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 作者:严欢-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这种心的作用是天赋的,虽然你已认识到没有苦恼的人生本质,这种作用还是不会消失的,而且也不可以让它消失。只不过当你对没有苦恼无所自觉时,这些愤怒、悲哀等心的作用,就会成为苦恼的原因而使人感到痛苦。但是假如你有着没有苦恼的自觉,则不管怎样愤怒、怎样悲哀,你就会立刻产生把这些愤怒或悲哀打消的能力,而丝毫不会成为新的负担,也就不会变成苦恼了,即使是发怒,也会立刻恢复;即便是伤心,也立刻会回到平常的样子。

  我们应该有一颗纯真的心,对于人本来的样子有所自觉,这也就是PHP研究的基础。由此就能改革对欲望的一般观念,开辟出一条通往繁荣、和平与幸福的大道。

  松下指出,大多数人认为他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以自己的力量继续着、支持着,这是一种错觉。事实上,我们必须仰赖大自然才能活下去,象阳光、空气、水都是提供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

  象母亲的慈爱一般,大自然给予人们莫大的恩惠,日夜地培育我们,只是大自然这位母亲不象人类的母亲会呼唤你,用手亲自抚摸你。

  对于自己母亲有着感恩之意的人,比没有的人在成长历程中更能取得成功,这是可想而知的。同样的,能够在大自然的恩惠中,感受到母亲般的慈心而感谢她,这对我们健全的生活是非常必要的。能实实在在地接受大自然的恩泽,才能产生繁荣、和平与幸福的生活。人类中,有用虔敬之心感念大自然赏赐的,也有视为理所当然,而丝毫无感谢之意的,两种人都大有人在。但是以率直之心,去细察宇宙的动静、大自然的生态时,我们不得不叹服宇宙的浩瀚神秘与大自然的伟大了。

  松下看到,自然科学的极度发展,往往会误入旁道,侵犯了自然的领域。缺少温和谦虚的心意将人视为自然现象以外之物,这种生活态度产生之时,也就是近代人不幸的开始。母亲培育子女是非常辛苦的事,平常无法做到的事为了子女也能设法做到,母亲这种慈爱,子女应该万分感恩才是。如此母慈子孝,一定其乐融融,温馨无比。若子女对母亲的爱心视而不见,即所谓大逆不孝了,将来必会遭受天谴的。同样的,对于大自然,宇宙以及生活周遭的一切,也应该随时报以感谢之情。有没有这种心态,是决定人类幸与不幸的分界点。

  感谢宇宙恩惠的人,是懂得永生的人。相信宇宙浩瀚的力量而加深感谢之心,才能建立美满的人生观,大自然的恩惠也就更能发挥作用,使你步入康庄、幸福的大道。

  对于宇宙恩惠毫无感觉的人,会认为阳光、水、空气都只是偶然的存在。人诞生于此,也只是偶然的巧合,既无未来,也无高远的理想,除了感官的冲动外,再也找不出人间的意义来了。这种人的一生,必然笼罩着贪欲、傲慢、黑暗与凄凉。

  我们所要走的路绝不是如此。

  松下认为,追求大自然恩惠的根源,去了解与此相对的人心应有的态度,并且去实践才是宗教,也是做为一个人应该履行的一条原则。对于宗教,一般都认为是祈祷神明的恩惠,其实要祈恩降福,应该先去了解宇宙的贡献,才算是了解宗教、接近宗教。

  由此观点看来,今天有宗教信仰的人,应从宗教了解大自然的恩泽,并以虔敬之心回报,恪尽职守,完成一个人在世上应尽的义务。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对大自然的恩泽衷心感激,做好一个人该做之事,并随时自我检讨,自励向上。如此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就能开出一条人类生活之理想大道。

  松下强调,人伦与道德非常重要,不容忽视。不过,建立起感谢宇宙的这种敬天之心却更重要。没有宗教背景的道德,只是人与人间的一种制约,会随时空而变异,没有一个定律和准绳。彼此能互相信守,生活和谐,是因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在支持,那就是自然力。人类敬天的思想使这股力量发生莫大的作用,人伦与道德即因此而提升了它的效用和价值。

  宗教经过长久岁月的锤磨,完成了伟大的教义。若能接近这样伟大的宗教,接受教诲自然再好不过,也是享受到好结果的捷径。然而尚未信仰宗教,而由自己本身去求道,也是个人很好的宗教态度,而且往往由于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人该走之路。尽管如此,知道大自然恩惠而建立自己的生活态度,便是走向康庄、幸福之道的捷径。

  宇宙万物不断地生成发展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人类就是生成于这发展中,也与万物并存其中。那么,在这宇宙本质之下的人类本质究竟如何?

