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英花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英花嫁-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云英姐弟三个都显得很兴奋。远根和曼儿是单纯的高兴,高兴得一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云英也一晚上没睡着,她不住的想象出了安澜桥之外的广阔天地是怎样?百家集又是个怎样繁华的地方?她能不能帮着关平家做好猎物买卖的事?
另一间屋子的顾八娘和乔木头也很晚才睡,乔木头手里拿的是村长开具的暂时户引,上面写了一家五口人的名字、年龄;他不认识字,可拿着这薄薄的一张纸却是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顾八娘倒了洗脚水回转他都还在黑暗中瞅着那张粗黄纸没换动作,不禁轻声催促了一声:“木头哥,你看啥呢?”没油灯的屋里黑灯瞎火的能看见啥?
乔木头身子动了动,唔了一声,想也没多想就把这张纸递给了顾八娘:“你收着。”
顾八娘在衣裳上蹭了蹭手,“这个合适吗?”话是这么说,她的手已是快于嘴接过了临时户引,虽然只是临时户引,但谁拿着就代表谁是一家之主,乔木头这么做正讨得了她的欢心。
“歇了吧,明儿要早起。”乔木头其实很想问顾八娘怎么会想着带三个孩子回娘家,这三个孩子对于他来说除了远根还有一丝关爱外,云英和曼儿就等同于两个隐形人,要和两个从来没放注意力的女儿相处,他有些不习惯;只是他更不习惯将心里的话付诸语言。
也幸好他不习惯将心里话付诸语言,否则云英和曼儿的出门之行怕是要夭折的,因为顾八娘提出带她们回娘家多半是出于岳氏的献策,一个继母要想在新家站稳脚跟重要的就是讨好男人。乔木头这人沉默寡言谁也猜不透他的喜好,但三个孩子是他的血脉,讨好点总没错吧。但要是乔木头露出一星半点不愿接近两个女儿的意思,相信顾八娘便会毫不犹豫的改变主意。
寅时就得出门,一家子丑时末就收拾了出门。顾八娘昨晚上收拾时烙了十个饼子,锅碗之类的东西放在一个背篓里,出门的时候云英敲了关家人的门寄放在了关平家,出来的时候瞧着乔木头和顾八娘站在路口小心翼翼把风的模样真不知道该哭还是改笑,最终还是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声,拉着在门边上的远根和曼儿大步追上两个大人的脚步。
安澜桥的位置在整个李家村中间位置,桥头正对着村长家的气派泥瓦房,高大的门头在凌晨稍暗的天色中显得巍峨高大。云英从杨氏口中听说过,李村长是镇上李地主的堂弟,专门负责帮李地主管理对岸那百十亩肥田的租佃和收成,为此家境颇为殷实。
明日才是逢集的日子,今天去镇上的只有零星三四个人,巧合的是乔榔头父子俩竟然也在。
乔齐今年二十六岁正值壮年,家里靠着妻子李氏陪嫁的这头黄牛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老远就笑呵呵的迎到了乔木头:“还说木头哥还不来我就去家里迎迎。”又对顾八娘点了点头轻叫了一声“木头嫂子”,再拍了拍远根的头对云英招呼了一声:“云英可要看着远根和曼儿点,去你娘家里要知礼。”
“知道了,齐叔。”杨氏一家子为人都带着古道热肠的爽朗,就是不知道常年在外做工的全叔是不是也这么热情。云英一边答应着一边仔细看了牛车的构造。
