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斯福传-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精心挑选了《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作为罗斯福的大会竞选
主题歌。约翰·麦克法官平淡无奇地发表了提名罗斯福为总
统候选人的演说。7月1日凌晨5点的第一轮选举的结果是,
罗斯福获666票,尽管第二名史密斯仅有201票,而加纳·
贝克更少,但他距那个2/3的770票仍差100多票。僵局经
过3轮投票后仍未打破,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一匹作为折
衷和妥协产物的黑马。此时,机敏练达的吉姆·法利在芝加
哥的榦旋活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他同加纳达成了协议:如
果加纳放弃竞选并支持罗斯福,就让他当副总统。法利为此
还取得了赫斯特的谅解和支持。于是在7月1日晚的第4轮
投平时,原来支持加纳的得克萨斯州倒向了罗斯福,这一情
势迫使罗斯福的旧友、老进步主义者麦卡杜将手中控制的44
张加利福尼亚选票投向了罗斯福,只有史密斯派顽固地坚守
阵地,但大局已定,罗斯福终以945票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
选人。
  罗斯福决定打破由来已久的美国政治惯例,去向全国代
表大会发表接受提名演说。7月2日凌晨7时,从奥尔巴尼乘
坐一架三引擎飞机飞往芝加哥。此举有助于消除那种认为他
体质虚弱、不堪从事费力伤神的竞选活动的看法。罗森曼、埃
莉诺和两个儿子,利汉德等一同前往。飞机因风暴袭击在中
途两次着陆并加油,他则在机舱里紧张地整理着罗森曼为他
起草的演讲稿,9个小时后方抵达芝加哥。他在向与会代表,
也向全国大约1千万收音机旁听众的演说中首先指出:〃按照
惯例,候选人要在几个星期内假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
至许多星期后把事态正式通知他时为止。我通过打破这种荒
谬的成规……已经着手进行我面临的任务。……让这件事成
为一个象征:我这样做是打破常规。从现在起,请把打破愚
蠢的常规作为我们党的任务。〃接着他缅怀了民主党作为一个
自由主义的进步政党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回顾了20年代景
气和萧条的历史,数落了执政的共和党在应付危机方面的无
能,简述了他为渡过危机而准备的复兴计划。最后他满腔激
情地讲道:
  〃人类从每一次危机、每一次劫难、每一次灾祸中获得新
生时,他们会变得知识更加广泛,道德更加高尚,目标更加
纯洁。而今天是一个思想痪散、道德堕落的时代,一个自私
自利的时代。……我们不要只是责备政府,也要责备我们自
己。近年来在政府的政治哲学中被遗忘的全国的男人和女人
们,期待着我们能够有领导地更加合理地分配国家财富。在
乡村和城市,我们的千百万同胞都从心底希望他们往昔的生
活方式和思想准则不要从此一去不复返,他们的这一希望不
会也不应该落空。
  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让我们在此
聚会的人都成为未来那种富有成效和勇气的新秩序的倡导
者。这不仅是一次政治竞选活动,也是一次战斗的号召。请
大家帮助我,不仅是为了赢得选票,而且要帮助我在这次把
美国交还给他自己的人民的十字军远征中获胜。〃①
①萨缪尔·Ⅰ·罗林曼编:《富兰克林·D·罗斯福公文与演说集》(卷B
本),纽约1938—1950年版,第Ⅰ卷,第647—659页。



六 新政大夫


  1932年7月2日,即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接受总统候选
人提名演说的翌日,著名漫画家罗林·柯尔比在报纸上发表
了一幅漫画:一个疲惫的农民倚锄仰望天空掠过的一架机翼
标有〃新政〃字样的罗斯福座机,那迷惘的表情中透着些许
希望,自此,〃新政〃一词就作为罗斯福施政纲领的鲜明标志
不胫而走。
  罗斯福在1932年7月2日发表演说时,其关于〃新政〃
的学理性概念以及明晰细致的蓝图并未形成,只是具备了一
个大体的轮廓和意向性的原则目标。罗斯福很善于感受公众
的情绪,他后来的那些没有先例的大胆行动的表层之下往往
闪烁着直觉的智慧火花。他看到美国人民在无助的困境中渴
望试验,渴望试验只要能显示出运动或新颖事物的意思就行,
渴望新的转机,只要不是照旧按部就班死气沉沉就行。他表
示自己看到了成千上万美国人的面孔,“那是迷了路的孩子们
常有的绝望表情。〃因此,罗斯福能够对民众意愿、社会舆论