  最初地球上如何会有人类?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者已经做过种种的研究,也提出了各种假说。但是,这个问题毕竟不是我们可以用眼睛来确知的,因此,除了利用今日人类的智慧,参考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推测决定之外,别无他法。任何人都是父母所生的,而父母也都是由他们的父母所生。如此追溯到多少代以前的祖先,结果认定人类是世代相生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无限制地追溯回去呢?松下认为不可能,因为地球的诞生是在数十亿年前,而且最初的地球,并不允许人类以及任何一种生命体存在。

  既然人类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地球上,那么如果顺着一代代的祖先追溯回去,一定会追溯到最早开始的人类身上。虽然我们不知道那是多久以前的事,可是,人类的原始应该不是父母生出来的,而是藉着其他什么力量或作用所生出的。换言之,起初的人类并非由人类所生,而是顺着自然的现象产生的。

  地球最初形成时的自然条件,是不允许人类以及任何生物存在的,可是,它经过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逐渐地生成发展。在这长远的过程中,各种自然条件也逐渐成熟,顺应其自然现象,就生出了草木、动物以及人类。

  但是,所有的生物并非是一次出现的。各种植物及动物,都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分别在最适合的条件下,逐次生出的。在这种过程中,当地球形成适合人类生出的条件下的那一瞬间——不管那是一年、二年或者几十年——人类出现了。

  不过,最原始的人类出现,不只是在一个地方,而是发生在地球上许许多多的场所,而且是同一个时间出现。当时能形成人类的条件、环境,或许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都具有。不过,并非所有的条件都相同,也许会因场所、气候、风土等的不同,多少有点差异。就因为这种地域、气候、风土的差异,而使得同是人类,竟生成各种不同的人种。

  在地球逐渐生成发展的过程当中,当适合某种生物的条件持续期间,便会形成某一种生物。等这段期间过了之后,就不再形成该种生物,而另外形成其他的生物。如此持续下去,就演变成今天这种千千万万种生物,遍布于地球上的情形。所以,人类便是在适合生成人类的条件齐备下,形成于地球各地。但当这个期间过去后,条件也转移变化,此后就不再生成人类了。然而,人类也象万物一样,藉着这种形成人类的自然条件而有了自生的作用,被赋与自己生子、延续种族的能力。差不多同时,当形成人类的诸多条件消失后,就轮到维持、延续人类的条件生成了。因此,人类就有了靠自己生育的能力,一直到今天。

  松下提醒我们,请不要忘记,所谓人类的本质、特性,在最初形成人类时,就随着形成人类的自然条件同时赋与了。此自然条件与形成其他生物的条件不同,因此人类具有的本质是惟独人类特有的。换句话说,人类一开始,即与其他的生物相异,具有人类独特的本质。这种人类的本质,由父母传给子女,再由子女传给孙子女,一成不变地代代相传至今。当然这种情形并不只发生在人类身上,其他的生物也是如此。人类的本质,也就是将人类与所有万物区分开来的特质,究竟是什么呢?

  松下认为,简单地说,就是在原始形成人类时,即赋有的“支配运用万物的王者素质”。换句话说,人类可以自己活用天赋,使万物所具备的本质,分别充分地发挥出来。

  宇宙万物不断地生成发展,并非没有秩序的,而是依次循着宇宙的自然现象运行。

  人类具有“能利用自己的智慧。逐渐认识使万物生成发展的自然现象”的本能。而且,不只是认识而已,且能更进一步把“依循这自然现象的万物”,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因而提高人类生活,更能使精神与物质调和而带来繁荣。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伟大的本能,除人类以外的生物并不具备这种智慧,而凭着专有本能生存的情形,也与其他生物相异,这些都是在各种原始生物的形成时,就附带上的自然条件,也就是所谓的自然现象,我们必须认清这个事实。

  当然,今日的人类并非已完全认识了宇宙,还不能活用所有万物。最近虽然登上了月球,然而广大宇宙的其他部分,根本还无法涉足。人类实际能生活的部分,也只有地球而已。而且,还只限于地球上的某些部分,陆地部分至今还有人迹未至之处;而占地球表面三分之二的海洋开发,对人类而言,也是个待研究的课题。虽然目前的科学技术相当进步,还是有今日医学不能治好的疾病。还有无法运用台风所产生的莫大能源,反而蒙受其害,这类的例子是举不完的。

