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些人每天坐在電腦前面,公司吹著冷氣,後腦勺很僵,是不是用這個方可以醫
得好呢?
其實有機會,但這「機會」關係到幾件事,桂枝加葛根湯,平常用科學中藥會不
會有效都很難說。因為葛根的藥性比較弱,所以它基本上是一個重劑量的藥,就
好比說桂枝湯如果吃科學中藥,少的話1。5克、多的話5克,通常桂枝湯該有的
藥效都會出來,可是要做一個科學中藥的桂枝加葛根湯,我們用桂枝湯5克、加
葛根1克,共6克,以科學中藥而言算是很大包了,可是這樣後腦勺會不會鬆,
要看個人體伲R驗楦鸶乃幮员容^淡,這個劑量不是人人都可以鬆得開,那麼,
臨時這樣用桂枝加葛根湯會不會有用呢?我想是平常就要吃一點,當你有時候覺
得後腦勺變僵時,去買點單味的葛根,用溫開水吞點科學中藥,有些人只要吃到
0。4克就覺得後腦勺變溫暖、微微出汗,鬆開了,這種人通常是有在練功的人、
身體很通的人,有些人吃葛根,科中吃了4克,才有點鬆了,每個人不太一樣。
葛根的這種效量,科學中藥通常是很曖昧的。如果是煎劑的話,大陸的郝萬山教
授在教到這個方時,就說一般我們說冷氣房的病、或電腦前坐太久,有些人抱怨
後腦勺都是僵的、肩膀都是酸痛的,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方,來幫助後腦勺或是肩
膀比較不要酸痛呢?其實後腦勺、肩膀這個區塊都是可以的。
郝萬山教授在說葛根治肩膀酸、後腦勺僵的時候,他就說葛根啊,他是用煎劑,
生藥材的劑量,一開就20克到40克,一次起碼20克起跳,不然的話不會有效。
桂枝湯桂枝放10克,大約放3錢,炙甘草6克到10克,可是白芍要放30克,
30克要用炒白芍或用赤芍,不然的話,會拉肚子,葛根吃多了不會拉,可是生
白芍,吃多了會拉肚子,為什要這樣做呢?他說跟桂枝相比,多出來的芍藥,會
跟炙甘草形成芍藥甘草湯結構,可以放鬆肌肉、活血,然後他說因為這樣子的人,
吹冷氣、後腦勺僵的人,多多少少有一點風濕,所以驅風濕的藥,威臁桑瑴睾
驅風濕的藥,或是秦艽,也是很溫和驅風濕的藥,元朝李枺幸粋秦艽白朮丸,
是治痔瘡的,威臁珊颓剀矗伎梢苑诺10克,他說如果你的肩膀酸、後腦勺
僵,通常也會有一點血液循環不到的感覺,補血和活血,可以用雞血藤,放30
克,因為需要它補血的效果。郝萬山教授就說,薑、棗可用可不用,不過這基本
上是治肩膀的藥,不是治感冒的藥,所以不太牽涉薑、棗的藥性,臨床上這樣的
效果不錯。
今天拉拉雜雜跟同學說治肩膀酸痛的方,其實是在跟同學講基本的加減,這種枺
西,不必覺得很偉大,一字不可更動,同學可以隨便創,老同學、老助教都是隨
手在創方的。像是如果有風濕摃在那兒,害葛根的藥性通不上來,你不要用時方
的驅風濕藥,就用一些經方的麻杏薏甘湯,那也是可以的,效果有時還強一些。
但是同學要知道:這個方子吃下去,確定肩膀會鬆、後腦勺會鬆嗎?
