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医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简明医彀-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x主方x 连翘 当归 栝蒌根 生地 荆芥 黄芩 赤芍 麦冬 牛蒡子 瞿麦 木通 栀 
子防风 川芎 甘草(各等分)为粗末,每四钱,水煎服。 
x敷方x (一切恶疮) 白矾(一钱) 乳香(七分) 轻粉(三分) 没药(三分) 上 
研匀敷。 
x洗方x (一切恶疮) 贯众 川芎 茵陈 地骨皮 荆芥 独活 防风 蓄 当归 甘草 
上水煎洗。 
x地丁散x (恶疮肿痛) 
地丁 当归 大黄 赤芍 金银花 甘草(减半)上用水煎服。 



卷之八恶疮

人面疮

属性:多生于膝上或臂间,状如人面,眼、鼻、口俱全,此为冤业所致。内服十六味流气饮、苦参丸 
,外用贝母末敷之,次用生肌散。 



卷之八恶疮

翻花疮

属性:疮溃从中翻出 肉如蛇头状,大小不一,证由肝经血燥所致。宜内服清肝养血之药,次八珍 
汤、十全大补汤加麦冬、五味之类。 



卷之八

丹毒

属性:人身忽然变赤如丹,乃血热肌虚。风邪所搏而成。宜防风通圣散之类治之。 
x主方x (一切丹毒)薄荷 连翘 郁金 黄芩 黄连 栀子 大黄 甘草 糯米(各等分) 
为末,每服三钱,蜜汤调服。 
x敷方x (丹毒痛甚) 车前草 益母草 地胆草 共捣烂,涂患处。 
又方 赤小豆(研末) 羊角(烧灰)上研匀,鸡子清调敷。 
又方 治丹毒。大蒜捣如泥,浓涂患处,干即易。 
又单方 水苔 慎火草 浮萍 豆叶 生地黄 随取一味,捣敷患处。 
灶心土 靛青 大黄 蚯蚓泥 随取一味研末,鸡子清调涂。 



