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烽-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溃败速度!

看到争先恐后向西涌来的乌桓骑兵,华雄莫名了,除了横起巨战刀斩杀敌人外,只能下令部队加速杀敌,尽可能多的创伤敌人!还好此时的战局对征北军极为有利,切割已逐渐演变为包抄合围,而这道薄弱的包围网。  成为了最后的防线!也正因为这道防线,让奔涌而来地乌桓族兵认为自己即将要被围歼。  崩溃终于无可避免!恰在此时,两滴悔恨的眼泪从乌延地眼角落下……

之后的战斗不再有任何悬念,龙骑兵努力的包围乌桓骑兵,想要尽可能多的斩杀敌人。  而乌桓骑兵也奋力突围,如同爆炸一般向各个方向逃窜。  华雄的第二次劈杀仍未到兴头,便又遇见乌桓骑兵崩散,心里那叫一个骂啊!不爽归不爽。  已经适应军长身份的他立刻传令部队阻击,并让黑骑兵加速围剿,让作为预备队的13龙骑师立刻实行绕前截击!

如同遥望一座轰然崩塌地高山,乌延的心一点点沉沦。  这时,安布突出重围,看看乱七八糟的战场,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的族兵,无奈的叹息一声。  立即打马向乌延处奔来。  “大王暂且撤退,族兵虽然溃散,但实力犹存,只要重整旗鼓,仍有再战之力!”

乌延默然,扫一眼战场。  点点头道:“安排人收集族兵,并且……下令族人立刻向西,带不走的东西一律烧掉!”

安布发现了乌延眼角的泪痕,强打精神道:“大王放心,属下立刻去办!”

混乱的乌桓骑兵后面紧跟着同样失去建制被打乱地龙骑兵,前者发了疯般狂奔不止,后者刀弩并用,使尽浑身解数斩杀敌人于眼前。  除了被华雄紧急召回协助第一黑骑师的11龙骑师外,其余四个龙骑师尾随乌桓败兵追杀出去足足三十里,直到再也看不到二十人以上的敌兵后方才收队返回。

张飞杀得爽快至极。  在华雄将战况上报后笑哈哈的跑来叫嚣道:“老华。  这顿饭你可请定了!别地儿不去,咱就雍雪楼的火锅!”

“凭啥?”华雄耿起脖子打算蒙混过关。

“你说凭啥?你的亲兵杀了多少人?”张飞下巴一抬。  蔑视道。

华雄撇撇嘴,伸手一比划,“十四名亲兵,共斩杀三十七名乌桓人!”

“多少?三十七个?我耳朵没听错吧!”张飞故意道。

华雄磨磨牙,技不如人如之奈何!“张老哥属下又斩杀了多少人?”

张飞闻言仰天大笑,“不多不多,十五名亲兵一共斩杀八十九人!”

华雄张张嘴,知道张飞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做假,而且征北军对于谎报战绩者罪加一等,“不就是一顿火锅吗!华雄请得起!”

张飞搂过华雄地肩膀,“说定了!另外派一个师跟着我,到北边去转转!”

华雄一脸苦闷,只好叫钱胜率部跟随张飞出去“溜达”。

三个时辰后,战报送至刘晔手中,看到第1龙骑军遭遇乌桓主力并大破之、斩杀过万的消息后惊喜非常,转身来到地图前寻找到第1龙骑军的位置,简单推算一下立刻标出乌桓主力的大概位置。  “咦?”刘晔愣了一下,只见代表两个独立师的箭头指向西北,“文和的外号不愧是狐狸,居然能未卜先知!”凝望片刻,刘晔眼前一亮,立刻写下作战指示派人送给太史慈,而后笑望地图自语道:“乌延,看你这次还能往哪里逃!”

……

乌延败退途中天色渐晚,而身边聚拢的族兵已恢复到一万余,跟随迁移的族人也达到七万,庞大的队伍缓慢前行,无论是族兵还是族人全部低垂着头、无精打采。  这一天,他们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失败、最大地耻辱,如果打败自己地是鲜卑人,他们顶多认为自己技不如人;可败在汉军手中,败在自己最厉害的骑战上(除了乌桓主动进攻外,龙骑兵基本上都在“照顾”苏仆延。  ),败在几年前还被自己肆意蹂躏地敌人手上,这是多么的不堪啊!

走近默不作声的乌延身旁,安布犹豫一下轻声道:“大王,刚刚收到消息,赫连恒这个狼崽子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风声,在充当前锋向东进军的路上突然北上,洗劫了沿途几个部落后逃走,至今下落不明!”

乌延闻言一怔,默然无语,似乎早已预料到今日之事。

安布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赫连恒的品行众人皆知,若不是要利用他手中的几千族兵,没人会收留他。  此番赫连恒溜走必然是投奔鲜卑去了,或许他早已有此打算。  “另外,步利的族兵不但一个都没有拉出来,而且……”

没等安布说完,乌延首先想到是苏仆延,阴沉着脸怒道:“怎么?是苏仆延这个老东西不让?”

