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五月 -印尼排华纪实11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色的五月 -印尼排华纪实1149-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在印尼有相当数量侨民的新加坡政府,在昨晚的电视新闻中,也提出相应对 策,协助侨民迅速撤离印尼,并呼吁留在印尼的新加坡侨民,尽量留在家中,不要 出门,以免遭到暴徒伤害。
  印尼爆发的全国性反政府暴动风潮,持续在全国各地蔓延,其中首都雅加达的 北区、西区及最多华人云集的中心区“古洛多克”区,仍发生多起严重军民冲突。
  在雅加达市中心“古洛多克”区唐人街的暴动中,因有许多印尼当地民众,籍 暴乱机会,趁机纵火破坏华人所开设的商店,并闯入店内洗劫财物,连开车路过的 华人,所架汽车也遭暴徒拦下砸毁,路旁停放的汽车,几乎全部难以幸免,纷纷遭 暴徒砸毁焚烧。整个“古洛多克”区唐人街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为避免遭到暴徒攻击,雅加达当地华人,彼此告戒不要任意出门,并且有不少 华人已设法逃往新加坡、马来西亚。
  “华人在这里已无容身之地,印尼只要再有经济衰退,暴乱仍会爆发,我们已 没有将来!”一名受过高等教育,在当地一间卫星电视公司享有高薪厚职的华人女 青年Ramli申诉印尼华人的苦况。
  雅加达华人仍然为自己的性命及财产而担惊受怕,现年25岁的Ramli居住在因有 学生死亡而爆发暴乱的雅加达T“risakti大学附近,她忆述其邻居在被暴徒闯进家中 劫杀的情况时犹有余悸。
  “我当时听到邻居在尖叫,令人毛骨悚然,他们向暴徒作出强烈反抗,但却因 此被暴徒用刀疯狂劈死。”
  她清晨5时摸黑离开家园,排除万难抵达机场,希望可乘飞机到新加坡暂避,但 机场等候离境者却已人山人海,她在无法登机下唯有失望地返回家中。
  雅加达市经过连日的暴乱后,较为平静,政府官员忙于清点尸体,但街上仍有 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在游荡、叫嚣,似乎在等待另外一个暴乱及抢掠的机会。
  有部分华人甚至表示,若稍后真的碰到印尼暴徒,便打算大喊自己是菲律宾人, 希望可借此保存性命。
  其实,这次暴乱的受害者不单包括华人及外国人,不少印尼较富裕的当地人亦 身受其害,并计划离开印尼暂避,因为他们已意识到暴乱已发展至不单是“反华”, 而是“反富”。
  一名已居住在印尼10年的西方商人分析说,暴徒因为感到自己未能分享国家经 济的发展成果,导致愤怒一发不可收拾,而印尼人经常反华,实际原因无非是因为 华人富有而已。
  雅加达多处华人社区、商家、财产都遭到当地印尼人洗劫,多数的华人大多躲 入机场、五星级的饭店,不然就是躲在熟识的印尼人家中,部分饱受惊吓的台商, 已经收拾包袱回台湾。华南银行雅加达办事处代表陈宗华说,目前所居住的PLUIT华 人区,村长已经雇用当地黑社会“角头”负责该地区的“守卫工作”。
  不过,处于雅加达不同区域的台商,对于雅加达最近的暴动有不同的感受。在 印尼从事纺织投资十多年的罗致献说:“雅加达昨天平静多了,但这恐怕是暴风雨 前的宁静吧!”在印尼从事贸易多年的何伟昌也说,昨天雅加达街道确实平静许多, 政府宣布停止上班、上课一天,银行也都关门了,整个雅加达经济活动几乎全面停 止。
  唯有派驻在雅加达的我国银行办事处代表则指出,由于暴徒四处流窜,砸华人 开的商店、银行,目前已在雅加达设立办事处或分行的四家我国银行,除了中国信 托商业银行、与印尼合资的和信大松银行因必须应台商汇款的需求,仍将正常营运 之外,华银、彰银和轮银的办事处也被迫暂时歇业。
  而已进入雅加达SAHIOJAYA饭店避难的京华证券驻印尼代表王世保表示,前天, 雅加达就像个暴徒城,全城到处浓烟四起,天空都已染成了黑色,包括大型购物中 心、加油站、自动提款机与华人住宅都被洗劫,部分华人在路上当场遭印尼人围殴。 昨天虽在军警全面进驻后较为平静,但暴徒流窜洗劫的情况仍然不断发生。印尼华 人伍慧琴指出,虽然他是当地的华人,但由于回不了家,已随着公司躲入雅加达市 中心的旅馆内,中午她还一度可以和住在机场旁华人社区的父母联络,但后来就联 络不上了。
  王世保表示,雅加达市中心的区域已被军警控制,街道已恢复畅通,但暴徒仍 在市区外围各处流窜,由于军警人力不足,暴徒抢劫华商的情况仍未停止。目前雅 加达市中心的五星级饭店与旅馆,全部挤满了台商,饭店一房难求,一个房间通常 挤了一家子的人,而由于人数太多,且暴动已经持续了4天,饭店已没有办法充足地 供应食物。
  部分台商到了饭店也排不到位子,开车进入机场躲避,但机场也挤满了人。许 多人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东西,由于部分印尼华侨已在当地落地生根,不是全家每 一个人都有国外护照,因此即使到了机场,也上不了飞机。据当地人表示,长荣、 华航第一班撤侨班机订位都已爆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台商指出,目前在印尼雅加达的台商就有10000多人,长荣 和华航派出来的撤侨班机根本供不应求。而且,雅加达几乎是进入无政府状态,台 商即使订得到机位,但因高速公路已经被暴徒“占领”,车子只要一上高速公路, 马上就被暴徒拦劫,不是勒索就是砸车、打人,台商从家中到机场的人身安全已受 到严重威胁。
