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如何使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下班路上能做的95件事,如何使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说,在公司里,整天坐在电脑前,敲击着键盘,起草文书。这时,由于手腕的运动,也消除了手的疲劳和大脑的疲劳。因而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那么,再说在电车里的伸展活动。首先我们来模仿棒球运动员吧。把手向下垂,使之轻轻地晃动,幅度不要太大,以不给旁边的人带来影响为宜。 
也可以使用吊环来做这项活动。一只手穿过吊环,让手腕压在吊环上,手指向下。 
然后,慢慢地向左侧扭转,手指尽量向上翘。这时,边扭转边吐气,当手腕不能再转时就吸气。接着,一口把气呼出,手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样做完后,再向相反的方向扭转,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一只手做完后,换另一只手再做。 
坐着时的伸展活动以脚的活动为中心 
那么,现在是运气好,坐到了位子。这时的伸展活动与站着的时候相反。因为下半身能够自由活动,所以以脚的活动为中心。 
加藤先生说,脚的疲劳给身体的影响非常大。 
“脚尖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也是血液呈U型回流的地方。所以,一旦脚疲劳了,血液的回流就不畅。” 
因为脚的疲劳也是浮肿的原因,所以,脚的伸展活动对减肥也有效果。 
“脚部的肌肉比手腕的肌肉要多得多吧?所以,脚部要是疲劳的话,就会影响到腰部乃至全身肌肉的疲劳啊。” 
对于那些由于营业活动而磨薄了鞋底的人来说,记住下面介绍的方法也许有益。 
【脚指】 
先在鞋子里慢慢地内握脚趾。握时吐气,握到底时吸气,再边吐气边放开。 
【脚踝】 
同手腕一样,轻轻地摇晃脚踝。站着时,也可以一只脚一只脚地这样做。 
【腿肚子】 
两脚平放地面,脚尖保持不动,脚后跟往上抬,使腿肚子有种紧张感。让这种紧张感保持一会儿后,一下子放下脚跟。 
【小腿】 
与腿肚子的活动相反,脚跟保持不动,脚尖往上抬,然后一下子放下脚尖。此外,在脚尖向上抬的状态下向左右转动的话,对消除脚部疲劳也是有效的。 
按照加藤先生的说法,如果脚部疲劳的话,大腿和臀部外侧就会向外扩张,形成罗圈腿。 
这种伸展活动法,对减轻脚部向外扩张有效果。 
把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脚上,上面一只脚的膝盖向上抬,以接近胸部,保持一会儿,再一下子放下来。然后换一只脚进行。 
怎么样?不管哪种方法都不会引人注目,所以,请一定要试试看。 
加藤先生还说,如果有人觉得在电车内做这些动作很不好意思的话,那么,只做腹式呼吸也对身体相当有益。 
腹式呼吸,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腹部的瘪隆来呼吸的方法。通过鼻孔吸气,通过口腔出气是基本的要领。 
吸气时,感觉好像新鲜的空气在给自己的体内按摩。出气时,又感觉像是体内的垃圾从里排出一样,这样效果较好。 
“忙碌的人呼吸浅而短促。如果通过腹式呼吸反复地做深呼吸的话,身体和心情都会进入到放松的状态。” 
其实,加藤先生自己也曾经是乘电车上下班的公司职员。是离职以后才进入这一领域的。 
从事给人治疗疲劳的工作以后,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上下班的电车里,由于那些疲惫的乘客而充满了“邪气”和“倦气”。 
“上班族们,你们真是辛苦了!缓和紧绷的肌肉,使它放松的话,身体和心情都会备感轻松。把公司里疲劳抛到电车里,身心爽快地踏上回家之路吧。” 
边走路也能边做伸展活动 
从离家最近的车站到自己家里这段路,如果稍加留意,也能获得做伸展活动的效果。 
首先是姿势。下颌稍往下沉,感觉好像头顶上拴了一只充满气的气球,头、脖子、脊背似乎被往上拉得紧紧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准备好了姿势。 
其次是走路的方法。同在电车里站着时所做的伸展活动一样,走路时,脚的大趾和脚跟的连线,即双脚的内侧保持平行。 
然后,就当自己在一条线上行走一样地行走。如果感觉自己就像时装模特儿走的“猫步”一样在行走,则更好。就当走的那条线是稍有一点幅度的线,左右脚的内侧正好合着那条线的左右边缘。 

