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斯福传-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党企业巨头威廉·H·伍丁是罗斯福的密友,他对财经问
题持相对正统的观点,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他不久因健康原
因辞职,该职位就由罗斯福的多年老友和邻居、原副部长小
亨利·摩根索升任。63岁的康涅狄格人霍默·卡明斯是民主
党的中间派代表,将出任司法部长。由来自南卡罗来纳的丹
尼尔·C·罗珀出任商业部长,有助于加强新政府与西部的
民主党麦卡杜派的联系。在中西部玉米带器具影响力的亨利
·A·华莱士子承父业,出任农业部长。来自芝加哥的进步共
和党人哈罗德·L·伊克斯以其仪表和诚实被罗斯福一眼相
中,出任内政部长。他当州长时的老部下弗兰西斯·珀金斯
出任劳工部长,她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阁员。曾任犹他
州州长的乔治·H·德恩是个传统的自由主义者,将出任陆
军部长。参议院的海军事务专家克劳德·斯旺森是罗斯福的
老朋友,这位慈祥的弗吉尼亚人年逾古稀,是所有阁员中年
纪最大者,由他出任海军部长表明当选总统对于海军的那种
难以释怀的情结。詹姆斯·法利是罗斯福的竞选总管和民主
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出任邮政部长。这是一个平均年龄58岁,
经验丰富,办事谨慎,对各地各派的政治力量均有所平衡和
照料的内阁。新总统没有对其中任何一员作过什么承诺,他
精力旺盛,完全可以对其实施领导。罗斯福的〃智囊团〃成
员绝大部分也将前往首都。只有萨姆·罗森曼因要出任纽约
州最高法官而不能随行。莫利名义上任国务卿特别助理,实
则是为了更充分地继续发挥他在罗斯福身边的作用。白宫总
统秘书处几乎是清一色的〃纽扣俱乐部〃成员,路易斯·豪
主持大局,任总统秘书,他从前的两名副手斯蒂芬·厄尔利
和马文·麦金太尔担任助理秘书,前者任新闻发布官,后者
负责安排总统的会见事宜。雷克斯福德·G·特格韦尔也将
担任农业部副部长。这些阁员和〃智囊团〃成员构成了初期
〃新政派〃的主体部分。
  其次,罗斯福正致力于拟定各种立法计划,其中包括联
邦政府的救济、对商业的津贴、各种经济复苏计划、新贸易
条例、公共工程事业、货币管理等方面。他详细审阅〃智囊
团〃为他写的各种备忘录,同顾问和幕僚们交换意见,〃他以
惊人的精力把所有专家弄得精疲力竭,并以抓住争论要点或
记住经济资料细微末节的能力使怀疑他的人惊服。〃他也广泛
听取多种压力集团的意见,并将其调解结果告诉他手下的立
法起草人。〃智囊团〃成员们汲取了以往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经
济思想,认为新政府必须丢掉古典经济学所设计的一些理想,
而应该进行结构性改革以稳定经济。他们使罗斯福更加相信,
大萧条起因于消费不足,政府必须设法刺激购买力,并且要
与其业界进行合作。他们还没有明确提出通过赤字财政、通
货膨胀的途径以刺激经济复兴,这部分地因为罗斯福对平衡
预算还抱有信心,他在大选前的匹兹堡还表示要一劳永逸地
结束赤字预算。罗斯福这时正试图〃酝酿出一种可行的纲领,
使工业区和农业地带,华尔街和小城镇都接受。这种纲领要
得到有产者的支持,可是也给无产者以希望〃。他如此镇静自
若,是因为他对于自己正从事的事情的价值和重要性,具有
清醒的、绝对的信念。
  在胡佛任期的最后日子里,旧秩序踉跄于灾难的边缘。
〃从各种事实来看,假如罗斯福果真是又一个胡佛,美国势必
步拉美7国的后尘,政府将为大萧条的灾民所推翻。〃工商界
有些巨头相信革命就在眼前。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查尔斯·
施瓦布说:〃资本主义正在经受考验,西方文明前途如何,取
决于这次考验的结果。〃可是,有一件事却使罗斯福差一点儿
没有能迎接这次考验。
  1933年2月15日,在迈阿密罗斯福汽车周围的人群中,
有一个名叫朱金涅·赞加拉的矮个子失业者,对着当选总统
连开数枪,紧挨着罗斯福的芝加哥市市长中弹后死在医院。只
是由于一位眼尖手快的妇女对刺客进行了有效的干扰,罗斯
福才得以幸免于难。刺客生活潦倒,没有什么政治信仰和有
组织的背景,他只是要渲泄对富人们和当局的怨恨而已。他
起初准备去华盛顿刺杀胡佛,因北方寒冷和胃溃疡发作而未
能成行,反而恰巧在此碰上了险些成为代理牺牲品的罗斯福。
35天后,凶手被处以极刑。
  这是个晦暗、寒冷、绝望而多事的过渡期,1933年的情
人节晚上,美国的整个银行系统终于开始了总崩溃,各州的
信托公司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密执安州的银行系统首先
