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一生:悲情曹雪芹 作者:徐淦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跌宕起伏的一生:悲情曹雪芹 作者:徐淦生-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虽然没有十分答应,然而……小定已然收下啦。”
  “叔叔,婶娘,玉莹多谢你们二位老人家啦!”玉莹说着站了起来,给他们重又深深请了一安。
  事出意外,吴氏感到十分惊奇,她看了曹一眼,曹也觉得有些费解,但是他也只好做了个搀扶的手式:“啊,不必,不必。”
  玉莹继续说:“我谢二老十几年来,对我的养育之恩。至于婚事嘛,侄女是碍难从命的。”
  曹并不示弱:“祝家公子,你不满意,不要紧,咱们可以再选。至于婚事嘛,总还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吧!”
  玉莹看了一眼曹:“叔叔,男婚女嫁固属常理,不过您也别忘了,人各有志!”
  “人各有志?”
  “是,侄女久有皈依佛门之愿。”
  吴氏闻言一阵心悸:“什么?皈依佛门!”
  玉莹接着说:“请让我携带墨云庵堂落发出家为尼吧。”
  “不不不!”吴氏走过来,一把抓住玉莹的手:“孩子,倘若依了你落发出家,让我们怎么对得起你九泉之下的双亲哪,不能,千万不能,如今咱们家衣食无虑,我愿意和你终老相依。”
  曹瞪了吴氏一眼,然后转对玉莹:“是啊,好好地怎么能出家呢?玉莹啊,我跟令尊金兰结义,如今令尊已然作古,你就跟我的亲生女儿一样,我不为你主婚,谁又来为你主婚呢?”
第六章 暖日烘梅苦未苏(37)
  玉莹强自压住一腔悲愤,正颜厉色地说:“叔叔的好意侄女心领了,只是侄女矢志不移,愿在叔叔面前一表心迹!”玉莹说罢迅速地将外罩的彩衫脱去,露出通体素服,然后她突然抓起一把剪刀,将一条发辫“咔嚓”一声齐根剪断。
  事出意外,曹、吴氏俱都大惊失色:“啊!玉莹!”
  在厅外洞观动静的墨云,这时像闪电似的冲了进来,伸手扶住玉莹,悲从中来泪如泉涌,但是她也只能叫一声:“姑娘!……”
  玉莹没去理睬墨云,她双手捧着一束自己的青丝,缓慢地走到吴氏跟前,双膝跪倒,举发过顶,叫了一声:“奶奶,留个念想儿吧……”
  吴氏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青丝,哀极痛绝已然满脸是泪,泣不成声了。她一转身冲出门去,放声大哭,人虽去远,犹闻悲音回荡。
  室内顿时变得一片死寂,连空气好像都凝滞了。
  小红用托盘端了一杯盖碗茶,蹑手蹑脚的送到曹跟前,曹接过来喝了一口,突然把盖碗往地下一摔,“啷”一声摔得粉碎:“你想烫死我吗!”话到手到,“啪”地一声,一记耳光打在小红的脸上。
  小红吓住啦!两眼饱含着热泪,只是倒吸一口凉气,终于没敢哭出声来。
  曹站起身来,一甩袖子,愤然离去。
  玉莹的声音很平静,像往常一样,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墨云,咱们走吧。这芷园,我一刻都待不下去啦。”
  “姑娘,您怎么不跟老爷辩理呢?您跟霑哥儿的终身大事,是有太夫人遗言为凭的,当时人人都听见啦!”
  “唉——”玉莹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人心不正,公理难公啊。快去收拾两件换洗的衣服,咱们这就走。”
  “姑娘!”
  “墨云!”
