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丫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卿本丫头-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哀家的掌控中!一旦被揭穿,哀家自身都难保,更保不了你们!!”
  ......
  赏花后,使节们即将告返归国,皇帝御赐奇珍异宝数件、茗茶百担、绣品千件、丝绸万匹。
  大食使节看着精美的绣品,忍不住道:“江南水绣堪称一绝,鄙人想见识一下贵国鬼斧神工的绣艺,开开眼界,请陛下御准。”
  皇帝正欲传召宫廷绣工的时候,贵妃附在他耳边道:“皇上,请恕臣妾无才,不能为皇上解难…臣妾也只有提些良策,为皇上分忧了…素闻太子妃的绣艺精湛,与画艺同样那么出神入化,方才游园时,皇上不是听到大使们对太子妃赞誉有加吗?不如皇上就遂了他们的心愿,让太子妃再露一手。皇上你看怎么样?”
  太子妃两次为朝争光,皇帝十分高兴,扬手宣布:“那就有请太子妃为各位大使表演绣艺吧。”
  啊???不是吧,缝衣服我就很厉害,十件八件没问题,叫我绣花也凑合,但要绣到出神入化这个地步就……唉~~小姐,你害死我了,既然要我替你到宫里来你就不该这么十八般技艺样样精通啊,你这不是难为我吗?
  李仪坐不住了,拿起茶杯未喝又放下,刚放下又拿起……筱儿一一看在眼里。
  绣架被摆到了大殿正中。
  阿彩慢慢走过来,坐下,又站起,跪下回道:“回皇上,善柔必须独处一室才能静心刺绣。”
  闻言,李仪头大如斗,筱儿冷眼旁观。
  皇帝微微一怔,立即又以笑容掩饰心中疑虑:“善柔呀,大使们想看的是一幅绣品形成的过程,你若不当众刺绣,他们又如何观看呀?”
  “是,皇上。”阿彩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刻坐回到绣架前,把针插进了绣架,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波斯大使夫人的衣襟有些许脱线,不如我为夫人缝好,须知最容易做的事其实是最难做好的,缝衣服亦是很考绣艺的,更何况我用的是天衣无缝针法,保证夫人的衣服看不到一个针眼和线脚。”阿彩急中生智,拿着针走到了大使夫人面前。
  大使夫人跃跃欲试,大使却拉住了就要站起的夫人,道:“不必了,我们想看的是陛下御赐精美绝伦的绣品是如何从一根线变成一幅画的。”
  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贵妃的脸色却越来越好看。
  “皇后娘娘驾到!”此时,殿外传令官通报。
  “皇上,臣妾表兄今日进宫会面,请恕臣妾来晚一步。”皇后跪在地上,“皇上,臣妾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皇上恩准。昨日亲见善柔棋艺画艺超群,臣妾一时技痒,请皇上恩准由臣妾为各位大使表演刺绣!”
  “平身。那就有劳皇后了。”皇帝意识到皇后是来救驾的,如果不让她绣,今日也许将下不了台,“在座各位意下如何?”
  大使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等他们表态,皇后就面带微笑斩钉截铁道,“各位大使与大使夫人,须知我朝人才济济,可不是只有太子妃会刺绣,哀家非常希望能在各位面前献丑一番,还请各位不要见笑。”
  说完,她径直坐在绣架前,朝仍杵站在大使夫人面前的阿彩说:“把针递给哀家。”
  行云流水般地飞针走线,两个时辰后,一幅百鸟朝凰图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绣架上。
  使节们纷纷站起鼓掌致意。皇后已是一身冷汗,望向皇帝,看见鼓掌的他目光中带丝丝愠色。
  122
  皇帝留宿长生殿。清晨起床漱洗后,竟亲自帮贵妃梳头。
  “这天空昏暗,风平树静,看来会有场大雪啊。”皇帝望望窗外的天色说。
  “既是如此,皇上今日就哪儿都不去了,留在长生殿好不好?”贵妃娇嗔道。
  “好好好!”皇帝的手轻拍了贵妃的脸两下。 
                  
第十二集 皇帝寿辰上的来客(6)
  “陛下,皇后娘娘殿外求见。”门外太监高声通报。
  皇帝把梳子交回给贵妃,向外走去:“朕避她都避到了这儿,她还真是锲而不舍啊。”
  贵妃的脸由晴转阴,手紧紧捏着那把梳子。
  “皇上,臣妾是来负荆请罪的。”皇后跪在了地上。
  “皇后何罪之有啊?”皇帝懒懒地答,裹着裘皮坐在暖榻上纹丝不动。
  “一罪,臣妾一时疏忽,因为信任而让娘家人有机可乘,滥竽充数把沈善柔当才女送入宫选妃,她的才艺名不副实;二罪,臣妾先斩后奏,刚才已下令把沈善柔打入冷宫。臣妾身负两罪,请皇上发落。”皇后再次伏身请罪。
  “皇后大义灭亲,功大于过呀,朕又岂能怪罪?起来吧。”皇帝并没有下榻去扶皇后的意思,“朕相信皇后只是一时疏忽,而非徇私。皇后要管理的后宫事务太庞杂繁多,很难面面俱到,出些纰漏也是在所难免的。朕希望让贵妃参与后宫事务管理,为你分担一些,遇事也有个商量和照应。”
  究竟是遇事有个商量照应还是你根本不再信任我?!皇后如梗在喉,心隐隐在痛,神色却不见变化:“皇上所言极是,有妹妹帮忙,求之不得,甚幸哉!”