安布急忙摇头,面色苦闷道:“苏仆延遭到汉军偷袭死伤惨重,部落彻底完了!”

咋听此言,乌延竟失神片刻,“偷袭的汉军呢?”

“劫掠十几个部落后失去了行踪!”

半晌之后,乌延发出了命令。  一是队伍连夜赶路,并加派斥候;二是要奎狼立即联络丘力居寻求支援并聚拢部落应对汉军攻势。  直到此时,乌延和安布也不曾想过汉军会深入乌桓腹地,打他这支败兵的注意。

不过,高勇此时尚未收到乌延战败的消息,且由于逐渐深入乌桓腹地,与后方的联系间隔更久。  在高顺的安排下,陷阵营主打先锋,遇神杀神、遇鬼灭鬼,再配以第2龙骑师的“群殴”,上至千余人的部落,下至十余人的斥候小队,无一幸免。  而李政指挥的第1龙骑师则全力保护高勇和贾诩的安全,一旦出现风吹草动,立刻返身杀回。  不过,这种情况十分渺茫,以乌桓现存的实力想要留住这一万骑兵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西面还有太史慈、徐荣,东面还有华雄。

看到陷阵营的强悍,贾诩欣慰之余略带无奈道:“主公,陷阵营的实力恐怕不在龙骑兵之下,彪悍勇猛无所畏惧,再加上高将军的指挥……唯有一点可惜!”

高勇奇道:“哪点?”

“按照目前的杀敌速度,取胜之时,陷阵营的人估计有一大半将达到恢复自由的条件!”贾诩无不惋惜道。

高勇淡淡一笑:“无妨,相信这些囚徒经此一役都能体会到自由来之不易,而这才是组建陷阵营的真正目的!杀敌只不过是附带的好处而已!”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九章 大漠苍鹰(7)

第七卷 诸侯并立 第九章 大漠苍鹰(7)

三月三日清晨,从北方吹来的风劲道明显减弱,夹杂的寒冷也失去了往昔凛冽。  丘力居、乌延的结合部,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突然出现,仿佛天降奇兵,将丘力居与乌延的联络彻底切断。

“徐将军,此役胜败全看你我两支骑兵的表现了!”太史慈难得感慨一次。

“不错,根据战报,第1、2龙骑军已经超额完成了预定任务,丘力居和乌延现在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头了!”说着,徐荣深深吸了一口草原上的清新空气。

“报告,部队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看看各自身后的两个龙骑师,太史慈与徐荣同时向对方抱拳示意,“通知各师,一个时辰后按照预定计划展开攻击!”

“是,长官!”连续三批传令兵先后离去,通知间隔布置得其余骑兵师,大战即将全面爆发。

……

并州雁门郡马邑城,自去年黑山贼兵败后,这里已经过重新翻修扩建,城内居民逐渐恢复至三千余人,虽比不上大城市的人来人往,却也别具塞外风情。  城池按照新标准加高加固,城外缺水,却仍挖了一条宽三丈、深两丈的壕沟,一来准备积攒雨水,一来充作外围防线。

虽然并州、司州连番大战,朱灵都没能赶上,心里不是很爽快。  但是作为掌管督军府最精锐的第1机步师地将领,朱灵深知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为消灭黑山贼。  督军府几乎将冀州兵马抽调一空,连警备队也调走大半,整个对兖州的防务压力全部集中在第1机步师身上。  幸得全军将士同心协力,不但一举平定并州,还将偷袭侵扰的东部鲜卑打了个落花流水。  直到硝烟散去,部队返回冀州南线驻防,朱灵才算松了口气。  不想。  刚刚晋升为建武将军不久,军制改革开始。  朱灵随即接到命令,调其接管第3机步军,负责整个并州以及司州河内郡防务,并做好接纳河东郡的准备。

尽管心中不忍离开生活战斗了几年的第1机步师,但指挥部队定期轮换乃是督军府军改的核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于是,朱灵马不停蹄来到并州。  此时。  弓弩兵合并地工作已经结束,朱灵接手时,第3机步军刚刚补充完兵力,全军各师齐装满员。  拿到第3机步军的花名册及各级军官名录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朱灵仍忍不住心情激动。  从五千到五万,不仅是数量变化,若说第1机步师是一把锋利匕首地话。  那么第3机步军则可以看作是一把加厚战刀!

随着高勇出兵攻打乌桓,并州北部防务立刻成为重中之重。  朱灵只把军官名字记了一遍,便匆忙赶到马邑。  虽然马邑以北是匈奴的势力范围,但其与乌桓,特别是难楼部关系紧密。  攻击乌桓的行动开始后,谁也不敢保证为解救丘力居之危。  难楼会不会联合匈奴发动突袭,毕竟征北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马邑原已驻扎32机步师的四团兵卒,几乎将小城装满,这也是在兵营扩建后才能容下。  可是,经过短暂巡视,朱灵觉得若想万无一失,还需要增加兵力。  遂从驻守太原郡的31机步师抽调三个步兵团,分别补充马邑、汪陶和剧阳三城。  也许,朱灵真的是一员福将,在冀州时如此。  到并州后仍然如此。  当然。  若是他能知道几天后这里将要发生地血战,或许他会把第3机步军都部署过来!