瘫痪,到3月1日已有17个州长宣布全州银行休假,只有纽
约和芝加哥两大金融堡垒摇摇晃晃地支撑着门面。
  全国金融心脏的微弱搏动仅仅维持了3天便宣告停止跳
动。3月4日凌晨,这个拥有1亿3千万人民的大国的金融活
动骤然中止。曾经红火繁华的华尔街深谷和芝加哥商品交易
所,全都死一般的岑寂。


战胜恐惧


  3月的华盛顿虽已早春,霜风犹厉。1933年3月4日这
天早上,罗斯福一家驱车前往圣约翰圣公会教堂参加一次特
别礼拜。从格罗顿公学专程赶来的皮博迪博士主持礼拜仪式。
在走过了这么长的路,历经了这么多磨砺和苦难之后,此刻
的罗斯福心潮难平,凝望着鬓发花白的老校长,耳际蓦然响
起格罗顿公学的校训:〃为彻底的自由服务。〃
  这天是星期六。华盛顿乌云低垂,冷雨潇潇。罗斯福和
胡佛总统一同驱车前往国会大厦。中午,新总统就职典礼开
始。国会大厦的东门外广场聚集着黑压压的人群,约有10万
人静静地伫立在阴寒灰暗的天空下。国会山上的大钟敲响了
正午12点的钟声,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正式成为美国
第32届总统。
  罗斯福倚着吉米的臂膀缓缓地出现在国会大厦的东门
廊,从铺着红地毯的斜坡走向高高的白色讲坛。他不戴帽子,
不穿大衣,黑色长礼服衬得脸色愈显苍白。黑袍白须的最高
法院首席大法官休斯主持庄严的宣誓仪式。罗斯福微仰下巴,
神情肃穆,把手放在家传300多年的荷兰版《圣经》上,翻
到《新约·保罗达哥林多人前书》第13章,用洪亮的音调一
字一句地随着休斯大法官宣读誓词:
  即使我能说万人的方言和天使的话语,而没有爱,那也
犹如钟鸣鏺响,徒有其声。
  即使成有先知讲道之能,深通万物奥秘;并使我有全备
的信念,力能移山,而没有爱,那我又能算得了什么?
  即使我倾囊周济所有穷人,并舍己焚身,而没有爱,那
么于事于我仍将徒劳无补。①
  宣誓完毕,他转身走向空旷的讲台。冷风掀动了他那手
抄的就职演说纸。霎时,平静而坚定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
广场:
  这是一个民族献身的日子。值此我就职之际,我确信同
胞们期待着我能以我国当前情势所迫切要求的坦率和果决来
发表演说。现在尤其有必要坦白而果敢地讲真话,全部的真
实情况。我们不必畏缩,不必躲闪而不敢正视今天的现实。这
个伟大的国家将会像从前那样经受住考验,它将复兴起来,繁
荣下去。因此,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必须
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把使我们变退却为前进的努力陷
于瘫痪的那种无可名状的、缺乏理性的、毫无根据的恐惧。
  充满自信和激情的声音通过无线电广播网传到了全国千
百万守坐在收者机旁的人民耳中。新总统以简洁缜密的语言
向人民剖析了大萧条中一切苦难的根源:
  我们的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萎缩到难以想象的
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低,各级政府的财
政收入锐减;交换手段难逃贸易的长河冰封,工业企业尽成
①中国基督教协会印发《新旧约全书》1994年版(南京),第19
4页。另参见(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一),商务印书
馆1979年版,第106页。
枯枝败叶,农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
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
而我们并没有遭到什么蝗虫之灾。大自然的施惠依然未减,人
的努力更是使其倍增。我们手头并不匮乏,然而丰足却激发
不起来慷慨的用度。这首先是因为掌握人类物品交易的统治
者们的顽固和无能。他们被迫承认失败而溜之大吉,贪得无
厌的钱商在舆论的法庭上被宣告有罪。
  货币兑换商们从我们文化庙堂的高位逃走了。现在我们
可以让这庙堂仍然回归古老的真理。……必须中止金融业和
商业中的那种使得神圣的委托浑似无情和自私的恶行。然而
复兴并不仅仅要求改变道德观念。这个国家要求的是行动,而
且是立即的行动。
  黑压压的人群一片寂静,人们在经历了一个漫长冬季的
等待后,终于真切地倾听到了新总统所承诺的行动纲领:〃我
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
像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其次要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产品
