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第9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居正是个慎思笃行的人,他当然明白冯保的意思,但却不想在板上钉钉之前,就过分袒露心迹……尤其是皇帝状况,全出自这嘴上没毛的太监之口,万一要是圣体好转,自己岂不要被动致死?因此只点点头道:“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那该如何准备呢?”这才是冯保把这个惊天秘闻相告的目地,事情实在太大条了,大到他不敢自己拿主意,必要听张居正的了。
  
  “这个么……”张居正苦笑道:“如此关天大事,我必须回去好生想想,须得想出个万全之策,才能相告。”
  
  “也对。”冯保点点道:“不过尽快啊,谁知道什么时候变天,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说的是。”张居正点点头,掏出怀表一看道:“我得先回去了,不然高拱又要发飙了。”顿一下道:“对了,高拱已经对你我相会起疑了。我预感,以后再来文华殿的机会不多了。”
  
  “他娘的,管得真宽!”冯保骂一声道,只要听到关于高拱的事,他是一定要骂娘的。
  
  “以后换一种方式联络吧。”张居正微微皱眉道,他知道冯保能想出办法来。
  
  “成,这种小事儿你就别操心了。”冯保站起来,送他到门口,突然露出暧昧一丝的笑道:“太子整天在贵妃娘娘面前念叨叔大兄,我也时常说你的好,现在贵妃娘娘对你的印象好极了,还时常问起你的近况呢。”
  
  “咳咳……”张居正咳嗽一声道:“替我多谢娘娘记挂。”
  
  “放心吧。”冯保收起戏谑,正色道:“娘娘那里,都听我的,将来也自然站在叔大兄这边,就看你这位大帅,怎么排兵布阵了,我全听调遣!”
  
