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作者:筑东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世民 作者:筑东阳-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儿还不是杀场。你放心吧;在这乱世大有你的用武之地;你定会享尽天底下最大的喝彩!但我也希望你;切不要饮无辜之人的血;切不可制造冤魂!果若如此;我预先敬拜;呜呼尚飨!〃
  祈祷完毕;他重新背好玄铁剑;翻身上马向远方驰去。他的耳傍再也没有听见那奇怪的声响。
  宁武城高陡的城墙上像秋演一样插满了五彩旗;在暮色中猎猎飘扬。当李世民骑马通过斑驳的城门进入城内时;夕阳已落下;天空上暗云朵朵;就像块展开的土花布。街道的砖石凸凹不平;满街都是扛着刀枪、行色匆匆的军人。经过几次问路;李世民很快找到了屯卫将军府;他把父亲李渊的书信递上;门房进去不久;便出来喊道:〃云将军有请李公子!〃
  屯卫将军云定兴从虎皮交椅上爬了几下才爬起身来;肥胖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挤着笑意:〃欢迎啊欢迎;我的李公子;快快请坐!〃他用圆滚滚的手拉着李世民;把他送到客椅的位置。
  李世民恭敬地作了一揖:〃云伯伯好;家父要我向云伯伯问安;祝您身体安泰!〃
  〃好;好;快坐下;坐下;〃云定兴笑眯眯地把李世民按在客椅上;〃多谢老李的问候。几年不见;想不到你都长得这么高大;越发英俊;活脱脱的一名壮士;又一个上柱国;没说的!你这么高的时候(他用双手比划了一下);我还抱过你撒尿呢;记不得了吧;哈哈!〃
  云定兴是皇上长兄、废太子杨勇的岳父;本来是无量的荣耀;转眼间杨勇被废、后来又在当今皇上登极后被立即处死;变成了无量的恐惧。在斩草除根的阴影下;他能够活到今日可不容易;所以他总是笑着;表面上他整日乐呵呵的;但每一条笑纹里都藏着对危险的担忧。好在他有个很大的优点:出手大方。他的家族要属于大隋最富的家族之一;他却能毫不吝啬地与皇上的亲信们分享财富;据说权臣宇文述一次就收到他奉送的夜明珠十颗;珊瑚树三株;金佛一樽;舞女若干。有宇文述的照应;他的脑袋差不多可以稳稳地长在脖子上了。宇文述为人也很仗义;还帮他合计;经皇上默许;把寄养在他府上的八个外孙绕个弯儿给处理掉了;赢得龙颜大悦;这才授予他正式官职。他本来不需要做官便可以安享荣华;但众所周知;不做官不正规。皇上御驾亲征高丽;乃任命他为屯卫将军协守边疆;官儿虽不大;可职位重要;它代表着他最需要的东西——信任;只有皇上高度信任的人;皇上才会让他单独带兵。可惜原来一个赫赫有名的美男子;多年来被无边的恐惧和算计窝塌成一个臃肿得变了形的大胖子;文不能研习兵书;武不能射箭执刃;让他带兵可真是勉为其难的了。现在;他正面临着军旅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考验;如若处理不好啊;左也玩儿完;右也玩儿完!