  墨云忍悲含愤,向楼上跑去。
  “等一等,还有霑哥儿的书稿,和第三支湖笔。”玉莹说完转回身来,她向小红伸出了双手:“来,小妹妹。”
  小红像一阵风似的扑倒在玉莹的怀里,“哇”地一声,她把多年来的积郁、悲愤、凄楚和忧怨都哭出来了。
  墨云一手提着一个包袱,一手搀着玉莹,小红跟在后边,走出榭园。当她来到接近芷园后门的时候,丁汉臣手里抓着赶车用的鞭子,满面含嗔地赶了上来,他伸手接过墨云手里的包袱:“玉莹姑娘,老爷说了,香山毓璜顶上有座小庵,咱们常助香火,让您先去小住一时,散闷散闷,什么时候您想回来,打发人来说一声就是了……”老丁停了好一会儿才说:“妆奁陪嫁保您满意。唉,我是真不想说这句戳人肺管子的话,姑娘明理,包涵我这奴下之奴吧!”老丁抹了一把眼泪,向玉莹一安到地。
  惊得玉莹屈膝抱住丁汉臣:“丁大爷,您是看着我长大的,托人求情救我出于水火,我怎么敢受此大礼,还是让侄女向您辞行吧。”玉莹说着就要跪下磕头,老丁怎么肯让,急忙伸手扶住:“事到如今咱们什么都不说了,走吧,我亲自赶车送姑娘到香山。”
  “好,咱们走。”玉莹转身仍向后门的方向走去。
  “玉莹姑娘,请走这边。您来时光明而来,咱们走的时候也要正大而去,我让他们把正中间的门全都打开了,让天下的人都看看,是谁堂堂正正,磊落光明。”老丁一阵义愤填胸,激动得大声疾呼。
  重门垒垒,一道一道俱已打开。
  墨云、小红一左一右搀扶着玉莹,后跟老丁,她们缓步走过道道重门,当走出大门口,玉莹刚要上车的时候,不意竟被墨云一把抓住:“姑娘,咱就这么走了吗?您就不跟霑哥儿再见一面啦?”
  “再见一面?……对,是应该再见一面!”玉莹说完回身冲上台阶,当她一手扶住门框,将要跨入大门的时候,突又猝然止步:“不!我不先走,他岂能定亲,不见了,不能再见这一面啦!霑哥儿啊,你我今生就此永绝啦!”言罢屈膝而拜,与此同时,“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喷洒于地。
第六章 暖日烘梅苦未苏(38)
  “啊!血!”把个小红吓坏了,不由得一声惊叫。
  墨云上前抱住玉莹:“姑娘,要不……咱先,别走啦!”
  玉莹挺身而立,一把推开墨云:“不!就是死在十里长街,葬身沟壑,咱也走!”言罢迅速地上了轿车。
  老丁抹了一把眼泪,纵身跳上车辕,举手扬鞭,“啪”地一声,打了一个响鞭,车轮滚滚,疾驰而去。
  “玉莹姑娘!——”小红哭倒于地,她的心像被一只粗大的手攥紧!攥紧!再攥紧!
  一股冷风伴着细雨,飘飘扬扬,漫天挥洒。
  此情此景诗人感怀成歌:——
  西风愁锁碧云天,
  冷雨凄风洒芷园。
  风如刀啊雨似剑,
  柔柳难禁苦摧残。
  青丝斩尽红丝断,
  好姻缘成恶姻缘。
  老丁扬鞭赶着轿车在街道上飞驰而过。轿车出了城门,在关厢一座柴门前停住。老丁跳下车来,揭开车帘:“姑娘,下车吧,到了。”
  玉莹朝外看了一眼:“这是哪儿啊?”
  “这是老奴的家,我攒了半辈子的积蓄,盖了三间小屋,是为我养老之用。姑娘,您怎么能出家呢?过几天,我拼上这条老命,也得跟老爷辩个理,太夫人的遗言谁敢不遵,让老爷把您接回去。”
  “大爷,您想得太容易了,老爷若能回心转意,也不会如此绝情,咱们还是上香山吧。”
  “姑娘,不回去也罢,粗茶淡饭,布衣荆钗,老奴还能侍奉你们主仆。”
  玉莹扭过身来跪在车厢里:“大爷,侄女感谢您的深情厚爱,可是不能啊,您还是送我们走吧!”
