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谈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聪明的谈话-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对磅秤显示的数字视而不见,保持目前超重意象。如果在头脑中树立你所希望得到的目标企业兼并、收入水平、他人的尊重、适宜的环境磅的自我希望得到的就要让自己正视事物的现状:“本来说好我们将注重产品质量,但现在并没有那么做。”“本来计划好这个项目目前应当已经竣工,但现在并未完工。”“我说过不会在家里大喊大叫,但我现在没有做到。”“我们现在在家庭关系当中表现如何?”“作为一支队伍,我们现在的表现如何?”“目前婚姻状况如何?”“嘿,你出轨了!你偏离目标了!”

如果你感觉到“偏离目标”带来的焦虑和紧张,这种感觉就会引发潜意识的创造力:“重上轨道!重上轨道!重上轨道!”衡量进步否认反馈、不衡量进步,你就会停止发展过程。因此,衡量一下你取得的进步,测算一下理想与现状还有多大差距。要是你测算的是起点到现状的距离,以此衡量进步,你就往往会陷入困境。假设你需要减轻磅体重。当你站上磅秤,看见体重减轻了磅,你会感觉良好,骄傲不已,于是停止节食。怎样来维持动力?测量起点与现状之间的差距无法使你做到这一点。如果你测量的是起点与现状之间的差距,你就会抹杀继续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你测量的是心中的目标与现处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你就不会太在意起点,因为你仍然能够感觉到继续前进的紧张和动力。一个目的论机制,比如一枚导弹,不关心它在何处被发射它只测量此刻所处的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目的论机制不会这么说:“天哪,我的进步多大!我真为自己感到骄傲。”要是你测量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当遇到一位老朋友,他说:“天哪,看看你干得多棒,干得真出色。为什么还要继续卖力?”即使这时,你也不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你不会掉入这个陷井而无法脱身,你可以说:“目前是干得不错,但是要做的事还很多。”如果你想到了那些半途而废、有始无终的事情,分析一下原因,但不要失去信心。如果想到那些跌倒的经历,就想想:“下一次我要如何去纠正错误?”把错误视作生活的一部分。发展是一个不断纠正,不断保持正确航向,不断前行的过程。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考虑一下下一个目标。透过你和你的目标之间的重重迷雾,认清继续前进所需付出的努力。没有清晰的认识,就无法继续前进;即使前进了,也会发生方向性错误。比如,重视金钱与物质比较容易,而注重目的和理想就比较困难。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经常会中途迷失清晰的意象,不得不经过一番努力重新获得它。你可能是带着助人发展的意图起步的,但是现在你己忘了,心想:“我是为了赚钱。”记得匹诺曹、一个想成为真人的小木偶的故事吗?上学途中,他逃学去了马戏团,因为马戏团更富有吸引力、离家更近、更有意思。这个弯路几乎花费了他和他父亲一生的代价。每当你有了一个想法或理想,却在实现过程中偏离了轨道,这时,你也会得到一次匹诺曹式的经历。你的想法或想象还不够坚定。某个人来到你面前,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似乎更好的建议,于是你听取了他的建议,你把这些没用的东西装进脑袋。很快发现自己偏离了正道。为什么?因为你朝着思考着的方向前进,如果前方没有一个坚定有力的目标和目的,你就会想到什么,或者一听到什么提议,就把它作为前进的方向,接着奇怪,为什么生活总是毫无意义。不良的习惯和后果来自于模糊不清的想象、似是而非的目标和消极倒退的态度。想象和使命会使动力与方向保持一致。反馈焦虑如果你偏离了(为自己制订的)路线或航线,将会受到焦虑或紧张的打击。你应该受到这种“消极”反馈的打击,因为这种打击会使你纠正错误,回到你对事物应有的看法上。不要害怕得到消极的反馈,要把它看得和你对目标的追求同样有益。作为一个领导、家长或顾问,当你偏离轨道时,反馈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你不想伤害感情或不愿听到消极的反馈,但客观与消极并不是一回事。在你的系统中,注入这种焦虑和紧张对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很有必要。