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对沈默道:“但五爷也不想要,与其争执不下。不如这样吧、咱们把这钱算作投资给漕帮,用于将来在苏州开设的市舶司车马行,到时候双方合股,贵方出人出力,我们出钱且帮着联系销路,股份算五五分,利润也五五分,如何?”

  “好啊!”马五当即叫好道:“这主意太好了!”他很清楚,如果没有沈默夫妇的帮助,将来的牛马行就算开起来,能不能挣钱还是个大问题,这样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愁沈默这个市舶司老大不帮忙,不愁沈夫人这个商业天才不尽心,不愁将来不会财源滚滚!

  见他喜上眉梢,沈默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吧,”说着笑笑道:“这个用不用再跟后面商童一下了?”

  “这个不用问,”马五也摇头笑道:“方才三叔已经说了,后面的事情我看着办,那就不会再有异议了。”说着有些犹豫道:“不过五十万两银子,足够开十个八个大车马行了,你们才占一半的股,实在是说不过去——要不这样吧,三七分吧。

  “五五分就是五五分。”沈默摇头笑道:“我其实是赚大便宜的。不信你走着瞧,只要这个事儿能成,我几年就能回本,敢不敢跟我打赌,”他知道五五分是最合适的,因为如果自己所占比例太大,就会让漕帮产生白己是附庸的感觉,这对一个超级大帮派来说,就算勉强接受,也如吃了个苍蝇一般。

  “那——就这么着,”马五爷不愿意跟沈默矫情,如果份额少了,他确实不好交代,所以便不再认道:“还得贤伉俪多担持。”