式样有些类似她见过那些小型搬家公司使用的手拉板车,不过将前面改成了一头皮毛油光水滑的黄牛。板车大概有一米五宽、两米长,搭车的时候屁股坐在车板边缘,两只脚就悬在外面,挤着点能坐十来人;两边坐了人,后背中间正好留着一条两尺多宽的过道,正好放下背篓或是用来坐小孩子。
云英三个算是小孩子,被几个大人玩笑着放在了中间,乔齐一个响鞭,黄牛打了个响鼻缓缓的走动起来,木头车轮在石桥上碾过,发出吱吱咯咯的声响。
车上的大人们不多,都是一个村子的,开始走那话就没停过,一会儿是庄稼的收成,一会儿又是镇里的新鲜事;云英听得是津津有味。
这才知道,李地主家在看似在村里有那么多土地,在百家集可算不了什么;不过李地主家还算不错,不管是修房造屋还是打理生意都以李家村的人优先;这车上四个人包括乔榔头父子这趟都是要去李地主家在百家集镇上的宅子帮他们家打一套家具的。原因在于人家李地主又纳了一房小妾。
说起纳妾的话题男人们总是无休无止,乔齐瞅了云英三姐弟在车上不禁在前面车辕重重咳嗽了好几声,可眼见着都要出了一线天,这些人还在讨论镇上哪个地主家纳妾多,扯着扯着竟然还说起了镇上**家的门庭松,就是庄户人家没钱什么什么的;乔齐就有些坐不住了,回头打岔道:
“你们说话可都注意着点,可别教坏了远宏。”
顾八娘早已经揽着曼儿缩在乔木头身边装睡,听到这话的时候微微松了一口气;不曾想乔榔头一把拍在自己儿子肩头,呵呵笑道:“怕啥,远宏又不是十几岁的毛头小子,该知道的也该知道了。咱们继续说,这眼见着还有一个时辰呢,不说点话怎么成。”
“那边不是还有三个小的吗?”乔齐无奈,用嘴往远根和云英的方向呶呶嘴。
“怕啥,小孩子没长耳朵呢。”乔榔头颇有些无赖的嗤道:“刚才董三哥说的那个**我也知道,而且我还看到过咱们村里有人从她院里出来,就是不知道是找**呢还是找她婆婆。”
于是,新的一轮黄段子就此开始,云英也没了听的兴致,转而注意周遭的环境。
牛车出了安澜桥,又走过了李地主家的肥田,进入了被称作“一线天”的山道,左右两边都是高达数丈的悬崖,上面枝节横生,在底下只能隐隐瞧见一条鱼肚白的天际线,难怪被人叫“一线天”。
一线天约有两里路长,走出一线天后眼前就像是突然亮了许多,隐隐能瞧见道路左右两旁都是平整的田地,很远的地方才有渐渐起伏的丘陵山林,依然是靠着山林的地方能见着古朴宁静的村庄,平整的田地中也偶尔能见着几个大小院子。
没走出两里地,路边上有一座木头柱子草棚顶的凉亭,里面站着一个手上挽着竹篮子,头上扎着头巾的胖妇人,微微近了一点,乔齐看清了人影笑着招呼道:“罗五婶可算是罗家岙起得最早的人了,是给刘掌柜送东西吧?”说着停下了牛车。


033 情义记心头

 乔齐的牛车在云英看来有些类似她前世她熟知的公共汽车,按时发车,按时收车,半道上有人搭车也实属正常。
听乔齐说起罗家岙,远根和曼儿的身子都跟着动了动,他们的娘亲小罗氏和二伯娘罗氏可都是罗家岙的人。
果不其然,没等云英脑袋里的念头多转两圈,坐在靠前的乔榔头已是热情的招呼起了来人:“五婶来坐这儿,稳当。”
罗五婶年纪约莫五十来岁,一身利落的深蓝布裙,头发梳在脑后用一根银质的梅花簪子别好,眼尾的皱纹比一般人起码多了一半,可见平日里有多爱笑。
听乔榔头招呼后定睛看清人,脸上就笑开了花:“是榔头啊,怎的没带大妮子一道?前些日子她回娘家的时候正赶上我没在家,都没好好叙叙话。”
前面的位置全都坐着五大三粗的男人,罗五婶再说五十来岁的人了可也不至于和一群男人挤作一团,瞧着后头的顾八娘和云英,她绕过车头径直坐在了后面:“算了,五婶还是坐这后面的好。”
“五婶。”乔木头眼见着避不开了,苦着脸叫了句。
