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家令沈约正奉诏编纂宋书,至欲为袁粲立传,未免踌 
躇,请旨定夺。齐主道 :“袁粲自是宋室忠臣,何必多疑!” 
说得甚是。约又多载宋世祖孝武帝骏。太宗明帝彧。诸鄙琐事, 
为齐主所见,面谕约道 :“孝武事迹,未必尽然,朕曾经服事 
明帝,卿可为朕讳恶,幸勿尽言 !”约又多半删除,不致芜秽。 
      齐主因太子已逝,乃立长孙南郡王昭业为皇太孙,所有东 
宫旧吏,悉起为太孙官属。既而夏去秋来,接得魏主入寇消息。 
正拟调将遣兵,捍守边境,不意龙体未适,寒热交侵,乃徙居 
延昌殿,就静养疴。乘舆方登殿阶,蓦闻殿屋有衰飒声,不由 
的毛骨森竖,暗地惊惶。死兆已呈。但一时不便说出,只好勉 
入寝门,卧床静养。偏北寇警报,日盛一日,雍州刺史王奂, 
正因事伏诛,乃亟遣江州刺史陈显达,改镇雍州及樊城。又诏 
发徐阳兵丁,扼守边要。竟陵王子良,恐兵力不足,复在东府 

… Page 277…

南北史演义                                                           ·271· 

募兵,权命中书郎王融为宁朔将军,使掌召募事宜。会有敕书 
传出,令子良甲仗入侍。子良应召驰入,日夕侍疾。太孙昭业, 
间日参承,齐主恐中外忧惶,尚力疾召乐部奏技,藉示从容。 
怎奈病实难支,遽致大渐,突然间晕厥过去,惊得宫廷内外, 
仓猝变服。独王融年少不羁,竟欲推立子良,建定策功,便自 
草伪诏,意图颁发。适太孙闻变驰至,融即戎服绛袍,出自中 
书省閤口,拦阻东宫卫仗,不准入内。太孙昭业,正进退两难, 
忽由内侍驰出,报称皇上复苏,即宣太孙入侍,融至此始不敢 
阻挠,只好让他进去。其实子良却并无妄想,与齐主谈及后事, 
愿与西昌侯萧鸾,分掌国政。当有诏书发表道: 
      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但皇业艰 
难,万几事重,不能无遗虑耳。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子 
良善相毗辅,思弘治道,内外众事;无论内外;可悉与鸾参决。 
尚书中是职务根本,悉委王晏、徐孝嗣,军旅捍边之略,委王 
敬则、陈显达、王广之、王玄邈、沈文季、张瓌、薛渊等,百 
辟庶僚,各奉尔职。谨事太孙,勿复懈怠,知复何言! 
      又有一道诏书,谓丧祭须从俭约,切勿浮靡,凡诸游费, 
均应停止。自今远近荐谳,务尚朴素,不得出界营求,相炫奢 
丽。金粟缯纩,弊民已多,珠玉玩好,伤工尤重,应严加禁绝, 
不得有违。后嗣不从,奈何!是夕齐主升遐,年五十四,在位 
十一年。中书郎王融,还想拥立子良,分遣子良兵仗,扼守宫 
禁,萧鸾驰至云龙门,为甲士所阻,即厉声叱道 :“有敕召我, 
汝等怎得无礼?”甲士被他一叱,站立两旁。鸾乘机冲入,至 
延昌殿,见太孙尚未嗣位,诸王多交头接耳,不知何语。时长 
沙王晃已经病殁,高祖诸子,要算武陵王鞍为最长,此次也在 
殿中。鸾趋问道 :“嗣君何在?”即朗声道:“今若立长,应 
该属我;立嫡当属太孙。”鸾应声道:“既立太孙,应即登殿。” 

