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pk80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情pk80元-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妈妈,我哪里累,你这个样子,会把我越惯越懒惰的。”我娇嗔地笑着说。
  妈妈笑了,她边切菜边说:“小如,你刘阿姨昨天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男方条件还不错,是个政府公务员,有空去看一看吧。”
  “妈,你怎么老是这样,怕我在家碍着你了是吗,老是催我嫁出去。”我撅起了嘴。
  “女孩子大了总是要嫁出去的,人家刘阿姨是一片好心,你能不能……”
  我丢下菜,说:“妈,我好累啊,我去房间休息了,等会吃饭喊我。”
  我回到房间,一头倒在了床上。回家以后,妈妈就像个热心的媒婆,老是向我介绍男朋友。可惜我并不体谅她想找女婿的心情,对于她介绍的男人,我一个也没去看。自从与安杰分手以后,我对恋爱仿佛失去了兴趣,就像一个小孩子吃苹果,突然吃出了一条虫子一样,以后再也不想念苹果的甜美了。我甚至想着就这样单身过一辈子也不错。当然这个想法很大逆不道,妈妈要是知道了,非急白了头发不可。想到这里我对自己笑了笑,心里说,随缘吧,以后该遇上了哪个男人就嫁哪个男人了!
  〈二〉
  再次看到饶亮的父亲,是两个月后。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我召开了一次学生家长会,是针对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与各位学生的家长做一次沟通。那天,我一眼就看到他坐在家长席中,毕竟我们也算认识了,所以我对他点头笑了笑,他像是受宠若惊,也连忙回给我一个憨厚的微笑。
  饶亮这次期中考试成绩虽然不是优秀的,但是相比较平时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家长会结束后,我特意叫住了他,与他边走边聊起了饶亮。
  “饶亮这次考试成绩有进步,回去了要记得表扬他,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给孩子适时的表扬,能够更加激发他的上进心。”
  “我知道了,蔺老师,这孩子多亏了你,饶亮跟我说了,现在就喜欢上你的课。”
  我笑了,自从知道饶亮是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我对这个孩子就多了许多关心。我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师长最容易有反叛心理,所以,我们在教育他的时候,就不能拿师长的威力来压制他,而是要学会和他们做朋友,这样,他们喜欢你就不奇怪了。”
  “还是你有耐心,像我就不行了,这孩子一跟我作对,我的脾气就急了。”
  我们一起走到了学校门口,他又客气地说:“蔺老师,我送你回去吧。”
  我依然婉拒着说:“不了,我还是走路回去吧。”
  他诚恳地说:“一个女孩子,晚上一个人走路回家有些不安全,还是让我送你一程吧。”
  我还是笑着拒绝说:“这个社会的治安没有那么可怕的,而且我回家的路段也一直很热闹,你放心吧。”
  他不好再勉强了,和我道声再见后,开着车走了。
  第二天上午,我上完语文课,正准备收拾讲义回办公室,饶亮走到了我的面前,说:“蔺老师,我爸爸想今天下午请你吃饭。”
  “为什么要请老师吃饭?”
  “爸爸说我这次期中考试有进步,都是因为你对我的关心我才有这样的成绩,所以,他说要感谢你。”
  原来如此。但我是老师,关心学生是我份内的事,如果因为这个接受学生家长的请客当然不妥当,所以我笑着说:“老师不去了,替我谢谢你的爸爸。”
  饶亮顿时变得情绪很低落,他垂下头,低低地说:“我都答应我爸爸了,一定要把蔺老师请过去的。”
  看到他这个样子,我的心立刻软了,于是我答应了他,说:“好吧,放学以后老师和你一起过去。”
  “谢谢蔺老师!”饶亮抬起头,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放学后,我与饶亮来到了一家酒店。他早就等候在包间里,看到我进来,连忙站起了身,“蔺老师,请坐。”
  看得出来他今天精心打扮了一番,换了一套崭新的深蓝色的西装,里面白色的衬衣配着同样蓝色的带斜纹的领带,整体看上去,充满了中年男人稳健、深沉的风度。
  我笑了笑,坐了下来。
  点好了菜,我们聊了起来。
  “蔺老师,希望今天来请你吃饭,不会让你感到很唐突,看到饶亮这次考试能有进步,我是打心眼里地感激你。”
  我说:“其实你完全不用那么客气,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主要的还是饶亮这孩子自己用心。”