  据一位陈姓华商表示,雅加达北区、西区的PLUIT、MUARAKARANC、GROGOL等区 都遭抢劫,部分住在独门独院的富裕华人都已离开家园。而部分华人社区的华人已 自组自卫队,以高尔夫球杆、球棒等器具当作武器自保。
  一位台商指出,印尼首都雅加达市中心的暴动是稍歇了,但在距离首都东区的 Lippo,暴徒仍在流窜,东元电机、光阳机车等30余位台商在此受困。这个位于Lippo 的工业区,是由印尼第三大集团绿宝集团李文正企业所开设的国际工业区,李文正 的儿子与克林顿的女儿是同学,在印尼堪称后台硬、背景雄厚,该区又是印尼重要 的外商群集工业区,也还是无法幸免暴徒的肆虐。
  对于此次的暴动,华商多表示不满。一位华商表示,印尼的大规模暴动全部针 对华人,军警虽然在暴乱现场,却作壁上观,显然是为了让民众发泄情绪,而华人 只是苏哈托政府贪污、腐败的替罪羔羊。印尼军警虽然已开始试图控制情况,但华 人的资产、人身安全都已遭到严重的损失。
  一位台湾同胞说,印尼局势动荡,在印尼的华人备受生命的威胁,面对台湾打 去的询问电话,只有无奈的说“目前不方便说太多”,即挂电话。据了解,泗水当 地通往机场的交通已全面瘫痪,华人及台商目前想逃出来很难,现在这些在印尼的 华人“只有请求上帝的保佑。”
  5月12日雅加达发生暴乱以来,泗水、万隆等地也跟着局势混乱,在当地的华人 及台商成了无业游民及当地民众泄愤的焦点。商店被砸、车辆被焚,在城市里的台 商及华人没人敢出门。住在印尼泗水的颜水娘家族在此地经商已二、三十年,面对 突如其来的暴乱,也不敢出门,所有家族成员以电话互相联系。住在台湾的亲戚说, 数天前颜家开的店被失去理性的人入内抢掠,幸好警方保护才得以脱险。
  面对台湾打去的电话,对方只听到台湾两字,便害怕的说:“目前这种情形不 方便说太多”,即挂电话。辗转找到颜家住在香港的亲戚魏明巧,她说:目前在泗 水的情形就如同电视所播的,亲戚们的安危只能求上帝保佑,往机场的交通全部瘫 痪,想逃出来都难,只有少出门。魏明巧说,在印尼的亲戚们现在还可以电话对外 联络,不过,只是报平安,其余的都不愿说,目前警方是否有保护华人的措施,她 也不知道晓,只知道在印尼的家人现在是安好的。
  ● 林绍良银行遭劫,空与总统有交情
  林绍良是印尼华裔首富,曾一度跻身世界十大华人富豪,坐拥财富80亿美元。
  林绍良的发迹史既有机遇又有艰辛。
  林绍良于1917年7月16日出生福建省清邑溪口镇牛栏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他 的童年和少年是在福清家乡度过的。在那里,他度过了20余年平静而安逸的生活。
  他的父亲叫林元戴,母亲生了7个儿女,他是男孩中的老三。父亲一生务农,深 感没有文化之苦,克服经济困难,先后送绍良兄弟入私塾读书。
  由于家中父母负担太重,家境不富裕。1931年,15岁的林绍良就结束了学业, 走上了为家挣钱补助生活的道路。开始,林绍良在父母刚开设的饮食店中帮忙,后 来,家人让他在村东交通要道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个小面店,经营卖汤面的生意。 还未成年的林绍良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倒也能够赚得蝇头小利。1935年,林绍良 的父亲因病去世,操劳家务的重担全落到他母亲的肩上。
  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地区,时局紧张,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也兵荒马乱,他的小店也只好关门收摊。当时的国民党规定, 凡家中有两个年满18岁的男子,必须抽一个去当兵。对此,有钱人家可以出钱买壮 丁顶替。而许多出不起钱的人家为了逃避抓壮丁,就被迫流落前往南洋谋生。
  此时,外面抓壮丁的风声越来越紧,母亲日夜担心刚满18岁的儿子林绍良被抓 走,便主张儿子出走南洋,一来可以躲壮丁,二来也可以去南洋闯一闯。
  1938年,林绍良跟随一个从印度尼西亚回乡探亲的同乡,以这位同乡儿子的身 份在厦门通过关卡的盘查,登上一条开往南洋的荷兰轮船。
  林绍良的兄长林绍喜早于1929年便来到印度尼西亚,在其伯父开的中爪哇古都 市的一间小杂食店当了4年的徒弟。林绍良到印度尼西亚后也投靠其伯父林光玉,在 伯父经营花生油及其他食杂品的杂货店当学徒。这几年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他是 一位“新客”,不仅要熟悉当地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还要学习印尼语和当地爪 哇方言,否则难以谋生。
