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失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失误-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解那些地区发生了什么事情。切尔尼克要与雅库鲍夫斯基通电话,但得到的答复竟
然是,这只有通过莫斯科才能办到。岂有此理!作为一国总理,切尔尼克要与驻扎
在本国的外国军队领导人通话,竟然要向莫斯科请示!
    苏军看来是不准备走了。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担心成了现实。一部分军官甚至带
来了家眷,他们在附近征用了民房,过起了舒适的小日子。如果这个时候莫斯科决
定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那么,它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办到。
    6月18日,演习如期开始。7月1日,布拉格电台宣布,华约的军事演习已
经结束。3日,雅库鲍夫斯基说,演习达到了它的预定目的,部分苏联军队开始撤
出。但是,苏军的调动是神秘的,也是矛盾的。雅库鲍夫斯基说苏军已经开始撤退,
但布拉格人却看不到军队撤退的迹象。相反,一些有经验的人却看出,苏军建在捷
克斯洛伐克的设施不是临时性的,这意味着它们随时会卷土重来。这种担心很快变
成了现实。在雅库鲍夫斯基宣布演习结束9天后,《真理报》宣布,华约的军事演
习刚刚结束,捷克斯洛伐克国防部就发表声明,说由于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局势的
担心,部队的撤离将推迟一段时间。这种说法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军事演习是为了
向捷克斯洛伐克当局施加压力,而且,如果威胁不能取得既定的效果,那么,军事
干涉也是在清理之中的。
    “参谋演习”结束了,代号为“天盾”的反空袭防御演习又开始了。这一次还
是沿着捷克斯洛伐克边界展开,目标仍然是捷克斯洛伐克。这一次,苏共中央主席
团又向杜布切克发出邀请,要求他参加在华沙举行的最高级会谈。但捷共中央主席
团拒绝了。它也看出,苏军长期呆在国内不走,不是一个办法。它答复说,参加会
谈可以,但是,捷共只参加双边会谈,也就是说,由苏共和捷共面对面地进行谈判,
而不参加苏联纠集的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围攻,而且,苏军必须撤出捷克斯洛伐克。
捷军总政治部主任普尔赫利克中将建议,彻底改组华沙条约组织,缔约国在组织内
应享有平等的一票,华约是一个军事组织,不应为政治目的服务,言下之意是,不
应用华约对成员国施加压力,使之成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但是,以苏联为代表
的华约国家却明白地对普尔赫利克的说法进行了驳斥。7月16日,布拉格公布了
华约组织的一封信,该信十分明确地表示,华约虽然是一个军事组织,却肯定要在
政治上起作用。信中说:“我们深信,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势力对你们党和捷
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的进攻,有使你们的国家脱离社会
主义道路的危险,从而危害整个社会主义体系的利益……”这句话开宗明义,断明
了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性质: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的进攻,而且,
也是对整个社会主义体系的破坏,布拉格之春表面上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但已
经威胁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该信接着说:“我们不能坐视敌对势力把你们
的国家推离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引起捷克斯洛伐克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危险。这已
经不是你们一国的事情了,这是我们参加华沙条约的所有国家的共同事务。”如果
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态失去控制,由大家庭的家长出面,邀请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些小
兄弟,帮助捷克斯洛伐克脱离危险,也是理所当然的。这里实际上已经为后来的军
事干涉找到了理论根据。该信最后说:“捷克斯洛伐克只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员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和主权……我们深信,对于捷克斯洛
伐克社会主义基础的威胁正在危害着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的切身利益,这样的局
势已经出现了……我们每一个党都不仅对本国的工人阶级和人民负责,而且也对国
际无产阶级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负责,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针对莫斯科无中生有的指责,布拉格进行了有节制的驳斥,不同意华约国家将