… Page 278…

南北史演义                                                            ·272· 

鞍引鸾至御寝前,正值太孙视殓 ,便掖令出殿,奉升御座, 
指麾王公,部署仪卫,片刻即定。殿中无不从命,一律拜谒, 
山呼万岁。子良出居中书省,即有虎贲中郎将潘敞,奉著嗣皇 
面谕,率禁军二百人,屯居太极殿西阶,防备子良。子良妃袁 
氏,前曾抚养昭业,颇加慈爱,昭业亦乐与亲近。及闻王融谋 
变,因与子良有隙。成服后诸王皆出,子良乞留居殿省,俟奉 
葬山陵,然后退归私第,奉敕不许。王融恨所谋不遂,释服还 
省,谒见子良,尚有恨声道 :“公误我!公误我!”子良爱融 
才学,尝大度包容,所以融有唐突,子良皆置诸不理,一笑而 
罢。越宿传出遗诏;授武陵王为卫将军;与征南大将军陈显达, 
并开府仪同三司;西昌侯鸾为尚书令;太孙詹事沈文季为护军, 
竟陵王子良为太傅。又越数日,尊谥先帝赜为武皇帝,庙号世 
祖。追尊文惠皇太子长懋为世宗文皇帝,文惠皇太子妃王氏为 
皇太后。立皇后何氏。何氏为抚军将军何戢女,永明二年,纳 
为南郡王妃,此时从西州迎入,正位中宫。先是昭业为南郡王 
时,曾从子良居西州,文惠太子常令人监制起居,禁止浪费。 
昭业佯作谦恭,阴实佻达,尝夜开西州后閤,带领僮仆,至诸 
营署中,召妓饮酒,备极淫乐。每至无钱可使,辄向富人乞贷, 
无偿还期。富人不敢不与。师史仁祖,侍书胡天翼,年已衰老, 
由文惠太子拨令监督。两人苦谏不从,私相语道:“今若将皇 
孙劣迹,上达二宫,恐不免触怒皇孙。且足致二宫伤怀。若任 
他荡佚,无以对二宫;倘有不测,不但罪及一身,并将尽室及 
祸。年各七十,还贪甚么余生呢 !”遂皆仰药自杀。二人亦可 
谓愚忠。昭业反喜出望外,越加纵逸,所爱左右,尝预加官爵, 
书黄纸中,令他贮囊佩身,俟得登九五,依约施行。女巫杨氏, 
素善厌祷,昭业私下密嘱,使呪诅二宫,替求天位。已而太子 
有疾,召令入侍,他见着太子时,似乎愁容满面,不胜忧虑; 

… Page 279…

南北史演义                                                            ·273· 

一经出外,便与群小为欢。及太子病逝,临棺哭父,擗踊号咷, 
仿佛一个孝子,哭罢还内,又是纵酒酣饮,欢笑如恒。世祖赜 
欲立太孙,尝独呼入内,亲加抚问,每语及文惠太子,昭业不 
胜呜咽,装出一种哀慕情形。世祖还道他至性过人,呼为法身, 
再三劝慰,因此决计立孙,预备继统。至世祖有疾,又令杨氏 
祈他速死,且因何妃尚在西州,特暗致一书,书中不及别事, 
但中央写一大喜字,外环三十六个小喜字,表明大庆的意思。 
有时入殿问安,见世祖病日加剧,心中非常畅快,而上却很是 
忧愁。世祖与谈后事,有所应诺,辄带凄声,世祖始终被欺, 
临危尚嘱咐道 :“我看汝含有德性,将来必能负荷大业;但我 
有要嘱,汝宜切记!五年以内,诸事悉委宰相,五年以后,勿 
复委人,若自作无成,可不至怨恨了 !”哪知他不能逾期。昭 
业流涕听命。至世祖弥留时候,握昭业手;且喘且语道:“汝… 
汝若忆翁,汝…汝当好作 !”说到作字,气逆痰冲,翻目而逝。 
昭业送终视殓,已不似从前失怙时,擗踊哀号。到了登殿受贺, 
却是满面喜容。礼毕返宫,竟把丧事撇置脑后,所有后宫诸妓, 
悉数召至,侑酒作乐,声达户外。此时原不必瞒人了。 
      过了十余日,便密饬禁军,收捕王融,拘系狱中。融既下 
狱,乃嘱使中丞孔稚珪,上书劾融,说他险躁轻狡,招纳不逞, 
诽谤朝政,应置重刑,于是下诏赐死。融母系临川太守谢惠宣 
女,夙擅文艺,尝教融书学,因得成才。可惜融恃才傲物,常 
怀非望,每自叹道 :“车前无八驺,何得称丈夫!”至是欲推 
戴子良,致遭主忌,因即罹祸。融上疏自讼,不得解免,更向 
子良求救,子良已自涉嫌疑,阴怀恐惧,哪里还敢援手,坐令 
二十七岁的卓荦青年,从此毕命!少年恃才者,可援以为戒。 
融临死自叹道 :“我若不为百岁老母,还当极言!”原来融欲 
指斥昭业隐恶,因恐罪及老母,所以含忍而终。 

