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世懋如释重负的笑起来,一把扶住他道:“坐下歇歇吧。”顺手便打赏了那小厮一锭金元宝,最少值五十两银子。

  那小厮接过银子千恩万谢,又听王世懋道:“会馆中情况如何,统共中了多少名了?”

  那小厮把银子揣进怀里,笑道:“可厉害咧不,算上在这的诸位老爷,咱们苏州就有十三人中了呢……”顿一顿又道:“而且前九名小的还不知道。”说过几句话,他感觉体力有所恢复,便道:“俺赶紧回去,争取再挣……哦不,再报一次!”说完便晃晃悠悠的出去了,没人笑话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因为大家都太紧张了,哪有心绪讽刺别人?

  不一会,又有个江西的小厮进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对那杨时乔报喜道:“恭喜杨老爷,贺喜杨老爷高中第八名!”

  这边杨时乔松口气,那边又有湖广会馆的进来报喜道:“恭喜孙老爷,高中第六名!”那孙应元闻言竟咧嘴笑道:“我得赶紧尿尿去,都快把尿泡憋破了。”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前后脚的,又有个山东小厮进来道:“李老爷,你高中第五名啦!”;李老爷李汶,正是那天代表山东举子出战的那位。李汶闻言咧嘴大笑道:“哥几个这顿我请了!”当然说的是自己那桌,要是全楼的都请,他都得卖身还债了。

  那边浙江举子有些耐不住了,虽然他们中试的人数最多,可要是前十名里一个都没有,那岂不大为失色?

  正在担心时,浙江会馆终于来人了,对那余有丁磕头道:“恭喜余老爷,您荣获第三名!”

  余有丁闻言没有立刻激动,也没顾得上高兴,而是连声赞叹道:“文长先生的眼光,真是太准了。”

  “何止是你的准?”边上的李汶大嗓门道:“咱们五个进前十的,不也全被琼林社的前辈预料到了吗?”

