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瓦氏夫人点道:“确实该打一仗了。不然这人间天堂都要变成十八层地狱了。”老太太说话很直。让沈默地脸上火辣辣地。

  好在这时阿蛮换了身干净地衣裳出来。像小猫一样抱着奶奶地手道:“阿嬷。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她还不懂什么叫战争。只以为奶奶像往常一样出远门呢。

  瓦氏夫人慈爱的轻抚着她的头。微笑道:“阿蛮在这里乖乖呆着。等过几天阿嬷就来接你回去。”她便对沈默笑道:“阿蛮都把这两天的事情说了。大人能对一个小孩子信守承诺。老太婆佩服的紧。”

  沈默笑道:“阿蛮十分懂事。我也十分喜欢这孩子。请太夫人放心吧。我会帮着照顾她地。”

  瓦氏夫人欢喜道:“这我就放心了。”说着拍拍阿蛮的小脑袋道:“要听大叔的话,知道了吗?”

  阿蛮乖巧地点点头,轻声道:“阿蛮会听话的。”

  沈默心中无力道:“这下可好,我这老叔是坐实了。”

  ~~~~~~~~~~~~~~~~~~~~~~~

  瓦氏夫人走后,总督行辕中的气氛,也渐渐紧张起来,各路文武官员络绎不绝,签押房中召开着一个接一个地会议。

  对于军情机密,张经从来不避讳沈默,甚至有重大会议,还会预先通知他。在腊月十二这天早晨,便有人来告诉沈默,最后一次战前会要开始了。

  当他来到前院,只见府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到了签押房外,更是有密密麻麻的总督亲兵,将一切闲杂人等隔离在五丈之外,确保里面的会议不被任何人偷听。

  往常畅行无阻的沈默,也被亲兵们拦下,直到亲兵队长过来道:“沈大人是与会人员。”这才让开一条去路,待他通过后便倏地合上。沈默本来一点都不紧张……因为又不是他打仗……但让这阵势一震慑,还真的心肝乱跳起来。

  等他进去签押房,便见到屋里左问右武坐满了浙江的官员,他看到唐顺之、谭纶等兵备知府,也看到了卢镗、汤克宽、俞大猷等领兵大将,以及甘陪末座的戚继光。除了张经李天宠二位大佬之外,抗倭的主要官员都已经到齐了。

  监军赵文华和巡按御史胡宗宪也在其中。

  在座地诸位沈默都见过并交谈过,还与许多人有并肩守城之谊,是以他一进来,众人便纷纷朝他点头微笑……签押房乃是一省军机重地,自然不能如菜市场般喧哗。

  沈默朝众人团团抱拳,便在府中佥书的指引下,坐在一个极靠上,却又不与文武同列的位置上。

  他坐下不久,便听到三声鼓响,众官纷纷起立,又听有人高唱道:“总督大人到。”

  在一片“拜见部堂大人”的山呼声中,一身戎装的抗倭总督张经,便从屏风后转出,径直在堂上后坐下。与他一同出来的还有浙江巡抚李天宠,他在左首第一位坐下。

  张经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尤其是在赵文华脸上停留了很久,一想到这一年来所付出的心血、所遭受地冤屈终于要在这一刻水落石出了,张总督的眼角竟有些湿润。张经深吸口气道:“诸位同僚,请坐。”

  待众人坐下,他那洪亮的声音继续响起:“今日召集诸位,目的不言而喻。现在时间就是胜利,本官直截了当的告诉你们,经过大半年地布置,

  各路大军已经准备就绪,并分批到达指定位置。倭寇也在我们的退避三舍之下,主力离开了海岛,在拓林、川沙洼一代盘踞。”

  说着大手一:“上地图。”

  便有两位佥书抬着一面巨大地苏杭地图,放在部堂大人身后。

  张经起身拿起一支短竹棍,指着地图最东侧的两个黑点道:“这里是拓林、川沙洼的贼巢穴,其中北面川沙洼是匪酋王直的一万五千余人,南边拓林是徐海的一万余人,两者相距不过数十里,护卫犄角,遥相呼应。”

  “部堂大人准备先对哪个动手?”这时候敢开口说话的,非赵文华属。

  张经冷笑道:“不劳监军大人费心。本官将亲率嘉兴、杭州兵马,以及广西兵,大举进驻松江,作势进剿王直。徐海等闻知嘉杭兵调松江,必以为嘉杭空虚,肯定会率军突入嘉善,趁机劫掠嘉杭。”

  赵文华一听就蹦起来道:“说张大人,虽然本官一直逼你甚紧,却也不是让你破罐子破摔,一下招惹两大倭寇啊。”他也知道倭寇的厉害,以明军目前的实力是没法同时应付的。

