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净土大经解演义1-144+净空法师-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十八面,倒数第三行看起。

  “又《圆觉经》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我们看到第一段,这还是继续研究本经的体性,这就是说明佛说这部经根据什么来讲的,这就叫体性。如果没有根据,它就不能够成立。根据什么?前面我们学习过,一切大乘经都根据实相而说的。实相,用我们白话来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说的全是真相,如果不是真相,那就是妄语。这个真相很不好懂,真相就是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所有大乘经都在说明这个事实。黄老居士在此地又引《圆觉经》上的经文来给我们说,所以我们读了这个注解,就等于读很多的经论跟祖师大德的讲解。《圆觉经》上这段话非常重要。“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这个幻是什么?大乘教里面讲的三细六粗,所有一切幻法,源头上就是三细六粗。三细相,很难得现在科学发现了,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只有三样东西,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三样是什么?是物质、是能量、是信息。这是现代的名词,佛经里面名词不一样,是一个意思。佛经里面讲业相,阿赖耶的业相就是讲的能量,阿赖耶的境界相就是物质,阿赖耶的转相,或者说是见相,就是信息,你看讲的东西一样。但是科学家没有佛讲得这么清楚,这东西从哪里来的?科学家就没说清楚。

  在佛法里面这三个,三细相从哪里来?是从自性里面来的;只有自性是真的,这都不是真的。所以阿赖耶是妄心,不是真心。可是十法界里面的众生,这就广,比六道大多了。六道上面,往上去,六道是个界限,一般就是很不容易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六道轮回就是阿罗汉,就称之为阿罗汉;阿罗汉上面是辟支佛,辟支佛上面是菩萨,菩萨上面是佛,我们叫四圣法界。这四个是圣人,他们还是用阿赖耶,还是用的妄心,所以他不是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天台大师称他作“相似即佛”,他不是真的,他用妄心,但是用得很正、用得很纯,看起来好像是真佛,实际上不是。真的跟妄怎么分别?就是用心不一样,佛用真心。这个诸位要记住,用真心,真心不是这三个东西,这个要知道。真心就是用的自性,我们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那个性本善是真心,那个不是妄心。那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如果是善恶的善,那是妄心里头的,这个要知道。这个善是个形容词,是个赞美的词,说不出,就是它太好了,它太完备,它什么缺陷都没有。这个本善能生万法,它才是宇宙人生的根源。

  惠能大师开悟了,开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见什么?就是见到本善。见到本善必须要把这三种东西,业相、转相、境界相灭尽,这三个东西没有了,这是妄心,真心才现前。真心现前,真心里头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在我们净宗讲四土,它讲到最高层次叫常寂光净土,是一片光明,遍一切处。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也没有离开常寂光,也没有离开自性,我们见不到。没有离开它,见不到,为什么见不到?我们六根的能力是虚妄的,妄缘不到真,妄只能够缘妄,缘不到真。我们的妄心很厉害,能缘到阿赖耶,就是业相、转相、境界相我们都能缘得到,都能够达到,就是不能达到自性。达到自性要把这个东西放下,这三样东西都放下,自性就现前,你才能见到。

  放下不容易,说得是很容易,事实上很难,就是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业相,分别、执着,分别是转相,执着是境界相,我们能够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你就证阿罗汉果。你首先恢复什么?恢复清净心,你的心地一尘不染;也就是说,你的真心透出一部分,透出这一部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六道不是真的,大乘经里面常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它是生灭法,你看一切动物有生老病死。真的东西呢?真的不生不灭。所以西方宗教讲真神,有一点接近,但不是的,与事实真相还有一段距离。可是现在西方宗教说真神,他们的说法跟从前不一样,他说神没有有形的身体,无处不在,他也学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有一点像佛法里面讲的这个意思,但是里头还有迷悟不同。觉了才是自性,迷了的时候叫神识,佛家的名词叫神识。我们世间人,东方人讲灵魂,西方也叫灵魂,灵魂就是转相,转相在迷的状态之下,称为转相;觉悟了,这三个相都没有了。所以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讲宇宙的起源。