加以引导和必要的推动,把群众的愿望转换成政策。他所接
受的社会哲学、政治学理论和经济学知识的教育与胡佛大致
相似,胡佛固守自己的信念,往往是在经营管理人员的精细
气氛中谨慎行事,未免匠器大重。罗斯福则关注结果而不是
抽象原则,感情充沛而又从容自信。胡佛很少公开向人民表
明他正试图做些什么,他甚至在公众场合尽量避免提到或使
用〃萧条〃这个词,而罗斯福往往能够在一项政策实际上并
不存在的时候就清楚而有力地说明其指导方针。在罗斯福一
步步地走进白宫的过程期间,美国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局面,为
人们普遍熟知和易于接受的传统理论已不能给他多少启迪和
指引,这就势必出现一个摸索、在纷乱和挫折中寻求出路的
阶段,而这时只有具备勇于试验的精神和不畏惧犯错误的胆
略的领袖才能实行〃新政〃。罗斯福不拘泥于陋习陈规,乘飞
机直抵芝加哥提名代表大会并破天荒地亲自发表演说——这
一行为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这种充满活力和独创精
神的举动给人民以惊醒。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查德·霍夫
施塔特认为,〃新政〃的核心,与其说是一种政治哲学,还不
如说是一种气质,一种植根于勇于在未知领域大胆行动而不
惧铸成大错的信心的气质。罗斯福在当总统后举行的首次记
者招待会上把自己比作橄榄球场上的四分卫,四分卫知道下
一次如何打,但超过这一点他就不能预测或硬行安排,因为
〃以后的打法将取决于下次取得的结果〃。因此,不能一开始
就把〃新政〃视为一种宏伟精致、面面俱到的且寓意深远的
治国计划。在〃新政〃实施的6年多时间里,既有一系列临
时紧急措施,更有不少深思熟虑的计划,也有作为迫于各方
压力的折衷或妥协的结果,故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看,其中
难免有互相牴牾和彼此消解之处,但是从政治策略方面考察,
它们却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或内在联贯性。
  确实不能简单地把〃新政〃等同于一系列权宜之计或急
就章的大棋盘。有些观察家在审视他的各项措施的产生过程
时,过分强调它们往往是极其随便或一时心血来潮的标新立
异的产物,从而得出结论说,罗斯福取得的成就纯属偶然,就
像随随便便地放上几枪也会有可能击中靶子一样。其实不然,
〃新政〃有着极其深远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它与罗斯福的
成长历程、所受教育、个性品格、政治信念、领导作风,以
及进步运动、当时的舆论压力、西奥多和威尔逊的政治主张
等等因素,都有着或隐或显、或疏或密的关联。它在罗斯福
的纽约州长任内已显露端倪。自罗斯福宣布竞选总统提名之
日期,他麾下的那个主要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智囊团〃就开
始为拟定〃新政〃政纲,〃参考了上千种书籍,借鉴了大量以
往政治经验。〃这个人才济济、日益壮大的顾问队伍代表着各
种政治观点和经济主张,罗斯福则是〃万向节、配电盘、变
压迫〃。事实表明,正因为如此,当时两大党的头面人物中,
唯有罗斯福能够拿出一份与经济大萧条作斗争的建设性的进
步纲领。


新政的序幕


  罗斯福的竞选总部设在纽约市麦迪逊大道331号一所不
太引人注目的办公楼里,这个匆忙组建的机构有工作人员
600多人。依照惯例,罗斯福任命法利取代拉斯科布担任民主
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法利和莫利在工作上作了严格分工:法
利负责在全国拉选票,他精通战略,熟悉细节,树立了现代
总统竞选的模式;莫利负责率领〃智囊团〃为罗斯福气草演
说稿和备忘录。〃智囊团〃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繁荣
的基本前提是消费,因而要设法提高社会购买力。他们殚精
竭虑、共同提炼出来的精华都汇聚在罗斯福的16票主要演说
稿中。
  部分地由于想要证明自己精力充沛,平息关于他的健康
状况的各种非议,部分地由于要利用个人魅力作为资本,罗
斯福选择了巡回旅行的〃树桩演说〃的竞选方法。1932年9
月12日,由6节车厢组成的竞选专列从奥尔巴尼驶出,随行
的有埃莉诺和儿子吉米、利汉德小姐、莫利、法利、沃尔什、
参议员基·普特曼、记者、技术人员、保安人员以及〃纽扣
俱乐部〃的成员马·文·麦金太尔等。罗斯福专列首先横穿
北美大陆,抵达西海岸的旧金山,然后调头到洛杉码、西雅
图、亚利桑那、新墨西哥、科罗拉多、内布拉斯加、衣阿华、
伊利诺斯、底特律。然后他又去了南部诸州,还有一次到了