  听我这么一说,饶亮在旁边咧开嘴笑了。
  “饶亮的妈妈不在他的身边,我自己的工作又忙,我知道这孩子学习成绩差,是很想管一管,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厂子刚刚走上红火,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亲力亲为,毕竟能够办起来一个企业很不容易,虽然企业很小,但也是我这些年打拼下来的……”
  那晚,从他的娓娓叙说中,我知道了他的故事,他原本是一家电镀工具厂的采购员,后来辞职从银行借贷开了一家自己的电镀工具厂,创业的那几年,他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充满挫折的道路,饶亮的妈妈也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了他。后来,经过他不懈的奋斗,他的事业终于有了起色,现在,他已经走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
  那晚以后,他几乎天天都来学校接饶亮放学。自然的,与我的见面也越来越多,我很快从他的眼睛里读出了他的心思,那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才会呈现的心思。他不像那些年轻人,大胆而热烈地追逐着我,而是默默地、循序渐进地与我走近。慢慢地,我被他含蓄的求爱方式打动了,我对他的感觉很奇怪,说不上爱,但又说不上不爱,就是有一种复杂的感情,让我不忍心去拒绝他,我们开始像朋友又像恋人一样地来往着。
  不久后的一天,我收到了王小璐的来信,王小璐的孩子出世了,是一个男孩,都已经四个月了。小璐说孩子长得像她,非常的漂亮和可爱。在信的结尾,小璐写着:小如,我真希望你能够回南京看一看,一晃,我们分开半年了,这半年来,我总是想起我们从前的日子,我真希望我们能够再坐在一起,重温美丽的友情。还有我与程柯的孩子,你还没有看过他,我相信,你看到了他,一定会喜欢这个小不点的……
  我决定去南京一趟,因为那里有着我的牵挂和眷恋。那天,当我与他一起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我告诉他,我将趁学校休息的几天假期去南京看望我的朋友。
  他点点头,说:“你在南京生活了那么久,肯定也很想念那里了。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产生感情的。”
  我说:“是啊,我在南京呆了六年了,回邯郸以后,我常常会想起它,就像我心里一个挥不去的梦一样。”
  他笑了,然后,他抬起头来,很勇敢地看着我的眼睛说:“小蔺,我有一句话在心里埋藏了很久,我想说,饶亮他很需要一个妈妈。”
  他说完这句话,咽了一下口水,接着说:“所以我想,我想请你做饶亮的妈妈,好吗?”
  然后,他忐忑不安的低下了头。
  我愣住了,对于他的表白,我是有着心理准备的。与他交往以来,我一直在心里挣扎,到底应不应该接受他的爱?如果我爱他,和他在一起,为什么我一直没有过心跳如鼓、甜甜蜜蜜的感觉。但如果谈不上一点爱的话,我为什么又情愿一次又一次地接受他的约会?
  他低头半晌,没有听到我的回答,于是讪讪地抬起了头,说:“其实我也知道,我配不上你,你那么年轻,还没有结过婚,而我……刚才我是跟你开个玩笑的,不要介意。”
  “不,你不要这么说,我愿意做饶亮的妈妈。”我的手轻轻地盖住了他的手,温柔地、鼓励地看着他。
  我在那一刹那间想明白了,何必再去思索“爱”与“不爱”这个问题,爱情是浪漫的令人心跳的,但是对于将来来说,那个你爱的、让你心跳的男人,不一定就能够给你一个稳定而幸福的婚姻。我已经不是一个爱做梦的少女,何必还去追求那份心动的、浪漫的爱情,只要觉得他适合我,能够给我一个放心的未来,就够了。
  〈三〉
  4月,踩着明媚的春光,我从邯郸来到了南京。重新回到了南京的怀抱,一种久违的亲切如桂花的香气钻入我的心扉,面对它,我像一个来拾梦的孩子,兴奋、恍惚,什么都熟悉于心,又什么都充满了新鲜,我是如此深切地爱着这个城市,这种爱,一点不逊色我的家乡邯郸,它就像血液一样已经根植在我的生命里,让我永远也无法去割舍。
  生了孩子的王小璐长胖了一些,她曾经让我嫉妒的瘦腰窄肩,已经赶上了我的丰韵了。不过,她看上去还是那么的爽心悦目,看来女人胖一点并非就意味着丑一些,而是换了一种风韵,所谓燕瘦环肥,各有千秋。
  家里挺乱的,到处都是小孩子用的东西,花花绿绿的玩具,尿布,奶瓶,不过,看上去却很有小家庭的温馨感。
  我抱着王小璐的孩子,喜欢得爱不释手,这个小家伙又白又胖又漂亮,简直就像年画里的小男孩。
  “小璐,给这小家伙取名字了没有?”
  “还没有正式取名字,程柯说叫程洋洋,你说这个名字怎么样?”
  “阳阳,是太阳的阳吗?”