… Page 280…

南北史演义                                                           ·274· 

      齐嗣主昭业既斩融以泄恨,遂封弟昭文为新安王,昭秀为 
临海王,昭粲为永嘉王。尊女巫杨氏为杨婆,格外优待。民间 
为作《杨婆儿》歌。奉祖柩出葬景安陵,未出端门,即托疾却 
还,趋入后宫,传集胡伎二部,夹閤奏乐,这真所谓纵欲败度, 
痴心病狂了。 
      小子前叙世祖遇疾时,曾有北寇警报,至昭业嗣位,反得 
淫荒自盗,不闻外侮,究竟魏主曾否南侵,待小子补笔叙明。 
魏主宏雅怀古道,慨慕华风,兴礼乐,正风俗,把从前辫发遗 
制,毅然更张,也束发为髻,被服衮冕。且分遣牧守,祀尧舜, 
祭禹周公,谥孔子为文圣尼父,告诸孔庙,另在中书省悬设孔 
像,亲行拜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尊司徒尉元为三老,尚书 
游明根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力仿三代成制。 
      他尚日夕筹思,竟欲迁都洛阳,宅中居正,方足开拓宏规, 
因恐群臣不从,特议大举伐齐,乘便徙都。先在明堂右个,斋 
戒三日,乃命太常卿王谌筮易。可巧得了一个革卦,魏主宏喜 
道 :“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这是最吉的爻筮了!”尚书任城 
王拓跋澄趋进道 :“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今欲出师南伐, 
反得革命爻象,恐未可谓全吉哩 。”魏主宏变色道:“繇云大 
人虎变,何为不吉?”任城王澄道 :“陛下龙兴已久,如何今 
才虎变?”魏主宏厉声道 :“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乃欲沮众 
么?”澄又道 :“社稷原是陛下所有,臣乃是社稷臣,怎得知 
危不言 !”魏主宏听了此言,却亦觉得有理,乃徐徐申说道: 
 “各言己志,亦属无伤。” 
      说毕,启驾还宫,复召澄入议,屏人与语道 :“卿以为朕 
真要伐齐么?朕思国家肇兴北土,徙都平城,地势虽固,但只 
便用武,不便修文,如欲移风易俗,必须迁宅中原。朕将借南 
征名目,就势移居,况筮易得一革卦,正应着改革气象,卿意 