“哟,这是木头吧。啧啧,都还记得我这个五婶呢,我还以为没了三妮子娶了新人就不拿老罗家的人当亲戚了呢。”罗五婶一双利眼带着刀子将罗氏上次回娘家说得犹如吸血恶鬼的顾八娘上下打量了一番,一屁股坐在了顾八娘对面,不过她可不是面朝外,反倒是将双脚盘起来向着里面,正好和斜靠着乔木头怀里抱着曼儿的顾八娘面对面。
“五婶。”顾八娘在她锐利的眼神下下意识挺直了腰板,拍拍曼儿迷糊的脸蛋:“曼儿,见过你……”
“曼儿?”罗五婶眼神转了转,从云英、远根又看到曼儿:“我是他们三个的五姥姥。”
“五姥姥。”云英首先入乡随俗的叫了一声,示意靠着她打瞌睡的远根也跟着叫人。
等三个孩子一一唤了自己后,罗五婶伸手在竹篮子里摸了摸,手里竟然多了三个鸟蛋,虽然只有拇指大小,但还是一个孩子发了一个:“既然叫我一声五姥姥,这见面礼还是不能免的,还没吃早饭吧,将就着填填肚子,待会儿进了镇叫你们爹给你们买肉饼吃。”说着还挑衅的对顾八娘扬扬眉。
鸟蛋虽小可总也算是“蛋”啊,云英谢过之后剥了壳一口吞了下去,感觉根本没尝到味道。
“五姥姥,你咋没给我一个?”乔远宏这下子也不听村里的汉子们唠叨李地主家工钱的事情,挪了屁股往乔木头这边动了动,转头凑到罗五婶身前笑嘻嘻玩笑道。
“你多大孩子了还要!五姥姥这就剩下这三个鸟蛋能吃的,还是刚才等车时打尖没来得及吃完的。再说了,你从小到大吃了我们家多少鸟蛋,你妹妹弟弟们这才是第一次吃到罗家的东西吧。”说这话的时候,罗五婶不善的眼神再次在乔木头和顾八娘之前徘徊。
尤其是顾八娘,她都不知道这莫名其妙的罗五婶为啥对她意见这么大。
乔远宏浑不在意的继续腆着脸问道:“五姥姥今儿去珍味居送什么呢?不会又是羊肚菌吧?您老人家可真行,每年就靠着这些都能当咱们家一个大老爷们的收成了。”
罗五婶闻言警戒的盯了乔远宏一眼,下意识收了收手中篮子:“是又怎么样,你可别打这主意。”罗五婶对羊肚菌、野蘑菇、野木耳这样的好东西藏得可紧了了,每年就靠着这些山货她也挣不少。
这倒是分散了她的注意力,没有继续对乔木头夫妻两个虎视眈眈,但也没对云英姐弟三人再给多点关注,可见刚刚上车的和善之举不过也是面子问题罢了。云英轻轻别开眼,心里却是记住了“珍味居”这个店名。罗五婶靠着卖山珍能够当一个大男人收成,想必这珍味居老板出的价钱属于比较公道类型,就是不知道自己和那位刘掌柜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车轮滚滚,罗家岙一过,道路逐渐宽敞,沿途偶尔会有一个人等在路边招手搭车,对乔齐都是有说有笑,经过这些陆续上车人的谈话中,云英知道了从李家村到百家集要经过罗家岙、王家庄和杨树村三个村落。
在抬眼跃出地平线前,云英估计的八点半左右,牛车终于来到了百家集外的一个小树林前,这儿竟然有一个简陋的茶棚,十来张破旧的桌子坐了个半满,吆喝着倒茶的声音此起彼落。
曼儿和远根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两个人伸长了脖子努力往前伸。
“行了,今天牛车上没什么扛不动的东西,我就不进去了,在这歇上半日。”乔齐将牛车停在了茶寮边上,和里面跑堂的半大小子打了声招呼,那小子就飞快的跑过来帮乔齐将缰绳牵到一棵树前拴好,熟悉的和乔齐说了两句。
云英转眼看了看,这茶寮四周还有几个摆着菜篮子或是鞋底子的小摊子,正迷糊这些人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镇子不进,在这里摆摊作甚时,乔齐已经认出了一个卖椿芽的男子,大声笑着招呼道:“徐三哥今天又忘了带路引了?”
