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必然可以产生坚强无比的力量,使社会由黑暗变为光明。

  松下说,以自我为圆心,以他人为半径,就可画出一个圆满的人生。

  阴暗的梅雨天空,悄无声息地飘下微雨,从绿叶尖端落下来的小水珠,使人的心中有说不出的宁静。

  这使我们想到,在诸多困恼的事件中,最容易使人陷溺其中、不可自拔的,该是“自我设限”了。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以自己为中心的想法。

  只是,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一并考虑别人的立场,这种天赋本能,是人所具备的。如有人以为:自己这样就好,可是这时如想到:别人会怎样呢?别人也“这样就好”吗?人人都具有这种天赋本能,这是上天给人的尊严本性,也是人与一般动物不同的地方。

  所以,自己不要放弃这种本能,这虽然是很困难的事,可是人类的进步、社会的进步,如果抛弃这一点,就没有希望了。

  松下说,你爱吃鱼,我爱吃肉,我们还是一桌共食;你有你的思考方式,我有我的思考方式,我们还是同席而坐,一团和气。

  你爱吃鱼,我爱吃肉。虽然嗜爱的各有不同,然而我们还是一桌共食。若是我们每个人都尝到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大家都会感到舒舒服服。要是你说你讨厌吃鱼,别人也不会因而排斥你,更不会命令你非吃不可。

  若是我们能够体悟到各自互异的本质,那么便会对彼此的互异成趣感到快乐。这种快乐可以稳定一个人的心。

  你有你的思考方式,别人也有他的思考方式,思维的方式或许有别,然而我们还是同席而坐。若是我们都能互相学习,就能够一团和气。

  不论各自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长处与缺点。若是我们能坦然地不断活用这些长处与缺点,即可提高我们的家计与生活。不必去批评责难,也不必去排斥,更别说怀疑别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了。

  这才是使人类真正进步之因,而真正能做到此境界者,才是真正的君子。因思想不同而彼此相争的态度,因嗜食不同而彼此顿起不和的行为,这与前者有多么大的差距呀。

  人类的生命是无限的,未来也是无限的,我们总是要寻求你我互相进步之道。

  松下感叹道,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只有几十亿,这些人是何等可贵!

  秋夜的天空令人觉得格外的美。虽然那些“月兔捣桂”的故事已被所谓的“宁静海”或“火山口”替代,但秋月发出的幽玄光芒,以及秋虫哀怨的鸣声,并不因此消失,至今还深深地扣动我们人类的心弦。

  月亮里当然没有兔子,甚至连与人类相似的任何生物都不存在。不仅是月亮,就是火星和金星也是如此。在无边的银河中,任何星球里都找不到有人类居住的迹象。在那浩瀚又黑暗的宇宙之中,住着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只有这座绿色星球——地球。

  流浪于荒山野外的人,会自然聚在一起结队行走。他们在那毫无人迹的地方,会因为碰到同类而喜跃,进而携手迈进。

  在无限的宇宙之中,人类只有几十亿,这些人的生命是何等的可贵!抬头望着秋日,真希望人类更依偎在一起,并且为了探求人类未来的幸福,而放弃各自的成见,手携手向前迈进!

  松下认为,从事卑微的行业也好,居住在陋巷也罢,只要有贡献自己的心愿,你就活得顶天立地。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蒙受天地的恩惠而生于这个世界,并且在社会及许多亲人爱护和照顾之下,安然长大,接受良好教育,到社会工作。因此,一个人假如每日只为自己的利益用心的话,他的人生实在过得毫无意义,并且令人齿冷。只顾虑自己的幸福,是人的一种本性,原是无可厚非的。但除此之外,同时能顾虑到别人的幸福,并且有颗善良的心,希望这个由人与人所构成的社会能更富裕,才是做人的道理。人类的日常生活,也因此更加有意义。

  或从事卑微的职业,或居于陋巷,一个人只要有“贡献自己之力于社会与人类”的心愿,并且做出使自己幸福,同时也能造福别人的工作,便能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结婚之所以可喜可庆,乃是有缘份的一对男女结合为一,而且它的目的不外是:经由他们的力量及合作,把生活提升到更高更美的境界,其它的事情都是附属的。

  由于两人的共同奋斗,他们今天或明天的生活,将更加充实。只要他们有颗不断上进的心,婚礼的喜庆与祝福,是可以存至永远的。

  松下希望,让我们都敞开心扉,伸展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惟有如此,彼此才能互相信赖,共同迈进。

  不论是多么贤明的人,毕竟只是一人的智慧;不论是多么热心的人,也只能献出一人的力量。

  因此,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寄托,为更大的力量而结成组织团体。同心努力,结合智慧,团结力量。

  但是,当这个团体人数激增,组织过于庞大时,个人的智慧与力量,却因而纷纭不一致,不能流畅而出。即使能够表露,也是各自为政,杂乱不堪。这是因为汇集人们智慧的方式拙劣?或是结合力量不得法?