  “自己的买卖,”沈默呵呵~笑道:“还用瞩咐么?”

  ~~~~~一~~~~~~~~~~~~~~~~~~~

  见天色不早,沈默两个起身告辞。马五强要留宿,沈默笑道:“下次吧,我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一刻也不能停啊,别看现在天晚了。我还得去拜访你们知府大人。”

  “那就只能下次了”马五遗憾道:“还想跟大人好好请教请教呢。”

  “会有机会的”,沈默笑道:“等五爷不忙了,去苏州盘恒些日子,我们慢慢谈,细细聊就是。”

  马五欢喜道:“中,我会尽快去的。”便将两人送出到门口,道:“粮食今夜就开始装船,咱们漕帮自己的码头,安全不用担心,大人说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

  辞别了马五爷,上车之后的沈默,明显感觉心头一松,有了这二十万石粮食,他脖子上的绞索,终于可以松动一些了。

  夕阳下,马牛上,他无比放松的躺在妻子的腿上,轻声笑道:“为了把那帮混账收拾掉,今天我其实是准备吃亏的。”说着嘿嘿一笑道:“想不到你竞然能把一个弃子下成妙棋,果然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天才啊!”

  若菡轻轻为他揉着太阳六,小声道:“你不会怪我自作主张,没和你商量吧?”

  “怎么会呢,”沈默舒服的闭上眼睛,呢喃道:“有你真好”。

  第六卷 春风又绿江南岸 第四零五章 富可敌国

  王崇古最近比较烦,身为松江知府他压力很大,失眠厌食焦躁,就连夫人也给他泡了三鞭酒,可见连某事也受了影响。

  他的烦恼之源,无外乎也是粮食问题。被苏州府所带动,松江的粮价一路飘红,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他手下又没有海瑞那种能镇住场子的牛人,府城里自然是混乱不堪,囤积居奇者大有人在,哄抢偷盗者不计其数,监狱里已经人满为患,但治安还不见好转。

  更严峻的是,松江还是抵御倭寇的前线,粮食的短缺,让军心都开始不稳,作奸犯科屡禁不止,战斗力下滑的很厉害,如果这时候倭寇打过来,他苦心经营的上海防线,恐怕根本不是对手。

  见丈夫愁肠百结,一筹莫展,素来不信神佛的王夫人,也在府中设上香案,每日给佛祖上供跪拜,虔诚祈祷倭寇勿来。

  这天晚饭后,又见王夫人在上香,王崇古苦中作乐,笑她说:“夫人的心意我领了,可现在咱们大明道教的天下,有道是县官不如现管。还是拜三清吧。”

  她夫人却不同意道:“人家说道家修的就是太上忘情,这话一点都不假。不信你看看咱们当今圣上。修道修得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见。以此推之,三清恐怕更加没有人味,指望不得的。”说着朝如来佛合十道:“还是西方好,有人味儿。”

  “和尚才是六根清净,不管尘事呢,”王崇古失声笑道:“不留发、不娶妻、不生子,断绝纲常。跳出五行,有何人味可言?”

  “话可不能这么说,”王夫人道:“倒要听听佛门圣地,能跟我这腌臜衙门一样?”饭后闲谈,正是个好放松。

  “你还别不信。”王夫人振振有词道:“有一折角“乌鸡国”,是说乌鸡国王曾经好善斋僧,佛祖便差文殊菩萨来度他去极乐享福。文殊这人很嫉妒,不想看着别人好。就故意变做凡僧,向国王化缘。“

  “你这妇人瞎编排,”王崇古呵呵笑道:“人家菩萨真身法相岂能轻易示人,怎么就扯到嫉妒上了?”他不爱看戏,也就不知道这些桥段。

  “怎么不是嫉妒?〃王夫人道:”就算不能相见,好言好语的告诉国王就是了,他偏要恶语相向,无端刁难那乌鸡国王。那国王又不知道他是菩萨,一气之下就把他捆了,送在河中,浸了三日三夜。“

  听她这样说,王崇古点头道:“这国王还是太仁了,如果在咱们大明。早就廷杖一百,发配三千里了。”

  说着呵呵一笑道:“这戏文有硬伤啊,那文殊菩萨多大的法力,怎么能被凡人擒下,浸到水里呢?”

  “这正是他的阴险所在。三天后,国王放了他,他便回去跟如来哭诉,污蔑国王队佛祖多有亵渎。连他这个接引这都敢欺负。如来就把国王推下井,浸了三年,以报文殊三日水灾之恨。”王夫人气愤不已道:“那文殊尤嫌不过瘾,又把自己的坐骑变为假国王,每日与王后娘娘同眠同起,虽然后来说那畜生是骟了,无福消受,但此举一样坏了纲常伦理,极为可恶!”

  说完王夫人便总结道:“这不正像衙门里的污吏,打着老爷的幌子做尽坏事,吃拿卡要、欺男霸女,甚至还动辄害人性命,却让人把账都算到老爷头上?”

  “好吧,你说的有理。”王崇古不禁哑然失笑道:“但也不能以此说明佛祖也是个俗人,毕竟是下面人蒙蔽了他,瞒着他干的。”

  “那好我就举个佛祖的例子。”王夫人看来要让丈夫彻底服气,道:“前几天听完最后一回,唐僧师徒历经劫难,终于到了西天,见到了如来,因为不懂“规矩”,没给两个管经书的“书办”一点“人事”,就被人家给了空白经书。若不是有仁厚长者还看不过去,暗中点破,这师徒四人辛苦一场,岂不是付诸东流了。”

  “找佛祖告状,处罚两个书办啊!”王崇古也气道。

  “找是找了,可佛祖并没有惩罚那两个书办。”王夫人一脸难以置信道。

  “为什么呢?”这跟王崇古心中的佛祖,差距太大了。

  “佛祖这样解释:“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死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来儿孙没钱使用。””王夫人看一眼王崇古道:“最后师徒几个还是拿出了吃饭的紫金钵孟,才换到了有字的经书。”

  王崇古又一次哑然失笑道:“原来佛祖也好这一口啊,看来夫人是对的,西天灵山跟我们的衙门,果然是有相像之处啊。”

  “所以啊,就像你拿人家的手短,不好不给人办事一样。”王夫人笑道:“只要我多上供,多磕头,佛祖收到之后,肯定不会不显灵的。”

  “哈哈,但愿如此吧!”王崇古放声笑道,似乎连日来的阴霾也消散不少。

  ~~~~~~~~~~~~~~~~~~~~~~~~~~

  夫妻两正在说笑,便听得敲门声想起,两人赶紧止住笑闹,正襟危坐。王崇古这才沉声问道:“什么事?”

  “大人,门外有一位书生,投贴说要见您。”声音是府中的管事。

  “你也不懂规矩吗?府门都落锁了。还见什么见?”王崇古不悦道:“让他明天再来吧!”

  “他说您看了拜贴,一定会马上见他的。”外面的管事郁闷道:“听他口气那么大,小人不敢擅自回绝。”

  “叫什么名字?〃王崇古问道。“张风磐。”管事答道。

  “什么?子维?”他的外甥张四维号风磐,不过在北京当官呢。王崇古惊得立刻打开门,拿过拜贴一看,果然见上面写着“张风磐”三个大字,不过看字体,可不想是张四维所写。

  再一端详,王崇古发现三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米粒大的小子,凑到灯下细细端详,才看清楚是“的同事好友〃五个字,他轻声完整念道:“张风磐的同事好友?”

  “原来是个骗子!”管事的仿佛受到了莫大的愚弄,气急败坏道:“敢骗到外面知府衙门头上,简直是活腻歪了,我这就去把他抓起来!”

  “慢!”王崇古却摇头道:“清他进来。”

  “啊?”管事的只好闷闷道:“是。”

  “客气一些。”王崇古沉声道:“低调一点。”

  看到大人一脸的郑重其事,管事的哪里还敢怠慢,赶紧屁颠屁颠出去清人了。

  “夫人,请帮我穿衣。”王崇古道,他现在穿着居家的袍子,虽然宽松舒适,但若是见人的话,就太失礼了。

  王夫人一边将他的栗色云纹深衣拿过来,服侍他穿上,一边问道:“老爷,那到底是什么人?”