  第三章、雁门之围(8) 筑东阳 
  
  十几天前;宁武镇的乡民在汾河边捞起一段漂浮的木头;上面奇怪地捆着一卷黄绢;经戌边军官辨认;那竟是皇上的诏书;上面写的是:皇上在雁门关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境内。被突厥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兵团团围住;危在旦夕;勒令各地募兵前来救援;十万火急!!!消息很快通过驿站快马、长城烽火和飞鹰捎信传遍各地;太原、河东河东:今山西永济。、东都、江都一带纷纷发兵勤王;日夜兼程向雁门开进。李世民父亲、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李渊率数万义勇从太原取道阳曲;向设在崞县的勤王军大本营报到。皇上次子、齐王杨?齐王 杨?:杨广与皇后萧氏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在那里坐镇指挥;总令各路军马解围。屯卫将军云定兴已在今日接到齐王的军令;应在两日内由宁武取道阳明堡;向馒头峰一带的突厥主力发动首波攻击;大军随后跟进。面对强大的突厥数十万骑兵;凭着万余兵力做全军先锋;率先与敌短兵相接;将意味着什么;是非常清楚的。但军令如山倒啊!这可把不通军事的云定兴将军给愁的;脑袋横着、竖着都不对劲儿。就在这当口儿;世民侄儿来了;到底是将门之后;应募入伍也要首选第一线;显然是要独立于父亲;创立军功;图个日后的锦绣前程;壮哉!人言〃将门出良将〃;虽然世民侄儿年轻;但兵家世学不会很浅;这下多少有个依靠了。
  〃好啊;世民侄儿;有你这个名将世家子来帮忙;我就放心了;这行军作战之事;要靠你。〃云定兴的感叹和嘱托是真诚的;但他毕竟是官场老人;在世民侄儿面前;他打着哈哈;把内心深深的恐惧和惊惶给掩饰住。
  令将军奇怪的是;那个十六岁的后生;那个没有大规模战场经验的雏儿;在听说要做先锋向突厥数十万骑兵发动进攻;并被将军盛情邀请他襄助军机后;竟是那般平静;步伐沉稳、若有所思地踱来踱去。将军老练地观察到:这平静是压抑出来的平静;在年轻人深沉明亮的眼睛里;有电火劈里啪啦地闪烁着。
  两天以后;在老君峰顶;军旗猎猎;临时搭成的行军帐篷被西风吹出几纹波浪;帐篷四面敞开;用木杆支着;在阳光下形成了一小片阴凉地;风从空隙处阵阵透过。
  篷下阴凉地摊开着一幅军事地图;屯卫将军云定兴半跪在上面划来划去;旁边簇拥着的几名军官应和着、议论着;李世民神色严峻地站立在一旁;一会儿俯身看看地图;一回儿向对面观察。老君峰前隔着几座山丘;是一片十几里的小平原;原上本有一些军垦土地;现已荒弃;长满了肥厚的野草;在秋风中荡摇不定。平原尽头同样是一片山峰;重重峰峦中最大的像顶帽子;人称帽子峰。在丛山脚下;布满了突厥人数不清的弧形帐篷;像一朵朵小磨菇;一直绵延到山的深处。在丛山那一边看不见的地方;就是雁门关隘和它的数十个卫城;皇上和朝廷大臣们正被突厥的骑兵围困在那里;忧心如焚;危在旦夕。
  回望身后;山脚下一队队步兵正在向山上爬;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上;辎重营艰难地用独轮车推着粮包;远处的山凹里;骑兵们正在给战马喂着草料;那些战马看起来约有上千匹。
  几名军官拿出了几套进攻方案;比如凌晨时分乘敌不意全面出击;比如先派出一千人试攻;引诱突厥仰攻;我凭高临下反击;比如夜间派敢死队前去偷营等等;云定兴都沉重地摇头否定;末了他招呼李世民:〃来、来;世民侄儿;依你之见;我军应该如何?〃
  李世民靠近两步;直接坐在地图旁的草地上;把双腿舒展地伸开;然后用手指了指对面山脚:〃将军请看;那边山脚下突厥的帐篷有上千个;应该是突厥的主力;如果我们冲过去;〃他用手指了指山下的小平原;又在地图上勾了一个圈儿;〃敌人就要把我们全部歼灭在这里;和宰头小羊一样轻巧。〃
  云定兴不断地点头:〃是啊;是啊。〃