  “嗯,不会辜负我兄,与贵妃娘娘的。”张居正点点头,告辞出来。
  
  ~~~~~~~~~~~~~~~~~~~~~~~~~~~~~~~~~~~
  
  待张居正走了一会儿,冯保便回到小书房,听申时行讲了半节《论语》,一直捱到申末下课,他才笑眯眯过去,替太子收拾书本,殷勤的问他,今天累不累,收获怎么样,待会儿想干什么?晚上想吃什么。
  
  朱翊钧看看弟弟和两个伴读,见他们都在朝自己使眼色,便对冯保道:“大伴,我们想去花园子抓蝈蝈,成吗?”冯保这个‘大伴’,可不是随便叫的,在没有皇帝、皇后、贵妃的时候,他就是太子的监护人。闻言一脸抱歉道:“今儿不行啊太子,皇上还病着呢,娘娘让您下了课去请安。”
  
  “哦……”朱翊钧闷声应道,低着头不抬起来。他弟弟更是委屈的哭出声来,呜呜,人家都盼了一天了……
  
  “太子和王爷放心,”说话的是沈永卿,张允修太憨厚,所以总是他做代表:“我们今儿也不去了,等你们啥时候得空,咱们啥时候再去。”
  
  “嗯,一言为定。”朱翊钧登时精神了,拉着弟弟的手,跟冯保往乾清宫去了。
  
  到了乾清宫外,通报进去,宫人出来说,有旨,太子不用给皇帝请安,直接回宫即可。
  
  让太子和潞王在门外给皇帝磕了头。冯保便领着他们回慈宁宫去。按规矩,太子应住在乾清宫左手东二长街的钟祥宫里,但因年纪太小,便随其生圌母李贵妃住在乾清宫右手的西二长街的慈宁宫中,他那才六岁的弟弟,自然也住在一起。
  
  回到慈宁宫中,太子明显紧张了许多,不时看看自己的衣领,腰板挺得绷直,唯恐被母妃挑出一点毛病来,又被惩罚。
  
  见二位小主子回来,宫娥连忙上前伺候,一举一动无不符合最严苛的宫规,优雅端庄,一点声音都没有。
  
  冯保轻声对站在那里的一名女官道:“娘娘在礼佛吗?”
  
  女官微微颔首,柔声道:“娘娘让太子爷和王爷去慈庆宫请安,请冯公公花厅稍歇。”按例,皇后应该住坤宁宫的,但陈皇后在潜邸时就受戒礼佛,因此主动要求别宫另居,便住进了西二长街的慈庆宫。因为这事儿,还有御史参过皇帝一本,嫌他和皇后分居来着……
  
  太子如蒙大赦,仿佛慈庆宫里的皇后娘娘才是他的亲娘。
  
  太子被女官领走,冯保便坐在花厅喝茶敬候,过了盏茶的功夫,女官请他进去相见。
  
  李贵妃笃信佛教,刚刚在佛堂中念了一遍经,这会儿正歪在榻上休息。宫深如海,又已经是下午,丝毫感觉不到暑热。花信之年的李贵妃,穿了一件绯绸滚边的玉白素色长裙,盘得极有韵致的发鬏上,斜插了一支嵌着粉钻的金簪。李贵妃这身装束,让人感到既端庄又妩媚,如芙蓉出圌水,仪态万方。可惜满眼都是太监,无人欣赏……
  
  冯保进来只匆匆一瞥,便也不敢多看一眼,低了头跪下请安。
  
  李贵妃吩咐宫女搬了一只圆墩赐座,她坐在绣榻上,纤细白莹的手腕上,挂着一串古色的念珠,正在轻轻的捻动……这是张居正苦寻数年,最近才巧取豪夺到的达摩念珠,托冯保进献给李贵妃。
  
  冯保见娘娘戴在手上,便知道她是极喜爱的,心里顿时有了底。
  
  “冯公公,”李贵妃用很优雅的宫圌腔说话了。听得出,她并不把冯保当奴才,语气中显出对这位实际上大内总管的尊重,道:“太子今儿下午学的什么?”
  
  “回娘娘,奴才让太子爷临了梁武帝字帖,张老先生教了《通鉴》,申先生教了《论语》。”冯保毕恭毕敬答道。
  
  “梁武帝?”李贵妃对《通鉴》和《论语》不感兴趣,唯独对这位皇帝很有好感:“可是这达摩念珠的第一个主人?”
  
  “正是。”冯保知道娘娘念书少,赶紧给她介绍背景资料道:“唐诗里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句,这写的就是梁武帝的功绩。他一生信佛,修造了数百座寺庙?”
  
  “这是无上功德啊。”李贵妃身不能至、心之向往道,“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又这么多寺庙相助,必是一个太平盛世啊。”
  
  “娘娘所言极是,”冯保此时想看看李贵妃的表情,到底是反讽还是真心向往,却又不敢抬眼睛,只好继续恭维道:“奴婢相信,当今皇上,还有太子爷的功德,将来必定超过梁武帝。”
  
  马屁拍得既得体,又中听,李贵妃心下欢喜,但一想到皇帝,又没了好脸色,她目光圌复杂的幽幽一叹道:“皇上的病,好些了么?”作为天子最亲近的人,却要问之于下人,让人难以理解。
  
  “奴婢,”冯保却也露出沮丧的脸色,低声道:“也有些日子没见着皇上了,方才带着太子和潞王去请安,也被挡在外头了……”
  
  “皇上真是不分好赖!”李贵妃的脑海里立刻浮出一个高鼻凹眼的鞑靼美女,顿时把银牙一咬,恨恨地说:“为了个骚鞑子!竟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哎……”冯保自然不敢接话,只能陪着叹气,心说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啊……却说隆庆得了‘无上妙品’努尔花花后,便真个坠入爱海似的,那叫一个‘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可犯了后宫的大忌。自古以来,宫里最缺的就是男人,皇帝就那么一个,可在册的皇后嫔妃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还有数以千计的宫娥彩女,一个个冰清玉洁,国色天香,每到夜晚,一个个迟迟更鼓耿耿星河,饱受孤衾之苦,哪能不对她恨之入骨?
  
  如果要把恨努尔花花的人排个榜单,高居榜首的自然是这位李贵妃,隆庆后宫三千,却只有硕果仅存的两个儿子,且都是这位娘娘所出,难道就她这块地能培育龙种?其余的女人都是盐碱地?用头发丝想想,都知道这里面有令人毛圌骨圌悚圌然的黑幕。
  