反馈机制会告诉你现在做得怎么样,如何纠正错误,返回航道,而这些正是你正在力图制造的形象。但是当你回到航道以后,不能就此停止反馈。反馈应沿着航道,通向下一个目标或里程碑。否则,一旦上了轨道,你就不再需要反馈了,因为你进入了舒适区域,就不会得到多少舒适区域给出的反馈。只有离开舒适区域后,一旦环境或行为与你内心关于事物以及自身应有的状态不符的时候,才会产生消极的紧张或焦虑反馈。如果你处在一个新的位置或地点,自发地或被动地进行改变,发现自己脱离轨道或与环境不相适合,你要是对自己说:“上帝啊,这事儿无法纠正了。”那么这种紧张或焦虑就会引起失忆,就会使你无法记起各种技能、知识、人名,以及打算说的话,于是你会表现得仿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例如,你本来或许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但是一站到人群面前准备讲话,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或者,你去参加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可是几乎谁都不认识,也想不出该说些什么。

心里是知道的,但是就是记不起来,因为你觉得自己偏离了应有的航道,偏离了对世界的看法。这种偏离感或别扭的心理不仅会束缚你对事物的回忆,而且也会阻碍外界信息的输入。所以,或许会有人给你指示或试图指导你,教你如何到达目的地,但是,如果你为自己感到尴尬的话,就会阻碍对这些指导的摄入。你不会接纳指导。可悲的是,你会把无法回忆信息的缺点误认为缺乏潜力或能力。你会说:“噢,我也许就是如此愚蠢。”你会说:“噢,我对此无能为力。”但是,或许你只是自己感到尴尬,却错误地归咎于才能与潜力的应用不当及其缓慢发展。懂得如何接受和应用反馈进行错误纠正将会带给你一个对自身才能和潜力的全新认识,并使你能够设立更远大的目标,尝试新事物,冲破旧樊笼。比如,你会认为:“上学时那门课我就学得不好,所以现在也学不好。”但是你以前上学时学不好或许是因为你对如何唤起焦虑控制不善,或是不懂如何释放学习的潜力。当你发现自己脱离了环境上、个性上、道德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舒适区域时,焦虑、压力和紧张就会向你袭来。此刻,你偏离了航道。于是你不仅阻碍回忆,而且阻碍信息的输入。许多老师把错误的观念灌输进孩子的头脑,因为一些新来的或是与众不同的孩子对环境稍感不适,这些老师就告诉他们“不如别的孩子聪明”。人们一旦脱离各自的舒适区域,他们回忆信息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如果你察知自己偏离航道,就会受到消极紧张的打击。使上身各感官紧张起来,你呼吸变得急促,说:“近来我一直感到局促不安。”紧张阻碍你运用技能,因此你会犯更多的错误。你把事情搞糟,你自我愚弄,你变得越发粗枝大叶、易出事故。你对自己说:“勉强接受这一切压力和紧张太不自然了,因而别再犯傻了,还是回到熟悉的地方,回到擅长的领域,回到舒适区域,与你熟知的人呆在一起,做你了解的事。”潜意识会激发创造力,把你引回原有的街区,原有的工作,原有的朋友,原有的位置。潜意识为你不采取步骤、进入下一个水平寻找借口。然后,你就会误译“消极的”反馈,认为“消极”是一件坏事。如果你偏离了实现目标和理想的道路,那么客观的“消极”反馈不是一件坏事;事实上,让你回避、退缩、远离目标的真实的消极念头才是危害十足的反馈。这种反馈告诉你为什么你想做的事总是无法成功,为什么你应该止步不前,为什么你不应进行投资、不应扩大生意、不应结婚生子。当你发现在道德上、经济上、社会上、种族上、宗教上或环境上偏离航道,你会说:“这很少见。”于是膝盖发抖,失去平衡,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冷汗直冒,恶心呕吐。“一念及此,我就感到恶心。”“这让我反胃。”如果偏离航道,所有这些反馈都会向你袭来。那么为什么还要设立目标?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地去制造新的意象和希望实现的理想,并根据理想正视自己的现状?因为看到差别才会激发动力。要是设立目标减轻体重,那就不要拒绝站上磅秤。不要把反馈拒之门外。想象自己已减轻了体重,然后站上磅秤。当然,每次称体重时你都会感到不满。你也应当感到不满,否则,你不会得到改变。自我纠正航向许多人梦想着未来的幸福生活,可是他们不正视目前的生活方式。