  “是啊,”这话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道:“他们那天预测中的,差不多都中了,可见我大明的科举还是很公正的。”只有主观性降到相当低的程度,预测才能这么准。

  ~~~~~~~~~~~~~~~

  还有最后两位了,众人都往向郑堂,心说其中之一非他莫属。郑堂也紧张起来,心说快来吧快来吧,就算第二名我也认了。

  过了好长时间,仿佛有一年那么漫长,门外终于有一次响起了脚步声,这次却不是什么小厮,而是回会馆查看情况的福建举子,去而复返了。

  他一近来,立刻吸引了全部福建士子的目光,众人连声问道:“怎么样,我们中了吗?”也有问:“前两名里有我们的人吗?”

  那士子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还是低下头,轻声道:“有一些,但是很少,且不包括在座各位。”

  这个时候郑堂也顾不了别人了,拉住那士子的胸口急声问道:“前两名都是谁?”

  “第一名王锡爵,第二名徐时行。”那士子不满的看他一眼,幽幽道:“你这回是真栽了,我们也跟着你倒了血霉。”

  郑堂当场愣在那里……

  第十卷 莫道浮云终蔽日 第六二八章 大赢家

  苏州会馆中响起震天的鞭炮声,今次春闱他们大获全胜,不仅有二十人及第,还囊括了前两名!仅仅一府之地,能做到这种程度,在大明科举史上,绝对是排前三的……前两名是浙江的绍兴和江西的吉安。

  无论如何,这都是苏州人莫大的荣耀,相信喜讯传到苏州去,定然全城欢庆。当然,此刻在京城的苏州人,可以先行享受这份自豪,苏州商会的会长、北京汇联号的老板柴守礼,更是慷慨解囊,邀请最红的昆曲班子,找了最好的大酒楼,在苏州会馆中扎台唱戏,大摆流水席……一时间,会馆中人头攒动,欢声一片,满耳尽是“恭喜恭喜”,让人误以为苏州府是二月底过年。

  会馆对面的二层茶楼中,客人们也没法静心喝茶了,都歪着头向外张望着看热闹……

  二楼正朝会馆的单间,一个中年白胖子站在窗边看了很久,才关上窗户,转身坐回桌边,端起茶杯“哧溜”喝一个,对一个比他年轻许多、也英俊许多的男子道:“嘿嘿,你找的那个柴老板,还真是大手笔呢,二十桌流水鲍翅席,这一天怕得吃掉七八百两银子吧。”

  两人正是一对闲散人士,沈默和徐渭。

  “这个你就不懂了,”沈默摇头笑笑道:“这笔银子该掏,既彰显了实力,又拉近了关系,还抬高了身价,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嘿嘿,你是不是很得意啊?”徐渭望着沈默道。

  “我当然得意了。”沈默理所当前然地笑道:“自己的学生考出了好成绩,哪个老师不高兴?”

  “我不是说这个。”徐渭摇头笑笑,然后端详着沈默那张永远温和如玉的脸道:“我觉着你的境界又提升了。”

  “怎么讲?”沈默轻啜一口茶水,问道。

  “以前吧,你虽然也挺厉害,阴起人来从不含糊,但每次都得大费周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徐渭笑道:“看着都替你累。”

  沈默摸着下巴,尴尬的笑道:“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呢?”

  “当然是夸你了……”徐渭竖起大拇指道:“你这境界也提升的太快了,现在是不声不响的杀人于无形,把那么多人折腾的死去活来,却没一个人认为是你干的。”说着假假的感叹一声道:“看来我也得好好学学《老子》喽!”

  “你知道的太多了……”沈默淡淡笑道:“小心我灭口。”

  “我好怕呦,”徐渭唏嘘笑道:“不过你也真狠啊,那些用了关节字眼的考生,许多人本身水平还可以,这下让你一招“敲山震虎”,那袁炜竟然一股脑的全都打落了。”说着摇头晃脑道:“可怜啊可惜,真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也不能这样说,”沈默摇摇头道:“虽然他们一时落第,但从长远看,确实有莫大好处的。”顿一顿,叹口气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何况严党倒台不远,如果他们这次侥幸得中,到时候也不过是些六七品的小官儿,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更可怕的是,今日的关节字眼,会被人挖出来,那但凡用过那九个字的,不禁仕途全毁,连活着的尊严也没有了。”说着端起茶壶,缓缓向杯中注入亮黄的茶汤,道:“我沈默做事虽不留情,却还不会向那些无甚大错的士子下手。”

  “那你怎么对那个什么志坚……”徐渭说完觉着有些食言,连忙打哈哈笑道:“当我没说好了,其实我也挺解气的,看着他对苏大家那个样子,我都恨不得抽他。”

  “你是说,我让人设计把那九个字露给苏志坚?”沈默的面上没有丝毫纠结,仍然不紧不慢道:“不错,我不想让他再进一步了。”说着端起茶盏,轻轻吹着气道:“只要我在一天,他就永远别想。”

  “稍稍惩罚下就算了。”跟沈默正好相反,徐渭是个嘴硬心软的家伙,竟帮着苏志坚说起话来道:“他终归是苏大家的弟弟,不看僧面看佛面,你也别做得太绝,别忘了苏大家付出了多少?你把他一棒子打死,也就把苏大家一直以来的付出否定了,”说着商量道:“还是下次低低的取中吧。”

  “这个我不能听你的。”沈默摇摇头道:“你应该知道,以苏志坚的水平,在江南根本不能中举,是我帮他办到陕西,沾了分区录取的光,才成为举人的。”说着望向徐渭,沉声道:“在我原先的想法中,他当个举人就足够成功了,也不枉苏雪一场付出,再高就过犹不及了。”

  “那你也不该拦他呀?”徐渭道:“最多不管他,让他凭本事考去,考中不考中都是他的命。”

  沈默闻言沉默片刻,轻声道:“……我不相信他的人品,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主因是,我不想给自己找麻烦。”说着声音低低道:“让他落籍陕西的事情,虽然程序上合法,但在情理上是站不住脚的,一旦起了舆论,我也不好下台。”

  ~~~~~~~~~~~~~~~~~~~~~~~~~~~~~~~~~~~~~~~~

  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人文荟萃,读书人多如牛毛,如在浙江乡试名落孙山的生员,到了云南贵州陕西说不定能高中榜首。这些地方条件恶劣,汉人数量本就少,读书人较这沿海,更是要少得多,出色的人才,也没法跟沿海地区相比。但为了团结稳定,使科举这一缓和矛盾的神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朝廷特意照顾落后地区,给予这些省份稳定的名额。虽然在数量上少于发达地区,但与读书人……尤其是优秀读书人的比例上,可大大超出许多。

  所以朝廷规定,必须回原藉考试,也就是说,必须是本地人……而大明朝不带迁户口,你祖宗是哪儿的人,你就只能在哪儿考试。

  但苏志坚……当时还不叫这名……显然不能在江南考了,因为家乡人知根知底,他姐姐入过贱藉的事情,难免会被捅出来,到时候可真是鸡飞蛋打了。

  当时那小子整个人都颓丧了,苏雪怕他彻底沉沦了,厚着脸皮去求沈默;沈默本事再大,也不敢直接给他改户藉,那真是活得不耐了。

  但他还是把这事儿办成了,因为通过询问得知,苏雪的祖先除了乡藉……还有戎籍。

  所谓戎籍,就是军藉的意思,大明的军人子弟,除了必须要子承父业的那位,其余的也是可以读书考学的,而且可以在卫所所在地考试,与乡藉享受同等待遇。这是朝廷为了便于将士戌边,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地方,自然深得上下欢迎。