  〃至于诱敌来攻;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李世民又朝身前身后的山地指了指;〃因为可以在山地上抵消突厥铁骑的威力。但我方兵力远远不足以给敌造成严重打击。始毕可汗如果发现我们只有这么万把人;派个数万人下马登山;再另派一支军抄我们的后路;将把我们像老鹰捉小鸡一样给吃了。〃
  〃是啊;是啊。〃云定兴更加焦灼了。
  〃兵法曰: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语调缓慢到近乎一字一吐;〃始毕敢发动全国兵力围攻我大隋天子;一定是以为我大隋仓促之间来不及救援。当我救援很快到来;他定会感到非常震惊。我军应该在白天把这数十里山地的峰峦一个一个给插满旗帜;到了夜晚就不断地敲击战鼓;始毕将会误以为我勤王军正一队一队地开过来;震撼恐惧之下;定会驱动骑兵像风云一样卷走。这样;我雁门之围很快就解开了;然后我军再纵轻骑乘势追击;必定可以有所斩获。〃
  〃妙计;真是妙计啊。〃云定兴以拳击掌;〃对;就这么办!世民侄儿;我果真没有看错你;我也不想多说了;就照你所说的这么办!〃
  李世民笑了;站起身来;又开始像老虎一样丈量着脚下的土地。
  从雁门郡城看勾注山一带;重峦叠幛上;总有云霞在山顶高飞。两道主峰左右相对;形状就像一扇门。在秋天阴冷的阳光下;一群群飞雁结队成〃人〃字形;从一座山飞到另一座;又从另一座飞还;来回地在云霞之下嬉戏着。现在;如果单向上观赏着云霞和飞雁;一点都想象不到;山下有两国军队正由各自的君王挂帅;进行着生死存亡的厮杀。
  第三章、雁门之围(9) 筑东阳 
  
  在雁门郡城的城墙根儿;一队队分辫散发、矮壮结实的突厥士卒正竖着云梯往城墙上爬;城上的大隋军用滚木往下砸;放射排弩;扔出一具具火把;或者在城牒与敌人刀来枪往。在大隋军的拼死反击下;突厥人像浪一样退潮;顷刻又像浪一样涌上来……
  两军阵前的喊杀声震得皇上身后的窗棂一阵阵颤动。皇上带着凝重的神色端庄地坐在栏杆后的交椅上观战;即使在突厥人爬到最高点、处于浪潮顶峰时;他的身子都一动不动;口 中一直不发一语。作为一国之主;他从不向左右斜视;从不在身子没有转过之前向任何方向伸颈张望;但他凭直觉便可以感受到;他的安详庄严的帝王风姿;让周围的大臣和将军们心里宁静踏实不少;至少心神没有被惊惶不安所控制。
  在突厥人的进攻又一次被击退后;皇上起身;由周围大臣和将军们侍卫着回到室内;然后所有人退出;让皇上在这简陋的卧室内独处。皇上侧躺在军床上;舒展着几已僵硬的身子;这才有机会〃唉〃地长长出一口气;心中的烦闷和苍凉自不待说。
  永远有神秘的骚动;在血脉里喧嚣地奔流;催动着皇上不羁的魂魄;使他永远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寻找着更大的光荣和刺激。三征高丽的惨痛失败;代表着光荣和刺激的落空;代表着人生的巨大失落;使皇上陷入了无限的羞愧之中。原来皇上并非是一个超越万古的、最伟大的帝王;历史通过高丽人;把他从高高的云空给打下了凡尘。可以想见;那些被皇上带着、请他们参观辉煌胜利的蛮夷国王和使节们;又在肚子里怎样地窃笑着。本年春节;皇上在长安再一次大宴各国使节;突厥、新罗、、毕大辞、诃咄、传越、乌那曷、波腊、吐火罗、俱虑建、忽论、沛汗、龟兹、疏勒、于阗、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衣密、失范延、伽折、契丹等国都遣使朝贡;皇上设鱼龙漫延之乐让大家观赏;还向他们颁赐了大量的玉帛。但是;从各国使节的眼神里;再也看不见以前的钦服和灿烂;只有黯淡和狐疑。蛮夷们是朴实的;他们的眼睛便是心灵的镜子。他们眼睛里的光泽证明;皇上那个〃圣人可汗〃的光荣称号;在他们的心中;正在摇摇欲坠。不;不能这样;要扳回来;要重新回到荣耀的高峰;中华浩浩无穷的财富和人力;应该足以让智力最卓越的帝皇纵情驰骋其意志;施展其才能。三征高丽的挫折何足道哉;稍稍喘息一下;然后再来。黄帝五十二战;成汤二十七征;方才德施诸侯;令行天下。卢芳小盗;汉高祖尚且亲征。隗嚣乱世余火;光武帝还要登陇望蜀;指挥铲除。自古伟大的帝业;无不先劳而后逸;用煌煌武力铲除一切丑类;然后万世才能安享太平。这帝业总得由一代君王来完成。难道轮到了我;意志就会软弱么?