  或许是因为上述两种原因。然而,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一种信念,那就是认清:光凭一个人所能生出的智慧、力量极有限,惟有集合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别无他法。

  当每个人的智慧与力量,都稳固地结合在一起时,产生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彼此有了依赖,才能敞开心胸,而心扉打开后,彼此愈是更加依赖对方。这样汇众人之智而成的大智慧,与努力工作的态度,自然会因应而生。让我们大家都敞开心扉吧,让我们发挥大家的力量与智慧自由地伸展,如此才能创造出那分依赖,朝繁荣坦途迈进。樱树虽然静静地等候春天,却无时不在养精蓄锐,春天一到,便花开满树。

  松下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适当时机”。时机乃是超乎人类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无论你怎么渴望,在春天未来临之前,樱花绝不可能盛开;无论你怎样焦急,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做事必然无法成功。严冬来了,春天就不远了。樱花即使是被凛冽的寒风吹打,或遭遇到压弯树枝的大雪,仍然宁静地等待春天的驾临,充分表现了对于大自然恩惠的信赖。

  不如意的事情过去了,好的时机必然来临。因此,凡是成大事的人,无不等待时机的来临。既不焦急,也不慌张,静静地处理眼前的工作。伟人等待时机的心情,恰似等待春天的樱树。然而,消极地等待,无异是企求侥幸。樱树虽然静静地等候春天,却无时不在养精蓄锐。没有储蓄潜力,时机纵使到了,仍然一无所成。

  愈需要等待,则内心愈是焦虑,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自然的法则,却不能被人情所左右。这不是冷淡,时机对于静静等待它的人,无不以温暖的双手去迎接。因此,我们要能养成“善待时机”的心理。

  松下认为,心被拘囚时,坦诚是解开心锁惟一的钥匙,但你必须不断自我劝告与安慰。

  腿上加锁链会感到沉重难行,不但不能跳高,更不能跑步,如果硬要去作,就要受伤流血。

  这种不自由,是没有道理的。但自古以来,这种不自由的痛苦,一直就加在人身上,有如囚犯的重刑。

  然而,腿上的锁链,还是看得见的,所以,会想尽方法拿掉它。另有心锁,是眼睛看不见的,心既然看不见,那唾手可及的锁链又拿不掉,因此,就误以为没有锁链了。于是,就硬要跳高,硬要挣扎,所以,就从眼睛看不见的心伤上,流出血来。这可以说是心被拘囚了。

  为着摆脱心锁,必须坦诚行事。对于以自己为中心的固执之心,有时严格,有时祥和,有时自我劝告,有时自我安慰。如此,思想就能逐渐恢复坦诚,心锁从此解开了。

  心灵的镜子能够反映人生的正邪。只要有一颗谦虚而上进的心,周围的人和物都是我们的镜子。

  古人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每天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要站在镜子面前,才能端正衣饰。因为镜子是最公正无私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形状,它都会毫不献媚邀宠地据实反映出来。一个坚持自己的领带没有打歪的人,只要往镜子面前一站,是非曲直,自然一目了然。

  由此,松下先生说,人应该有勇气承认错误并乐于改正才是。所以,人应该时时为自己的言行找一面镜子,也来看看其中的是非曲直。他说:“仪表固然可以在镜子面前整饬,但心术不正,却无法显现出来,人往往不容易发觉自己的想法或做法的错误,那是因为没有一面心镜的原因。那么,如何寻找树立心镜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时时保持一颗谦虚而上进的心,心镜就几乎无处不有了。”所以,我们周围的人和物,都是我们的镜子;所有的东西,都能反映出我们的心理,所有的人,都和我们的心连在一起。关键在于自己有无这样一颗谦虚检验自己的心。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四 充满青春的活力



四 充满青春的活力

  无论任何人每年都会递增一岁,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今天呱呱坠地的婴儿,十年之后,便会成为活泼可爱的少男少女;而二十年之后,则会成为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青年。年龄随着岁月增长,这是人力所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依照这个法则,在我们一生之中,必须经历过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以及老年期。