价格和购买力;坚持由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采取行动统一管
理救济工作,力避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此外,要
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
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和
投资,制止利用他人存款进行投机的活动,必须要提供充足
而有偿付能力的健全货币。
  在对外政策方面,新总统要求美国奉行睦邻政策——尊
重自己从而也尊重邻国权利,珍视自己的义务也珍视与所有
邻国和全世界各国协议规定的神圣义务。但政府要根据情况
的轻重缓急,有重点和顺序地处理事务。他希望正常的行政
和立法分权制衡体制足以应付当前面对的重任,然而,史无
前例的要求和迅即行动的需要也可能使国家有必要暂时背离
正常的程序和轨道。他承诺自己将提出一些应付灾难深重的
危机的措施,或采纳由国会提出的类似的明智措施。
  〃然而,万一国会竟不能接受两类中之任一形式。万一国
家危机仍然紧迫,我也将决不回避届时职责明确向我提出的
抉择。我将要求国会赋予我使用应付危机的唯一剩余手段
——向非常状态开战的广泛行政权力,就像在真正遭受外敌
入侵时所应授予我的权力一样大。……对此,我决不会有负
众望。〃
  在整个演说过程中,罗斯福神色冷峻,直到向人群挥手
告别时,才露出了令人呯然心动的一笑。新总统的就职仪式
简单草率,但就职演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仅周末就有近50
万封祝贺信飞到白宫。
  当天,在白宫三楼西翼的椭圆形办公室里,全部内阁成
员齐聚一堂,参加由皮博迪博士主持的就职宣誓仪式。此举
打破了传统。
  罗斯福一家给庄严肃穆的白宫带来了活力和生机。第一
夫人埃莉诺让人把它修饰一新。这个向全国示范的第一家庭
的成员又有所扩大,安娜已经与柯蒂斯·多尔分居,带着两
个幼小的孩子搬进白宫和父母一起住。4个儿子在假期和节
日里常住在这里,还带着他们的妻子儿女、女朋友、同学。好
客的罗斯福夫妇几乎对来访的人从不拒绝。于是,二楼住宅
区很快呈现出海德公园和纽约的家里的那般杂乱热闹的样
子。秘书、助理、豪、麦金太尔、利汉德等都有自己的起居
室,男女管家、仆人、厨师、保镖、接线员、守门人等后勤
人员也住在白宫。罗斯福夫妇随和、亲切,对这些人不摆架
子,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罗斯福还通过举办白宫记者
招待会,炉边谈话、联欢招待会、以及接待上访群众等形式,
造成一种让全国人民都能感觉或意会得到的同舟共济感。埃
莉诺频繁地插手社会福利工作、走访平民窟、慰问退伍军人,
更是让人们在使这种感觉得到进一步印证的同时,还平添了
一种人情味。
  正如就职演说中承诺的那样,罗斯福新政府打破传统,立
即采取了行动。
  首先是针对金融休克症下的几剂猛药。罗斯福早在就职
前夜就指示财政部长威廉·伍丁起草紧急银行法案,并限定
他在5天内完成任务。同时,为了稳定民心和保护因挤兑风
潮而日益减少的黄金储备,罗斯福于3月5日下午发布了两
条总统通令——要求国会于3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宣布全
国银行休假4天。
  全国银行休假,这是胡佛迟迟不愿也不敢采取的行动。此
举虽属不得已而为之的承认现状的防御性措施,但有助于打
破整个冬季全国所处的恐慌和紧张状态,它更是一种使人振
奋起来并隐约可见希望的婉词,是政府重整财经结构的第一
步。
  3月9日,国会特别会议在战时危机的气氛中召开,并在
几个小时内通过了刚刚赶拟出来的紧急银行法。晚上8时半,
法案即经总统签署生效。该法案授予总统管制信贷、通货、黄
金、白银和外汇交易的紧急权力;为了解决银行货币的欠缺,
它委托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各银行资产发行货币,授权复兴
金融公司用购买银行优先股票的办法给它们提供流动资金;
为了恢复国民对银行的信任,它规定由财政部对全国银行采
取逐个审查并颁布许可证的制度,审查合格者方给予重新开
业的执照;为保护银行储备和阻止黄金外流,它授予政府以
完全控制黄金动向的权力,其中包括对囤积和输出黄金的行
为实施严厉惩罚的权力。
  为了争取全国人民对这关键的开头两步棋的理解和支
持,罗斯福于3月8日举行了白宫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轻
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中,罗斯福就金融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