的和平、平民的生命是欧洲
政府干预的原由,也是美国干预的原由。
  ▲有人认为,美国干预的实际目的是要抑制欧洲、阻止欧洲联合的进展。
  ■抑制或阻止欧洲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让这个癌症长期留在欧洲的心脏。南斯拉夫危机自
然会牵动整个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的周边国家如阿尔巴尼亚等是不能长期容忍本族同胞被
屠杀的。这即是说,如果没有北约干预,欧洲中部就将会有一个类似于塞浦路斯、巴勒斯坦
或者克什米尔的局势,欧洲的心脏地区就会长期留存一个恐怖主义、游击战争的冲突之源。
对于美国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为理想的削弱欧洲的途径了。美国此次出兵干预,是帮助了
欧洲,而不是削弱了欧洲。
  ▲怎样理解俄国甚至中国在这一行动中的角色和反应?
  ■对于俄国与中国来说,此次战争确实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问题。米洛舍维奇的用意十分
清楚,他希望将俄国与中国拉入一场新的冷战中去。对于俄国,他以泛斯拉夫主义相引诱;
对于中国,他以反美帝国主义、反霸权主义为号召。俄国人曾经犹豫,但终于没有选择米洛
舍维奇的方向。俄国人和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