那徐三哥见着罗五婶后眼睛猛地一亮,飞快提了篮子凑了上来:“可不是,今儿走得匆忙。罗五婶,你也是去珍味居吧,不如帮我把椿芽带进去吧,在这里可等不到买主。”
这么一说,那边摆摊的都往这边看来,可和罗五婶都不如这徐三哥熟悉,也就只有自认倒霉的继续守着摊子等待可能的运气。
云英这才深切的体会到了“路引”的重要性,难怪分家后乔木头那不怎么说话的人也跑了两趟村长家。时间容不得几人多待,在顾八娘的催促下,乔木头只和乔榔头说了一声就待进城,云英忙跑到乔齐身边郑重道了谢,毕竟人家今天只有在她们家人给钱之时豪气的说了句“昨儿不是付过了吗?”
天知道昨儿乔木头什么时候给了人家钱财,想不到要走的时候竟然都不理会人家的。乔齐正喝着茶,看云英眼尾都还带着长长的伤口还板着个脸对他道谢不由的想笑,“好了,云英快跟着你爹去玩吧。回头多给你远顺弟弟和枝儿做两个那篾条枪就行。”
云英重重的点头,她会做的手工可不止这一样。


034 做客顾家凹

 过了镇子外的小树林,眼前密集的房屋还是让云英眼前一亮,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凑在一起的房屋,虽然没有想象当中的气势宏大,但置身古镇当中的那种幽深古意扑面而来的感觉还是让人难以表述。
没有人流如织,也没有身着甲胄的官兵守着路口检查户引,一切都显得有些冷清。
“快点走吧,别耽搁了时辰。”顾八娘抬头看了看天色,选了两条大街左边的一条领先走去。
云英仔细看了看,整个镇子街道的格局就是一个“井”字,不管从什么地方来镇上见着的都是两条主街道。顾八娘带的这条路越走越窄,两旁的民居看上去也低矮破败,但路边上时不时的还是能看见一两个小摊子卖一些土陶器皿或是自家纳的鞋底;渐渐的人多了起来,偶尔也有三两个人站在街道边讨价还价,顿时就让冷清的镇子鲜活起来。
走过一个十字路口,云英瞧见了另外一番景象。宽阔的街道、青石板的路面、高大的两层楼门面、迎风招展的店旗招牌,看上去倒是和前世电视里看到的繁华景象有些接近了。
“云英,别乱看,小心惹了麻烦。”顾八娘回头扯了云英一把,虽然身上带着户引,可要是被查验的乡勇碰着免不得要花上几个钱买一壶酒,多一事自然不如少一事的好。
云英不清楚当中猫腻,但听得顾八娘小心翼翼的劝告还是依言低了头跟着疾走几步。再往前过了一个另一个街口,路旁出现了一个一个猪肉摊子,这时辰大概是早上九点多钟,摊子上只挂了两块带着皮的五花肉,案板上摆着几根大骨头;正有人凑在摊子前挑挑拣拣,听那口气是嫌弃猪肉上瘦肉太多想压价钱呢。
换做前世的云英见着这样的猪肉估计都得乐坏,可现在的她和那个买猪肉的大娘是一个想法,为啥这猪肉上油水不是很多呢!
正想着,从右手边街道上拐进来一个人,正是早上同车而行的罗五婶。罗五婶见着几人也是一愣,随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