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60本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生必读的60本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启超、章太炎、钱穆等开列的最低限度必读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汉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着,是一部取材广泛、采择审慎的实录。其中资料来源有经传典籍,又有档案资料;有官方记录,又有民间口碑;有文字资料,还有实物依据,全书蕴藉百家,包容万代,使之成为双跨文史学界的不朽巨着。 

    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它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道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史记》对我国后代传记文学以及小说、戏剧等的创作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着,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大放异彩的明珠。这部以中国古代的治乱兴亡为背景 、追求〃历史与人性〃的着作,它的影响亘古至今极为深远。 

    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南宋史学家 郑樵   

    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 

    鲁迅   

    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意的境遇中编写的。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是指那些有才气又有志向的人说的。没有这两条,打击一来,不是消沉,便是胡来,甚至去自杀,那便是另当别论。 

    毛泽东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但此书的真正意义不在史而在文。司马迁说:〃诟莫大于宫刑〃。他满腔孤愤,发而为文,遂成《史记》。时至今日,不可一世的汉武帝,只留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而《史记》则〃光芒万丈长〃。历史最是无情的。 

    着名学者 季羡林   

    我国的第一部〃正史〃 

    司马迁所生活的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政权稳固,学术文化空前繁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因此,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编写一部历史着作,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司马迁继承父志,承担起撰写《史记》的重任。他20岁时,曾不畏艰险,出游祖国的大江南北,沿途考察了许多名胜古迹,访问了大量的历史遗事,为以后编写《史记》积累了众多的第一手资料。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前后,司马迁终于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部体大思精的史书的贡献和特点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开创了〃纪传体〃体例。历史人物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是纷纭复杂的。怎样才能把大千世界的各种人和事都包容在一部书里呢?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史记》中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结构,创造性地探索了以人物为主体的历史编纂学方法。〃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迹;〃表〃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世家〃载述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司马迁创造性地把这五种体裁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系。 

    (二)《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它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记载了我国近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成为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在《史记》中,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平淮书》、《货殖列传》;司马迁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他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浓缩了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战略智慧的精华 

    兵家韬略之首 

    人类智慧之源 

    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经典着作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兵书典籍 

    《孙子兵法》全书13篇,约6000字,为我国春秋时代孙武所着,距今已2500多年,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一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人、学者奉为至宝。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 

    《孙子兵法》不仅是中国的谋略宝库,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现今已被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凡读过这部兵法的人,无不倾心于它所蕴含的深邃而奥秘的思辨内容、博大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清新而鲜明的实践风格,以及辞如珠玉的文学性语言。其问世虽久,但书中所包容的一些哲学思维,以及在这些哲学文化意识指导下所阐述的战争规律和原则,至今仍然闪烁着熠熠光辉,被称为令人叹为观止的罕世之作。 

    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 

    《文心雕龙》   

    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 

    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唐太宗 李世民   

    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以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今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着书者罕所及……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着书言兵,世称之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辞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北宋文学家 苏洵   

    孙子是军事史上最负威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对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孙子兵法》对军事战略提出了很概括的见解,它的内容是许多不受时间限制的作战指导原则,而不是应付种种具体情况的详细的建议和忠告。从这个方面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兵典,学者和军人总能从中获得教益。 

    美国着名学者 波拉克   

    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的、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之后,更需要重新和更加完整地读《孙子兵法》。 

    英国军事理论家 利德尔·哈特   

    毛泽东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典籍,即使在世界上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人还把它和毛泽东军事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毛泽东继承了从孙武以来的中国兵家传统,因而创造和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这种观点不是没有根据的,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就称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学家〃,还引述了《孙子兵法》中的观点。从思想渊源来说,中国传统的东西,特别是《孙子兵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一个源泉。这一点不能否认。在他的军事思想正在形成的时候,《孙子兵法》这本书对构造他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他用兵那么神,实际上看书对他有一定的影响。 

    李德在《中国纪事》中讲到,在长征中,毛泽东曾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话,主要是鼓舞士气,渡过困难之后很快取得胜利,也就是《孙子兵法》里〃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段话。他还说,毛引用这句话,对当时克服困难起了一定作用。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从他一生看都是比较重视的,《孙子兵法》的确在他的军事思想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本书标志着他的军事思想和体系的形成,但他构造这个体系时并没有忘记《孙子兵法》,也没有忘记从《孙子兵法》中挖掘有用的东西。 