  然而在一生中,哪个时期最有价值和魅力呢?虽然见解和价值判断因人而异,但松下认为洋溢着活力以及充满着希望的青春时代,才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黄金时期。

  松下曾参加了一个成年仪式,并且应邀上台演讲。

  当他看见数千位充满朝气的年轻人齐聚一堂时,那种羡慕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

  当时,他感慨万千地说:“假如我能恢复跟各位一样年轻的话,我愿意抛弃所有的财产。”

  松下认为,所谓青春,并非单指生理机能而言,它还包括着永无止境的希望以及宏大理想的精神。

  虽然古圣先贤说过:老者有其乐,亦有其生活之道。可是,松下却希望停滞在青春时期,或是永远葆有青春活力。因为如果能秉持着这个信念,虽然肉体会随着岁月的增长而老化,可是精神却永远能和青年人一样,每天充满着新希望,绝不会丧失斗志。也惟有如此,才能顺利完成自己的理想和事业。

  所以很早以前,松下就有一个念头,无论遭到任何挫折,绝不能丧失精神上的青春活力。

  松下的脑海中曾有过一种强烈的念头,那就是为了创造全世界人类的福祉,他愿意提供过去的经验与全球人士共勉。同时,也为了要保持年轻心境,他创办了以探讨人性为主的“PHP”月刊,并将适合这种心境的座右铭写在卷首。松下曾拜访九十岁高龄的松永安左卫门。松永先生当时是中央电力研究所的所长,此君年岁虽高却能不断地勤奋工作,而且精神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举止之间也正与松下的座右铭相符合。所以松下认为他是个永远年轻的“青年”。同时,松下也坚信自己能跟他一样。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对于阅读这本书的年轻朋友,松下更希望以长辈的爱心,要求他们能了解青春的可贵之处。

  在此,松下由衷地奉劝各位,要好好地把握住青春时光,因为青春一逝,将不会再回来的,即使你用多少财富,也无法换回,所以,各位可以想象它是多么贵重。

  松下一再提醒,青春总在无声无息中消逝远离。因此,对于现在正拥有青春的年轻朋友们,你们怎能不把握它呢?假如你任它荒废,不仅是自己的损失,也将是世界上的莫大浪费。但是,我们要如何去过充实有收获的生活呢?

  松下在七十七岁时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境。所以,他希望各位牢记的第一件事,就是只要心里觉得自己还年轻,自然而然也就变年轻了。

  “松下七十七岁,已经不行了呀。”如果被人这样认为,实在是很糟糕。所以松下总抱着一种被人认为“好年轻啊”,“看起来才二十左右嘛”的动机和人来往。

  但是生理上的老化,却无论如何骗不了人的。如果我们仔细看电视或照片里的自己,一定比想象中还要老,甚至不敢肯定就是自己,但是,没有错,就是自己。照片、电视是不会骗人的。

  由此可知,生理年龄瞒不了人。而精神年龄呢?它却可以永荷青春,甚至更年轻。这个论调听起来似乎有点可笑,但是并非办不到。既然生理年龄蒙骗不了人,就随它去吧。人的一颗心却有时会变老,有时又能返老还童,千变万化。松下常常是人们谈论的焦点,也常被问起:“松下先生,公司那么大的事业,您年纪又大,可以说是上了岁数的人了,您心里是存着一个什么样的冒险想法呢?”这时,松下总这么回答:“通常,我都把自己想成是一个小孩子,也不比你伟大呀。”

  还有,松下也听到过:“这么孩子气、不成熟,可是却做出这么大的事业,真不可思议。”

  第一次来拜访松下的人,在未谋面之前,几乎都认为“松下电器的老板,一定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等到会面后,感觉又不一样了。“这个不起眼的家伙,真的是松下吗?”在谈话进行中,往往又让他们肯定,眼前这个人,的确是松下本人。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呢?考虑的结果,大概是因为松下太喜欢这份事业的缘故吧。因为很喜欢,也就没空注意别的事了。松下觉得,一个劲儿地把快乐寄托在工作上,不就是永葆青春的秘诀吗?

  青春就是保持年轻的心,只要充满信心、希望和勇气,以应付日新月异的变化,青春就会永远属于你。

  这几句话松下特别喜欢,并把它们当做座右铭。

  它包含着想永远年轻的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