卷之八

杨梅疮

属性:此疮乃湿热邪毒所成。或共处者患此传染;或同饮食、坑厕、圊桶;或于淫室熏惹秽气; 
或患下疳、便毒而起。治当察其表里虚实,先须发散表邪,如防风通圣散、加减败毒散。湿热, 
羌活苍术汤;次清里热,内疏黄连汤之类,随证连服数帖。大势略缓,次服主方解毒,次调和气 
血。最不宜妄求速效,误服轻粉、粉霜之药,反收热毒,沉凝骨髓,日久毒发,头面周身溃烂不 
已,痛苦万状,悔之不及,致成终身痼疾。初患者,后有羊酒方可用。 
x主方x 当归尾 川芎 赤芍 生地 升麻 葛根 黄芩(各一钱) 黄连 金银花 黄柏 
连翘(各八分) 防风(八分) 羌活 甘草(各五分) 蝉蜕(二个) 大黄(二钱)上剂煎 
成,入芒硝一钱服。大便已通,减去硝、黄。 
又方 防风 荆芥 连翘 白芷梢 地骨皮 当归尾 川芎(上部倍用)木通(下部倍用) 
黄阵 赤芍药 五加皮 黄芩 栀子 白藓皮 金银花 木瓜 薏苡(下体多用) 苦参 皂角 
刺蝉蜕 僵蚕 黄柏 白蒺藜 甘草(各四两) 土茯苓(三斤) 痛加羌活、独活。虚加 
人参、茯苓,去栀子。 
上锉,作五十帖,每日二帖,水煎服。忌牛肉、烧酒,盐,煎炒,食之生癣。 
又方(治一切杨梅疮,不俱始终虚实) 金银花 黄连 连翘(各一钱) 当归 生地 防 
风木通 薏苡(各八分) 白藓皮 白术 皂角刺(各七分) 甘草(四分) 
上剂加灯心二十枚,用仙遗粮(二两,即土茯苓),石 捶碎,煎汁二碗,入众药煎服。土茯苓二汁,再煎众 
药渣服。 
x茯苓饼x (远近顽癣,搔烂不痊,并治) 
防风 人参 五加皮 白藓皮 当归 丁皮(久无真者,丁香代之) 木瓜 皂角刺 海桐皮 川芎 金银 
花甘草 乳香(出汗,研) 没药(出汗,研。各一钱) 
上为末,对和面作饼,蒸熟拌乳香、没药末,嚼食,白汤送下。 
x西圣复煎丸x 治疮后肿块,经年破烂,诸药不愈。 
乳香 孩儿茶 没药 丁香(各一两) 阿魏 白花蛇 血竭(各四钱,各为末) 白面( 
一斤,炒熟) 蜂蜜(六两,炼熟) 香油(四两,煎熟) 枣(水煮干,去皮核) 
上为一处,捣千余下,丸如弹大。每服二丸,土茯苓煎汁化服,一日三次。 
x拔毒糕x 土茯苓(去皮为末,一斤) 白蜜(一斤) 糯米粉(一升) 
上和匀,蒸糕,食土茯苓汁送下,忌饮茶汤。 
x羊酒方x 治杨梅疮,初觉即宜服此。 
大黄 麻黄(天热减半) 蝉蜕(各一两) 羊肉(斤许,煮汁,三饭碗听用。) 
同好酒三碗,煎药至三碗,先以羊肉同饭吃完,次服药汁完,浓盖卧,头至足出大汗,欲泻 
至空地,连解连移,勿令气复入肛门,内外毒尽出,无后患。 
x玉脂膏x 治杨梅疮。愈后发鹅掌风,手上白皮层起。 
牛油 香油 油 黄蜡(各五钱,同熬化,待冷) 银珠(五钱) 官粉(一钱) 麝香( 
二分,同研) 油药和匀,火拷掌热擦,再烘频擦。 
又方 治杨梅疮,不论久近,及痈毒、鹅掌风,亦须内服解毒方。 
灶心土(二钱) 水银(一钱) 枯矾(三分) 百草霜(一分) 白藓皮末(七分) 香油(少许) 
上四味研至不见星,入藓,油和匀,无风处擦手足心。药完吃葱汤二碗,浓盖卧出汗,三日 
一擦,三次愈。 
x点药x 银朱 轻粉 杏仁 雄黄(各等分) 
上研细末,猪胆调搽,或掺膏药上贴,加冰片尤妙。 
x导水丸x 治便毒、下疳 、杨梅毒、大小便闭、湿热为甚。 
大黄(二两) 黄芩(二两) 黑丑(炒) 滑石(研,各四两)上为末,水丸或糊丸,每 
服二钱,临卧汤下。 
x简便方x 官粉(二钱) 豆腐(八两) 以官粉掺入腐,重汤煮食。 
又方 土茯苓(新鲜白者佳) 石 捶碎煎汤,代茶汤任意饮之。 
x灸法x 杨梅疮初发数个,逐个灸三、五壮,愈。隔蒜灸亦可。 