    现在国际流行《孙子兵法》热,我们国家也召开了三次《孙子兵法》国际学术讨论会,美国的军事院校里开有《孙子兵法》课,中国社会科学院曾有人在美国国防大学专门讲这门课,日本、东南亚对《孙子兵法》都很感兴趣。现在他们不仅仅把它看成战争的兵书,而且运用到各个领域,如领导艺术、经商艺术、决策艺术等,他们认为,战争是流血的东西,而和平地把《孙子兵法》运用到其他领域更能很好地显示它的价值。在许多外国人看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基本上就是继承了《孙子兵法》,日本一个军事理论家曾评价说,虽然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但更多的来自于《孙子兵法》。 

    随着实践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进步,我们会越来越感到《孙子兵法》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袁德金)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一部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谋略的杰作 

    对各界各阶层的人的种种为人、处世、运筹工作等,有难以估量的重大参考价值。 

    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四大奇书 

    中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 

    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经典着作 

    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 

    毛泽东推荐的必读书之一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元末明初横空出世的《三国演义》是我国产生较早的一部着名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像它一样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尚产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三国演义》也远播海外,被译成朝、越、日、英、法、德、俄等几十种文字传遍世界各大洲。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着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演义》以其无以伦比的丰富内涵而进一步扩大着它的影响。 

    《三国演义》这部典范性的历史小说,被我们整个民族一代一代地不断阅读,得到各个阶层人民的共同喜爱。 

    《三国演义》几百年来一直有着广大的读者群,其以情节取胜,以跌宕有致的写法取胜。这部小说常读常新。少年时阅读可能是看热闹,故事多变有趣;年轻时阅读可能对小说中种种人物性格的描写以及他们的为人之道感兴趣;年纪再大一些的人可能多注意人物命运描写以及各方实权人物斗智斗力、巧弄权谋方面。小说在运筹帷幄、星移斗转、奇峰对插、锦屏对峙的多种描写后面,显示了先人的无限智慧,以致今天的外国企业家要把它当案头的必备之物,而将其智谋用到经营中了。 

    知名教授 钱钟文   

    世界名着浩如烟海,喜读之书可上千卷,但对军事文学,我情有独钟。在军事文学中,我首先推崇的是《三国演义》,它具有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它给我以历史知识,给我以智慧,给我以众多的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众多的艺术形象中,它塑造了具有永久意义的典型一代枭雄曹操和智慧化身诸葛亮。它的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还在于表达了封建社会上层人物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变化万端,惊心动魄。它的丰富的哲理和高超的军事艺术,给后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深刻的启迪! 

    着名学者 黎汝清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 

    金庸   

    《三国演义》的影响 

    在中国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中,《三国演义》是令人十分喜爱的作品。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至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300年来,向来被称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虽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 

    它的布局和气氛安排也是高明至极,例如〃刘备三顾茅庐〃,一步一步把主角诸葛亮从喧天的锣鼓声中引出场来;又例如〃草船借箭〃的写箭,〃借东风〃的写风,一步逼一步地扣得极紧。这一类手法,在外国小说名着中极少见到。外国小说中的主角,往往一下子就出了场,或者是闪闪缩缩,面目模糊。 

    《三国演义》的人物面目清楚,忠就忠得义薄云天,奸就奸得狠毒无比,读者一翻开书就见到每一个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 

    凡是伟大的作品,总带给读者许多的想像,《三国演义》在现代也同样发挥着作用,给予读者们各种各样思索的精神食粮。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全面站在刘备的蜀汉一方,绝不承认蜀汉居然会比东吴、晋朝先亡,为此和我大哥激烈辩论了几个小时。大哥没有办法,只好搬出他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来,指着书上清清楚楚的几行字,证明蜀汉为邓艾、钟会所灭,我才悻悻然服输,生气大半天,流了不少眼泪。其实,邓艾、钟会灭蜀和姜维被杀等情节,《三国演义》中也写得很详细的,但自诸葛亮在五丈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