對不起,不能確定,因為我們今天的人肩膀酸,後腦勺僵,如果只是局部受一點
風寒、氣血不通,那用一點以葛根為主軸、驅風活血的藥,是有效的。可是有更
多肩膀酸、後腦勺僵的患者,他是因為命門之火不夠,氣上不來,我們在中基課
有教椒附散,補命門之火,蒸動水氣上來,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所以,這種藥
吃了三五帖也洠У臅r候,就要考懀遣皇敲T之火不足,把一把右尺茫遣皇
很虛弱,命門之火洠в袝r,右尺茫袝r也會很浮大的,整個浮上來是虛的表現,
右尺茫殖劣址,才是有力的腎。
像陳助教公司的老闆,有一次肩膀酸痛,因為他是單親爸爸,要照顧小孩,又要
經營一家公司,真的很累,壓力很大,他的肩膀酸痛,有一次我們就問他:「你
要不要回家灸關元看看?」他灸了關元後,一夜之間,就好非常多。所以如果是
命門之火不夠的話,就灸關元,不然的話,吃藥的話是吃真武湯或附子湯,未來
我們會教到的方子,補腎陽也是一個方法。凡是關係到腎的能量要好起來,非常
會關係到平日的為人,最要緊的就是不要「失志」,這個不是吃藥不吃藥的問睿
講到肩膀酸、後腦勺僵,其實「葛根湯」治癒的機率,比「桂枝加葛根湯」還要
高,它有麻黃嘛,又通血又驅風濕。
但是,在治療感冒的臨床上,是桂枝加葛根湯證的,我個人不贊成就直接用葛根
湯,因為多一味麻黃,當人體不需要它的藥性時,它很容易把人搞虛掉。
 
而且葛根這味藥,還有一個問睿覀內蔗岵艜|碰它,就是「葛根到底入不入
陽明經?」,當你的臉是三叉神經痛的時候,三叉神經是人體足陽明胃經咝械
地方,用桂枝加葛根湯或葛根湯會不會好?這關係到葛根到底是不是確實入陽明
的藥,從〈太陽篇〉的角度來看,會覺得葛根好像在太陽經上的表現多一些,可
是,將來看「葛根湯」的醫案時,就可以看到它治鼻福а住⒅稳橄傺住⒅吾樠鄣
效果,那就確確實實是牽涉到「陽明經」的病了。
〔整理者/桂枝團〕


JT叔叔药势(2) 经方、时方药理学之差异


和人论医,有时会被反问一句:「既然你说经方派的方子这麽有效,那为什麽还会处在完全
的弱势呢?怎麽可能医生不晓得要用经方呢?」 这当然有许许多多的原因啦……好比说,
「如果」如今是一个「经方盛行」的时代,若有医生开药吃坏人,保證可以被告翻。因为拿
《伤寒杂病论》来一对,就会晓得他哪里诊断错误,没处可逃的。 可是,如今的中医是「百
家横行」,於是乎曾在西医卫生署管事的JT的爸爸也曾笑说:「中医医坏了怎麽告?除非是
他开砒霜!」真的,毫无标准可言的,为了自身好存在,经方派还是消灭算了。这是略举一
例。 不过,在本文中,我想专注在「本草学」领域的一个大因素。 一个人解释事物的标准,
会影响到他看待事物价值的结果。 如今的「经方不盛行」,在「本草学」而言的原因,就是
「医生变成诺贝尔文学奖评审」! 什麽叫做「诺贝尔文学奖评审」? 就是,他们只会自己
所熟悉的那一两种语文,任何外文作品却要英译了才能送审,你我们所熟悉的中文著作中,
觉得好看得不得了的小说,或是动人得不得了的诗,哪一样翻成英语、德语还能维持它原来
的文学力道的?不可能,中国人的单音节字所形成的声律美,译成外语就没了,於是,你译
得再好,也是功力折损一大截。泰戈尔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集,还是他自己苦苦英译再请叶
慈帮他改错字的哩! 所以,外语作品得文学奖的,什麽川端康成、什麽高行健,他们的作
品,都是「蛮具有适合英译的特质」之作,却绝非该国家本国人最受感动之作。本国人看了,
还是打瞌睡的人多些。 而这件事情,拿到中医的世界来看:就会变成这样── 考检考、特
考也好,上医学院科班出身也好,《伤寒杂病论》,也就是《伤寒》、《金匮》二书是一定会读
的。可是,为什麽读了,而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试吃,给家人吃吃,也算是在临床了,却不会
察觉出《伤寒杂病论》真的比《温病条辨》之类的其它书更正确、更有用?这不也是个「谜」? 