卷之八

下疳

属性:人之前阴,属足厥阴肝经。多因郁怒日久,抑遏不舒,致成此患。或淫家交接至伤,或硬衣 
擦损而起,阴头破烂,不速愈,延及玉茎,名曰蛀梗。治法相同,切宜防微杜渐。有腐去玉茎,块块累累,全失 
本形,数年而毙者。脉多尺部洪数。先服加减败毒散,次龙胆泻肝汤(方见悬痈)、小柴胡汤之 
类。肿痛甚者,宜清肝火,除湿热;小便赤涩,利小便;如不涩而自汗者,不可利,若利之,荣 
卫枯竭,无以制火,疮益甚。 
x主方x 柴胡(一钱五分) 黄柏 赤芍药 赤茯苓 胆草(各九分) 苍术 知母 黄连 
荆芥 连翘 木通(各七分) 防风 独活(各六分) 甘草梢(三分)上加灯心二十枝,水煎,空心服。 
发便毒加大黄;热甚加栀子、滑石,去苍术;寒热往来加黄芩、泽泻;二便不利,宜服八正 
散(方见淋门) 
x凉血解毒丸x 先服败毒散,次主方。未全可再制此丸服。 
苦参(八两) 黄连(四两) 连翘 防风 石膏(各两半) 牛蒡子 生地 白芷 大黄(各一两) 
上为末,荆芥煎汁,打糊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汤送下。久不愈,宜服六味地黄丸。 
x敷方x 鸡肫内黄皮(不见水、取净,火炙,研细末,一钱) 孩儿茶(另研,八分) 珍珠( 
另研,三分) 冰片(二分) 上研匀,米泔净洗敷。 
又方 枯矾 雄黄 珍珠 黄柏(另研) 铅粉( 。各等分)上为极细末,米泔洗,拭干 
,猪胆汁调搽。 
又方 抱腿鸡子壳(略炒,研末) 孩儿茶(研细,等分) 
上研匀,细末,茶洗净。湿者干掺,干者猪胆汁调搽。 
x玄霜散x 下疳蛀梗,茎烂亦能长全,及诸疮毒 疮,久不愈者,可收敛。舌伤,乳没汤 
含,止痛,敷此药。 
黑铅(五钱)。铜杓溶化入水银(二钱五分),搅匀倾出,研不见星,入软石膏(火 ,三 
钱五分) 真轻粉(二钱五分),明硼砂(一钱) 珍珠(另研极细,五分) 冰片(三分。) 
上共研匀,入瓷瓶内,用时葱、椒、艾煎汤,入坛先熏至温,洗净敷药。干者,猪胆润湿掺 
上。 
x洗方x 黄连 黄柏 当归 白芷 羌活 防风 荆芥 苦参(等分) 
加乌梅肉五个,铜钱五十文,水煎,入皮硝,明矾,先熏后洗,一日五次。 
又方 黄连 瓦松 花椒 葱根 川萆 艾叶(等分)上用水煎汤,青布洗拭。痒加硝、 
矾,少时重顿。 
x简便方x 六一散加轻粉、冰片,研匀。湿者干掺,干者猪胆汁调搽。 
又 用乱发洗净,烧灰敷。 
又 用鸡肫皮炙,研细末,敷。 
一人茎肿不消,一溃而肿痛发热,便涩;一小儿肿痛,各煎小柴胡汤(方见伤寒),吞当归 
龙荟丸(方见胁痛)而安。 



卷之八

便毒

属性:骑马痈、鱼口、血疝(名四,实一,)生于两腿合缝之间,属冲任为病,见于厥阴肝经之旁 
络。皆郁怒蕴热,血聚成毒。有因劳役而致者;或不遂交感,精离不泄;或强固败精,留结而致 
;或先下疳而继生,常有接发杨梅疮者。微觉,前羊酒方可用。初宜发散,即行疏利而兼解毒。 
一服已泻,不必再服。次清湿热,疏肝火。如不散,先托里,次调养气血。 
x主方x 大黄(三钱,虚人减用) 僵蚕(二钱) 当归尾 赤芍药 金银花 白芷梢( 
各一钱) 芒硝(一钱) 木鳖子(三个) 穿山甲(三片,炒研) 天粉(一钱)上用好酒二 
碗,煎至一碗,入大黄、芒硝滚一沸,连罐露一宿,五更温服, 浓盖卧出汗,通利一、二次愈。 
治便毒∶山甲(三片,土炒) 木鳖(三个,切碎) 牡蛎( ) 大黄(三分) 金银花 
黄连 黄柏 黄芩 连翘(各一钱半) 黄蜡(二钱) 好酒煎,入蜡,空心服。 
又方 便毒初起可消 大黄 皂角刺 金银花 防风 当归尾 甘草节 栝蒌仁(各等分) 
上用水、酒各半煎,空心服。仍频提掣顶中发。 
又方 三方皆可消散 僵蚕 槐花(各三钱)上为末,酒下。欲疏利,加大黄。 
又方 龙胆草 大黄 栝蒌仁 桃仁(各一钱) 木鳖(三个)上用水酒浓煎,露一宿,温 
服。 
又方 代赭石(另研) 栀子 大黄(各一钱) 当归(五分)上用水煎,调乳香、没药末 
各一钱服。 
又方 毒将成脓 大黄 连翘(各五钱) 枳实(三钱) 浓朴 甘草(各二钱) 桃仁( 
二十一粒) 
上分三帖,酒煎服。 
又方 劳役而成 射干(三寸),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服。未利,加大黄煎服。 
灸法∶用核桃壳半个,以人粪填满,合毒上,壳外艾炷灸至消为度。 
一人肿痛,服疏利药不消亦不溃,用人参、黄 、当归、白术、柴胡、白芷、甘草、皂角刺 
,并八珍汤而愈。 
一人溃而肿不消,脉浮涩,以豆豉饼灸,内服十全大补汤而愈。 



