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奥列格王公没有完成他统治全欧洲的梦想就死了。继之而起的是伊戈 

尔大公。伊戈尔大公似乎把前任大公喜扩张,好掠夺的本性完全继承下来并 

且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扩张,他穷兵黩武。本国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人人怨声载道。但伊戈尔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剥削。 

     公元945年的一个冬日。伊戈尔在一队亲兵的前呼后拥下,去德列 

夫安人居住区巡行,他没有意识到已踏上了自己的死亡之途。以往的每一次 

 “巡行”都会带回很多“贡物”。这一次伊戈尔同亲兵们当然也不会例外, 

一番巡视之后,即将满载而归了。 

     当那么多的毛皮、蜂蜜、蜂蜡、腊肉堆满船舱的时候,大公忽然觉得 

不开心。他对亲兵说:“只有这么点东西,好干什么的?你们先运回去,我 

再去转一圈。”在贪欲的驱使下大公带着少数的亲兵又一次回到村庄。村民 

们愤怒了,他们的忍耐已到了极限。再一次的勒索无疑如同导火索引发了人 

们心中久蕴的怒火。 

     一位老人颤抖着花白的胡子说:“如果豺狼有了访问畜群的习惯,它就 

会不断再来,直到把畜群吃光为止,乡亲们,我们该怎么办?”“打狼去!” 

人群中一个高壮的小伙子振臂一呼,“对,打狼去!杀掉这些披着人皮的狼!” 

愤怒的人群如同爆发的火山熔岩卷向不知死活的大公及亲兵们。亲兵们见势 

不妙,四处逃散。这位“傻乎乎”的大公还想摆架子吓人,两手把腰一叉, 

 “你们……”话没说完头上早着了一棒子,“哎哟,娘哎——”他一声怪叫 

捂着头蹲了下去。愤怒的人群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顿乱棒下去,当人们歇下 

来喘气的时候,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大公已成了一堆血肉模糊的酱状物。人们 

意犹未尽,几个小伙子向着这堆烂肉唾唾沫,撒尿来发泄他们心中的愤怒。 

     这时刚才那位白胡子老人又说话了。“乡亲们——,我们杀了公狼,还 

有母狼和狼崽子,我们该怎么办?”“杀进城邦,直捣狼窝!”“对!捣毁狼 

窝!”且不说德列夫利安人准备暴动,这边逃回的亲兵已把大公的死信带回 


… Page 22…

了城堡。贵族们一阵大乱,这时,大公的老婆站了出来。这是一个很残恶的 

女人,丧夫之痛并没有压垮她。相反,她很镇定,她联合自己的亲信大臣, 

立幼子斯维雅托斯拉夫为继承人,自己做摄政女王。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大批 

军队去剿灭“刁民”。大公的军队在途中同德列夫利安人的队伍遭遇了。经 

过一场残酷的厮杀,德列夫利安人一批一批地例下了,毕竟他们不是那些训 

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士之敌。德列夫利安人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大地。 

     这件事给年幼的斯维雅托斯拉夫大公以极大的刺激。他亲政以后,更 

加崇尚武功。他剃了光头,只留一撮额发,戴一只耳环,手握马刀。他在戒 

马生涯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967年,大公同东罗马帝国建立联盟,共同 

出兵打败了保加利亚。这一次的胜利有些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在脑海中勾画 

着宏伟蓝图:“定居保加利亚,这里集中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珍宝,黄澄澄 

的是希腊的黄金,白花花的是捷克的银子,雄纠纠的是匈牙利的骏马,沉甸 

甸的是罗斯的毛皮,水灵灵的是各处的美人……这一切都陈列在我斯维雅托 

斯拉夫的面前,供我享用!”可惜这一美梦被现实无情地粉碎了。 

     原来,东罗马帝国早已在窥觑着基辅罗斯,一直害怕它过于强大影响 

自己的势力。这一次,趁着罗斯大公不备,突出奇兵,大肆砍杀。罗斯军队 

毫无心理准备,仓促应战,损失惨重,只好撤出保加利亚,踏上归途。 

     东罗马帝国一心想把罗斯军队彻底消灭,所以早已派出使者请突厥人 

在半途伏击。本已伤亡惨重的罗斯军队“破漏偏逢连夜雨”,再也招架不住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全军覆没。连斯维雅托斯拉夫也力战阵亡。 