其实,也不是谜。 如果你拿起今日的《伤寒杂病论》的标准本子,也就是《御纂医宗金鉴.仲
景全书并注》来读一读,再拿起其它必读之书《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温病条辨》来读
一读。因为你是第一次读嘛,不懂的地方,也就看一看它们的批注,参考参考其它书所论的
方义、药性……。然後,你就会觉得:《伤寒杂病论》这本书,真的是没什麽了不起!什麽
号称「万方之祖」的「桂枝汤」,不也就和「参苏饮」差不多?浪得虚名,难怪後来被九味
羗活汤和川芎茶调散篡掉! 这种「觉得差不多嘛」的感觉,就是我觉得最惨烈的一种感觉。
因为在《医宗金鉴》和《医方集解》中批注桂枝汤方的注文,这种「将古书翻译给你听的语
言」,就是那套一面倒、完全站在时方派角度解释事物的「时方药理学」! 你用那套阿猫阿
狗的语言来看经方派的原典,结局就是那些阿猫阿狗会得到诺贝尔奖! 那套「解释系统」
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和侮辱。 重审桂枝汤.前言 找一首经方来看看吧。 「桂枝汤」如何? 「名
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
营。桂枝君芍药,是於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於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
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
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
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後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
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稍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 「此足太阳药也。
仲景以发汗为重,解肌为轻。中风不可大汗,汗过则反动营血,虽有表邪,只可解肌,故桂
枝汤少和之也。《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桂枝
辛甘发散为阳;臣以芍药之酸收,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令走泄阴气也。姜辛温能散(散寒止
呕),枣甘温能和。此不专於发散,引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麻黄汤专於发散,故不
用姜、枣,而津液得通矣。」 这是《医宗金鉴》和《医方集解》的说法。 学传统中医的人,
谁也觉得有道理。 但是,以经方药理的学习而言,这样,还差得太多。 现在让JT来当个
导游,请读者诸君忘掉物理化学,搁下「有效成分」,进入「气功」与「巫术」这两门「科
学」的领域,来再看一次桂、芍、草、姜、枣这五味药……看看和时方医家所见到的有没有
不同?(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岔个题,讲些别的事,故事才能继续往下走……) 中场
休息的岔题:病毒究竟是什麽? 我个人觉得:「科学」是一种慢慢「发现真理」的过程;在
仲景《伤寒论》的时代,我们把病毒看做是一种「邪气」(中国人的「气」这个字就很有意
思;「气」被中国人当做是「未知存在」的档案匣,凡是在该时点还不能确认的存在物,就
被归於「气」类之中,等到科学渐渐发现它的存在了,就一一脱离「气」这个档案匣中,例
如:空气、电气……),而到後来,电子显微镜发现了这种能通过陶瓷过滤器的微小「○?
物」(介於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组基因)。於是,也就「顺便」发现了病毒的机制:一组基
因,进到人的细胞内,对细胞下一些乱七八糟的指令,或许也因此破坏了生物的机能,但至
少达成了它自身的目的:复制它本身。 病毒这种东西,可往形而下走一步,也可以往形而
上退一步: 往形而下走,就是人类仿制它的生命形态而创造出的「计算机病毒」──一串
指令── 会令计算机为它复制、传衍这组指令。 而形而上的,日本人的家常话叫做「烦恼」,
中国人称之为「执念」──某些念头在人心中不断勾起人去重复动同样的念头,而对这个人
的人生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一种没意义的,具有自我保存、自我扩张之意图的,「无限
耗能循环」。 这种结构的存在物,它的本体,究竟是一种「唯物」的存在,还是在它背後,
还存在著一种可称为「邪念」的东西在操控著?好比说,计算机病毒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
有设计它的人的「恶念」在创造它。 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这是一个尚待深思的问题。 先
来跳开一下,谈谈另外两种东西的存在。 比如说宇宙好了,最近科学家计算出了「暗物质」
的存在,我们这个有形可观测的宇宙,只占了真正「宇宙总存在量」的百分之四,只有百分
之四而已!宇宙的其它大部分,都是未在叁次元世界具现化的更高次元(形而上)的存在。
我们所知的物质世界,只是「真正的宇宙」浮上海面的一小片投影而已。 最高级的科学家
不得不承认此事实,而最低级的迷信者亦信鬼拜神。似乎在中间的一般人,也就不必硬要否
定「看不到的世界」的存在了。 另外一样,同时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双重存在的
證明物,就是「人体」了。 人的身上有「经脉」,循行於人体的表面,用「穴检仪(傅尔电
针)」之类的机械来测量人类体表的电流量,会发现某两点之间的电阻特别小,把这些电子
循行较易的点连接起来,就画出了几乎完全等同於古书的「经脉」图形。也有人去检查「经
脉」那个区块的肉体,也会发现经脉上下的肉体细胞乃至於骨细胞,其排列会形成某种方向
性(参见《人体使用手册》);可是,要因此就倒果为因地说:「那些低电阻的路径是那些排
列造成的」却不行。因为,只要人一死,全身经脉就消失了,测不出来了。简单来说,就是:
人体的肉身,是不具有任何经脉得以存在的凭据的。 正如同宇宙背後有「暗物质」也就是
天外之天,人类亦有可称之为「灵魂」之「身外之身」的存在。而经络,就是长在灵魂上的
「灵体的器官」,它和肉体的诸脏器有极密切的关系,却不是「就完全等於」肉体的脏器。 这
一点,也就是「物心不二」(佛教语是叫「色心不二」)的观念,是中医哲学所特有,西方心
理学也承认,而西医却尚无能实践的观念。 光是用电阻测量、或能量照相的「科学」方式,
就会发现人一「生气」,就立刻会共鸣到肝经上,而对该经络的能量和物质化的「肝脏」部
分造成坏影响。哪里有病,哪一经的能量就会测得出怪怪的地方,中国人说「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