  这与外界隔绝的皇宫大内,一个个原本娇弱可爱的女子,为了争宠夺爱,不惜费尽心机,致对手于死地。这看似莺莺燕燕、一团和气的大内后宫中,其争斗的残酷的程度,并不亚于朝堂上的争斗,其血腥程度,比真正的战场也差不到哪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不知有多少红粉佳人,变成永不能暝目的香艳冤魂。远的不说,就说先帝嘉靖皇帝,日日宿在宠爱的曹端妃被窝里,结果被宫婢杨金英等人闯进来,用一根丝带勒住了脖子,险些要了龙命。亏得方皇后赶来救驾,才侥幸得脱。嘉靖惊魂甫定,便听说皇后已经把杨金英等人连同曹端妃一块儿杀了。嘉靖明知这事儿与爱妃没有牵连,但方皇后自恃救驾之功,捎带着除了自己的情敌,叫你有口难言。嘉靖因此恐惧于女人的狠毒,长叹一声,就搬出了紫禁城,住进西苑,从此再也不肯回宫,终生不再与任何女人同眠……
  
  在这封闭而单调的皇宫中,命运特别容易轮回,几十年后,又轮到嘉靖的儿子,体会女人的狠毒了……原先李娘娘虽然说不上是椒房专宠,但隆庆想儿子,所以每隔几日便会过来住一宿,夫妻说说体己话。虽然李贵妃仍时常感到空虚,但想想自己膝下儿女双全,儿子又是太子,皇帝还时常过来,也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自从那奴儿花花来了后,隆庆便把她抛到了脑后,太子要见他,都得去乾清宫请安才行。
  
  …分割
  
  半夜里写着写着,便睡着了,抱歉抱歉……不过看在俺这么辛苦的份上,大家就原谅则个,月票鼓励一下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本书由※※百度贴吧※关_关雎鸠※※精心整理※※※※ 

第八六九章暗算(中)
  
  @@@@@@@@@@@@@@@@@@@@@@@@@@@@@@@@@@@@@@@@@@@@@@@@@@@@@
  
  李娘娘如今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妃,更是太子的生圌母,未来的太后,但她可不是天生贵胄,而是地地道道的贫下中农出身……
  
  说起李娘娘的发迹史,颇有几分传奇色彩她的父亲李伟,是北直隶乡下的一个泥瓦匠,靠着这门手艺,终于在二十一岁时结婚,十年后才生下了她这个长女。李伟满心希望能生个儿子能接过自己的砌刀,谁知生了个赔钱货,自然不会高兴到哪去儿。加上几年后,老婆又给他生出了儿子,李老头更是把心眼儿偏到西天去了。
  
  所以,闺名彩凤的李娘娘从小,就没享一天福,生得自然是面黄肌瘦,好看不到哪儿去。后来李彩凤长到十四岁时,那一年春上,北直隶遭了灾;乡亲们连口食都没有,自然也没有闲钱来盖房。李伟一家几个月没有收入,孩子饿得皮包骨头,眼看就要出人命了。李老头思来想去,与其窝在乡里饿死,不如出外闯荡闯荡,兴许还能弄出个活路来。于是把心一横,携家带口,风餐露宿地到了北京。
  
  到了北京,虽然活计多了,可是京城不比乡里,什么都贼巴拉贵,一家人吃穿住用全靠他一把砌刀,还是过不下去。一天他听说宫里招人,回来和老婆一商量,狠狠心,就把就把女儿买到宫里去了……这样不仅能少一个吃饭,还会有一笔不菲的银子,至少儿子就饿不死了。
  
  后来的事情证明,李伟这一辈子都鼠目寸光,专干些脑子缺弦的事儿,唯独这件卖女儿的事,阴差阳错,让他成了贵妃的父亲,皇帝的岳丈,太子的外公。算得上皇亲国戚中的第一人了……
  
  而李彩凤能被分到裕王府当宫女,说来让人啼笑皆非,因为她长得又黄又瘦人又土气,更没钱送礼,所以才会沦落到当时最不受待见的裕王府中。谁知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在宫里终于能吃饱饭,学会穿衣打扮的李彩凤,竟然皮肤也变白了,头发也变黑了,眼睛也变大了,身材也长开了……一句话,出落的愈发水灵了。
  
  裕王年轻时就好色成癖,只要稍微看过眼的宫娥,必然要被他弄到床上耍乐一番。李彩凤虽然在王府里不是最出挑的,但架不住裕王需求量大啊,于是某一日,一时兴起,临幸了当时作为婢女的李彩凤。
  
  按说这种风流事,王府中每日都会发生,被临幸了的宫女第二天全都该干嘛丰嘛去。可非凡之人必有不凡之处,这李彩凤却靠这一次,就能让裕王再也离不开了,自己也从个低等的婢女,一跃而成为王爷的宠妃。
  
  但对这时候的女人,长得好还不如生得好。这李彩凤赶上好时候,隆庆的身子被李时珍调理好了,很快便给裕王生了儿子,就是后来的太子朱翊钧。因为裕王的正室陈王妃只生过一个女儿,而且没多久还天折了,所以裕王圌还没有登基之前,就把她封为了才人。再后来登基了陈王妃成为了陈皇后,而李才人就升格成了李贵妃。
  
  李贵妃总共给隆庆生过两个儿子,而且隆庆后来总共也就这两个儿子,她在宫中的地位自然不可撼动,连皇后娘娘都不跟她争,时时处处让着她。而且在奴儿花花出现之前隆庆虽然到处采蜜,一颗心却大半系在她身上,让出身于小门小户的李娘娘很满足。
  
  可以说,她已经把这片后宫看成是自留地,以一个农民女儿的朴实心态在悉心经营着……而与生俱来的智慧,和从底层一步步高攀上来的世故,让她向来分得清谁是自己的敌人,谁又是没必要招惹的对象。
  
  比如说陈皇后,起初看到隆庆专宠于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酸溜溜的,等到她诞下龙子,陈皇后的提防之心就更加明显了。李贵妃却不跟皇后一般见识,因为她看得明白,这女人膝下无子,又体弱多病,不仅对她的儿子毫无威胁,将来还得指着她的儿子。李贵妃便很聪明的不去挑战她的地位,反而对她恭敬有加,无论人前人后,从不说皇后一句坏话。年复一年,每天早晨,李贵妃都带着太子到慈庆宫来给陈皇后请安,后来太子出阁讲学,早晨要用功,才改为下午请安。长此以往,陈皇后那一点戒备之心、妒忌之情也就烟消云散了。两人至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