  转相是信息,所以境界怎么个转法?它听信息的。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今天我们地球上有灾难,我们能不能把灾难化解?能,只要你懂得怎么转,你把这个抓到,你真能够转境界。转境界,小,转自身,对自己的身相,头一个就是健康。怎么能叫它不生病,怎么能叫它健康长寿,怎么能叫我们身体不老化,做得到,你懂得这个道理你就做得到。在现在讲,你心态,你心清净那就是长寿的相,这个容貌就放光明,你的肤色一定非常好,很不容易老化。为什么?你心清净。如果到平等,那就更提升一级,心到平等,可以说你生死自在,你真的是平等心现前,我在这个世界上住个二、三百年没问题。我们中国人,中国的医学,中医,我的老师是个很好的中医,李炳南老居士,非常好的中医。他告诉我,他一生当中给人处方治病,决定没有误一个人,他敢说这个话。他也曾经做过司法官,他说我做司法官判案子,是不是有冤枉人我不敢讲,没有把握,很可能是有冤枉人的地方,但是我给人看病从来没有错误的处方。他有胆量说这个话。他告诉我们,中医不是治病的,中医第一个目的是教人长生。他说人的寿命,人的身体是一部机器,这部机器你要是能够保养得很好,至少是两百年,两百岁是正常的寿命,你活不到两百岁,是你不懂得保养,你自己糟蹋了自己。这个话说得有道理。这是中医第一个目标,长生。第二个目标是防止疾病,你真正懂这个道理,你能够防止你这一生不生病。第三才是治病,治病是它第三个目标。

  治病的时候还神奇了,治病,第一等,老师讲,第一等医生,望,不需要问的,看你的色相、容貌,听你说话的声音,他不问的。你的身体状况他完全了解,而且他能够判断,你现在身体很好,没有毛病,他知道你十年之后,或是二十年之后,你会生什么病,你哪个地方有问题。他说:神奇!这个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譬如修理汽车的工人,经验很丰富,他一听马达发动的声音他就晓得,就能知道你这个车的状况,你再跑多少公里,哪个地方会出问题,人家内行。我们外行听不出来,他能听得出来。所以中医讲望、闻,第三才是把脉,望闻问切。你看头一个,他一看就知道,这是治病第一等的,第二等的要问,问问你,第三等的这才把脉。所以我们跟李老师学了这些常识,我们就晓得医生把脉叫三等三的医生。你看中医第三才是治病,治病到望、问还要把脉,这是第三,三等三的医生,算不错了,现在三等三的好医生都不容易遇到。

  这是我们要晓得,心态主宰一切。你们前几天看到刘素云居士在这边表演,她得的是红斑狼疮,得这种病几乎都没有办法好,她能够完全恢复,连疤痕都没有。你看她讲经,在此地是每天讲两个钟点,我听说到深圳一天讲八个钟点,不容易!她今年六十六岁,五十九岁得这个病的,你看看,心态治疗的,没有用药。这是佛法里有理论根据,你把心态一转变,你内心里有病的那些细胞统统可以恢复正常。如果心态不好,你看彭鑫大夫给我们分析的,他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做到,你就不会生病。不仁得的是肝病,不义得的是肺病,无礼得的是心脏病,它都对应的。这是中国的医学,中国医学五千多年的历史,你能不承认它吗?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有一次告诉我,他说中医五千年的历史,西医才三百年,二战当中幸亏发明抗生素,如果不发明抗生素,西医就没有了。他问我,你是相信三百年的,还是相信五千年的?五千年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禁得起人事的考验,它定了型。中国老祖宗的智慧你不能不佩服,经典里面所说的诸法实相,他们证得的。像经上讲的这些东西,佛说:谁能够看到、能证实?八地以上。菩萨有阶级的,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是等觉,十二地就是佛,这五个层次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七地以下都没有证得,没证得只有听老师的,你努力把自己的灵性向上提升,提升到八地你就证得。