……

击败乌延主力之后。  华雄没有全力追击,而是按照计划继续平铺搜索,将所有乌桓部落消灭干净。  至于张飞,率领一个骑兵师如同狂野中的恶狼,东奔西跑,一会狠狠咬一口乌延败兵的屁股,一会又歼灭几个部落补充给养,仗打得不亦乐乎,以至于后来跟随他作战的军官写的回忆录中将这段经历引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主公,紧急战报!”贾诩匆忙来到高勇身旁,将一封幽州送来的战报交给高勇。

“怎么可能?乌延主力只有三万人?还被华雄击溃!”高勇很惊讶,这一战出乎预料。

贾诩亦道:“诩也很疑惑,但是战报不会有错。  只是乌延败的太快,原以为他会坚持一到两日。  ”

继续往下看,高勇郁闷起来,“这个华雄猛则猛矣,可战术上还是很差。  既然提前击败乌延主力,那便要立即出兵将其粘住,拖延其撤退速度,为其余部队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地消灭乌延的有生力量。  ”

贾诩无奈道:“主公说的也是诩最为担心的。  或许乌延此刻已经在收拢族人向西迁徙,原计划的效果要因此而打上折扣了!”

这时听到消息的高顺从前方赶了回来,“主公,听闻乌延战败?华雄可派兵粘住?”显然,高顺也注意到这一关键点,能否将延缓乌延撤退地速度,将关系到整次作战的成败。  可在看到高勇轻轻摇头后,高顺无不惋惜,轻叹道:“看来正如主公所讲,必须尽快给各部队安排长史,协助出谋划策查缺补漏。  既然乌延败退,独立师极有可能与其遭遇,不知左军师可有应对之策?”

贾诩露出一副老谋深算的笑容,右手握成一个拳头:“放心,一切尽在掌握!拿地图来!”卫兵立刻取出地图铺开。  贾诩伸手一指,“这里最可能成为遭遇乌延败兵之地,按情报所讲,与第1龙骑军一战,乌延至少损失一万族兵,所余不过两万。  如其沿途收拢族人,速度必然减慢。  兵力也许会分散布置防止我军偷袭。  如此一来,无论从哪个方向攻击,乌延安排的族兵都不足以抵住独立师地进攻,而这正是独立师可以抓住的机会!到时根据情况具体安排,或全力突击斩杀敌兵,或趁乱围剿乌桓族人,如有可能再将乌延生擒活捉。  与苏仆延做个伴去!”

“好!就依此计!”高勇率先同意,这也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策略。

高顺点点头。  “嗯,属下立刻去安排,抓不抓得到乌延不敢做保,但要乌延留下几千颗脑袋还是做得到的!”

看着高顺离去的背影,贾诩感慨道:“幸好与乌桓打了几年的仗,对其行军、作战有了比较透彻地了解,否则诩还真不敢下此决断!”

高勇微笑道:“乌桓能在鲜卑衰弱之后迅速崛起。  必然有其独特之处。  这次深入敌境一定要谨慎为上,偷袭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因为我军拥有足够地实力和时间消灭乌桓,所以练兵和保存实力才是需要优先考虑之处。  ”

贾诩默然,这大概即是高勇与所有贾诩辅佐过的人最大地不同之处,别人为获取胜利可以不择手段,哪怕付出巨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而高勇却不同,胜利是一定要夺取的。  但要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也正因贯彻此点,高勇的实力才能在连番大战中持续增长,并保持相当战力。  这完全不像当时的其他诸侯:打一年养两年。

再次北进,明显发现不同。  越向北,开始打点行装的部落越多。  行进七十余里后,竟然出现空无一人地部落。  面对这局面。  贾诩忧虑起来:“主公,乌延的反应比预想的要快,这也是其迅速败退造成的结果,看来乌延已经开始收缩兵力,也许其正计划向丘力居部靠拢!”

高勇沉思片刻,道:“立刻给右军师刘晔送信,让他叮嘱太史慈、徐荣二人,小心乌延、丘力居狗急跳墙。  独立师以及第1龙骑军尽量拖住乌延主力,使其有足够时间扩展纵深,保证彻底歼灭乌延!”此时。  高勇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虽然轻微,却很清晰。  “文和。  截至目前,乌延还有多少兵力?”

贾诩一愣,旋即掐指细算起来,“族兵三万以上,若将老人、孩子考虑进去,大概能有七万左右!”

“七万?我军三个方向合计六万余人,考虑到伤亡情况,应至少有五万五千人以上!”高勇计算着。

“不错,无论怎么判断,我军取胜的希望都在八成以上!”贾诩坚信自己的推断。

“关于取胜这点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