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城,正是我报国时候,也是诸君立功封侯的机会哩!诸君亦尝 
闻昆阳、合肥遗事么?新莽、苻秦,拥众数十万,乃为昆阳、 
合肥所摧,一败涂地,几曾见有数十万众,顿兵小城下,能长 
此不败么?”僚佐闻言,方有固志。 
      璞招得二千精兵,闭城待敌。至臧质叩关,僚属又劝璞勿 
纳,璞又叹道 :“同舟共济,胡越一心,况兵众容易却虏,奈 
何勿纳臧将军 !”遂开城迎质。质既入城,见城中守备丰饶, 

… Page 143…

南北史演义                                                            ·137· 

喜出望外,即与璞誓同坚守,众皆踊跃呼万岁。 
      那魏兵不带资粮,专靠着沿途打劫,充作军需。及渡淮南 
行,民多窜匿,途次无从抄掠,累得人困马乏,时患饥荒,闻 
盱眙具有积粟,巴不得一举入城,饱载而归。偏偏攻城不拔, 
转令魏主无法可施 ,因留数千人驻扎盱眙,自率大众南下。 
      行抵瓜步,毁民庐舍,取材为筏,屋料不足,济以竹苇。 
扬言将渡江深入,急得建康城内,上下震惊。宋主亟命领军将 
军刘遵考等,率兵分扼津要,自采石至暨阳,绵亘六七百里, 
统是陈舰列营,严加备御。太子劭出镇石头,总统水师。丹阳 
尹徐湛之,往守石头仓城。吏部尚书江湛,兼职领军,军事处 
置,悉归调度。宋主亲登石头城,面有忧色,旁顾江湛在侧, 
便与语道 :“北伐计议,本乏赞同,今日士民怨苦,并使大夫 
贻忧,回想起来,统是朕的过失,愧悔亦无及了 !”江湛不禁 
赧颜;俯首无词。宋主复叹道:“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谁叫你自坏长城? 
      嗣又转登幕府山,观望形势,自思重赏之下,当有勇夫, 
因即榜示军民,有能得魏主首,封万户侯,或枭献魏王公首, 
立赏万金。又募人赍野葛酒,置空村中,诱令魏人取饮,俾他 
毒死。统是儿女子计策。偏偏所谋不遂,智术两穷。还幸魏主 
无意久持,遣使携赠橐驼名马,请和求婚。宋主亦遣行人田奇, 
答送珍羞异味。魏主见有黄柑,当即取食,且大进御酒。左右 
疑食中有毒,密戒魏主,魏主不应,但出雏孙示田奇道 :“我 
远来至此,并非贪汝土地,实欲继好息民,永结姻援。汝国若 
肯以帝女配我孙,我亦愿以我女配武陵王,从此匹马不复南顾 
了 !”田奇乃归白宋主。宋廷大臣,多半主张和亲,独江湛谓 
戎狄无信,不如勿许。忽有一人抢入道 :“今三王在阨,主上 
忧劳,难道还要主战么?”这数语的声浪,几乎响彻殿瓦,豺 

… Page 144…

南北史演义                                                            ·138· 

狼之声。害得江湛大惊失色,慌忙审视,进言的不是别人,乃 
是太子刘劭。自知此人难惹,便即匆匆退朝。劭且顾令左右, 
当阶挤湛,几至倒地,宋主看不过去,出言呵禁,劭尚抗声道: 
 “北伐败辱,数州沦破,独有斩江、徐二人,方可谢天下!” 
宋主蹙额道 :“北伐原出我意,休怪江、徐 !”汝肯认过, 
怪不得后来遇弑?劭怒尚未平,悻悻而出。 
      可巧魏主也不复请和,但在瓜步山上,过了残年。越日已 
为元嘉二十八年元旦,魏主大集群臣,班爵行赏,便下令拔营 
北归。道出盱眙,魏主又遣使入城,馈送刀剑,求供美酒。守 
将臧质,却给了好几坛,交来使带回。魏主酒兴正浓,即命开 
封取酒,哪知一股臭气,由坛冲出。仔细验视,并不是酒,乃 
是混浊浊的小溲!臧质亦太恶作剧。 
      魏主大怒,便令将士攻城,四面筑起长围,一夕即就。且 
运东山土石,填砌濠堑,就君山筑造浮桥,分兵防堵,截断城 
中水陆通道。一面贻臧质书道: 
      尔以溲代酒,可谓智士,我今所遣攻城各兵,尽非我国人, 
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 
贼;胡死可减并州贼;羌死可减关中贼;尔若能尽加杀戮,于 
我甚利,我再观尔智计也! 
      臧质得书,亦复报道: 
      省示具悉奸怀!尔自恃四足,屡犯边境,王玄谟退于东, 
申坦散于西,尔知其所以然耶?尔独不闻童谣之言乎?盖卯年 
未至,故以二军开饮江之路耳!冥期使然,非复人事。我受命 
扫虏,期至白登,师行未远,尔自送死,岂容复令尔生全,飨 
有桑干哉!尔有幸得为乱兵所杀;不幸则生遭锁缚,载以一驴, 
直送都市耳!我本不图全,若天地无灵,力屈于尔,齑之粉之, 
屠之裂之,犹未足以谢本朝。尔智识及众力,岂能胜苻坚耶! 