  虽然今天人类尚处于这种不完美的状态下,但仔细观察漫长的人类历史,可以清楚地发现,人类却是逐渐在进步发展中。最初的人类也象其他动物一样,直接采取天然物来维持生命,自己养活自己。后来,逐渐发明了种种工具,彼此分工合作。狩猎鸟兽或耕种土地,愈来愈能运用更多物体,以提高人类生活。这种进步的速度,随着时代的变迁愈来愈快,到今天可说已到达日新月异的地步。

  目前酝酿要登上月球以外的星球,人们或许认为不过是痴人说梦。但是,至少人类已能够确知其他遥远星球是如何运转的,而且也知道了它们的构成。

  不过直到今天,还是不能说人类已经完全认识了宇宙的实态,或者能完全运用万物。而认识宇宙的范围,完全是通过历史逐渐扩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然而,今后人类的智慧还会提高,一定会更知道一些宇宙的真相,那时,运用万物的机会也就变得更大了。

  松下指出,只有人类的思想、智慧会不断地增高,而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自形成以来,只有专门的本能,数千万年如一日地固定循环生活着。想到这点,即可断言:具备这种优越能力的人类,实在伟大,的确配称万物之王。

  人类具有超越万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人类拥有作为“万物之王”的优越本质,而这种本质完全是与生俱来的。

  宇宙万物都各具有固有的特质,也分别有其存在的意义。牛、马、树木、石头各有其特质,在各有其特质的万物当中,人类也赋有人类的特质。人类能认识宇宙,理解运行的自然法则,并能分别了解万物的本质而加以运用。

  为什么这种特质只赋与人类,而不赋与其他万物呢?这问题不但人类答不出来,就问题的本身而言,也无意义。因为这是超越人类本身智慧、思想范围的,也许可以说是天地自然之理(神或宇宙的根源力)。换句话说,这种特质可说是顺应自然理法赋与人类的天命。

  只是,今天我们对地球外的宇宙,尚未具备充足的知识,因此,在广大宇宙的其他星球上,可能有和人类同等,或高于人类智慧的生物也不一定。而这种推断也有其可能性,因为我们也缺乏“没有这种生物存在”的证据。当然,也没有“确实存在”的证明。

  因此,今天我们可以断言,人类自始即具有成为“万物之王”的特质。

  人类因有这种特质,所以成为万物之王,可以支配运用万物。当然,也应该负有王者之道的责任。也就是说,人类固然可以支配运用万物,但也不能随心所欲,胡作非为,还是要依循自然理法进行,这是身为人类者最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思考万物各具什么特质,有什么存在的意义?配合其存在的意义,再加以支配运用,即分别按其特质来活用万物。如果用与此相反的方法,来运用万物,就违背了自然理法,也就是缺乏王者之道了。

  人类活用万物的这种能力,也就是天赋的本质。如果能充分发挥就可以逐渐了解精神与物质并重,相互配合,这才可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

  繁荣、和平与幸福,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可说是所有人类的共同愿望。假如,人类原始不具有这种可能促进繁荣、和平与幸福的本质,那么任你如何追求、努力,都将徒劳。

  就拿石头来说吧,任你怎样拚命地琢磨它,也不会使它变成钻石。只有具有钻石本质的原石,经过琢磨后才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辉。

  同样的,如果人类本性没有前述的优越本质,则人类不但不能达到今天这种进步发展的地步,今后还会沦于争执和不幸的循环中。所幸人类原始已赋有这种卓越的本质,因此,只要能了解其真实正确的意义,就可以发挥其本质的光辉,再以精神、物质并重,相互配合,便可促进人类的繁荣,和平与幸福。

  松下最后的结论是:人类必须清楚地认识天赋的卓绝本质和伟大的使命,也必须了解如何来发挥卓绝的本质,实践天赋的使命。





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二 人为万物之王



二 人为万物之王

  有句古语说:“你要了解你本身。”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本质”。但做到这件事自古以来就很难,虽然有许多宝贵的看法,但仍没有根本地、全面地阐释清楚。

  松下从人类实现繁荣、和平与幸福的观点出发来研究人类本质,集多年之研究成果,他发表了自己的“人间宣言”,大致内容如下:

  “宇宙万物是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