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七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禅七日-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以前人少一点,差不多有时候一百把人,像我们每天晚上我上了座,两腿一盘,小参听报告,每个人,自己报告一天的心得,他讲的佛经也好,放的狗屁也好,我都每一句,每一个字要听完,听完了要答复,这个叫小参,解决问题,小,大小的小,参究的参,这次我不敢了,为什么不敢,人又多,诸位程度又参差不齐啊,所以我决心不答问题了,只讲给大家听,   
你自己解答问题,

  可是呢,  我手头还是有许多条子问问题,又捨不得,所谓捨不得啊,扔了,现在我趁这个时间答,不过你们写条子不是这样写法,我还接到几个条子,就是很……看了很生气,瞋心就来了,没有受过教育,名字都不写,好像下一个条子,老子下给儿子一样,我是你儿子啊,写给儿子嘛,下面还要写一个父字,爸爸写给你的,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程度,所以撕掉了,这也是个教育,就给你撕掉了,送给另外一个先生去答复你,那个先生姓字的,叫字纸篓,还有,你们问问题,这是打七了,不要……要晓得主题嘛!你问现在讲得是什么嘛,你学的听的是什么,在这个里头问问题,超过其它的,你等我在别的地方讲别的课的时候,你再问嘛,我是学得观音菩萨,那个千只手,千只眼,一个手里头有一个眼睛,乱七八糟的东西多了,讲别的,你问别的嘛,讲佛法问佛法嘛,结果问佛法,你问我怎么做小偷的,那怎么……唉来不及了,不是这个本题啊。现在趁这个时候,我看看有些可以答复的答复,有些也许我不知道的,无法答复,
 
   
有一位同学写个条子问我问题,他说你讲的法门是不是道家,仙家所讲的性命双修的金丹道,问题问得很好,问得非常不好,不晓得你是学佛还是学什么的,有书本都摆在这里,我讲的什么东西还有录音呢,还有录像呢,都摆在这里,这几天每一点动作都摆著,说的什么内容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你讲的法是不是仙家的性命双修啊,你说我刚刚给你拿的是什么书啊,是不是仙家的性命双修呢,你不晓得听到哪里去啰。你看过性命双修的书没有,我告诉你,性命双修是道家的,是宋朝以后,元、明之间所提出来的问题,也对,性命双修,道家的术语,批评我们佛家的人,学佛的人,也批评一般修道的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道家的话,你们要记就记嘛,心里又想记,这不是矛盾,最好吧,用意识去记,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祖宗的那个祖,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这是道这宋元以后,提倡性命双修的讲法,他批评一般学佛的人,禅宗也好,净土也好,是只修性功,只讲心理方面的,明心见性心理方面,但修祖性不修丹,不炼丹,所为丹,就把身体炼健康,身体修得长生不死,就是丹道,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英灵难入圣。充其量,死后,中阴身的这个阴神不散,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成佛成仙的境界,没有达到圣人境界,这是批评佛家的。一方面他又自己批评道家的,只修命,只晓得把身体用气功,修气脉,吃药、炼金丹修得长生不死,只修命不修性,对于佛家的心性之学没有搞清楚,此上修行第一病,还是不对,

   
因此呢,主张性命双修,那故事多了,假使你们这里今天是道观,是白云观也好,张天师的道府也好,我今天来给你主持讲的道家修仙炼丹之学,就不同啰,就另外讲法,那就不讲佛家了,因为你道家不懂佛家了,我是每一家都做过他的干儿子,随便那一家的家里事,我大概都知道,可以乱讲,你不行啊。我现在给你讲的气脉什么,用佛家密宗,也引用道家是为了你学佛真正的修定,不但修好了法身清净,也修好了报身圆满,这个法门,那么根据的是什么呢,拿来佛说的入胎经,再加上这两天讲的《瑜伽师地论》,给你提纲要,《瑜伽师地论》,我的妈妈,一百卷啊,你看四厚本,我还特别为了你们,叫台湾赶出来,一个电话到台湾,给一个老同学留守台湾办事处的,《瑜伽师地论》立刻印,我到厦门要用。噢,是,印多少本。我说大概几百本啦,印了以后这位同学很快办事,立刻印好,就赶快装运送到厦门,你看人家都是菩萨发心,然后打个电话,老师!都印好送厦门。我说多少钱啊。四万多。我说你怎么不告诉我,我叫你影印一下,一点点嘛,你何必全部印呢。反正既然印了,做功德给人家全部啦。我一听这一棒打我也打得蛮好,好好……阿弥陀佛,功德无量啊!这一部书一百卷啊,也是唯识法相学的大宗啊。杨仁山居士,欧阳竟无居士,包括太虚法师,太虚法师也是杨仁山居士的学生,欧阳竟无大师也是杨仁山的学生,后来的熊十力是欧阳竟无的学生,当然我没有见过杨仁山,那是前辈啊!欧阳竟无我们熟的,熊十力是欧阳竟无的学生,王恩洋也是欧阳竟无的学生,这些都是唯识学的大师哦,那个太虚法师要去跟欧阳竟无,两个人还是同学师兄弟,要讨论“法相”,那个欧阳竟无先生脾气非常大,太虚,他有资格跟我来谈这个,就拒绝了,我们都笑他,怎么那么“我慢”呢。讲这些,所以现在给你们《瑜伽师地论》,没有讲什么性命双修,讲金丹大道,你不晓得听到哪去了,叫牛头不以马嘴,不过如果,你看到性命双修,你想做参考,你有这个本事,不要走错了路线,你们可以做参考,那你应该看过道家一本书,比较靠得住谈性命双修,接近于佛法相同的叫《性命圭旨》。