… Page 145…

南北史演义                                                             ·139· 

今春雨已降,兵方四集,尔但安意攻城,切勿遽走!粮食乏者 
可见语,当出廪相遗。得所送剑刀,欲令我挥之尔身耶?各自 
努力,毋烦多言! 
      魏主接阅复书;当然大怒;特制铁床一具,上置许多铁镵, 
仿佛与尖刀山相似。且咬牙切齿,指床示众道 :“破城以后, 
誓生擒臧质,叫他坐在镵上,尝试此味 !”臧质得知消息,亦 
写着都中赏格,有斩佛狸首封万户侯等语。魏主益怒,麾兵猛 
攻,并用钩车钩城楼。臧质将计就计,命守卒数百人,各执巨 
絙,将他来钩系住,反令车不得退。相持至夜间,质见魏兵少 
懈,缒桶悬卒,出截各钩,悉数取来。次日辰刻,魏主改用冲 
车攻城,城土坚密,颓落不多。魏兵即肉薄登城,更番相代, 
前仆后继,质与沈璞分段扼守,饬用长矛巨斧,或戳或斫,一 
些儿没有放松。可怜魏兵只有下坠,不能上升,究竟性命是人 
人所惜,死了几十百个,余外亦只好退休。今日攻不下,明日 
又攻不下,好容易过了一月,仍然不下,魏兵倒死了万余人。 
春和日暖,尸气薰蒸,免不得酿成疫疠,魏兵多半传染,均害 
得骨软神疲。探得宋都消息,将遣水军自海入淮,来援盱眙, 
并饬彭城截敌归路,魏主知不可留,乃毁去攻具,向北退走。 
      盱眙守将欲追蹑魏兵,沈璞道 :“我军不过二三千名,能 
守不能战,但教佯整舟楫,示欲北渡,能使虏众速走,便无他 
虑了 !”可行则行,可止则止,是谓良将。魏主闻盱眙具舟, 
果然急返,路过彭城,也无暇住足,匆匆驰去。彭城将佐,劝 
义恭出兵追击,谓虏众驱过生口万余,当乘势夺回。义恭很是 
胆怯,不肯允议。 
      越日诏使到来,命义恭尽力追虏,是时魏兵早已去远,就 
使有翅可飞,也是无及。义恭但遣司马檀和之驰向萧城,总算 
是奉诏行事,沿途一带,并不见有魏兵,但见尸骸累累,统是 

… Page 146…

南北史演义                                                            ·140· 

断脰截足,状甚可惨。途次遇着程天祚,乃是由虏中逃归,报 
称南中被掠生口,悉数遭屠,丁壮都斩头斩足,婴儿贯诸槊上, 
盘舞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余,连春燕都归巢林中,说将起 
来,真是可叹!谁生厉阶,一至于此?还有王玄谟前戍础x, 
也由义恭召还,础x仍被魏兵夺去。 
      看官听着!这废王刘义康,就在这战鼓声中了结生命。当 
时故将军胡藩子诞世,拟奉义康为主,纠集羽党二百余人,潜 
入豫章,杀死太守桓隆之,据郡作乱。适值交州刺史檀和之卸 
职归来,道出豫章,号召兵吏,击斩诞世,传首建康。太尉江 
夏王义恭,引和之为司马。且奏请远徙义康,宋主乃拟徙义康 
至广州。先遣使人传语,义康答道 :“人生总有一死,我也不 
望再生,但必欲为乱,何分远近?要死就死在此地,已不愿再 
迁了 !”宋主得来使返报,很是介意。及魏兵入境,内外戒严, 
太子劭及武陵王骏等,恐义康乘隙图逞,屡把大义灭亲四字, 
申劝宋主。宋主遂遣中书舍人严龙,持药至安成郡赐义康死。 
如前誓何?义康不肯服药,蹙然道 :“佛教不许自杀,愿随宜 
处分 。”零陵王曾有此语,不意于此复得之,刘裕有知,亦当 
悔弑零陵。严龙遂用被掩住义康,将他扼死。死法亦与零陵相 
同。 
      太尉江夏王义恭,徐州刺史武陵王骏俱因御虏无功,致遭 
谴责,义恭降为骠骑将军,骏降为北中郎将。青、冀刺史萧斌, 
将军王玄谟,亦坐罪免官。自经此次宋、魏交争,南兖、徐、 
兖、豫、青、冀六州,邑里为墟,倍极萧条。元嘉初政,从此 
濅衰了。小子有诗叹道: 

      自古佳兵本不祥,况闻将帅又非良; 

… Page 147…

南北史演义                                                             ·141· 

      六州残破民遭劫 ,毕竟车儿太不明 !车儿系宋主义隆小 
字。 
      兵为祸始,身且凶终。过了一两年,南北俱有重大情事, 
出人意表。小子当依次演述,请看官续阅下回。 