  “监军大人不要激动,听本官为你分解。”张经把脸一转,不再看那张可恶的脸:“王直和徐海虽然都是大倭首,但两人却有本质不同。王直虽然也抢劫,但他骨子里是个商人,徐海虽然也走私,但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强盗。所以王直会顾及本官的大军,算计成本得失。但徐海不会,他一看到空当,就一定会像头饿狼一样扑上来的。”

  赵文华还是担心道:“万一徐海不攻嘉杭,而是与王直前后夹击,那部堂大人岂不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张笑一声道:“不可能!”便分解道:“这两大匪酋关系相当微妙,徐海的叔叔徐乾学,曾经是王直的合伙人,而徐海又是由其叔叔带入行的,所以王直一直以后辈待徐海,动辄呼:“小和尚啊小和尚。””引得众人一片低声哄笑……但这绝不是张总督开玩笑,而是确有其事,因为徐海在下海之前,曾经在杭州灵隐寺当过撞钟的和尚,法号普净,又称明山和尚。

  但是人家徐海现在也是手下数万人:一方诸侯了,在这样称呼他,就算再好的脾气也会恼,更何况脾气暴躁、目中无人的“天差平海大将军”呢?所以张经很肯定道:“本官敢断言,如果徐海遭到攻击,王直很有可能会去救。但如果王直遭到攻击,徐海一定会幸灾乐祸地。”

  赵文华又冷笑道:“大人总是说徐海多么多么厉害,难道他连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吗?”

  “本官不会引蛇出洞吗?”张经哈哈大笑道:“再说赵大人以为半年以来,本官约束部众,不许他们出战是为了什么?”说着剑眉一挑道:“示弱而已!”用竹棍一点那两个黑点,两眼一瞪道:“倭寇敢于上岸盘踞,就说明他们已经坚信我军畏敌怯战,早已不把我军放在眼里。”数月的憋屈今天终于吐出来,张经笑得极为畅快,竟有些不管不顾的意思。

  待笑完了便不再理会赵文华,说着一拍惊堂木道:“众将听令!”

  众将领便轰然起身,只听部堂大人分派道:“俞将军,本官令你率本部五千健卒,督两千永顺土兵开拔进驻嘉善城内。”说着看一眼这个他并不太喜欢的将领道:“你要注意保密,于子夜进城。

  一到城中即刻戒严,不许任何消息传递出城。倭寇过嘉善时你不得暴露行迹。但若是倭寇掉头东归,便立刻截断其后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其留下。”

  俞大猷拱手领命,朗声问道:“敢问大人,如果倭寇没有掉头呢?”

  “待会再说。”张经淡淡道,说着看一眼自己的爱将卢镗道:“声远,你率领两千保靖土兵,及本部五千兵马在城东双溪桥设伏,阻敌于石塘湾,此战务求必胜,绝对不能让倭寇南下杭州。”

  张经这才对俞大猷道:“如果倭寇返回,你仍是要不惜一切代价阻击。”说着将两支令箭递给他俩,沉声道:“你们二位的目标,便是将倭寇往北撵去,倭寇一旦北遁,本官会立刻率军返还,与汤克宽的水军左右夹击,与尔等完成合围,力求一战全歼敌军!”

第三卷 谁人试手补天裂 第一九零章 两战两胜!(※※※※本书由※※百度贴吧※关_关雎鸠※※精心整理※※※※)

  当众将纷纷领命之后,赵文华问出了今天最有水平的一个问题:“如果倭寇一路北逃,将各路大军都甩在后面呢?”

  “本将自有安排。”张经也给出了最不负责任的回答,说完便朝满堂文武挥挥手道:“都回去各自忙活吧,本官只有庆功宴,没有饯行酒。”

  一众官员笑道:“来日痛饮庆功酒!”便一齐向张部堂行礼,径直回营准备去了。

  但也有几个没有走的,比如说巡按御史胡宗宪,他便来到张部堂的案前,拱手道:“请问部堂大人,卑职可以跟随部队出发吗?”

  张经端详他片刻,终是点点头道:“你跟卢镗一路,他那边比较艰苦,你要帮他多出出主意!”

  胡宗宪虽然知他这是投桃报李之举,但也十分激动,不由站直身子,高声道:“下官定不负大人所托!”

  张经笑着颔首,胡宗宪这转身昂首出去。

  这时中只剩下沈默没走了,张经笑道“拙言啊,跟老夫一路如何?”

  沈默微笑道:“部堂的安排再好不过了!”