属于共和党势力范围的新英格兰。他总共发表了16次重要长
篇演说和67次短篇演说。作为一名竞选老手,他依旧针对所
在地的具体情况把每一篇演说内容限定于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样,他就等于费尽心力地谈到了各种不同主题:关税政策、
农业计划、公用事业、财政公开、管制证券经营、消除贫困
等。他在很多问题上并不单刀直入地明确表态,而是尽量多
留些余地,以便使自己处于不易受攻击的稳固位置。但是,所
有的演说都贯穿着这样一根红线,即通过抨击胡佛政府来强
调改变现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对胡佛政府进行了多方面
的严厉批评:它通过其虚伪的经济政策鼓励了投机活动和生
产过剩;它极力地低估大萧条的严重性;它错误地将经济崩
溃的原因归罪于其他国家,它拒绝承认和纠正国内的弊端;它
迟迟不发放赈济并且忘记了实行改革。
  对此,胡佛展开了有力的反击。他发表了9次重要演说。
他认为促成大萧条的是一些他不能控制的情况和事物——世
界大战后遗症、经济的过度膨胀、投机行为、1931年欧洲经
济的崩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的影响和消费的下降。他
重申自己的基本信念:联邦政府职能不能扩大、有秩序的个
人主义与机会均等。他集中火力抨击罗斯福政纲中他称之为
〃激进主义、集体主义和随意的试验〃的那些部分,声称这些
东西将导致灭绝自由、希望与机会的专制官僚主义统治下人
的规范性。他镇静地劝告美国人民千万不要被政治蛊惑家的
口号弄得惊慌失措或病急乱投医。他提醒同胞们注意:〃今后
我国100年往何处去,关键在于是恪守美国传统,还是乱搞
什么新花样。〃胡佛的内阁成员也来帮他掠阵,农业部长阿瑟
·M·海德指责罗斯福是个〃典型的骗子宣传家〃,海军部长
查尔斯·F·亚当斯预言如果罗斯福当选,将有1亿美国人
的身家性命难保。胡佛还请出前任总统柯立芝发表演说,以
壮自己的声威。但这一切努力均无助于挽回日益加剧的颓势。
7月底胡佛粗暴地镇压索取退役金的失业退伍军人,成为大
萧条及其对人民造成危害的一个可悲而发人深思的纪念。胡
佛失当的举措遭到广泛的声讨,这也加深了人们对像他这样
的不顾人民死活且冷酷无情的总统的印象。这位曾在10多年
前成功地向欧洲1.5亿人口发放救济的救星,现在却振振有
词地坚决反对任何直接的政府救助。在举国饥饿的阴晦日子
里,他却让新闻记者拍下了他在白宫草坪上喂狗的照片。外
出竞选的胡佛所到之处,人们报之以嘘声、怪叫、愠怒、木
然的沉默、臭鸡蛋、西红柿,以及〃绞死胡佛〃、〃打倒凶
手〃的口号和标语。他面对听众寥寥的场面显得局促不安,加
之几年来在白宫被大萧条折磨得精疲力竭,明显地迅速苍老
的他面色灰白,皱纹深陷,眼圈发黑,紧握讲稿的双手不时
地颤抖,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
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胡佛在最后一次演说中费力地舞动
着手臂,警告选民们如果罗斯福当选,成百的都市、成千的
城镇将长满青草,杂草还将蔓延到百万个农场的田野上。在
此之前,《文摘》杂志的民意测验预言罗斯福将大胜,赌博公
司赌胡佛会赢的赔率是1∶7。
  罗斯福在竞选期间的演说没有也不可能预告出〃新政〃的
全部内容,只是他在9月23日旧金山联邦俱乐部的演说,却
基本上大体阐明了〃新政〃所将遵循的新道路及其包含的政
治哲学。首先,他表示这次演说主要是谈一谈普遍原则意义
上的政府职能,并强调美国这个崭新而富于活力的国家正处
在飞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在唤起听众对美国民主发展
史和政府对工业的巨大促进的愉快回忆之后,他话锋一转,指
出美国在启发展过程中业已抵达一个新的分水岭:从前,由
人民管理的政府和可供开发的广阔大陆为美国早启发展提供
了无比优越的条件,随后的工业革命又为所有人带来了物质
丰饶的希望。政府在那个人人机会均等的扩张时期采取了有
促于工业发展的不干预政策,但美国的生产力和自然资源被
一些残酷、贪婪的掠夺者所控制和浪费,于是转折在世纪交
替之际发生了,最后的边疆消失了,工业组合已成为巨大的
不受控制和不负责任的国中之国。受到威胁的人民要求政府
加强对经济生活的明确控制,因而就产生了西奥多·罗斯福
的〃公平政治〃和威尔逊的〃新自由〃政策,而目前1932年
的美国已然面临着经济寡头制控制全国工业并统治经济生活
的严峻现实——
  〃显然,这一切都要求我们重新评价和核定原有的价值观
念。一个要建设更多工厂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