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 作者:大明余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央之国 作者:大明余孽-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唉,杨大人,这个事情多少年了,可是祖制在……”方从哲说了句,就说不下去了。
  “皇上,可是要改……”叶向高和孙承宗同时说了出来,可是都只说了一半,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太大,闹不好就是个天下大乱!
  “朕知道,这个事情很大,不过朕现在把你们喊过来说的是辽东大木的事情,辽东的普通百姓,现在也算过的去了,朕打算把砍辽东大木的事情交给辽东的军户,朕给他们工具,他们自己砍,自己给朕扔到江里去,朕派人在鸭绿江口守着。找大船运到五大造船厂,这样,不就行啦吗?而且,朕给军户钱,一颗大木运到鸭绿江就给……吴穆你看给多少?”皇上也有自知之明,还是问内行!
  “皇上,海运基本不花钱,这个臣要算一算!”
  “现在就去算,朕和各位大人等着你!”
  第十四节 海军二
  几个大人陪着皇上说着军户的事情,吴穆出去找人算账去了。
  杨涟是个大胆的人,“皇上,您真的不是要改户所?”说着,杨涟还盯着皇帝的眼睛!
  杨涟啊,你这不是逼我表态吗?你以为周围的几个人都和你一样!你杨涟杨大胆,是天不怕,地不怕,但是我可不行,要是这个事情传了出去,那些个兵头不造反才怪!
  “杨大人!这个事情现在不能说!”王再晋直接就把皇帝的嘴给堵上了。
  皇帝看了看王在晋,这个家伙是内阁推举出来的阁员,皇帝因为对他不了解所以和他比较疏远;这家伙是个识大体的看来不是很糊涂,以后可以用用:“王卿,没关系的,朕是明白的,朕年龄小很多事情急不得!”说着皇帝用嘉许的目光看了看王在晋,王在晋差点没飘起来!“杨卿,朕现在还动不得军户啊!要是动了,我大明的江山就……”
  “皇上,是臣操且了!”其实杨涟这个人有两个大毛病,一是胆子大,二是急躁,这个事情是能说出来的吗?看来你还是很多太嫩了!别看方从哲啥都不说,叶向高欲言又止、孙承宗死不搭话,其实他们那个不明白这卫所和军户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只不过这个事情太大,一个不好就要天下大乱,所以没有稳妥的法子,他们是不能这样的!
  “呵呵,杨卿是有些操切,不过您能给朕分忧知道说出来就好,不过这个事情不许传出去!你们几个……”皇上看了看几个伺候的太监,几个太监腿都软了,他们也是明白这个事情要是传出去,他们就死定了,一个个吓得体如筛糠,毕竟对皇帝而言,为了保密,杀几个太监比让他自己杀鸡容易的多,“你们去内侍房待半年吧!”皇帝最后还是没有杀他们,不过几个大臣可是很震惊的,在他们的心理,大明的皇帝对宦官都是不错的,可这位皇帝,却没有这样的心态,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现象!
  就这样,军户的事情被按了下去,不过皇帝真的没有行动吗?
  半个时辰后,吴穆回来了,“启禀皇上,臣下等计算后,以为每颗大木以银半两为宜!”
  “那就这个数吧,不过是不是太少?”
  “启禀陛下,这个数不少了!臣等计算后发现,运到船厂每棵大木须银8钱,军户占了很大的分量,再说了,这个可是上千万两的银子!”
  “恩,这样算多是多了点,不过这也是个累人的伙计,不能再少了,这样吧,辽东的军户拨出一半来,去砍木头,这些人的军屯,就不要种了,他们就是伐木兵了,朝廷按他们砍的木头给银子,工具开始朝廷发给,以后他们自己挣了银子自己买把,不过把他们从军户里划出来,就归在伐户吧!”
  几个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您这叫不操切,比我们操切多了,一下子,辽东8万军户近40万人就砍树去了!”不过杨涟可是感觉不错。孙承宗就更是感慨了,皇上啊,您是用别的差事分化他们啊!
  其实他们那里知道皇上的注意!全国在修路、治河,以后军户能种地的种地,能打仗的打仗,不能的嘿嘿,全都给修路、治河、砍树去!至于后世会不会出现环境问题,现在老子考虑不了那么多了,现在老子就是要上世界海权争霸的第二班车,要不等英国彻底崛起了,老子还搞个屁!不要告诉我打什么最厉害的国家然后就战而胜之,老子就明白一条,你还是小孩的时候,我就灭了你,那是最轻松的!再说了,这些军户,比佃农都惨,不给他们点甜头他们能平衡?
  “那这个砍树的事情就定下来了!工部抓紧时间去给我造工具去,就是火炮停了也给我把工具折腾出来!”