  ~~~~~~~~~~~~~~~~~~~~~~~

  两天后,张经率领广西狼兵五千,嘉杭兵马各五千,共计一万五千人。浩浩荡荡地开赴松江。这支队伍的先期任务是恫吓川沙洼地王直部。并造成嘉杭兵空的假象。引诱徐海部来攻。后期则将参与合围徐海部。并阻挡王直可能对徐海地救援。

  沈默作为巡察使随军出征。

  大军一路北上。终于在三天后抵达松江府。稍事休整后。便与闻讯赶来地王直大军对垒。倭寇确实被官军惯肥了胆子。竟然大喇喇地从巢穴出来。

  沈默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倭寇地大部队了。所以一点也不惊讶。唯一令他感兴趣地是。这些倭寇地头领人物中。有的穿盘领袍,一身宋朝官服;有的穿圆领襴袍。浑身唐装;还有乌纱帽、团领补服,完全是大明官服式样地、往那一站,仿佛个戏台子一般。

  他轻声问一边地戚继光道:“哪个是王直?”戚将军的部队因为在龙山卫一战表现太过拉稀。所以并没有被张总督排入战斗序列。好在他的勇武也在那战之后传开。这才让张经没有连他一起放弃了。令他跟着观摩……同时负责为巡察使讲解战况。

  好在心里已经有了练兵大计。戚继光并不算多么沮丧。他神色如常地摇摇头。轻声道:“王直向来龟缩在日本老巢。现在领兵上岸地。是他的部属叶碧川和王清溪。”

  这些倭寇虽然穿得千奇百怪,但打仗却不含糊。这年代也不兴叫阵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海螺一吹,就那么漫山遍野的冲过来,足有七八千人之多。看上去倭寇是准备一上来就把明军乱棒打死了……虽然这八千人中,有一半是跟在后面充数的二流子,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明军是无论如何都顶不住这么多人的冲锋的。

  但无论多辉煌的战绩,只能代表过去,谁也没法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听呜呜的牛角号毫不示弱地吹响,一队队身穿蓝布袍,手持长短兵刃的,以黑布裹头的俍兵出现在战场上。

  一位身穿亮银甲,背挂大红披风,手持一双长刀,面带狰狞鬼面的将领排众而出。口中发出一声尖利的啸声,立刻引起了兵们山呼海啸的应喝声。在声音最高处,那将领便率先冲了出去,她的长刀所向,数不清的俍兵紧紧跟随,就像一道愤怒的海浪,迎着倭寇猛烈的反扑上去。

  待俍兵冲上去一段距离,张经便命五千嘉兴兵向两翼移动,准备对倭寇实施包抄。

  这边的命令刚刚下达,那边俍兵与倭寇已经厮杀在一起。甫一交手,倭寇便感觉出对手的不同,这些身穿蓝衣的俍兵各个悍勇无匹,打起仗来根本不顾自身安危,只求杀敌斩首。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为俍兵“以七人为伍,每伍长短配合、攻守有序”,彷如刺猬一般,令倭寇无从下手。

  倭寇的锐气一上来便被打压下去,冲在前面的几百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砍刀在地,践踏成泥。若不是后面红衣黄盖地日本浪人及时顶上来,便被俍兵一击而溃了。

  沈默已经知道,并不是每个真倭都有武士刀,也不是每个都那么厉害。只有这些红衣黄盖的才手持武士刀、他们自幼经过格斗训练,且战场上百战余生,在倭寇中享有崇高声望,可以称得上是倭寇中地特种部队了。

  果然这些浪人一加入,倭寇的士气为之一振,迅速以其为箭头,组成一个个战斗组,与同样以小组为单元的俍兵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俍兵这边也毫不示弱,那位将军披散头发,挥舞双刀,在战阵中身先士卒,将士们见统帅垂范,无不景仰随从,奋力冲杀,竟然丝毫不让。

  这时官军从两翼杀出,严重扰乱了倭寇的阵脚,远处观战的匪首叶碧川和王清溪大惊失色,皆道:“明军倾尽主力,非我等可以抵挡。”“对呀,就算硬拼下来,也不过是便宜了别人,还是扯呼吧。”其实胜负还没有分出,但这些手下是他们发家的本钱,两人都不想损失太大,便吹响了收兵的海螺。

  按照他们的经验,只要自己主动撤退,明军是不会追击的。但两位忘记了这次面对的敌人,是从广西背着干粮跑过来的,且没有军饷,唯一的收入来源,便是他们的首级……张总督开出悬红,一个倭寇首级可换白银十两……所以在俍兵们眼中,倭寇头上长得是脑袋,而是一个个大元宝啊!

  现在元宝掉头就跑,岂有不追之理?不用首领下令,俍兵们便撒开脚丫子,撵着屁股追,从背后斩杀、枭首,别在腰间;再撵着屁股追,斩杀、枭首、别在腰间,一边追杀还一边大呼过瘾。

  沈默看着这一幕,对戚继光道:“元敬兄,等你将来可别用这法子。”

  戚继光正看得兴奋呢,闻言奇怪道:“拙言何出此言?”

  “一个脑袋十来斤,不用多别它三五个在腰上,就休想再追上倭寇了。”沈默苦笑道:“不信你看。”顺着他所指,戚继光果然看见有兵已经落在后面,显然是受了腰间首级地拖累。

  ~~~~~~~~~~~~~~~~~~~~~~~~

  虽然最后的追击不太完美,但并不影响此役的大胜,明军斩首一千余级,取得了抗倭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史称“沙川洼大捷”。

  首战告捷喜悦还没有消退,斥候便传来确切消息,盘踞在拓林的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