     经过这一次战争,基辅罗斯元气大伤,尽管以后的几位大公励精图治, 

想重振国威,结果都不是很理想。1054年,基辅罗斯发生了内乱,最后 

分裂成三个小国。在你来我往的征杀中,国力渐渐衰微,已无力再去抵抗外 

侮了,南方草原上的突厥族波洛伏齐人乘机侵扰。内忧外患使得基辅罗斯的 

人民苦不堪言,仿佛置身于十八层地狱之中,受尽煎熬。大家多么盼望有一 

位民族英雄能挺身而出解民于倒悬哪! 

     1185年,一位叫做伊戈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的王公,怀着救民 

于水火的热情发动了对波洛伏齐人的战争。可惜他势单力薄,尽管自己拚死 

向前,军士玩命苦战,毕竟实力相差得太悬殊了。征伐以失败告终。 

     为了赞颂伊戈尔的英雄精神和爱国情怀,一部催人猛醒警人奋进的史 

诗诞生了。这部名叫《伊戈尔远征记》的长诗的许多篇章今天依然脍炙人口。 

     “啊,我的武士们和弟兄们,与其被俘,不如死战;弟兄们,让我们跨 

上骏马,去望一望那蓝蓝的顿河。 

     我愿,在波洛伏齐草原的边界折断自己的长矛,俄罗斯人,我愿同你 

们一道,要么抛下自己的头颅,要么用头盔掬饮顿河的水。”可惜的是,由 

于基辅罗斯内部分崩离析,各自为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虽然有伊戈尔式 

的爱国者献出自己的一腔热血,但终究无力回天。基辅罗斯终于在外劫内耗 

中渐渐趋向衰微,走向消灭。 

     基辅罗斯虽然消亡了,但我们不应忘记,它曾是俄罗斯、乌克兰、白 

俄罗斯民族的文化摇篮。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 Page 23…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雄踞在欧亚两洲交界的博斯普鲁斯海 

