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作品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刘慈欣科幻作品集-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研究表明很多动物有语言,有推理能力,某些动物会制造工具,少数动物甚至有文字,但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动物会幻想,所以,幻想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唯一标志,而我们今天到会的科幻迷们,就是这种标志最生动的体现。
  谢谢大家! 
     
  
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谈到这个话题,想起去年在水木清华BBS上看到的一场有趣的讨论:如果科学世界和魔法世界开战,谁历害?开始大家认为是魔法世界厉害,如一位网友所说:你用核弹炸我,我骑上扫帚就跑了。但仔细想想不是那么回事:你为什么要跑?只是因为魔法世界中没有热核炸弹那样级别的武器,东方孙大圣的金箍棒和西方宙斯的闪电,比起人类曾造出过的两千万吨级的核弹威力显然低一个级别。况且骑上扫帚可能也跑不了,从《哈利波特》里看,扫帚的速度好像不比阿帕奇快多少,不可能及时飞出核弹的威力圈。
  这里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公平:科学世界是在用现实对魔法世界的幻想,扫帚不管你念什么咒语都飞不起来,两千万吨级的热核炸弹却真实存在。事实上,科学现实中的大部分东西已达到或超出了神话世界中的想象,比如你家中的电视机、桌上的电脑、衣袋中的手机等等。如果用科学幻想来对付魔法的幻想会怎么样呢?一个如海伦手中金苹果那么大的反物质炸弹,足以把奥林匹斯山的光荣永远埋藏在海底;这种科幻武器再稍大一些,只一击便可蒸干海洋或粉碎地球,再大一些,可以使魔法世界的整个宇宙在一道强光中化为蒸汽。因为魔幻或神话的宇宙实在没有多大,东西方神话中描述的宇宙,半径很少有大于两个天文单位的,光年的距离概念不可能进入神话,因为神话的想象力无力把握这样大的尺度。魔法世界中最光辉的天神与科幻世界中的恒星相比都暗然失色,魔法世界中最恐怖的魔鬼在科幻世界中的黑洞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幻想文学领域,科学和魔法的混战早已开始,在比较极端战士中,大角高呼打倒硬科幻,本人则恶毒地纵踊把科幻从文学中分离出来,结果两者都被骂得狗血淋头。但这只是一种网络上的表达方式,姚海军在向我约这篇稿时声称“观点不怕偏激,就怕不鲜明,不用考虑面面俱到”,这正是网上说话的方式,否则没人听,但我们心里都清楚,自己的这种极端观点是既不正确也不合理的。其实,双方的共同点远比分歧多,科学幻想和纯幻想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努力创造一个空灵自由的想象世界,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震撼和享受(我个人从不认为科幻的任务是反映现实和人性),分歧只在于想象的源泉在哪里。
  魔幻自古以来就那么多东西,其想象力经历漫长的岁月已有些失色了,而飞速进步的科学却不断地为科幻的想象力注入新鲜血液,现在的科幻描绘的世界与几十年前大不相同,而现在的魔幻世界与中世纪的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时,科学所带来的想象其广阔和丰富多彩远大于魔幻,如果没有科学,150亿光年和10的负三十次方毫米只能是疯子的呓语,但科学把它们带入了我们的想象世界,使人类想象世界的尺度扩充了无数倍。如此,幻想世界为什么要拒绝科学呢。
  幻想世界需要科学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总认为魔幻读者都明白他们在读虚幻的故事,这在今天当然对,但在古代却未必,在过去的时代,人们是把神话和魔幻当做完全真实的存在,那时,现实世界和魔幻世界是溶为一体的,魔幻的魅力在当时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其真实感。现在,纯幻想的这种真实感已不复存在,这也是现代只能产生童话而再没有神话的原因。如果读者知道读的故事不会发生,也不可能发生,震撖力就会大减。但科学幻想却能够提供这种真实感,这就使得现代神话的出现成为可能,甚至有可能使神话与现实溶合的时代再次到来。
  至于目前在电影领域的状况,我想只是一种市场的涨落而已,从整个电影历史上看,纯幻想影片并不比科幻片占多大的优势,前一阵科幻大片太多了,观众自然想换换口味,完全没有必要认为奇幻要战胜科幻了。事实上,奇幻和科幻不是对立的,奇幻中将越来越多地渗入科幻的因素,科幻也可能从奇幻中学到吸引读者的表现方式,努力具有奇幻作品那样出色的可读性。对此,我们每个人应该坚持自己的科幻理念,仍要在网上用像芥末一样辛辣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理念,而对整个科幻界而言,应对不同风格的作品,包括奇幻作品采取宽容的态度,吸收奇幻作品的精华,这样才能带来科幻文学和幻想文学百花齐放的春天。 
     
  
被忘却的佳作
 

  春节放假闲来无事,把自己中学时代看过的至今已被遗忘的科幻小说回忆一下,至今仍被传诵的经典就不提了,只提那些已被人忘掉的。绝对不查资料,只凭记忆,这些都是二十年前的作品,如果二十年后还能记起来,那应该算是佳作了,如果大家还能想起别的来,欢迎补充!