      观张畅之出报魏使,措词敏捷,可称为外交家。观臧质之 
复答魏书,下笔诙谐,可称为滑稽派。但吾谓宁效张畅,毋效 
臧质。张畅所说,不亢不卑,能令魏使李孝伯自然心折,三寸 
舌胜过十万师,张畅有焉。臧质以溲代酒,殊出不情,所致复 
书,语语挑动敌怒,曩令沈 
      璞无备,区区孤城,岂能长守!且使魏主无意北归,誓拔 
此城,彭城又不敢发兵相救,则援绝势孤,终有陷没之一日, 
恐虏主所设之铁床,难免质之一坐耳。然则张畅之却敌也,得 
之于镇定;臧质之却敌也,得之于侥幸,镇定可恃,侥幸不可 
恃,臧质一试见效,至欲再试三试,宜后来之发难江州,一跌 
赤族也。 

… Page 148…

南北史演义                                                            ·142· 

                 第十六回 永安宫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弑 

      却说魏主焘驰还平城,饮至告庙,改元正平,所有降民五 
万余家,分置近畿,无非是表扬威武,夸示功绩的意思。魏自 
拓跋嗣称盛,得焘相继,国势益隆,但推究由来,多出自崔浩 
功业。浩在魏主南下以前,已为了修史一事,得罪受诛,小子 
于十四回中,曾已提及,不过事实未详,还宜补叙。本回承前 
启后,正应就此表明。 
      浩与崔允等监修国史,已有数年,见十三回。魏主尝面谕 
道 :“务从实录”,浩因将魏主先世,据实列叙,毫不讳言。 
著作令史闵湛郗标,素来巧佞,见浩平时撰著,极口贡谀,且 
劝浩刊布国史,勒石垂示,以彰直笔。浩依言施行,镌石立衢, 
所有北魏祖宗的履历,无论善恶,一律直书。时太子晃总掌百 
揆,用四大臣为辅,第一人就是崔浩,此外三人,为中书监穆 
寿,及侍中张黎、古弼。弼头甚锐,形似笔尖,忠厚质直,颇 
得魏主信任,尝称为笔头公。浩亦直言无隐,常得太子敬礼, 
因此权势益崇,为人所惮。古人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崔浩具有干才,更得两朝优宠,事皆任性,不避嫌疑,免不得 
身为怨府,遭人构陷,中书侍郎高允,已早为崔浩担忧,浩全 
不在意,放任如故。致死之由。果然谗夫交构,大祸猝临,一 
道敕书,竟将浩收系狱中。 

… Page 149…

南北史演义                                                           ·143· 

      高允与浩同修国史,当然牵连,太子晃尝向允受经,意图 
营救,便召允与语道 :“我导卿入谒内廷,至尊有问,但依我 
言,当可免罪 。”允佯为遵嘱,随太子进见魏主。太子先入, 
谓允小心慎密,史事俱由崔浩主持,与允无涉,请贷允死罪。 
魏主乃召允入问道 :“国史统出浩手么?”允跪答道:“太祖 
记是前著作郎邓渊所作,先帝记及今上记,臣与浩共著,浩但 
为总裁 ,至下笔著述,臣较浩为更多 。”魏主不禁盛怒,瞋 
 目视太子道:“允罪比浩为大,如何得生?”太子面有惧色, 
慌忙跪求道 :“天威严重,允系小臣,迷乱失次,故有此言。 
臣儿曾向允问明,俱说是由浩所为 。”魏主又问允道:“东宫 
所陈,是否确实?”允从容答道 :“臣罪当灭族,不敢虚妄, 
殿下哀臣,欲丐余生,所以有此设词 。”壮哉高允。魏主怒已 
少解,复顾语太子道 :“这真好算得直臣了!临死不易辞,不 
失为信,为臣不欺君,不失为贞,国家有此纯臣;奈何加罪!” 
便谕令起身 ,站立一旁 。复召崔浩入讯。浩面带惊惶,不敢 
详对。魏主令左右牵浩使出;即命高允草诏;诛浩及僚属僮吏, 
凡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允持笔不下,魏主一再催促,允搁 
笔奏请道 :“浩若别有余衅,非臣所敢谏诤;但因直笔触犯, 
罪不至死,怎得灭族 !”魏主又怒,喝令左右将允拿下。太子 
晃更为哀求;魏主乃霁颜道 :“非允敢谏;更要致死数千人了。” 
太子与允,拜谢而退。越日有诏传出,命诛崔浩,并夷浩族; 
      余止戮身,不及妻孥。还是一场冤狱。 
      他日太子责允道 :“我欲为卿脱死,卿终不从,致触上怒, 
事后追思,尚觉心悸 。”允答道:“史所以记善恶,垂戒今古。 
崔浩非无他罪,但作史一事,未违大礼,不应加诛,臣与浩同 
事,浩既诛死,臣何敢独生!蒙殿下替臣救解,恩同再造,不 
过违心苟免,非臣初愿,臣今独存,尚有愧死友哩 !”太子不 

… Page 150…

南北史演义                                                            ·144· 

禁动容,称叹不置。语为魏主所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