  工部三大员连忙应声:“是!”
  “吴穆,你要派得力的人去辽东,建立几个扔木头的码头,砍木头不容易,还要运下来,人要吃,要出力,刚开始伐户(现在就取消了他们的军户户籍!)们会很不容易,没粮你就想法,这个事情户部也帮衬着,该花的花,先免他们一年税,明年就按30税一的收,总之不能让人家觉得吃亏了!”
  “是!”几个人正要退出去,“等等,还要派人去看看那里能砍,那些能砍,太小的不能用的,还是不要砍!开始要在伐户里找明白人!另外按照每个千户或者几个千户所一个伐户队进行编制,要不几个人砍完了,再运,也太慢,让他们分分工,这样也快些!”
  “皇上声明!”
  于是一帮大臣去忙活了!这次御史没有捣乱,为啥?皇上自己花钱,懒得管!再说现在一般的朝臣看他们也不老顺眼,而切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又要抽鞭子还是算了吧。
  折腾了俩半月,对这些军户是连劝带骗,总算是把他们搞定了,这些人到了鸭绿江边的宽甸、长白山一看,这满山遍野都是4人抱的大树,这不都是银子吗?几个人试着砍了几颗树,扛到江边扔到河里,当场就拿到了银子,这个消息立即就传开了,大家伙赶紧到户部、工部和海事部在当地设的理衙门登记拿了工具就要上山,不过被劝了回来,为啥?太乱,最后又是一通乱,为啥?按照原来的千户所编就是了?嘿嘿,皇上黑着内,把原来的千户所都打乱了,这回是全新的进行伐户编制,伐户门的头头都是老头子,而且没后的居多,这样,伐户内部进行欺压的事情就少了,结果这些人在按照海事部和工部商量好的组织后进山的进山、运输的运输、记账的记账、搞后勤的搞后勤,最后大家发现,谁也没吃亏!每个人每月基本都能分到3两银子,结果呢?原来不愿意来的军户就不高兴了,最后内阁和皇帝商量,把各地无地的军户也扔辽东去,就这样,辽东又多了很多伐户!人多了就有一些事情要解决了?什么事情呢?吃的要运!穿的要运!结果后来内阁和户部发现,这些原来的军户,现在的伐户,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专门向鸭绿江边运东西的船过去,十分的活跃了山东的经济!而且人都差不多达到了100多万,人多了,纠纷也就多了,最后决定在当地开了几个县,设立几个县官。不过这是两年以后的事情了。
  大木的事情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各地的大棚建设,这个工部可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每个海军造船厂都附带一个大型的大棚厂!用来给大木加温,不过这个可不是简单的加温,大木的水汽,被蒸发出来后,大棚一侧的火塘就温度加高,另外一侧就打开大棚的一个顶盖,让水汽出去,过去需要风干3年的大木,现在只要15天就可以了!很多老船工看见了实在觉得很是神奇!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些大棚,皇帝和海事部,可是花了上百万两银子!
  第十五节 皇商二
  花开两只,说说皇商的事情,到了天启元年的8月,皇商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普通商人,甚至连一些有这官宦背景的商人也有些受不了了。这是为什么呢?
  皇帝给了王和一个很特别的要求就是要求王和在各地开票号!皇帝看过《乔家大院》自然知道很多票号里的事情!小皇帝把票号的营生告诉了王和,王和把这些记录了下来,把商人们喊了过来,商人们一听这个不错,但是商人们有一个问题——他们的银子基本都花在了拍卖会上,那里还有这样的本钱啊!王和把这个事情反应给了皇帝。其实王和的意思是皇帝手头的银子不会一天就花出去,不如拿出来开票号。皇帝一听,你小子有注意,可以直接就给了王和这个授权,皇帝说,这个票号就叫大明帝国皇家票号!
  皇帝在各项基金中拿出了6000万两银子!要求是这样滴:首先票号,可以汇兑官银!按照2%进行汇水的收取!(不少了!)可以做到异地存取款!不过票号在盈利的时候要接受户部和吏部的联合监管,如果出现比较大的官员存款要向上进行汇报!皇帝又开始打官员的主意了!其次,票号要统一,全国先定下来就这样的一家,皇帝是大股东,其他的商人可以用自己的商铺作为入股,也可以按照加入的银子折算股本。第三,皇帝要求,小额的存款要给利息,暂定为最小起存为10两白银,利息为每月千分之五(好低呀!),可以放贷,利息为每月百分之三,异地汇兑按照每500里加收1%最高5%来进行计算,皇商内部减半!第四就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一定的时候票号要按照朝廷的意思进行银币的发行!但是必须在户部和工部的监管之下!第五条就是,皇商内部可以在各地府县自行设立分号,但是必须在总号备案!而且不得泄露票号机密!