  “您得等霑哥儿啊!我就不信,老爷能关他一辈子?”
  “咱们就别难为霑哥儿啦,我此去香山落发为尼,也就断了他的念头,他和陈家姑娘结为秦晋,一家和顺,有什么不好?难道非要让他们闹得父子反目,家庭破裂不可吗?”
  “玉莹姑娘,老奴拙嘴笨腮,我说不过您,可这事与理不合呀!”
  “不到香山脚下,我死也不会下车的。”
  墨云泪眼扑簌地坐在一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常言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大爷,您就送我们走吧!”
  “嘿!”老丁一跺脚,重新跳上车辕,扬鞭打马催车而去。
  轿车缓缓地行驶在通往香山的官道上。
  经过一个村口,一阵鼓乐声中,从村里抬出一乘小花轿,新郎官十字披红,冠戴整齐,骑着一匹菊花青的走骡,跟在花轿后边,六人组成的乡间小乐队,起劲儿地吹打着《花得胜》,虽音韵欠准,节拍不齐,却是十分热闹。
  送亲的、迎亲的人流簇拥着花轿缓缓而过,玉莹她们所乘的轿车,仍在原地不动。驾车的辕马自己走到路边,啃着油绿的青草,老丁呆坐车沿上二目失神,一腔忧怨。
  过了好半天仍然不见动静,墨云只好轻声地说了一句:“大爷,赶路吧!”
  丁汉臣如梦方醒,一抖缰绳:“驾!”轿车重新上路,轮声滚滚伴随鼓乐声声,阵阵刺人心脾。
  一腔激愤、满腹离愁,再加上一路的颠簸,轿车到了香山脚下的时候,玉莹已然筋疲力尽啦,但是毓璜顶还在半山腰上,玉莹举目遥望满山的嫩绿,伴着去冬未落的红枫,好不感慨,这真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哪里有什么不解之缘、不了之情。
  墨云把她从车里扶出来时,便感觉她跟往日不同,往日只要搀一下、扶一把也就是了,可是今天,她觉得玉莹的身子很重,好像完全要依赖扶持。所以墨云一边搀扶玉莹下车,一面跟老丁说:“大爷,能找个地方住一夜再上山吗?”
  没等丁汉臣张嘴,玉莹便抢先说:“你看看,这荒山野岭的上哪儿去过夜呀,墨云,你不许难为丁大爷,我能走,能上的了山。”说着她甩开墨云的手直奔山间小路而去。
  丁汉臣明白墨云的意思,可是他朝四周围看了一圈儿,真是连个小村子都没有,荒郊野外,哪里会有旅店呢?看来是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啦!处此境地老丁猛然想到,如果曹霑的生身父母还在,能让这么好的一个儿媳妇皈依佛门,出家为尼吗?唉——别想了,想也无济于事,上山。
第六章 暖日烘梅苦未苏(39)
  老丁和墨云两个人,连搀带架、连扶带拉,三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总算上了毓璜顶。只见一座小小的尼庵,这尼庵真是小得可怜,三间正殿,每间也就是八尺见方,东西配殿各两间,一个不大的院落,正殿门外两株龙爪槐长得却很茁壮,如临盛夏必定是浓荫匝地,形如伞盖。
  因为常助香火,所以老丁认得这庵中的主持。说明来意又给了银子,老尼自然百依百顺,安顿玉莹、墨云主仆在西配殿住下,老主持带上两个徒弟为她们洒扫安置停当。老丁临走之前来到玉莹榻前,从怀里掏出来四十两银子:“姑娘,这四十两银子给您留下,虽不算多,也还不少,望您多多保重。再晚了我也进不了城啦。过几天我一定再来……”老丁话没说完抹了一把眼泪走了。
  从此玉莹一病不起,面对青灯黄卷、古刹泥神,真是百无聊赖。一天吃不下半碗小米稀粥,似乎泪已流尽,只剩下长吁短叹,一言不发。
  墨云急得团团转,问她十声九不答,就这样过了三天三夜,墨云真的急坏了,解开包袱拿了一锭银子,换了衣服开门欲走。不意却被玉莹叫住:“墨云,你要上哪儿去?”