  皇后坐到榻边的方椅上,透过珠帘,看到内屋搔首弄姿的贵妃正对着她微笑。
  “捷报!陛下!吐蕃的都城已攻下!”门外太监又高声通报。
  “太好了!”皇帝激动得连裘皮都甩一边,“快快把战报拿进来!!”
  军机大臣走入,跪下,呈上战报和一封信,然后退出门外等候。
  皇帝越看眉头越舒展:“吐蕃王的老窝都给端了,剩下的残兵穷寇还成得了什么气候?!朕给吐蕃起个什么州名好呢?叫蕃州?哈哈!”
  “恭喜皇上!”隔着珠帘,贵妃在内屋道了个万福。
  “看看太子写些什么,这可是他出征以来第一封家书啊,呵呵,脾性像朕,打了胜仗都不算什么,一定要达到最终目标才肯写家书!”皇帝拆开了那封信。
  看着看着,皇帝的脸色暗过屋外下雪前的天空。
  皇后担心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太子负伤了?”
  “你自己看!”皇帝把信一推,“你教出的好儿子!!”
  “其实太子也是不想死太多的人,体恤将士们……”皇后看了信,极力为儿子申辩。
  却被皇帝粗暴地打断:“所谓将士,本就应为战而生为战而死!天下间哪有不用打仗不用流血不用牺牲的将士?现在吐蕃都城已经攻落,就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消灭灭吐蕃,开疆拓土,威震四夷,扬我国威,这更是他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现在他居然要撤兵休战!真是岂有此理,你看看你看看……”皇帝把信抢过来指着中间两行字念,“都城已攻下,所失城池亦已收回,卫国战役已告一段落,我军虽胜但将士死伤严重,儿臣决定休战,按兵不发,直到父皇宣布撤兵……这叫什么话?!竟敢威胁他老子?混帐东西!!!”说到激动处,一掌重重地拍在案上,手又开始颤抖不止。
  “请皇上息怒,保重龙体。”皇后赶紧扶住了皇帝,“太子少不更事,白费了皇上一片苦心。皇上让他出征就是希望他立下赫赫战功彻底消除山庄事件对他声誉的损害,更让他在群臣面前树立威望,如果此刻迁怒于他,只怕皇上把自己的这片苦心也白费了。臣妾知道,皇上派出的几十万大军,目标不是洮州岷州,而是志在吐蕃,太子也许思乡心切,一时没转过弯来,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是需要时间需要引导的,给点时间他,把他叫回来好好教育就是了。”
  “怎么回?仗都没打完就跑回来不是让人看笑话吗?还是让他顺心如意撤兵回朝?!”皇帝说着反话,手抖得更厉害了。
  皇后握住他的手:“皇上是气糊涂了,这个战场不是少了他就不行,关键是靠那些将军,他首次出征也只是学东西的。何况失地早已收回,都城又已攻下,太子的使命已经完成,让他回来合情合理呀。尽早让他回宫,以免延误战机,干扰将军们继续作战。” 
                  
第十二集 皇帝寿辰上的来客(7)
  皇后一劝,皇帝的心情稍微平静,思索皇后的一席话后道:“也罢,朕就下旨让他回来吧!”
  一旁的贵妃不发一语,脸上闪过难以捉摸的窃喜……
   
  冷宫,我阿彩来也!
  123
  阿彩兴奋地收拾包袱,为能与明志姐弟朝夕相对而开心不已:哈哈,冷宫,我来也!