人的身体一旦累了,就有一种向外扩张的欲望。这样一来,肩部和胸部就容易不受约束,脚也容易变成罗圈腿。以这种不好的姿势行走的话,只会更加累。 
行走在意识里的一条直线上,则身体的扩张受到约束,所以,是一种很有效的方 
法。 
还有一点需要意识到的是,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扭劲儿。 
人在走路时,很自然地,右手向前伸出时,则左脚向前伸出,左手向前伸出时,则右脚向前伸出。 
也就是说,上半身和下半身是扭劲儿的关系。如果走路时,稍微意识到这种扭劲儿的话,则从背部到腰部整个胴体的肌肉就会伸展,这样有利于消解全身的疲劳。 
顺便说一句,回到家后,与其冲淋浴,还不如慢慢泡个澡更容易解乏。洗完澡后,乘身子还没凉就钻进被窝儿为好。 
肌肉疲劳的日积月累,不久就容易发展成骨骼异常。这样的话,做伸展活动是没有效果的,必须治疗。 
重要的是,平日里的疲劳要每天不懈地加以消解。困倦是身体要求休息的信号 
在早晚上下班的电车中,有很多人张着大嘴在车里睡觉。其中,更有甚者大声打着呼噜。 
看上去虽然太懒散,但是在车内睡觉,也是消除疲劳的有效途径之一。据教给我们消除紧张法的关谷透先生说,睡眠也是健康法之一。 
“在电车中,如果运气好,有位子坐的话,有意睡觉,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是很重要的。早晚乘电车的时间,对那些经常睡眠不足的人来说,是宝贵的睡眠时间。” 
想睡觉,那只是表明,身体要求休息。如果时间充足的话,不要硬撑着,让它睡好了。 
“即使只眯几分钟,对消除大脑的疲劳也很有作用。它会使身心恢复活力。即使在电车中只有三分钟的睡眠时间,也建议你们闭目养神一会儿。” 
短暂的睡眠也能使心情得到调整。即使在白天,只要在移动中的电车里稍微睡一会儿,就会以全新的心情面对一天的工作。 
但是,可能的话,小睡5~10分钟,最多30分钟为宜。超过这个时间,身体反而会觉得疲劳。 
不管是在上下班的路上,还是在旅途中,应该注意不要睡过头了。如果过了站,再往回乘的话,反而多花时间和体力。 
累了时,不要硬撑着,睡一会儿吧。 
有效的睡眠,会使身心感到清爽,以一种好的心情面对工作。



Grey…sweet2005…10…04; 14:55
第五部分 要珍惜这不会受到别人打扰的唯一时间
第21节 让自己沉浸在管弦乐声中
在摇晃的电车里让自己沉浸在管弦乐声中 
在超高峰期状态下的上下班电车中,挤得不能动弹。到达目的地之前,只能忍受着。对此,谁都不会感到愉快。心情焦急,连10分钟的时间都会觉得太长吧。那么,在这期间,是在车上发呆,还是把这个时间作为自己享受的时间呢?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做法。不过,不管是谁,只要有办法,都会希望这一时间变为有趣的时间吧。 

古典音乐评论家安田和信(32岁),就是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变为自己享受的“音乐鉴赏”时间。 
安田除了给音乐杂志写稿以外,每周有三天的时间要作为讲师去大学和高中上课。大学位于东京都的八王子市,高中位于神奈川县的藤泽市。从东京都国立市的家里去上班,路上分别需要60分钟和90分钟。 

“在担任讲师之前,说到工作,其实多半是呆在家里。所以刚去学校上班时,还花了一段时间来适应呢。那时,觉得电车里实在太无聊了。但是,把它作为音乐鉴赏的时间加以利用的话,倒并不觉得难受。反而觉得是种享受。” 

安田经常被杂志约稿,写一些CD解说方面的文章。因而作为“工作”,要听的CD也较多。但据说,他在上下班路上所听的音乐,都是自己作为兴趣欣赏的音乐。 
工作上所听的音乐和作为个人爱好所听的音乐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他决定,不把电车里的时间作为工作时间来利用。 
电车中能踏实地沉浸在音乐里 
安田研究的题目是18世纪后半期莫扎特时代的音乐。最关心的当然是莫扎特,但是,为了能更深刻地理解莫扎特的音乐,还必须了解同时代的其他音乐家的作品。所以,据说18世纪后半期所创作的乐曲的CD碟片,安田每个月要听近50张。 

“在要去讲课的前一天晚上决定所要带去听的CD碟片。一般来去的路上分别听两张,一共选四张。利用CD随身听在路上听音乐。碟片上的说明,听的时候不看。因为看说明的话,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上啊。” 

上课回来后,为了写评论,经常要去参加音乐会。 
“从音乐会回来的路上,听不听CD倒不一定。如果是非常精彩的演奏会的话,则余韵未消,一般不听CD。但是,如果音乐会不太精彩的话,为了调节心情就听CD。” 
带去的CD不是起着“换口味”的作用,而是起着“换耳味”的作用。 
因为安田是音乐家,所以要听大量的CD。这既是工作,也是享受,同时又是研究活动。如果是一般的人,能听安田所听音乐数量的一半的话,也会成为一个大音乐迷,或是音乐通吧。 