… Page 281…

南北史演义                                                           ·275· 

以为何如?”澄乃欣然道:“陛下欲卜宅中土,经略四海,这 
是周汉兴隆的规制,臣亦极愿赞成 !”魏主宏反皱眉道:“北 
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如何是好?”澄又道 :“非常事业, 
原非常人所能晓,陛下果断自圣衷,想彼亦无能为了 。”魏主 
笑道 :“任城原不愧子房哩。”汉高定都关中,想是魏主记错。 
遂命作河桥,指日济师。一面传檄远近,调兵南征。部署至两 
月有余,乃出发平城,渡河南行,直达洛阳。 
      适天气秋凉,霖雨不止,魏主宏饬诸军前进,自著戎服上 
马,执鞭指麾。尚书李冲等叩马谏阻道 :“今日南下,全国臣 
民,统皆不愿,独陛下毅然欲行,臣不知陛下独往,如何成事! 
故敢冒死进谏 。”冲果拚死,何不从冯太后于地下 !魏主宏 
发怒道 :“我方经营天下,有志混一,卿等儒生,不知大计, 
国家定有明刑,休得多渎 !”说着,复扬鞭欲进。安定王拓跋 
休等,又叩首马前,殷勤泣谏,魏主宏说道 :“此次大举南来, 
震动远近,若一无成功,如何示后?今不南伐,亦当迁都此地, 
庶不至师出无名。卿等如赞成迁都,可立左首 ,否则立右。” 
定安王休等均趋右侧,独南安王拓跋桢进言道 :“天下事欲成 
大功,不能专徇众议,陛下诚撤回南伐,迁都雒邑,这也是臣 
等所深愿,人民的幸福呢 !”说毕,即顾语群臣,与其南伐, 
宁可迁都,群臣始勉强应诺,齐呼万岁。于是迁都议定,入城 
休兵。 
      李冲复入白道 :“陛下将定鼎雒邑,宗庙宫室,非可马上 
迁移,请陛下暂还平城,俟群臣经营毕功,然后备齐法驾,莅 
临新都,方不至局促哩 。”魏主宏怫然道:“朕将巡行州郡, 
至邺小停,明春方可北归,今且缓议 。”冲不敢再言。魏主即 
遣任城王澄驰还平城,晓谕留司百官,示明迁都利害,且饯行 
嘱别道 :“今日乃真所谓革呢。王其善为慰谕,毋负朕命!” 

… Page 282…

南北史演义                                                            ·276· 

澄叩辞北去,魏主宏尚虑群臣异议,更召卫尉卿征南将军于烈 
入问道 :“卿意何如?”烈答道:“陛下圣略渊远,非浅见所 
可测度,不过平心处议,一半乐迁,一半尚恋旧呢 。”魏主宏 
温颜道 :“卿既不倡异议,便是赞同,朕且深感卿意。今使卿 
还镇平城;一切留守庶政;可与太尉丕等悉心处置;幸勿扰民!” 
于烈亦拜命即行。原来魏太尉东阳王丕,与广陵王羽,曾留守 
平城,未尝随行,故魏主复有是命。 
      魏主宏乃出巡东墉城,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 
匠董爵,经营洛都。自从东墉趋河南城,顺道诣滑台,设坛告 
庙,颁诏大赦,再启驾赴邺。凑巧齐雍州刺史王奂次子王肃, 
奔避家难,王奂伏诛,见上文。驰至邺城,进谒魏主,泣陈伐 
齐数策。魏主已经解严,不愿南伐,惟见他语言悲惋,计议详 
明,不由的契合入微,与谈移晷。嗣是留侍左右,器遇日隆, 
或且屏人与语,到了夜半,尚娓娓不倦,几乎相见恨晚,旋即 
擢肃为辅国将军。 
      适任城王澄,自平城至邺,报称“留司百官,初闻迁都计 
画,相率惊骇,经臣援引古今,譬谕百端,已得众心悦服,可 
以无虞。”魏主宏大喜道:“今非任城,朕几不能成事了。” 
随即召入王肃,谕以朕方迁都,未遑南伐,俟都城一定,当为 
卿复仇。卿为江左名士,应素习中朝掌故,所有我朝改革事宜, 
一以委卿,愿卿勿辞 !”肃唯唯遵谕,便替魏主草定礼仪,一 
切衣冠文物,逐条裁定,次第呈入,魏主无不嘉纳,留待施行。 
当下在邺西筑宫,作为行在。又命安定王休,率领官属,往平 
城迎接家属,自在行宫过了残冬。 
      越年为魏太和十八年,即齐主昭业隆昌元年,魏中书侍郎 
韩显宗,上书陈事,共计四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