  这么五条一出,皇商们是真的感觉到了,皇商对皇商的看法是不一般的。再加上皇商的其他的优惠,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就是皇商在很多层面上的优惠,造就了皇商在几乎所有商业系统上的垄断地位,直接造成了对大明帝国本就不健全的商业体系的严重打击,在8月的时候开始进入总爆发,直接的结果就是江浙地区没有参加皇商的松江纺织大户的抗税运动!南直隶户部尚书张鸣鹤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很是喊了一顿冤屈:
  ……松江织户多有不平,言到皇商处处得好,吾等艰辛一年所得不及皇商一季所得,且皇商不税,何以如此不平……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7月开始收夏税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不过那个时候小皇帝和内阁都在忙活这海军的事情,各地报上来,也没有注意,等到发现的时候,就不得了了。最后内阁首辅户部尚书方从哲在户部的统计上来后就开始掉汗了!为啥?全国因为连续两位皇帝的去世花了很多,而且夏税晚收了两个月,但是也收了320万两有余,可是今年的商税只有可怜巴巴的80万两不到。这个事情可大可小,现在的皇帝可是习惯了动鞭子的,没看见那帮过去唠唠叨叨的御史现在连个屁都不放了吗?再说了现在皇帝基本上是每隔几天就找几个文官的麻烦,看不过眼就是剥皮实草的结果!没办法,方大人,硬着头皮去找皇帝了!皇帝知道了以后,也是很震惊,不过没有发脾气!把内阁的人也一起召到尚书房,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必须扩大皇商的规模!
  这是说扩大就扩大的事情吗?
  别的不说,原来的老皇商就不愿意有新人进来,为啥?多一个人就少一份利。等陪同的王和说了这个话后,皇帝就怒了,“奶奶的,老子给他们路,不能只让他们自己走,这也太跋扈了!”说完喘了口气:“你们几个想个办法,想进的人可以,交入会费!”
  “皇上,您说的入会费是什么?”
  “王和,你是不是猪脑袋?你进我这的时候不给外边的小太监几个?”
  “臣明白了!”
  “自己去定好,不能低了!这些家伙半年前不来,现在哭着喊着要来了!得给他们放点血,而且告诉他们,该交的税一个子都不许少!现在觉得冤枉了,早干吗去了!”
  几个大臣一看皇帝是真的动了气,哆哆嗦嗦的退了出去,内阁直接就拟了票,皇上看也没看,直接就批了。
  第二天京城就贴满了全国再选皇商的布告,不到半个月,全国就都知道这个事情了!商人们一窝蜂的跑到北京就等着加入皇商,结果是这回皇商的条件除了原来的以外,每个商人要交1万两银子!商人们一看,交!交完银子就行了?不行,税银也要补上!补!补完就行了?不行,还得交一成的罚款!哎,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认罚!得您都办起了,领牌子,拿规矩走人。
  回头皇帝一问,收了多少?王和乐的嘴都闭不上了!多少?差不多9000万两!
  “皇上,您要是商人,天下的银子不都的跑您口袋里去!”
  “大胆,你这个畜生,这样的话你也敢乱说!”王安可是吓坏了,你王和不要命了,把皇上比作商人!
  “无妨,不过朕要是做商人,估计得赔的卖老婆!”
  ……
  就这样皇商,第一次的扩张在天启元年的10月完成了!
  而在天启元年的10月令后加入和没加入的商人更后悔的事情发生了。10月初六在天津港登陆的到日本的海船回来了,在5月出发的商船带了价值600万两白银的货物,在海军的12只追击战舰和4艘主力舰的护航下去了日本,回来的时候却带了2000万两白银和120万两黄金!这是什么样的暴利!后加入的皇商,先是垂足顿胸的大骂了自己一顿,然后就是狠狠的高兴!老子现在也是皇商了!再然后就是一顿美好明天的憧憬!
  其实皇商在这半年之内真的只是这样的几个事情吗?远远说不完。
  皇商现在在内部也开始进行了分化,比如生产的、运输的、销售的、海贸的。而最有意思的是一些山东的商人,居然在日本搞起了保安商号!其实这是皇帝自己的恶搞!他知道日本现在还说不上太平,就让几个自己前世的老乡,搞了这样的公司,在山东的卫所找了很多身高体壮的军户到了日本,结果就是按照每人每月3两黄金提供保护!皇帝提供的家伙可是真正现在军队轻步兵的装备!这在日本就是重的不能再重了!结果第一批3000名保安公司的一线职员直接就被抢光了,皇帝还害怕他们在日本过的不好!结果后来一打听,皇帝自己的鼻子都快被气歪了!这帮孙子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