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七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禅七日-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加了标点呢,了不起了,不加标点,你连句子都读不下去。如果照现在这样排法呢,审正观察,这一行就完了,重新要起头,复次,复次是古文哦,现在讲话是,上面是第一点,

  复次,第二点再来,再其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乐,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喜,欲所引忧,不善所喜,不善所引忧,不善所引喜。还再其次告诉你,所以这个你看到佛经这里很难看,看看会烦起来,因为他太科学了,一条一条给你分析的太仔细了,如果你学会了这样,你写的文章写科学的文章就会了,写什么管理啊,什么……条理分得很清楚,很严密。他说,你初初在定的境界,初静虑说,离生喜乐,对不对,刚才不是讲过吗,离生喜乐,由证住此,如果真证到了离生喜乐,你的心理同生理状态,住此,所谓定,我们普通叫得定了,要佛学“住”,等于一个人房子搬进来住在里头安定了,断除五法,自然心理习气上断了五种东西,哪五种,谓欲所引喜,欲望所引的喜爱心理,清净了,不会起来,这个欲包括男女之欲的欲,饮食的欲,包括了要什么东西,要求什么等等的欲,这个心理清净了。那么引发心理一种无比的喜悦,同弥勒菩萨一样笑口常开了,欲所引喜。欲所引的忧, 忧愁的心理没有了,是讲欲所引,欲界中间所有,譬如说我明天想去买一个电暖器放在我的房间里,怕那个太冷,这也是欲啦,虽然是正当的也是欲啊,没有钱,还差了二十块,买不到,不晓得问他借好,欲所引的忧,心理的忧愁等等……。不善的所引的喜做坏事,行为不对的,可是习惯,很高兴,譬如抽烟啦,譬如喝酒啦,譬如做什么,很多,很多……譬如吃麻醉品啦,不善所引的喜,不善所引的忧。不善就是恶的。不善所引的捨,捨是什么呢?在这里,不善法所引的捨,这个难懂了,只要你想想这么的,譬如我看这个东西,这个木鱼是这位小弥勒佛的,是他的,可是我真看上了,真看上了,他也很爱它,我也很爱它,我知道他问他拿,要来,他也不干,不问他要,我心理又丢不下来,格老子最后没有办法就一偷了事,等他这个小弥勒不在的时候,不善所引喜,我心理状态想偷了,不好,我学佛的,怎么可以偷呢?虽然是个木鱼也不能偷,他走两步,想想越可爱,管他呢,算了,偷就偷了,这叫不善所捨。切断干了,上就上,怕个老几啊,就是这样,这种心理,就是给你们讲佛学讲得非常好听,没有我表演的好,所以说你每一种书,每个东西要自己投进去,要深入进去,你才懂得这是个什么东西,文字语言我只能表达到这样,所以佛在楞伽经告诉你,世界上的文字,任何不管英文、中文,什么文字,不够用的,文字同语言也不够用,文字不能代表人家的意思的,所以有时候你写信给我,我还看不懂不是看不懂,你那个文章太高明了,我是看不懂,就是不高明也看不懂,你晓得我们人类讲话,文字是代表语言的,语言是代表后面那个思想的,我们的思想变成语言表达出来,大家听不懂耶,你我都是中国人,讲中国话给你听,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人与人之间意思没有办法沟通,这个语言文字不够用的,所以人与人之间,假使语言文字沟通的了,人同人之间没有误会了,可是人同人之间真有误会,你看我们讲话多困难,好不好,好不好,不是语言哦,光靠语言好不好,嘴巴还要裂开,眼睛要瞪一下,眉毛动一下说,好不好?全身的力量用上去对方才懂,所以语言文字是这样,所以语言你以为嘴巴讲话是讲话啊,有时候不要嘴巴讲话的,所以我呢,站在那里看看,你就晓得我叫你要来了,有时候你就晓得这个是不字,不字……,不要了。所以语言文字这个道理很难,因此研究佛经,尤其这个翻译,你要深深的投进去。这一段我也是带领你们叫你们圈起来,重要,这一段蛮长的,翻过来,讲打坐修定,就是上面数下来这一页,一二三四,第五行,