他们梦想善待他人,但是他们看不到目前的待人方式。你必须梦想新方式,同时正视目前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内在的纠正过程自然发生,你才能使自己朝着最强大深刻的形象纠正错误、发展变化。不首先改变内心的形象,使之成为最强大深刻的形象,只会制造更多的焦虑。随后的解决方法只能是放弃理想与目标,回到原有状态,因为你一直在为维持内在的心智健全而努力。因此这种纠正的结果只会是倒退。你的目标只是为了摆脱麻烦,消除紧张,而不是实现目标。当你在头脑中设立了一个标准或目标之后,不要仅仅为了消除正常的紧张情绪而错误地进行纠正,回到原来的状态。你甚至可能回到一个比原来状态更低的水平。“你的婚姻状况太好了,让它变得糟糕一些。你的高尔夫球打得比你应有的水平好,所以下面几轮比赛中,把球打飞吧。”看到了吗,要是生活进展得过份顺利,你就会往回纠正。我的一个儿子在我和黛安领养他之前,曾在童年时代受到过严重的虐待。我们把他安排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好好地对待他;然而,我们待他越好,他就越难弄,甚至越危险。要是你曾遭受过虐待,而现在受到友善的对待,你就会纠正这个“错误”。这个孩子受到了异常严重的虐待,以致于误认为他岁时曾企图谋杀与他母亲住在一起的那个男人。而事实上,他只是在睡梦中企图谋杀那个男人。我和黛安一直尝试着去做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但是这个孩子竟然纵火,使每一天都成为一个灾难。我们对他说:“你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不能做你自己?”但是,现在我们明白了他当时的自我形象是:“我不是个好人,你们也不要把我当成一个好人来对待。”如果我们不改善我们应该拥有的形象(这是自尊的一部分),就会在内心发生自我摧毁的情况。我为什么一直在谈论自尊?这是因为如果不对内在的自我进行改变,那么即使机会来到你面前,你也会将它推开。生意太好,你会纠正这个“错误”;金钱太多,你会纠正这个“错误”;事情进展得太顺利,你也会纠正这个“错误”。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你、我、我们收养的孩子,以及各个运动员的身上。在收到的反馈当中,你只会接受、肯定和同化与你对自身优劣的了解相符的部分。如果比你认为的更好或更差,你就要加以纠正。而且你不是有意去纠正;这是一个潜意识层面的不断纠正。但是这种纠正在运动员、提成的销售员、乃至其他每个人身上都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干得“太出色”,你会对自己说:“这好得过头了,我的发挥超出了我的能力。”你的自我意识会说:“不用担心,让我来处理。”在接下去的几星期当中,你将把事情弄糟。潜意识会处理超水平发挥,你不必担心由于没有改变关于优劣标准的意象带来的“过分出色”的表现。你我都会围绕关于自己是谁、属于哪个地方的形象作出自我纠正和自我调控。

要想取得自身或者组织的连续发展,首先必须改变内在意象,然后让表现跟上意象的变化步伐,随之共同变化。不要听任表现先行于意象。首先改变内在意象以激起欲望,然后朝着意象发展。另一个自我纠正的方法是,雇用一个大力士,威吓者,或者其他某个能够威胁你离开舒适区域,进入下一个学习高原的人。这种威胁者利用恐惧、威吓,加上动力,可能迫使你在一个更高水平上更多地发挥潜能,至少使你当着他的面会如此做。他希望你能在这个较高水平上进行足够长时间的表现,直到内在意象调整到这个较高水平,然而,一旦他放松威胁,你又会掉回原处。我的老师教我,做教练就是要对队员们进行威胁、恐吓、逼迫,让他们感到害怕,驱使他们超越现有水平,并让他们保持在这个较高水平,直到他们的自我形象发生改变。我发现他们可能就此止步,而不会迈向一个更高水平。除非你施加更大的外部力量去刺激、推动和驱使他们。如果你的老师这样教你,你就不会懂得如何纠正自己。你等待着牧师、经理、教练来纠正你的错误,因为你已陷入了等待外界动力与纠正的困境。我在本章所说的是,当你通过寻求客观的反馈以及纠正方向错误来学习自我纠正的时候,不要依赖他人为你的发展、进步和幸福负责。走出这个区域。由于我们用思维方式束缚了自己,所以我们就必须学会冲破这个束缚进行思维。对我来说恰到好处你在何时何地与何人在一起?在哪些商业情况、社会活动中会感到不自在?用自我交谈建立起来的信念调控着舒适区域。要是你认为“我只能一直受穷”,那么或许你会无法摆脱贫穷,除非学会如何看到自己走上下一个学习高原。你可以说:“不,我不会老是受穷,我要摆脱贫穷。”放手去做,就可能成功,但是也可能被压力击垮。另一方面,你可以像孩子盼望打开生日礼物那样期待变化的发生。这比起骤生变故,被迫改变,等待紧张的袭来,要好一些。你可以利用想象、幻想和肯定,在头脑中创造一幅意象,在到达新境遇之前就预见到它的样子。预先想象能帮助你准确认清对自己的期望。因此,可以提出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恰到好处的?”这个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