  在小店里,林绍良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在这期间他一边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 爪哇方言,另一方面,为了多推销食品杂货店的货物,他还常到10里地外的三宝垅 市。这种不起眼的小生意使林绍良积累了经商的经验,另外也使他进一步熟悉了解 了印度尼西亚的国情。
  正当他刚刚熟悉了当地的环境时,1942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了爪哇,林家的 生意一度被迫停顿,全家过着度日如年的贫困生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日军刚退出印度尼西亚, 荷兰殖民军又卷土重来。从那时起至1950年,印度尼西亚人民进入了反抗荷兰殖民 者的独立战争时期。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把侵略者赶出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 印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当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军队和荷兰殖民军各据一 方,印度尼西亚各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
  这时,印度尼西亚各要道都被荷兰军封锁,印度尼西亚军队迫切需要的弹药和 药品供应十分困难。林绍良凭着机智勇敢,靠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一次又一次地 把弹药和药品送到。他的过人勇敢和经营才干,受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军队高级将 领的赏识,林绍良也因此同印度尼西亚的军政要人结下了非同一般的私人友谊。这 为他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深厚的、别人难以相比的基础。林绍良在独立战争期间 结交的军官,包括当时还仅是军中一名普通上校、日后成为印度尼西亚总统的苏哈 托。苏哈托当时便相信年轻的林绍良是个可靠的华裔大商人。
  印尼人民战争胜利后,林家仍然做花生油生意,并逐步扩大经营,后来又开办 了一间咖啡磨房。1952年,林绍良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将他的贸易总部从古 都迁到了首都雅加达。古都的企业则由其兄林绍喜管理。林绍良到雅加达后,除继 续经营丁香等生意外,开始由商转工,实行工商并举。首先向制造业发展。
  1954年,林绍良创办了一个肥皂厂和尼默、布托巴亚两个小规模纺织厂,产品 主要供应部队。不久,又和友人在古都创办了中等规模的慕利亚纺织厂和万隆市达 鲁玛纺织厂,接着,他利用当地丰富的橡胶资源,开办了轮胎厂,此外还开设了铁 钉厂、自行车零配件厂。随着工厂企业经营的发展,他开始经营进口贸易。与新加 坡、香港、泰国等地华人企业建立了贸易和资金融通的关系。在这个时期,林绍良 扩展企业的资金不足,由于得到了泰国金融业巨子陈弼臣的盘谷银行提供的信贷资 金,才得以逐步扩大经营。
  1957年,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林绍良决定集资在雅加达创办中央亚细亚 银行,并任该行董事长。该行注册资金为10亿印尼盾,先设分行两家。中央业细亚 银行的开办,不仅使他开始进入金融界,而且为他经营的各种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 金和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1960年,印尼政府颁布《禁止外侨经营零售商法令》, 华侨经营的工商业受到了不少限制,遇到不少困难。到1963年,印尼政府又开展了 对抗马来西亚运动,使印尼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也遇到挫折。但由于这 时的林绍良的企业已由商转工,工厂主要产品多为面向国内的日常生活用品,因此 总的来说林家企业比过去大有发展。
  60年代后期,印尼经济开始复兴。新上台的苏哈托总统一改前任苏加诺总统排 斥华人资本的政策,转而利用这些资本投入国家建设,这就使得印尼华人在经济领 域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而且当时印尼举国上下人心思安,百废待兴,很适于经 商发财,于是林绍良开始在商界大显身手。
  60年代初,随着丁香业的发展,印尼每年需要丁香达35000吨,其中85。17%靠进 口,林绍良于60年代末7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