布拉格的改革运动称为反革命活动,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主义也没有遇到什么直接
危险,不存在捷克斯洛伐克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可能性。捷克斯洛伐克愿意同苏
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但是,这种联盟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的基础上。
    莫斯科曾邀请捷共中央主席团于7月22日或23日到苏联某地参加双边会谈,
地点可以在莫斯科、基辅或利汉夫。但是这个要求为捷共中央主席团一口拒绝:不
到苏联境内参加什么会谈,要谈,就在捷克斯络伐克境内谈。实际上,每一个人都
担心苏联趁会谈之机将捷共中央主席团一网打尽。捷方的答复是:必须在捷克斯洛
伐克境内会谈,而且,苏军必须全部撤出捷克斯洛伐克。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一次莫斯科竟然同意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真理报》
说,捷共领导人虽然还没有意识到反革命的危险,但已经表现出愿意同其他社会主
义国家改善关系的愿望,因此,苏共中央同意了捷方的要求,并且说,这样一次会
谈是有建设性意义的。同时,《真理报》又对“受到帝国主义反动派鼓励和支持的”
捷克斯洛伐克“右翼反社会主义势力”进行了攻击。7月22日,镇理报暄布,苏
军已经全部撤出捷克斯洛伐克,为会谈创造条件,但第二天,一名英国记者就在斯
洛伐克中部的齐尔纳城以东地区发现了一支2000人的苏军部队,他们配备了装
甲车、坦克和迫击炮,这表明苏联的撤军是不可信的。同一日,莫斯科又宣布,苏
联将在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的乌克兰地区和俄联邦西部、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地区,
开始一场支援和供给部队的大规模演习,预定的演习将由巴格拉米扬元帅指挥,目
的是为后方设施的组织、为前线部队军需品的运输和武器装备的修理制定规程。为
了这一次演习,苏联征召了部分后备役部队,并征用了部分民用交通工具。
    1968年夏季,莫斯科通过一连串的军事演习作好了入侵准备,而此时的杜
布切克,对这一切还蒙在鼓里。至于说西方情报机构,他们虽然发现了苏联军队调
动情况,但对于苏联的意图,他们仍然是一知半解。苏联的军事演习是为了向杜布
切克施加压力,逼迫他改弦更张,还是一次真正的入侵的准备工作?西方情报机构
拿不准。只有在6月份,西德情报机构以比较肯定的语气报告过:“东欧国家部队
的训练活动是为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作准备。”但是,在时间的判断上,北约普遍认
为,苏联进攻的时间将是9月份,捷共中央全会预定在9月9日召开,估计苏联不
会在此之前动手。事实上,他们都错了。
    切尔纳会谈。使共中央主席团与苏联客人唇
    枪舌剑。莫斯科对杜布切克绝望了。来自莫斯科
    的寒流扼杀了布拉格之春。
    由于苏联已经“满足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要求,“撤出了”驻捷苏军,苏捷会
谈的时机已经成熟。7月28日,莫斯科和布拉格同时宣布,苏共中央政治局和捷
共中央主席团将于此日在蒂萨河畔的切尔纳举行会谈。这是一个偏僻的小镇,位于
斯洛伐克的东南角,它的南边约10英里处是蒂萨河,这条河源于匈牙利,经过斯
洛伐克,然后沿着苏匈边界再次流人匈牙利。它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苏联连
在了一起。切尔纳本来名声不著,它只是苏捷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本来是无缘在
公众舆论前出头露面的,可是,命运注定,它将要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最起码,
东欧各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都在关注着这个小镇,而捷克斯洛伐克人,无疑对这个
小镇会谈的结果最为关心。
    从苏联乌克兰开来的专车载来了苏共中央政治局的9名成员,另一列火车则从
布拉迪斯拉发载来捷共中央主席团的11名成员,此外,还有不是主席团成员担与
苏联关系较好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斯沃傅达。可以说,苏捷双方党政机关的头面人
物已经倾巢出动,这种阵势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还是第一次。1956年波兰
事件,赫鲁晓夫只带去了3名政治局委员;处理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苏联也
不过动用了两名政治局委员,而这一次,杜布切克竟然要劳动苏联9名政治局委员
的大驾,杜布切克的身价可谓高矣!可是,明眼人一看就知,苏联之所以派出这等
阵容,是因为它要让杜布切克明白:让布拉格紧急刹车,并不是哪一位苏联领导人
的意见,而是苏联决策层的集体意志。此外,他们的背后还站着东德领导人乌布利
希、波兰领导人哥穆尔卡、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保加利亚领导人日夫科夫。可以
说,他们代表了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当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