但是,能踏实地沉浸在CD音乐里的时间却很少。 
在工作的时间里,很少有人能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吧。虽然在个人时间里可以听,但在家里往往又要做别的事。总是一边干着什么一边听音乐。 
如果决定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听音乐的话,就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一点上。这是不可多得的能踏踏实实地听音乐的时间。 
“去时听,归时还”有效利用租借的CD 
想听的CD如果全部自己购买的话,费用也承担不起。租借系统对音乐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很方便的系统。最近CD出租店街上到处都是。公立图书馆也有很多都租借CD。 
寺嶋美和(27岁),乘京成线和JR总武线到位于东京饭田的办公室上班,路上约需一小时。路上的时间基本上是用来听租借的CD。 
“有的音乐不一定要特地在家里听。比如准备在卡拉OK上演唱的曲目,一般都是在早晨上班的路上听,晚上回家的途中就把它还掉了。” 
这样也可以避免有时把它忘在家里而多付滞纳金。 
在与计算机有关的公司当营业助理的竹村实香子(23岁),从埼玉县的郊区乘东武日光线和营团地铁银座线到日本桥上班。据说,竹村练习卡拉OK用的CD也是从出租店里租借的,利用路上的时间来掌握歌曲。 

平时听的音乐主要是西洋音乐,可公司举行集餐会时,唱卡拉OK的机会也较多。唱卡拉OK时,怎么也得唱日本歌曲。 
“在家里不太想听日本的音乐啊。但是,有时也出去进行一些营业方面的接待,不会唱歌可不行。所以,利用上班路上的时间进行练习。” 
最新的日本音乐CD,下班回家的途中从出租店里租借,次日上下班的路上,利用CD随身听,边听边练习掌握。 
“当然,并不是边听边唱。旋律和歌词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完全可以记住。记新歌曲时,路上再长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啊。” 
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竹村能演唱的曲目越来越多。 
国友和子(29岁),开车去打工的地方路上约10分钟。她也属CD租借族。 
“我觉得上下班的车里是最能集中精力听音乐的环境啊。当然,安全驾驶是最基本的。” 
在家里听CD时,总会一边干着什么事一边听。全身心地去听CD只有在车里。 
“即使是听熟了的曲目,很投入地去听的话,也会有新的发现呢。租借的CD并不是一直能摆在身边的,而是‘有期限’的吧?所以能集中精力去听。” 
把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全部作为练歌时间 
业余乐队声乐主唱兼吉他手的山下智司(40岁),苦恼于没有时间来进行练习和记乐谱。 
他本来的工作是建筑清扫公司的职员。平时忙于工作,周末与朋友聚会,还有现场演唱活动等,根本没时间进行个人练习。 
“我们平时多半演唱英美摇滚舞曲的序曲。用英语表达的乐曲很难,所以,在演唱之前必须拼命把它掌握住。虽说是业余乐队,但我们一直想把它做得更好啊。” 
因此,山下把英文歌词输入电脑,打印成很小的文字,经常把它带在身边。在电车里,一边用随身听听着原曲一边合着歌词哼唱。 
“虽说是哼唱,但并不出声。只是嘴巴在一张一合地动啊。有时其他乘客奇怪地看着我。不过,正式表演时要在更多的人面前演唱,所以我毫不在意这一点。” 
上下班的路上,每天要练40分钟,一周将近4个小时。正因为这样,把歌词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从而确保现场演唱时万无一失。 
早晨的精神从福音曲中汲取,晚上在慢四步舞曲中放松自己 
早晨和晚上想听的音乐不同。 
在东京都内一家出版社工作的清水笃史(38岁),上班路上和回家途中所听的音乐种类不同。 
“从学生时代起,所听的音乐全部都是黑色音乐。早晨一般都是听福音曲(黑人灵歌),觉得不提起精神不行啊。” 
从音乐中汲取精气。 
“晚上都是听慢四步舞曲。下班回家时比较累,慢慢地使心情平静下来不是更好吗?” 
早晨上班的路上听能产生活力的音乐,晚上下班的路上听轻松的音乐。清水把这作为一种欣赏音乐的原则。 
他所从事的工作与音乐毫无关系,听音乐只是自己的兴趣。 
如果在电车中看书,总觉得“工作”二字在大脑中挥之不去。而且,所乘的线路非常拥挤,根本无法看书。 
“所以,自然而然地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来听音乐了。不过,反而觉得工作和个人的心情能够进行顺利的切换啊。” 
为了使早晨和晚上的心情有张有弛,灵活的运用音乐似乎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Grey…sweet2005…10…04; 14:57
第五部分 要珍惜这不会受到别人打扰的唯一时间
第22节 找到“乐趣”的上班族艺术家
在上下班的路上能找到“乐趣”的上班族艺术家 
说到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里所能享受到的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