  “不,是喜气洋洋的洋。”正在给孩子冲牛奶的程柯抬头笑呵呵地对我说。
  “是吗?”我举起小洋洋,快乐地说:“这个名字好,天天没有烦恼,天天喜气洋洋。”
  王小璐与程柯都笑了。
  王小璐说:“小如,想不到你现在还成了一个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听说那些青春朦胧期的孩子挺难教了,你有没有抱怨过?”
  我笑着说:“做一行就要爱一行,我就挺受我的学生喜欢的,因为我有足够的耐心加爱心。”
  电视里正在播放着一个采访节目,嗓音甜美的女主持人说:“这一期的《真情旋律》的嘉宾,是我们南京去贵州支教的优秀青年顾向北,欢迎顾老师来到了我们的节目现场。”
  顾向北!我猛地看向电视,真的是向北,掌声中,向北从台下观众席走上了主持台,与女主持人面对面地坐在了一起。
  女主持人说:“顾老师,你是从什么时候去贵州的山区小学支教的?”
  顾向北说:“我是2003年大学毕业以后去贵州的新石小学支教的。”
  “那么当初是什么样的动力,使你在大学毕业以后放弃了城市里优越的工作机会,而选择了去一个那么贫困而落后的山区小学里,做一个青年志愿者呢?”
  顾向北娓娓地说开了:“大学毕业以前,我和系里的两个同学一起去贵州搞了一次社会调查,那次,我们三个人带着三箱子衣服,一口袋书及500元钱坐上了去贵州的火车。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后发现,周围村庄的村民非常的高兴,特地把崎岖的山路重新修整了一遍。虽然我们和村民之间有语言障碍,但我从他们的行动中得到了答案,那就是一种对知识的期盼。
  “那一次,我们在新石小学为那些孩子上了十天课,就是这十天,让我彻底作出了决定,留在那里教那些孩子。当时的新石小学的‘教学楼’建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已有60余年历史,已经是摇摇欲坠了。可就是在如此差的条件下,孩子们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为了能上学,有一个学生每天都要跋涉两个小时山路来到学校,那里的老师告诉我,就算冬天大雪封山,他也从来没有迟到过。
  “孩子们每天只吃两顿饭。个别路途太远的学生,父母心疼孩子,就让他们带饭上学。有一次,一个孩子还没来得及吃完饭就上课了。我特地去闻了闻,饭已经发馊变味。可是下课后,这‘饭’仍然被吃得一粒不剩。
  “我们回校的时候,全体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拿自做的小红旗,把我们送到了六里之外的羊场道,那天,所有学生的眼里都含着泪水。其中有一位叫郭加勇的学生拉着我的手说:‘顾老师,你还会回来吗?昨晚我在梦里梦见你,梦见你在教我们解答难题,带我们爬山玩水,教我们唱歌、做游戏,可是刚梦到好玩的时候你突然不见了。我醒了,一个人坐在床上哭了。’听到这里,我留下了眼泪。”
  顾向北叙说很真实很动情,现场的气氛有些骚动。
  主持人又问:“你在新石小学呆了一年以后,又去了大悟乡岩洞小学支教,据说那里的条件比新石村更加贫困,你能形容一下那里的贫困状况吗?”
  顾向北说:“当我第一次走进岩洞小学时,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教室仅仅是用两堵一人多高的墙隔开的,中间是过道,南边是一至四年级的复式班,北边是六年级。一至四年级的黑板是用两根棍子搭在岩洞上,然后在棍子上搭了一块木板作黑板。由于岩洞的上方没有隔开,在一边上课,另一边可以很清楚地听到,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这种情形,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里的条件会如此的差。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贫穷状况,我刚去的时候,只要不下雨,每天下午我都要到农户家去做调查。由于各户之间很分散,而且又在山头上,所以每次都要走很长的山路。农户家里都很穷,许多家庭种的口粮只够吃半年。为了能够增加一点收入,几乎每户都养了猪,所以这里,每家的孩子都要打猪草,背着背篓上山、下山,天天如此,十分辛苦。有一次,我去一个老师家里做客,由于当时天已经黑了,晚上回不来,我就在他家住了下来。这一住恐怕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晚,我刚躺在床上,跳蚤就在我身上乱爬,赶走了一只又来一只,浑身不舒服,整整一夜没有睡好。”
  下面的观众发出了唏嘘声,主持人接着问:“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是一股什么样的毅力在支撑着你度过那些支教的日子呢?”
  “其实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里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真的快要坚持不住了……我能够坚持下来,还是那些孩子的眼睛。他们的眼睛里透露出来的对知识的渴望,像一束火炬,燃烧着我,使我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留下。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只要去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