  复次,其次告诉你,于诸静虑等对障中略有五盖,这个你们都学过的,都知道,他说你们要修行修定,在静虑当中,有五种障碍,障碍不给它打破,你就修不到。将证彼时,能为障碍,他说你好好在打坐修定,快要到达那个定的境界,这个魔障,我们所谓讲魔,“魔”真有个鬼吗,是自己心魔,这个魔障,障碍就来了。何等为五呢,哪五个魔鬼来呢,一、贪欲盖,贪心来了,甚至你们年轻人打坐坐的好好的,这两天修行非常好,突然那个贪欲盖来了,生理起问题了,老虎就下山了,格老子把它一点都没有办法,你心理是非常痛苦,忏悔,不应该……,你愈不应该,它很应该的就来了,对不对,一定不错,贪欲盖只好向这边问,这边我就不好意思问了,一定的,这一边我也知道,这一边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才大了,第一个障碍。第二瞋恚盖,有时候用功用的好好的,忽然那几天脾气非常大,无缘无故的会脾气来,而且呢,想起来三十年、五十年前的事情,都想得起来,格老子气死人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气死啦,心理、生理习气,业力的障碍来,瞋恚盖。回转看,本来好好的同学,忽然你还用功吗,平常呢,还可以,虽然肚量还蛮大,彼此可以包容,忽然到那几天了,恨不得他离开他,再不然你不走,我走,就是这样,瞋恚盖来。还有呢,第三种,昏沉,一坐就睡觉,不坐还好,一坐就睡觉,等于我常讲的,老年人跟你少年人、年轻人,有五种相反的,老年人啊像我们这些老头很讨厌的,人老了,因为我是老头,所以可以讲的。你讲他的好话,耳朵聋听不见,你一骂他,他就听到了,第一。第二,现在你告诉他什么事,当下忘记了,年轻的事,五、六岁,三岁都想得起来,而且给你讲都是过去的事,不是现在的。第三种,坐到了就想睡觉,躺下去睡不著了。第四种,笑起来就流眼泪,哭起来没有眼泪。你们记住哦,你们到了几十年以后,都是如此,下面还多了,不多讲了。我们讲佛经,所以第三种昏沉就来了,昏沉有很多种,那么别的经典上佛也讲,两种,一种心理上的疲劳,容易昏沉,要睡觉了。一种是身体上的疲劳,也睡觉,身体不健康就睡觉了,尤其是打坐,平常精神蛮好,真的一打起坐来想用功,就来了,所以你看,你们别的禅堂里不在乎,在我,假使在禅堂里,你这个就逃不过我的眼睛了,有些坐在那里看到好好的,实际上在睡觉,昏沉。不昏沉,去掉昏沉的盖很难,尤其睡觉,譬如有些人,你睡眠睡惯了六个钟头,你睡五个半钟头起来打坐,一天都昏沉的,就是习气,睡眠是习惯,并不是必然的,昏沉,所以昏沉睡眠盖,把你障碍住了,得不了定。

  第四种,掉举恶作盖,不是恶作盖哦,这个字是叫恶作,在台湾讲国语啊,是第二声,是不是啊,恶,这是出哪里啊,你讲的,你们上去写下来,大陆现在是怎么样,用第几声啊,恶,可恶的恶,这个“恶”字读ㄨ\,你们怎么拼音,一样的,两边一样的,我以为两样的,掉举恶作盖,什么叫掉举,心不是散乱,可是不能清净,虽然坐在这里啊,你没有去想它,它自己出来了,等于一本书叫《笑禅录》,你们没有看过,讲用功的笑话,也是真话,有一个老先生喜欢学禅,天天在家里用功打坐,这个太太就反对,老太太,可是老公要打坐,她也没有办法了,太太也反对不了,干脆自己也跟著丈夫盘腿打坐,坐了两、三天以后,告诉丈夫,怪不得你要学佛、打坐,打坐真好。丈夫说,怎么你也学打坐了,他说你怎么晓得好处,哎呀,我一坐起来,十五年前,隔壁某人欠我十块钱,都忘了,一打坐,出来了,打坐有这个好处。他掉举,真的哦,所以你修行越好,从前的那个习气啊,老帐都会翻出来,老毛病会出来,它不是你想出来,散乱,它是掉举来的。恶作盖,恶作,就是我们现在的话,是什么呢?恶作,讨厌,有时候自己……我们人生活著很讨厌,有时候自己对自己蛮讨厌的,有没有?你们有这个经验没有,自己对自己讨厌过没有?有啊,那你好像跟我一样,都是一个人,有时候就会如此,掉举恶作。这五种盖,

  第五呢,疑盖,自己信心不够,有怀疑,所以有些人做功夫,学佛,其实已经到了某一个程度,某一个境界,因为自己认不清楚不够啊,又不行了,所以这五种盖,障碍。下面给你分析了,什么、什么……你看,诸佛菩萨是非常慈悲,

本篇文章由tianxin录入

    