  只是如同任何一项制度,日久天长,代代相传,便生积弊。比如说这苏家,祖先奉命离开苏州,戌边陕西。后来到了苏雪的爷爷那辈,刻苦读书,以绥德卫戎藉应考成功,举家迁回江南、落户原藉的同时,还利用在官场的关系,偷偷保留了自家的戎藉,以备万一,所以他们家既有乡藉,又有戎籍……这可不是苏雪爷爷首创,事实上,许多类似情况的人家,为了子孙着想,都会这样做。

  但这对人家真正的卫所子弟,可是不公平的——你们家不是迁回去了吗?你又不是在这生、在这长的,怎能算是戎籍呢?他们岂能容许一个不相干的外人,来挤占本属于自己的名额?

  当然,若是子孙应考时,父辈仍在台上,能跟卫学的督学打好招呼,自然一切顺利,心想事成。可像苏家这种情况,好几十年 当然,若定子孙应考时。父辈仍在台上,能跟卫学的督学打好招呼。自然一切顺利,心想事成。可像苏家这种情况,好几十年前的关系,早就人走光、茶透凉,卫学怎肯为一个外人得罪了一干本地学子?

  所以虽然苏家有戎籍,但没有沈默的帮助,当地的卫学定是不肯接收……就像不入县学、府学没法参加乡试一样,不入卫学也是不行的。当时沈默的同年,正在陕西做巡按御史,这点事情自然难不倒他,于是苏雪的弟弟改名志坚,成了绥德卫学中的一员。

  还是那句话,这件事虽然丝毫不违法,但在大明朝,从来都是情大于法的,若是惹得绥德卫的士子们羡慕嫉妒恨,群起而攻之,那可真是黄泥巴跌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所以沈默从一开始,就打算让苏志坚以举人身份参加大挑,然后远离陕西做个撮尔小官,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苏雪受辱一事,只不过给了他阴掉苏志坚的借口罢了。

  “你真的不管苏雪的感受吗?”徐渭还不死心道。

  “谁的感受也没有我的安全重要,”沈默嘿然一笑道:“我还有很多事没做,还有三个宝贝儿子没抚养成人,我不能放任任何危险的可能于不顾。”

  徐渭有些气闷道:“那你也把徐时行废掉吧,他不同样对不起你吗?”

  “他是不一样的。” 沈默缓缓摇头道:“不管真情还是假意,他都管我叫老师,老师为子弟担些风险,也是应当的……”说着笑笑道:“我不喜欢徐阁老的缩头作风,所以不能学他。”

  “典型的双重标准。”徐渭撇嘴道:“对中意的人,就包庇呵护,对不中意的,连机会都不给。

  “呵呵,算被你看穿了。”沈默笑笑道;“我虽然欣赏徐时行,却也没像你说的包庇呵护,我也考验过他,并惩罚过他了,你还要怎样?”

  ~~~~~~~~~~~~~~~~~~~

  沈默本身没那么强的门第观念,但听说徐时行去抱唐松大腿时,还是有几分气愤的,NND,老子这么粗的大毛腿你不来抱,却去抱那小子的小细腿,你算得什么账啊?不过出于对徐时行一贯品行的了解,沈默愿意相信他只是被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腰,所以才一时怯懦,选择了与严党分子委以虚蛇,最终还是决定原谅他这一次。

  沈默其实自己都没意识到,是他身上尚存的人情味主导了这一决定……他忘不了徐时行跪在自己门前,泣血陈情的样子;也忘不了每每逢年过节,徐时行便用那种精美的竹篮,装着他亲手种的各种水果送来家里表示心意。

  那往昔的点点滴滴,虽然不多,却存在于沈默的记忆里,让他关键时刻狠不下心来——他原本打算,让徐时行这科落榜,好生反省反省,但又担心他走上绝路,最终还是将那篮子装上石灰石,说是看他自己的造化……可那么明显的暗示,对徐时行那样的大才,跟明说有什么区别?

  不过沈默也没有那么轻松的就放过他,如果让他这么轻松的就过关——会不会将来遇到更粗的腿,就直接把老子丢一边呢?所以他在王锡爵和徐时行登门拜访的时候,极其热情的邀请两人搬来家住。

  当时徐时行走有顾虑的,那会不会惹得唐松不快呢?但老师盛情难却,再说考试也过了,他也没用那字眼,便没有再顾及唐松,谁知却惹的那家伙恼羞成怒,竟当众揭穿他的勾当,让他颜面扫地,险些就过不下去了。

  徐时行不会想到,他其实被自己尊敬的老师算计了一把——如果正常发展下去,徐时行跟唐松再敷衍几天,会试结果一出来,唐松没中,他却名列前茅的话,唐松很可能因为他的骤贵,而选择缄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