  诸幻灭尽,刚才讲了,三细相、六粗相,从三细变成六粗,三细相是太微细了,很不容易发觉到。所以今天科学能够说得出能量、物质跟信息,我们不能不佩服它,非常之难得。科学还是要向上提升,我们也希望科学家能够明心见性,但是明心见性必须要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如果还用这种心,就是用妄心,妄心只能到阿赖耶就是尽头了,他没有办法突破。所以诸幻尽灭,我们学佛功夫就用在此地。首先它是有次第的,也有难易,首先从执着,决定不能有执着,有执着你头一个关口不能突破,这就是六道。六道也不是真的,你只要把执着放下,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执着,不执着我们常常讲,从哪里下手?从放下对立下手,这是我常常劝勉同学的,我们从这里,就是决定不能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我再要跟他对立,那你在佛法里叫寸步难行;不跟一切事对立,不跟一切万物对立,你的心量就扩大,你就能包容,这是初阶。首先要放下的,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能有控制的念头,不能有占有的念头,你有控制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这是你所有一切烦恼的根本。要在这上下功夫,你才能得清净心,你的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现前那非常快乐,叫法喜充满。你看《论语》头一句,这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把你所学的完全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那个心里面喜悦,这个喜悦不是外头的五欲六尘刺激,内心的喜悦往外流。佛法亦如是,你真正能把这些烦恼习气放下,你心多么自在、多么清净。

  所以头一个就是修清净心,清净心得到,六道就没有了,就超越六道,你成阿罗汉果;再进一步,放下分别,不但不执着,连分别都没有,这就提升为菩萨;最后不起心不动念,那叫成佛。所以佛、菩萨、阿罗汉是佛家修行三个阶层名称,就像现在学校三个学位名称一样,最高的现在学校称博士,其次的称硕士、学士;阿罗汉就是学士,菩萨是硕士,佛是博士,它是学位的名称,可不能弄错了。今天佛教弄成宗教,是我们的罪过、佛弟子的罪过,怎么能把它沦为宗教!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你细心去看看,他跟宗教不相关,可是现在真的变成宗教,你又不能不承认它是宗教。我们对不起老师!释迦牟尼佛的身分是职业老师,跟孔子一样,孔子教学才五年,释迦牟尼佛教学是一辈子,四十九年,三十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始教学,七十九岁走的,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告诉我们,世出世间所有的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用教育,你只要把人教觉悟了,帮助他破迷开悟,他这一开悟,他就能解决问题。就是智慧能解决问题,知识不行,知识解决问题是有局限的,而且有后遗症;智慧没有,智慧没有边际,决定没有后遗症。

  大乘佛法是圆满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是你自性里头本来有的,那就是觉性。觉心不动,觉性是智慧,是你本有的,觉性是什么?见闻觉知,不生不灭。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他的报告很简单,二十个字,确确实实“本自清净”。你的心有没有染污?没有,纵然造作恶业堕到阿鼻地狱也没染污,它要染污它就不叫真心,它就是虚妄的。所以染污是什么?染污是阿赖耶染污,刚才讲的业相、境界相、转相,那个会被染污,自性不会染污,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大乘佛教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可是迷了就变成阿赖耶,觉悟了,阿赖耶没有了,见闻觉知现前,见闻觉知遍法界虚空界,整个虚空法界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佛家讲的伦理。伦理讲关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讲五伦,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这是讲关系。可是佛家讲到伦理,那讲到究竟圆满,为什么?整个虚空法界跟自己是一体,不是一家,是一体,一个生命共同体。所以他那个爱是没有范围的,没有条件的,叫无缘大慈,缘就是现在讲的条件,没有条件的;同体大悲,对于众生的怜悯是同体的,我身上哪个部位有痛痒,我都很关心去照顾它,同体。大乘佛法看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同体,这个太难了。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契入境界?我们因为有我,有我跟别人就划成界线,不知道自他不二,自他是一,不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佛法头一步就是破身见,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这个身是什么?身有生灭,我没有生灭,我是觉性,觉性没有生灭,就是见闻觉知这个觉性。释迦牟尼佛在楞严会上,跟波斯匿王谈这个问题。波斯匿王有忧虑,年岁老了,那个时候六十二岁,他跟释迦牟尼佛同年,慢慢老了就要病死,对这个有忧虑。释迦牟尼佛就问他,去教他,称他大王,他是国王,就问他:你几岁的时候看到恒河的水?他说我三岁。母亲带他去,那也是一个神庙,到神庙去参拜的时候,从恒河边上经过,知道那是恒河水,看见了。他说你十三岁的时候,十年,十年以后,你觉得你的身体比你三岁的时候是不是老了很多,老化了?是的。二十三岁的时候比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