  首先回忆中国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大气层消失》?不是;《珊瑚岛上的死光》?也不是;《霹雳贝贝》?更不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是《小太阳》,拍摄时间让人吃惊:五十年代中期!内容同样让人吃惊:与拙作《中国太阳》相似,描写中国人在太空轨道上建造反射镜,但目的比《中国太阳》更合理,是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虽然这部影片是少儿科幻,但色彩绚丽,风格清新,更重要的是,与前面那几部科幻片相比,它具有更大的科幻内核。这部电影在国内科幻界本该大书特书,但我对包括姚海军在内的多个中国科幻史专家提起过它,竟无一人知晓!CCTV的电影频道在几年前曾在不引人注意的时间以不引人注意的方式不引人注意地播出过一次,以后就销声匿迹了。这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伤心者了,但愿它的拷贝还在电影厂的资料库中保存着,相信总有一天它会被国内科幻迷们怀着敬意瞻仰的!
  《遥远的迭达罗斯》(科幻海洋),中国惟一一部科幻话剧剧本,描写人类因地球污染而移居太空的故事,思想深刻,放到今天也是佳作,特别是最后一幕地球上唯一的老者在河边钓鱼的诗意场景至今不能忘怀。
  《最后一名癌症死者》(科学文艺),科幻电视剧本,描写从鲨鱼身上提取治癌药物的故事,各方面都十分出色,当时被奉为经典,曾被拍成过中国第一部科幻电视剧,但拍得很次。
  《青春》系列(载于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大型文学刊物上,只出了该系列的第一部),中国长篇,描写苏联在太空中建立庞大的军事基地,企图从太空攻击地球,中国宇航员发现了该基地,最后将其摧毁。该小说构思宠伟,场景广阔,记得当时在班上引起很大轰动,一本书大家抢着看,读得如痴如醉,但后来不知为什么很快被人忘掉了。
  《回来吧,罗兰》,中国长篇,描写把一个什么科学家的生病的女朋友冻起来,在遥远的未来这人老了以后又解冻的故事,小说很差,让人读不下去,记住它的原因是当那个女的苏醒后,一个领导人对男主人公说的一句在当时看来也肉麻搞笑的话:“同志啊,你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了贡献,祖国也将还给你爱情和幸福。”那个MM醒来时芳龄二十,男主人公已经老的快入土了,不知这爱情将如何进行。
  《驯火者之死》(出处不名),描写一个发明家发明了一种超级冷却衣,能使人进入火海,当宇宙飞船失火后,这人穿着那身衣服去救火,结果最后不是死了,但是被那衣服冻死的。这是一篇在今天看来仍很出色的小说,在当年的《科学神话》(当时的一本大型总结性年度科幻作品集)中被做为首选佳作。