卷之八

肾脏风

属性:证由风湿所袭,湿热汗润,致阴囊抓痒。或肾水亏虚,火炎血燥,隐处瘙痒成疮,致黄水浸 
淫。此方亦治脚汗,擦脚底、铺鞋中,及脚指缝烂。 
x敷方x 枯矾(一两) 牡蛎( ) 黄丹(炒。各五钱) 为末,夜擦数遍。 



卷之八



属性:按外 属足三阳,内 属足三阴。此疮皆由湿热下注,瘀血凝滞;或寒湿裙边,血风伤手细 
疮而始。不守禁忌,恣啖热毒,朝伤暮损;迁延日久,湿淤生热,湿热相蒸,渐成斯患。亦有跌 
磕破损而成,惟锅口割伤者,竟为终身之患,皆由行动劳伤,气从下流,难于收敛。外用膏药掺 
药,内服当归拈痛汤。 
如气血虚,宜补托之药,更忌热毒发气之物。 
x膏方x 阿魏(一钱五分,少酒研化) 黄丹(二钱) 儿茶 龙骨(各一钱半) 乳香 
海螵硝(水煮,晒。各二钱) 赤石脂 血竭(各一钱半) 水银(一钱,铅制) 轻粉(二钱) 
没药(出汗,研细。二钱)上各研极细末,加冰片三分,研匀听用。麻油(二两五钱,)铜杓熬 
老,柳棍觉转,化入黄白蜡(各五钱)次入嫩松香(二两)熬化,绵滤碗内,坐水中过夜,将前 
药调匀,以薄油纸二层,中夹膏药。如疮口大,四边折转,膏上簪脚密透眼,疮用洗方,或葱、 
椒煎米泔,洗冷挹干,先掺玄霜散,更生肌散护之。外缚膏药,每日导转。 
x隔纸膏x 黄 末(五钱) 轻粉 乳香 没药 银朱(各一钱) 血竭(五分) 铜青( 
二分) 
上各研细末和匀,香油调膏,薄油纸如前法。 
又方 随疮口大,裁好绵纸十二张,四角小纸捻钉住听用。 
香油(二两)铜杓熬,下川椒(四十九粒)煎黑取起,次下槐枝(长一寸,四十九)煎焦黑 
取起,次下黄蜡(一两)、轻粉(二分) 枯矾(五分),煮前纸令透,勿焦,取起。用槐枝、 
葱、椒煎汤,洗疮暖透,拭干,以膏纸贴,外以油单纸掩护,绢帛缚定,一日揭下,近疮一张尽 
,十二日愈。 
又方 松香(三钱) 乳香(二钱)各为末,香油调敷患处。外用笋箬密刺孔缚之。或冬青 
叶缚,每日导转。 
又方 黄柏末(一两) 轻粉(三钱) 猪胆汁调敷,湿者干掺。 
又方 五倍子末(一两) 香油(一两) 百草霜(一钱) 熬滚,下黄蜡一两化匀,调前 
末为隔纸膏贴。 
又方 川椒末 枯矾 百草霜 研匀,调桐油敷;葱、椒煎,米泔水洗。 
又方 灶心土 黄丹 轻粉 黄柏末 乳香 没药(俱研末,等分)上研匀,清油调膏,薄 
油纸(甘草水煮,)夹膏透眼贴患处,每日导转频,勿伤动,守禁忌。加赤石脂妙。 
又方 炉甘石(火 至黄色),淬入黄连、黄柏汁内,晒燥,研细末,一两 白占(五钱, 
研) 象牙末(三钱)上研匀,香油调敷。 
x简便方x 陈小粉(研) 芝麻(炒研) 细茶研末,用香油调匀,摊纸贴,外缚油纸,一 
日一换,药包裹。 



卷之八

天泡疮

属性:此疮湿热为本,风邪为标,脉浮缓,发热拘急,加减败毒散发散诸邪。脉沉实,二便秘涩, 
防风通圣散疏通表里。为末,敷疮亦效。 
x敷方x 滑石 黄柏(各二钱)上为末,先以皂角刺挑破,靛青调搽。 
又 大黄末(一两) 海金沙(半两)上为末,以新汲水调搽患处。 
x简便方x 靛青 滑石末 蚯蚓泥 井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