峡的南口,三面环水,背靠大陆,地势十分险要;加上东罗马帝国多年来的 

构筑经营,城防工事十分坚固,真可以说是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要想攻破 

它,确实是有点儿异想天开。 

     然而,就在十五世纪的一次战争中,它竟出乎意料地被奥斯曼土耳其 

人攻破了。说起这次战争,那可是中世纪战争中最激烈最悲壮的一次。 

     交战以前,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了充分的准备。土耳 

其国王穆罕默德二世亲率20万大军和300艘战舰,将君士坦丁堡围得水 

泄不通,决心拿下这座历史名城作为伊斯兰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军民也 

孤注一掷,誓与古城共存亡。他们尽一切可能加固工事,除了在西面筑了两 

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之外,还在城墙上每隔百米筑一堡垒,墙外挖了很深的护 

城壕。在城北金角湾的入口处,他们用粗大的铁链横锁水面,使任何船只都 

无法驶入。在城东城南面临海湾敌人很难接近的地方,他们也筑起了坚固的 

城墙。 

     在决一死战的紧张气氛中,战争于1453年4月6日正始爆发了。 

     土耳其人首先从西面猛攻,他们用每发炮弹重达500公斤的大炮对 

城墙狂轰乱炸,然后便扛着粗大的树干,滚动巨大的木桶,向护城壕冲去, 

企图把壕沟填平,但是却遭到了城中枪炮的严厉打击,纷纷败下阵来。 

     强攻不行,土耳其人便打算挖地道,穿过护城墙和城墙,钻入城内, 

不料地道还没挖完,就被当地居民发现,他们用炸药将地道炸毁了。土耳其 

人见此计不成,又决定使用攻城塔车,在车上筑起塔堡,外面包着三层厚厚 

的牛皮,车上藏有炮火和弓箭手,还有一架用滑轮升降的云梯。他们满以为 

这下一定可以出奇制胜了,可是当塔车靠近城墙时,守城的官兵就往塔车内 

猛投蘸满松脂的火把,将塔车烧着,并用大杆推倒云梯,致使土耳其人又遭 

惨败。 

     由于屡战屡败,伤亡惨重,穆罕默德二世不得不重新考察君士坦丁堡 

的城防虚实,制订新的进攻措施。后来,他发现城北的金角湾水面不宽,东 

罗马人主要依靠铁索横江来阻挡进攻,倘若能绕过铁索,从水路登陆,进行 

偷袭,定能在敌军毫无防备的情况攻破城池。然而,如何使船只绕过铁索抵 

达城下,却是一件颇费踌躇的事。穆罕默德和部下苦思冥想了很久,终于想 

出了一个旷古未闻的妙计奇策。 

     他派人到热那亚商人据守的加拉太镇去,用优裕丰厚的报酬收买了那 

里的商人,使商人们允许他在加拉太北面铺设一条陆上船槽。船槽是用坚厚 

的木板铺成的,由高往低的滑行面,槽底又涂上很厚的一层牛羊油脂。靠着 

这条船槽,土耳其人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奇迹般地将80艘战船拖运到了金 

角湾的侧面。在那里他们架起了浮桥,筑起了炮台,向君士坦丁堡发动了新 

的攻势。 

     当炮声轰轰地在北城墙外震响时,城中的官兵惊呆了,他们做梦也没 

料到金角湾这边会出现土耳其兵。于是,手忙脚乱地从两线撤兵增援,而将 

西面的防守交给了来援的热那亚士兵。这样一来,东罗马军的兵力便分散了, 

而担任西城墙防守任务的热那亚士兵又不熟谙地形、地势,致使防卫日趋危 

急。在土耳其军连续不断的炮轰下,西城墙终于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 Page 24…

     穆罕默德二世见胜利在望,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向手下的士兵们大喊 

道:“勇敢的将士们,虔诚的穆斯林们!城墙已被打开了缺口,我将给你们 

一座宏伟而富庶的名城,古罗马的首都,世界的中心,任你们抢劫,你们将 

成为腰缠万贯的大富翁,勇敢地冲进去吧!”话音刚落,土耳其人便发疯般 

地向城里冲去,但是城里的军民仍然拼死抵抗,与土耳其人展开激烈的巷战。 

土耳其人连攻了两次都败下阵去,最后穆罕默德二世亲自上阵,全力以赴, 

才冲了进去。君士坦丁堡终于陷落了。 

     昏庸无能的君士坦丁皇帝见土耳其的旗子在城堡上空飘扬,顿时丧失 

了作战的勇气,脱换衣服,惶惶如丧家之犬,夺路而逃。路上他遇到几个土 

耳其士兵在洗劫财物,就拔剑去刺,结果被土耳其士兵当场杀死。 

     土耳其士兵在城里连续三天三夜大肆烧杀抢掠,许多居民被掳为奴隶, 

壮丽豪华的王宫被付之一炬,许多珍贵文物被抢被烧,丧失殆尽,所有的基 

督教偶像都从教堂搬出,换上了伊斯兰教的壁龛,全城最大的圣索非亚教堂 

改建为清真寺。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城名易为伊 

斯坦布尔 (意即伊斯兰之城)。这个名称一真沿用至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标志着延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庭 (罗马帝国)从此覆灭了。当然,它的陷落也 

向统治者们发出了警告:再坚固强大的城防工事都不足以维护其长治久安, 

如果不修内政,荒淫腐化的话。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 

基人。 

     1483年11月3日,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东部的一个小山村。 

     那时的德国,经济比较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商业比较繁荣。但与西 

欧各国相比,它的经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分散性,缺乏统一的国内市 

场。经济的分散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政治经济互为因果,恶性 

循环,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天主教会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僧侣们无恶不作, 

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沌”状态。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 

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 

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 

 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 

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 

信称义”说。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 

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 

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 

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 

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 

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 


… Page 25…

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庭彻底决裂的道路。 

     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 

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 

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 

     1520年是宣场路德学说最火的一年。那一年共出版德文书籍、文 

章208册,其中路德的著作有133册之多。被称作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 

 《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都发表在 

那一年。在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击予头并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庭的奢侈腐 

败,他矛头所指是整个封建神权政治。他的学说从根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