  《人口大爆炸》,中央电视台的单本科幻电影剧,只是听说但没有看过,现在对这件本应很重要的事情记忆很模糊,连它是否真的存在都不确定了。
  《沙洛姆教授的失误》(《人民文学》),经典之作,讲述一个人工智能科学家企图制造具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最后失败的故事,在文学性上很优秀。
  《遥远的爱》(出处忘了),这篇大概还没被忘记,童恩正的经典之作,也算是爱情科幻的早期作品了,描写一个人类科学家与一个沉睡在海底外星美人的爱情故事,诗一般美的一篇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青年报〉居然为这篇短篇小说的发表发了一个消息,可见当时科幻小说的影响。
  《桥》(出处忘了)中国中篇,是国内第一部篇战争科幻,描写苏联军队以伞兵突袭,然后大军攻入中国境内,占领一座城市后逼迫一名工程师为部队架桥,那个工程师用了一种会蒸发的建筑材料,使桥建好后在瞬间消失。这篇小说曾被权威的《新华文摘》转载。
  《贝塔这个迷》(科学文艺),中国短篇,机器人小说,描写一个机器企图叛逃到苏联的故事,当时影响很大,被奉为经典,后来阿西莫夫的小说传入后,才发现本文出色构思的真正出处。
  《温柔之乡的梦》(载于一家主流文学刊物),魏雅华的一篇机器人小说,描写一个以机器人为妻的时代,主人公被机器美人惯坏了的故事。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文学性上都是绝对的佳作,放到今天,在同类题材上也无人能够超越。后来好像又出了续集。该文在当时的主流文学界也影响巨大,曾为当时对科幻的无情打击提供了口实。
  《远古的石头》(好像是这个名字,也是载于一个主流文学刊物),魏雅华的另一篇科幻小说,描写一个姑娘得到了一块来自太空的奇石,她的自由市场上卖,出价十万,一些苏联人想买但她不卖,要拿中国被俄罗斯抢走的领土交换。。。。。。水平上远不如《温柔之乡的梦》,但文学技巧也比今天的大多数科幻小说高。
  《消失的海岛》(好像是这个名字,载于一本科幻小说集上),中国中篇,描写一群纳粹残余在一个不为世界所知的海岛上建立秘密基地的故事,一名音乐家不慎落入该岛,最后偷了一艘纳粹的钻地车逃出来。本文情节很吸人,对环境的描写手法老道。
  《XX号区域》(《萌芽》),描写大洋中部突然出现了一块新的土地,两个中国人首先踏上了那块土地,但被一支后来上去的苏联特种部队干掉了一个。类似的作品还有《消失的魔影》,描写苏联人用一种普通动力的飞行器在百母幕大三角地区装神弄鬼,甚至用微波将一艘船上的人全部杀死。这是当时主流文学刊物上大批刊登的科幻小说中的两篇,奇怪的是,这些小说比科幻刊物上的作品看起来更接近通俗文学。
  《金玉米》(好象是这个名字,科学文艺),描写一名日本老兵回到他曾作战的中国农村地区,在那里种一种高产玉米,然后高价回收,说是赎罪,后来发现原来这里的土镶中富含金元素,这种玉米能够从土镶中大量摄取金子。。。。。。十分有趣的一个故事,被忘掉真是可惜。
  《沙罗教授的臭虫》(科学文艺),描写一名苏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跟踪人迹的小机器人,用于在非洲的丛林中追踪反政府游击队,结果好象被修改了程序,把政府军引入埋伏圈。
  《寻找失踪者》(出处忘了),是当时中国的一流主流作家孟伟哉写的一部长篇科幻,没写完,其中人物形象生动,但处处是常识性的错误,科幻描写笨拙不堪,后来常被人作为主流文学家写不了科幻的例子。
  《XT方案》(出处不明):中国短篇,拖运南极冰山,用其致冷以消灭台风,科幻构思十分出色。
  《吐烟圈的女人》(科学文艺):中国短篇,使城市中大型烟囱象吐烟圈一样排气,这样烟气环可以上升到高空并飘得很远,不会污染城市空气。典型的技术型科幻,构思出色,但篇幅太短没有展开。
  《甜甜的睡莲》(科学画报):中国短篇,利用麻风病细胞的侵蚀性和癌细胞的速生性进行整容手术。科学性和文学性结合的很好的一篇。
  《无量石》(科幻海洋),中国短篇,描写一块能感知人的才能的石头的众人的妒忌心作用下烧毁的故事。

  以下是外国的:
  《神秘的马希纳》(科学画报),一篇来自某个东欧国家的很平庸的机器人小说,讲述一个机器人因看多了侦探故事而犯抢劫罪的故事。之所以记住它,是因为它在八十年代国内攻击科幻的评论文章中被多次提到,说这篇小说除了讲述机器人会看书会犯罪外,没有任何科学知识,以做为科幻小说没有价值的例子。
  《崩溃》,美国长篇,描写很近的未来,西方世界的经济全面崩溃,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的深渊,多亏了中国人(不错,是中国人)在以前的几年中悄悄屯集财富,才使世界得以拯救。这本长篇很早就被翻译到国内,现在看来很象目前网上那些中国人自己写的YY小说。
  《绿色人》(好象是这个名字),中国中篇,描写苏联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一批皮肤能光合作用的人,做为特种部队潜入中国,最后被全歼的故事。
  名字忘了,描写一个人试图控制自己身体的各种自然功能,比如心跳和内分泌等等,结果导致身体系统混乱,险些因此丢了命
  《铁栏帝国》(好像是这个名字,科幻海洋),美国中篇科幻小说,描写遥远世界中的一个被奴役的民族集体出逃,寻找同族人在遥远的银河之角建立的强大帝国,经过多年航行终于到达梦中的帝国,却发现那些强大的同族人同奴役自己的铁栏帝国一样凶残。很大气,情节引人。
  《水星之旅》(好像叫这个名字,科幻海洋),美国短篇,描写一对兄妹在水星上的遇险,其中关于水星上水银湖的描述十分美,本篇也是世界科幻的名作。
  《时光倒流》(科幻海洋),美国短篇小说,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时光倒流的人生故事,开头是从坟里面把死人挖出来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