  “八成是沈拙言。”王崇古轻声道:“子维在内阁当差,他的同事可不多,在江南的也只有那位“沈苏州” 一个了。”

  “沈大人用得着这样拐弯抹角吗?”王夫人惊奇道:“只要把名一报,咱们还不得大开中门迎接?”

  “当然是有他的原因了。”王崇古低声道:“不说别的,单独“擅离职守”一条罪,就麻烦的很。”这时候衣服穿好,他对夫人道:“可能会很晚,你先睡吧,别等我了。”

  “是。”到了正事儿上,王夫人是不会拖后腿的。

  ~~~~~~~~~~~~~~~~~~~~~~~~~~~

  当王崇古迈步进入书房时,便见沈默一身蓝色夹纱直裰,正坐在客座上神态悠闲的喝茶。

  反手关上门,王崇古压低声音笑道:“哎呦我的沈大人,您这是唱的哪一出?从苏州跑到松江来了 ?”

  “唱的你们的山西梆子“小借年”,”沈默呵呵一笑道:“鉴川公,你可要拉兄弟一把呀。”

  王崇古笑着请他坐下道:“倒是想帮帮你,可我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除了为你摇旗呐喊之外 ,一点办法也没有的。”他自然知道沈默是来干什么的,是以抢先把口子堵住。

  “鉴川公是明白人,应该知道这场事故起源于苏州,苏州定则松江定,苏州不定松江亦不定,”沈默苦下脸道:“帮人就是帮己,看在我巴巴的上百里路跑过来,王大人还请施以援手。”

  “拙言老弟,我承认你说的对。”王崇古苦笑道:“可我松江虽然出粮,但也出大地主,能收上来的粮食本就不多,还得筹备漕粮,以及前线的军粮。”说着两手一摊道:“我就算浑身是铁打的多少钉儿?实在是有心无力,请大人见谅啊。”

  “哎,难道真的不能帮忙吗?”沈默一脸苦涩道。

  几句漂亮话,王崇古还是要说的:“拙言此言谬矣!你我乃是临府,当然要相互扶持了……”说着一拍胸脯道:“这样吧!你先在我这住下,我明天就去帮你借借看!”

  沈默正色道:“多谢老哥的美意”说着摇头道:“不过借粮食这事儿,还是我自己来吧,你是本地父母官,欠下子民的人情,将来不好驭下。”

  见他如此替人着想,王崇古反而不好意思了,讪讪道:“没关系,没关系。”但沈默主意很正,执意不让他求人,王崇古也就顺水推舟道:“那好,松江府境内随便你借,借到多少你都全拿走!我一粒粮食也不留!”

  这才是沈默这番做作的用意所在……他跑到人家王崇古的地盘上,一下拉走十几、几十万粮食,若是不提前打声招呼,取得他的同意。王大人肯定是要不快的,这样就太好了——因为一个王崇古虽然不算什么,但他若隐若现的那个背后庞大集团,却是沈默必须正视和重视的。

  ~~~~~~~~~~~~~~~~~~~~~~

  “有老哥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多了。”沈默笑道:“放心吧,只要苏州的麻烦解决了,松江的困境也就不攻自破了。”

  “但愿如此吧!”王崇古沉默片刻,才幽幽道:“拙言,你想过没有,事情为什么会到这步田地?”

  “因为我要开……”沈默冷笑道:“市舶司碍了这些人的眼呗。”

  “有人说,为官应当三思,”王崇古道:“你听说过这句话没有?”

  “思危,思变,思退。”沈默点点头道。

  “对,”王崇古颔首道:“那你想过退路吗?”

  “我没有退路。”沈默呵呵一笑道:“只有一条路,就是一直走下去。”

  “年轻气盛!”王崇古叹口气道:“那帮人不是你一个人能应付过来的,你要是继续单枪匹马的搞下去, 纵使这次侥幸过关,也总有折戟沉沙的一天。”

  “大人这句话什么意思?”沈默正色道:“要我现在就放弃,乞骸骨、告老还乡吗?”

  “呵呵……”王崇古扑哧一笑道:“你才多大,就告老还乡。”然后分解到:“我是说,你应该联合一些强援,并肩作战,这样胜算才会大些。”

  “鉴川公这话是至理。”沈默心头一动道:“只是不知,从哪里来求得强援呢?”

  “这个么……”王崇古缓缓道:“我倒是认识几个,可以给你引见一下。”说着又笑道:“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太早,还是等你过了这一关,再找个机会慢慢说吧。”

  沈默面色平静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