  把太子的笔与玉镇纸一并打包带走,当然,那些传奇一本也不能拉下。
  宫女们垂手而立,没有一人出来帮忙收拾,就连小菀,也只是呆呆地看着忙进忙出翻箱倒柜的废太子妃。
  “贵妃娘娘驾到!”无精打采的太监们顿时精神百倍地通传。
  “娘娘千岁千千岁!”宫女们纷纷跪下。
  “善柔见过娘娘,原以为世态炎凉,不会再有人理会善柔了,没想到娘娘竟会前来相送,有如雪中送炭,善柔感激不尽。只可惜善柔去了冷宫后,怕再难与娘娘相见,请娘娘多保重。”阿彩道了个万福,心底明白来者不善,故意反话正说。
  贵妃冷笑一声:“难得太子妃如此关心呀,哦,好像不能称为太子妃了吧,应该是叫前太子妃呢还是废太子妃比较贴切?到了冷宫那种地方,你自己多保重才是。你也不用难过,以后咱们见面的机会多得很,因为,今后冷宫的一切事务由我全权负责,就连皇后也无权过问。”
  阿彩在心里狠骂贵妃一百遍,一百遍!脸上却挤满笑容:“呀!以后还能经常看见娘娘呀,那可真是太好了~~”
  “是吗?只怕每次见我,都不是什么好事呢。就比如现在,我是专程来告诉你一些规矩,例如东宫的一切物品,不得带走,冷宫自有备给废妃专用的物品。什么马配什么鞍,这个道理你应该知道吧。”贵妃皮笑肉不笑地宣布所谓“规矩”。
  “我本来也没打算带走,这些东西都是太子的,不过收拾放好,不让宫女太监们乱碰,以免太子回来兴师问罪罢了,让娘娘白操心了一场,真是不好意思。”阿彩把包袱一个又一个地塞进箱子放好,然后拍拍空无一物的两手,让贵妃瞧清楚。
  贵妃又是一笑,眼尾扫了一眼身边的太监,太监意会,对阿彩做了个请的动作:“请娘娘随小的移步冷宫。”
  “冷宫的路我熟得很,不需娘娘费心带路。又让娘娘白操心了一场,真是太不好意思了。”阿彩回敬贵妃一声冷笑,甩甩袖子,大大咧咧地自行走出了东宫。
  趾高气扬地走着,头都不回半下。
  太监们远远跟着,监视着。
  走过了储丽园,走到了冷宫地界,远远看见明明小志正拿着铜盆和木桶猛敲,列队欢迎。
  阿彩心头一暖,大步流星地飞奔向明志。
  拿起锅铲使劲敲锅头,放开喉咙高歌一曲严重走调的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咳!…草丛的朋友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这里的表演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
  明志捂着耳朵帮和音“啊~~~噢~~~唻唻唻~~~喔哎噢!”
  吵得尾随至冷宫藏在对面草丛里的太监们掩耳疾走。
  三个人笑成一团。
  阿彩突然想到了什么,蹲下,从裙子里抽出两本传奇,又从袖管里掏出一个玉镇纸:哈哈,我阿彩实在是太聪明了!!跟我斗?哼!
  ......
  “斗?斗赢了战争输掉了民心,我们从保卫的一方变成了侵略的一方。”棋盘前,太子苦笑,走了一步“馬”。
  “攻城容易守城难,更何况是在这种局势下。吐蕃军民一心,空前团结,或在井里投毒,或赤身肉搏同归于尽……”韦枭保频频摇头,走了一步“象”,以“象”顶“馬”,“可惜你那封家书并未奏效,兵不仅不能撤,还要速速剿清穷寇。速剿?谈何容易?!殿下还有何良策?”
  “皇令在此,帅印已移交韦大夫,我亦须按旨返宫,只希望回宫后能劝阻父皇吧。在未能撤兵之前,请韦大夫多加提防拼死保国的吐蕃人。”太子的“仕”移至“帅”前。 
                  
第十二集 皇帝寿辰上的来客(8)
  “如此看来,这是你我在吐蕃的最后一次博弈。”韦枭保的“卒”过了河,“有封信,希望殿下帮转交我夫人。”
  “难得见韦大夫柔情似水的一面。”太子笑笑,接过信,惊讶,“怎么有八封?”
  “八位夫人,一人一封,免得她们争风吃醋。”韦枭保无奈地耸耸肩。
  “如果她们比较写给谁的字数多呢?”太子难得地开起了玩笑。
  “这一层我早领教过了,所以家书永远是一式八份,这样字数内容就完全一模一样。”韦枭保自我解嘲地笑了起来,“所以说,女人可以很多,娘子只娶一个就够了。”
  太子也呵呵地笑了:“有时候,一个都够头疼的啦。”
  谈笑间,棋已下至最后一步。只差一步,太子的“車”就能吃了对方的“將”。
  太子却选择放弃:“和局。韦大夫,就此别过,等你回宫,我们再战一场。”
  韦枭保心领神会太子此举深意,抱拳:“殿下,一路平安!”
  “保重!”太子拍拍韦枭保的肩膀,唇边一抹顽皮的笑,“有没有打算在吐蕃带个九夫人回去?”
  “才带一个女人回去?殿下也太小看我了吧。”韦枭保拍回太子的肩膀。
  “哈哈~~”二人相视而笑。
  笑容里带着一丝沉重,就此别过。
  太子离开军师的营帐,回到自己的营帐前,返宫的快马已备好,金牌侍卫们正在打点行装。
  忽然看见信鸽迎风呼啸而来。
  解下竹筒,取出信卷:
  ——“大子,你好,宫中一切很好,我更是好得不得了,匆挂。我天天去陪明公主与志王子,放心。”
  不错,沈善柔,这次才错了两个字,有进步!
  124
  “哇,这饭少了点吧,怎么够三个人吃?还有这菜汤里怎么一片菜叶都没有?萝卜炒白菜、豆腐煮玉米、外加三个烤红薯,这些菜一点肉影子都不见!”阿彩对太监送来的晚膳表示强烈不满。
  “娘娘,今时不同往日啦,有得吃就吃,别挑挑捡捡的啦。”送膳太监奚落道。
  “死太监别狗眼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