和罗马尼亚、中国除外。莫斯科不希望杜布切克“堕落”到与铁托、齐奥塞斯库和
毛泽东为伍的地步。
    会谈一开始,苏联领导人就对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团进行了轮番轰炸。勃列回汉
夫首先拿出重磅炸弹,指责捷克斯洛伐克背叛了国际社会主义事业,为帝国主义效
劳。他的根据全部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各种各样的报纸,在“自由化”严重泛滥的
捷克斯洛伐克新闻界,有什么样的感想不能发,又有什么样的言论不能登?此刻,
它们都成了勃列日涅夫的重磅炸弹,用来对付杜布切克。
    平时,杜布切克是个极内向的人,在苏联人看来,也许他是个比较软弱的人。
岂料苏联人完全失算了。杜布切克竟然顶住了勃列日涅夫的狂轰滥炸。他坚定地告
诉苏联人,改革的唯一目的是建立“具有人道面貌的社会主义”,而不是背叛社会
主义事业。当天晚上10点多,第一天的会谈结束。苏联客人不愿打扰主人,情愿
开车回到乌克兰睡觉,而杜布切克也几乎是一夜未眠,他在铁路线上与工人聊天。
    第二天,会谈再起。这一次,苏联人撕下了其温文尔雅的面具,对捷国民议会
主席克里格尔破口大骂,说克里格尔是“一个肮脏的加里西亚犹太人”。杜布切克
愤而抗议,谈判几乎破裂。后来,谈判虽然继续进行,但气氛非常紧张,原定的记
者招待会和宴会都取消了,记者被挡在几百米之外,不得进行采访。
    8月1日,苏捷会谈结束。杜布切克作了较大让步。苏联提出了五点要求:不
准克里格尔担任民族阵线中央主席;不让齐萨日任捷共中央书记;不允许社会民主
党存在;取缔非常人士俱乐部和裴多斐俱乐部;恢复新闻检查。杜布切克都答应了。
两党还确定,8月3日在布拉迪斯拉发举行捷、苏、保、德和匈、波领导人会议。
杜布切克对会谈结果表示满意,他说他把好消息带回来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可以
安心睡觉。
    8月3日,华沙条约组织六国领导人在布拉迪斯拉发举行了会谈,会后发表了
一个宣言,宣言没有涉及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问题,只是保证在‘平等、主权、民
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相互合作,同时指出,“在互相帮助、互相
支持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多方面任务就比较容易在我们每一个国家中完成”,
并且,“对各国人民付出英勇努力和忘我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加以支援和保护,是所
有社会主义国家共同的国际主义义务,这是与会者一致的观点”。这当然不是真的,
杜布切克肯定不会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它很明显埋下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干涉捷克
斯洛伐克内政的种子,这与他的初衷是矛盾的。捷方建议给这句话加上一个附加诺
——同时要尊重各国的主权和民族独立,并建议把这一附加语同前句话用破折号连
接起来,后面用句号圈住。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勃列日涅夫的拼命反对,他说:
“在这种句子后面加破折号在俄语语法上是不通的!”最后,在乌布利希、哥穆尔
卡和日夫科夫的支持下,勤列日汉夫总算如愿以偿。不过,杜布切克还是在这个协
议上签了字,因为经过他的努力,苏联竟然同意在决议上加上了这么一段话:“各
国党要创造性地解决今后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并要考虑民族的特点和条件。”杜
布切克也许认为,这一点已经足以抵消苏联的干涉意向。
    布拉迪斯拉发会议的结果让各方面都很满意,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苏联终于
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同意参加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次盛会,这种会议以前它是坚决抵
制的,而且,苏联还成功地把后来称之为“勃列日涅夫主义”的一些内容塞进了决
议,从而为它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捷克斯洛伐克似乎也感到欢欣
鼓舞,大家从电视上看到了勃列日汉夫、哥穆尔卡和乌布利希、日夫科夫与杜布切
克拥抱、接吻的镜头,大家以为危机过去了,很多人出去度假,如改革派的旗手副
总理希克、外交部长哈耶克,都离开了工作岗位,而杜布切克在电视讲话中也流露
出些许欣慰。他对朋友说:“我们赢得了六个月的时间。”这种说法我们似曾相识,
当年斯大林在判断德军进攻苏联的时间时曾经这么讲过,后来证明这是他的一厢情
愿,而杜布切克不自觉地使用了这种说法,看来凶多吉少。对于苏联来说,六个月
的时间实在太长了,乌布利希和哥穆尔卡、勃列日涅夫是一个月时间都等不了,更
何况六个月!杜布切克太乐观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杜布切克这样乐观。他们中,有激进的改革派,他们想
走得更快一点,对布拉迪斯拉发会议背后的情况更感兴趣。他们也怀疑苏联的动机,
不相信苏联会停止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另外,与苏联打过交道的罗马尼亚总
统齐奥塞斯库和南斯拉夫总统铁托,也对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