  于是;皇上又要出发;又要上路了。皇上一上路;大运河就要喧嚣;波浪连天;整个大隋国黎民百姓和山川草木都要随着皇上的心灵一道骚动不安。这一次御驾指向北方。经过缜密研究;皇上精心选取了出巡并慑服东突厥;作为恢复荣光、重塑霸业的第一步。在万国中;皇上对东突厥恩遇最厚;当年老启民可汗由大隋一手扶植起来;他感恩戴德到这种地步;甚至要求让突厥族人改穿华夏服饰。东突厥是万国中紧排大隋之后的第二强国;如果令它慑服;出面领头拥戴皇上;对于万国来说是有相当说服力的;它可以证明远征高丽的失败;并没有减少〃圣人可汗〃的威势。当然;除了这种荣耀和影响的考虑;皇上巡视东突厥;还有一个更有实质意义的设想;就是说服始毕可汗派兵助我大隋远征高丽;突厥的骑兵战斗力极强;而耗费很低;只需逐水草扎营即可。由突厥铁骑襄助;是发起对高丽第四次远征最可行的方案。皇上早已计划好;将用真诚、荣华和巨额赏赐让始毕可汗舍不得拒绝皇上的提议。如果始毕可汗还是不买帐;朝廷将加速在东—西突厥之间和东突厥内部〃分而治之〃的部署;那将是毫不客气的连续动作。本次出巡;可谓先礼后兵;软硬兼施;有虚有实。
  记得大业四年;皇上第一次北巡启民可汗牙帐;在长孙晟长孙晟:隋代名将;官至右骁卫将军;为隋文帝击破突厥立下汗马功劳。将军的讽喻下;为表达对〃圣人可汗〃的至诚崇敬;启民可汗亲自拔佩刀割草;为皇上整饰行宫;又发动全境牧民一齐出动;开出一条长三千里、广百步的御道。皇上乘坐将作大匠宇文恺制作的观风行殿;率甲士五十万;中有骑兵十万;沿着御道浩浩荡荡地前进;直抵启民可汗牙帐。那观风行殿上面为木制宫殿;可以拆卸和拼装;殿内可容数百人;下面设有带轮的机械;可以在地上灵活、迅速地移动。百官则乘坐〃行城〃;行城周围二千步;四面有板;蒙上布;饰以丹青;有楼橹。行殿和行城连接;外围铁骑;固若金汤。突厥百姓远远地望见;警以为神;每望御营;十里之外便屈膝低首;不敢乘马。在巡视突厥国的日子里;〃圣人可汗〃享受到了人间最大的骄傲;那简直比同一百名各国美女做爱都要舒坦。不知这次;继启民可汗之后;始毕可汗将用什么规格来接待皇上呢?
  本年八月五日;皇上率队出巡塞北;在边境一带等待着始毕可汗做盛大的迎接。八月十日;皇上突然接到义成公主派人送来的绝密消息。义成公主系宗室女;开皇十九年嫁与东突厥之启民可汗为可敦(皇后);启民可汗死后;依突厥之蒸婚祖俗;义成公主又下嫁给启民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做可敦。义成公主捎信说;始毕可汗将整个突厥国的牧民全部武装起来;组成了数十万骑兵;密谋袭击皇上乘舆;将皇上俘虏或者杀害;现在突厥铁骑正在行进途中!皇上和文武百官大惊失色;急忙向边防要塞雁门靠拢;八月十二日;皇上驰入雁门郡城。第二天清晨;始毕可汗就率突厥铁骑数十万赶到;将雁门郡城里的皇上、后妃、文武百官;还有郡城及其附近地区的十几万大隋军围成铁桶一般。皇上和文武百官猝不及防;乃令大隋军撤民房修筑工事以作防御;另造弩楼车箱兽圈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