本篇文章由tianxin录入

    













南禅七日第二十三盘
南禅七日文本——23




  

在上午我们介绍了见思惑,这个小乘法门的最基本。现在我们需要了解,见思惑是佛法修证最根本的道理,这十个思惑是根本烦恼,基本无明所在之处,见惑,也就是无明的现状。如果我们拿现在学术观念的分类,完全属于心理的、精神的,这五个见惑同思惑连在一起,是见解上的根本困扰,同有生命以来,根本的困扰,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十个结使,所谓“结使”,我们古代两种翻译的,就是十个“结”,打在那里的结,很难解脱所以修行,学佛就是解脱这个结,又怎么叫“使”呢,就是说我们生命在轮回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转到每一个部份去,所谓六道轮回,它的根本的动力,就是这十个东西,十个作用,在使我们向团圆的路上旋转,所以合起来就叫做“结使”,我们修持解脱是解脱这个东西。在佛学里,配合三界天人,其实不止配合三界天人,就是上自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这个层次,下至十八层地狱这个层次,那么总合起来,就是九十八个结使,一层一层的配合。所谓普通讲八十八结使,因为这十个是根本的,以这个来计算,道理在哪里?
  
我们做一个比方,等于一个人生下来这个脾气,我们现在讲这个人的脾气,这个人的个性,他从娘胎出来,由婴儿变成幼童,由童子变成成人变大人,他的脾气个性,天生的,所以我们现在在教育上特别注重孩子的性向问题,孩子有这个天才,有这个个性,他有画画的天才,结果呢,你硬想他学物理,或者学电子、工程,这就要了命,不行的。如果这个孩子生下来有文学的天才,你硬要他学运动,学科学,违反他的性向,他的本身……这个现在教育非常注重这个,所谓性向教育,这完全是准确的。我常常说世界上一般人做家长的,一个教育,文化教育,基本在家庭教育。自己做父母的,对于孩子基本的教育,没有弄好,要求学校,这是不可能的。学校教的是知识,基本的教育在父母。由一个婴儿到幼童,到十几岁的一个孩子,父母两个人的一举一动的生活就是教育。假使父母两个人天天吵架,这个孩子受的教育,已经非常高明了,甚至孩子对父母是反感,下意识里头已经种下了种子,

  所以我说今天我们的国家最严重,我所担心,忧心忡忡是下一代。一家生一个孩子,然后两家配来宠爱他。等于一个婴儿生下来两方面,五六个人在爱他,宠爱得比皇帝比太子还厉害,下一代不晓得怎么办,我所忧心的是这个,而我们做家长的人呢,做父母的,老实讲,自己的教育还成了问题,如何把这个模式教给下面。同时做父母的还有个错误呢,自己一辈子没有做到的希望,都寄托在后代身上。因为自己读书笨,希望儿子读书啊,要读书啊,实际上你都不会读呢,读个屁,就是要严厉的管他读,因为自己做不到,要他来做,下意识的,他不是有意的。自己想发财,做不到,叫孩子赶快啊,拼命发财呀,做不到的。性向问题,我们现在不谈教育,谈的太多了。