南禅七日第二十五盘
南禅七日文本——25



  
佛为什么拈花,达摩祖师到中国来,是南北朝梁武帝的时代,还没有唐朝啰,唐朝还要等几十年以后才有。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法门。不过达摩祖师没有那么讲,这是我们后世讲禅宗的道理。达摩祖师,有人问达摩祖师,你到中国来做什么。他说我要找一个不受人欺的人,不受别人骗的人。很简单,其实这一句话就是话头,话头,话的头头,这个话,这个念头还没有起来,在哪里,每一个念头没有起来,在哪里?念头过了,到哪里去了?这就是话头。另一个方法讲呢,话头就是“问题”。人生问题太多了,为什么身体会酸痛,为什么还要吃饭,为什么拉大便,为什么有痛苦,为什么要高兴,都是话头。所以达摩祖师说,我到中国来找一个不受人欺的人,换一句话说,找一个不受别人骗的人。我也常常引用明代,明朝的时候有一个人讲一句话,讲得很有道理,你们听听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这句话很严重,任何一个人,包括这些教主、大师们都在内,包括这些英雄、帝王、豪杰都在内,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做了三件事就走路了,自欺,骗自己。欺人,骗人家。自欺,欺人。被人欺,受人家骗。任何一个人只做了这三件事,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就是这样一件事。儿女,俩夫妻生个孩子,传宗接代做孝子,自欺,孩子们也欺父母,我要孝顺你,谁都没有办到,最后都受人……所以,孔子过去也讲,真正的学问,真正一个人修养,勿自欺。不要自欺了,不要骗自己了。人生哪个不在骗自己。所以达摩祖师来,所以他,你翻开禅宗资料的记载《传灯录》,
  所以达摩祖师告诉你,禅宗非常注重行为,除了悟道,直指人心,见性以外,注重行为,所谓,报冤行,意思就是说,我们生命到这个世界一切都在还账,都在还人家的账,都在还账。譬如,我们出了家,常常上课堂要念,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塗苦。这四种恩为什么要报,国恩、父母恩、师长恩、众生恩,众生对你有什么恩?当然有恩,我们在座的哪一个下过田种过,哪一颗米是我们种的啊?哪个劳动,哪一件衣服是我们自己去织的啊?都是社会上众生的劳力弄好,你说我用钱买,哪一张钞票是你印的啊?印钞票为什么可以印啊?都用脑力、用智慧,头脑力量弄出来,所以众生恩很重啊,所以,上报四重恩,下济……这都是“报冤行”,达摩祖师真的讲随缘行,所以悟了道的人,随缘消旧业,不必造新殃。还账。你看永嘉大师在永嘉禅师证道歌上,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报冤行,随缘行,对于此事无所求,这四种行,就是修行,心理行为同外面行为,这个资料,禅宗史,达摩祖师这种资料在类书,禅宗的类书呢,在这个《传灯录》,其它的五灯会元各方面都有记载,不过,提醒你们多注意,开始没有参话头的,你们都知道,他跟梁武帝谈话不投机,为什么他来看这梁武帝,他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从海上来海路来坐船来,在广州登岸,广州,江南一带,黄河以南,所以叫南北朝,黄河以南,那个时代,那几年是梁武帝的……梁武帝是非常信佛的,自己做皇帝,又讲经又说法,又把自己身体,皇帝把自己身体布施给庙上做佣人,当然布施……搞得满朝文武大臣大家凑钱又把他赎出来,不晓得搞些什么东西,譬如像后代的李后主那个词,诗文做得多好啊,皇帝,政治就搞不好,所以李后主被赵匡胤俘虏了以后,赵匡胤讲,这个李煜啊,拿做诗、做文章的精神来搞政治,哪里会给我消灭得了呢,梁武帝拿学佛搞这一套的精神好好把天下治好,哪里在他手里自己就亡掉呢,所以不能说梁武帝,皇帝都信佛,你们这是不懂历史讲话,懂了历史,那是一个丑陋的事情,信佛是好事,他的行为、做法并不聪明,很丑陋。所以达摩来跟他谈,梁武帝,那还得了,把国家的财政拿来修庙子,什么都干,到处修,学术也好、文章好、学问好,所以我们以前读的诗,南朝三百……四百八十寺吧,三百八十寺啊,是四百,好像……我反正不会算清楚的,多少楼台烟雨中,你看修了多少庙子,当然,不是完全的,南朝是六个朝代啊,宋、齐、梁、陈、隋到唐,所以南朝这个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啊,所以江南风物之美,这个庙子,

  
这个达摩来见他,梁武帝当然晓得这是禅宗的祖师,很有礼貌对坐就问佛法,达摩祖师一点都不客气哦。他说,请问大师啊,我又吃素、又念经,又做了多少好事,又修了那么多庙子,这个以宗教徒来讲,了不起了,像我们讲哦,那是,你是大菩萨啊,达摩祖师说,他问这个好不好,有什么效果。达摩祖师怎么讲啊,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这是什么了不起啊,你功德做得大,死后生天,享福报,天福享完了再堕落下来,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不彻底、不究竟,不是佛法菩提道啊,这个梁武帝一定想你是个印度来的,又是佛教大祖师、教主,你看我为佛教做了多少,以皇帝之尊,那么多,希望他不发奖状嘛,来一个一顶高帽,半顶戴戴也舒服。碰到达摩祖师毫不客气,不懂事啊,当下训他一顿,此乃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这一下,话不投机,当然后面还多呢,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