  “我得下山,找霑哥儿,请大夫。”墨云的回答是那么坚定而果敢。
  玉莹的脸上强显出一丝苦笑:“你等等,我想写封信,你给霑哥儿带去。”
  一听这话墨云心中一阵高兴:“好!好!我去找老主持借纸、借笔。”转眼之间文房四宝均已借到,摆在一张小炕桌上。墨云扶着骨瘦如柴的玉莹,强自挣扎坐起,墨云给她披上一件衣服。然后为其磨墨。
  玉莹握笔在手,满腔的忧怨、凄楚、苦难、哀伤、新愁旧恨、离肠别绪一齐涌上心头。墨滴未着泪先落,纸面已呈洇润痕。
  玉莹展尽平生文采、满腹豪情,洋洋洒洒立成长歌一首,她虽然边写边哭,泪水难抑,但是百韵长歌竟然一挥而就。展尽平生才,也耗尽了平生的血和泪,当她放下毛笔的时候,已觉通身冷汗淋淋,上气不接下气,她强自从怀中取出为曹霑抄写的书稿,和第三支湖笔,回身捧给墨云:“你务必要把这三件东西,亲手交给他,妹妹……难为你啦……”说到这儿她觉得嗓子里一阵发甜,原来是一口鲜血喷出唇外,情急之下墨云抓了一块绢帕去接,原来那绢帕正是紫雨送给玉莹的赠物,物在人亡更引起玉莹的一阵心痛欲裂,她大叫一声:“天哪!——”便溘然长辞这苦难的人间啦!
  在鹊玉轩的堂屋里。
  曹坐在太师椅上,小红低着头跪在地下。曹横眉立目怒不可遏地问小红:“老丁哪?”
  小红吓得面色如土:“不是赶车送玉莹姑娘她们走了吗?”
  “后来呢?”
  “后来?……我就不知道啦。”
  吴氏赶紧从里间屋出来,为小红解围:“老丁送走了玉莹主仆就没回来,车是让他们街坊赶回来的,说是心口疼的老病又犯了,跟老爷告个假,得歇几天。”
  “哼!等他回来再说。小红!”
  “老爷。”
  “玉莹她们主仆出家的事儿,不许你跟人说,要是从你这儿传到曹霑的耳朵里……我就扒了你的皮!”
  “是,奴才不敢。”
  曹转对吴氏说:“嘱咐底下人,谁也不许走漏风声,有走漏风声的,我把他送到慎刑司,先打他个骨断筋折!”
  乾隆四年的春闱在三月末开试。这一天早上,曹让一个家人捧着曹霑的衣帽,和吴氏一起来到悬香阁。
  陈姥姥见曹和吴氏来了,赶紧请了安,站在一旁。
  曹掏出钥匙打开锁,进入屋内。
  曹霑迎上来请安:“请阿玛安!请奶奶安!”
  “好了,好了。”曹和吴氏各自落座。曹跟曹霑说:“明天是今年的春闱,开科取士,今天举子入闱,一切报考的程序都已办妥,三篇文章可就看你的啦,怎么样?你心里有底吗?”
  “请阿玛放心。”
第六章 暖日烘梅苦未苏(40)
  “好,愿你金榜题名,从此一帆风顺,换衣服吧,我亲自送你到贡院。”
  “嗻,但则是我想先跟玉莹告个别,我去赴试她不是也高兴吗?”
  “哈……”曹一阵纵声大笑:“孩子,我们曹家是行武出身、屡建战功之家,一声军令下,跨马提刀上阵杀敌,还有工夫跟家小抱头痛哭、难舍难分吗,如今虽非战乱年代,你去赴试之前,先告别……这个,这个,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