  
就是说我们根根上带来,这个小孩的性向、个性、脾气,这是基本了,如果这个孩子将来到了中年,长大了,成人了,或者他发了财,做个大老板的,非常伟大的公司的董事长,或者他到了政府机关做了伟大的首长,身份不同,形象不同,你说他那个个性、脾气一样不一样?一样,不过稍稍两样一点,那个两样一点,是外形的改变,脾气大的一样大,脾气好的一样好,甚至于说他到了六十多岁退休了,回来做老太爷了,那个脾气、个性还是一样,教育对他有没有改变?没有改变。我一辈子各种教育,都做过学生,军事教育、普通的教育,甚至大学里到大学研究所教育,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博士也一大堆,我始终的感叹,我的结论,教育对人一点办法都没有,改变不了他,只是增加他的知识,他的个性。所谓改变不了,他原始是个什么本质,就是什么本质。这个佛学呢,在《楞严经》来讲根性,就是根性,根根来的,本性,几乎是改变不了。所谓教育读到由小学到硕士、博士了,甚至在外面很多经验了,他那个本质是这个东西就是这个东西,教育等于在这个本质上加了油漆层,你把它油成什么顔色,就是,他本质还是这个。现在了解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了解了自己从生命带来的,这个个性、性向,对了,进一步就了解佛学了,

  
那么一个人的生下来的个性,性向,他又怎么来的,依我们佛学来讲呢,三世因果来的。一个精虫、一个卵藏,配上我们那个中阴身,拿普通话,灵魂,三个东西结合来变成一个人投胎来。这个,所以每个孩子带来的个性,十分之三是父母个性的遗传,母亲同父亲,甚至他的相貌也是两边遗传作用,这个遗传是因缘里头的,增上缘,是加工的,不是根本,根本这个个性是前生的业力带来。所以你们学了唯识晓得了,佛学里头,种子生现行,现行,前生带来的种性,变成这一生的,所有的现象,行为,所以我们生出来你看,同一个母亲生七、八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相貌,相同中间又有不同,不同里头相同,而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是绝对不同,不是完全遗传的。它的种子生现行生出来,现在这一生的行为,这一生的行为,做好做坏,这个习惯,又是新的肥料加进去了,现行呢?累积起来,做来生的种子,所以,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

  
所以,以佛法来讲,一般人经常问我,老师啊,你告诉我,老师啊,慈悲一点,不要给人家听到嘛,没有关系,你告诉我,我前生什么变的?我说,我也不知道谁什么变的。佛法有四句话,欲知前生事,你想知道自己前生是个什么人,今生受者是,你这一辈子的,生出来,父母、家庭、社会、时代,乃至所遭遇的、所经过的就是你前生的,业力果报的一个反影,种子生现行。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你问,自己这一辈子修行来生会怎样,今生作者是,看你这一生所作所为,行为做到什么程度了,这就说明了业力结使的关系,所以三界天人,我们修持,佛法的修持就是了这个业力的结使,不是了,你把它转化过来,已经是非常大的功德了,这个东西都没有动摇,打坐,坐得好就是佛啦,所以昨天,讲到禅宗方面,南岳怀让禅师接引马祖的话,你在这干什么?打坐呀。老和尚你干什么?他说,我磨砖啊,我做镜,没有镜子啊,把砖头磨好了做个镜子照。马祖不是讲他,磨砖豈能作镜吗,那个砖头能够做镜子啊,不行的啊。他说,那你干什么?我打坐啊,打坐干什么?要成佛啊。那么磨砖豈能做镜,打坐焉能成佛啊。

  
打坐是修定法,身心修养的一个境界,即使你定得很好,就在定中转化前生、今生,甚至来生的习气转变,这个就是佛法的中心,搞清楚。所以初禅是离生喜乐,什么叫禅呢,这个禅定的禅,禅者,拿中国的字,严格的讲起,就是静态到极点的静,静,动静这个静。也可以讲三点水净土这个“净”(繁体净是三点水边,我以为如此),等于把我们一杯水一个东西摆在那里,把他冷却、晾干、洗干净这个作用,所以叫做静,静字下面叫禅,古代翻译讲的。在这个境界里头,你检查自己心理习气的状态,慢慢……转化,这个是佛法,不然呢,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不是你学佛的人才有哦,再三给大家……这不是我说的噢,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是定,是共法,甚至于其他的外道什么都会呀,这个关键要弄清楚,这个关键弄不清楚,以为这个就是佛法,太差远了,要了解这个道理,至于八十八结使,九十八个结使与三界天人的,这个关系,我没有时间给大家多讲了,我们这里闽南佛学院的这几位老师,都是会的,不需要我多讲,而且我也没有时间,我讲的比他们不会高明,一样的,大家去留意,自己去研究,我来不及,所以把禅定的道理这样交代清楚了,不过我也不知道我交代清楚没有,这个关键应该是了解了,所以上午也告诉过你们,定境,四禅八定非修不可,是佛法同一切外道的共法,反过来讲,外道都会,你佛法更应该会。

  
第二点要了解,没有禅定,你想转化习气是非常困难。不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