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珠-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女俩商量定了,陈颐贞慢慢的喝完下午这盅茶,便带着林姨娘做的针线,去甘兰院看郑明珠。
如今已是八月底,暑热依然,甘兰院里一丛百里香开的热闹无比,郑明珠歪在炕上犯懒,手里要
翻没翻的拿着一本帐。
一时见四姑娘陈颐贞掀了帘子进来,鹅蛋脸的小姑娘拿着个缎子包裹,笑道:“在做什么呢,屋里一个人也没有。”
郑明珠这才略微坐起来一点,笑道:“那些丫头,见我不理论,也不知哪里歇凉去了。多谢四妹妹想着我,这样的大日头底下,亲自走来。我这会子正闲着呢,倒盼着有人来说说话儿。”
陈颐贞便坐到一边,把包袱打开,柔和的笑道:“知道我不擅针线,这是央姨娘做的,别嫌弃。”
郑明珠忙笑道:“倒是劳姨娘费神了,四妹妹既不爱做,也不必想着我,便白过来坐坐也是好的,陪我说说话儿,何必非要带东西。”
郑明珠是知道的,这个四小姐,煮的一手好茶,画的一手好画,屋里整治的极雅致,倒的确不擅针线,大小姐陈颐宽才比较擅长针线。
不过侯府小姐,本来也用不着在这些上头争长短。
四小姐是个灵透人,待人不远不近,总是笑盈盈的,说话总透着一股子温柔体贴,很柔和的一个小姑娘,与她相处颇为轻松舒服。
陈颐贞笑道:“平日里总是疼我,常来看我,又总打发丫头送东西来,连姨娘也念了我几回了,这才头一遭做呢,别嫌弃才好。”
两姑说了几句闲话,陈颐贞才闲闲的把林姨娘告诉的话说了出来:“说起来,倒是有个新文儿,还是姨娘今日告诉我的,前儿她使人往娘家送东西,听说长房的人正在打听魏国公家的哥儿的事。”
太夫人?
郑明珠知道太夫人便是杨家长房嫡出小姐,林姨娘是三房的姨表小姐,她说的这个,显然就是在指太夫人了。
这里头有什么关节呢?——

159、第159章
陈颐贞只说了这样一句;就没有后头的话了;郑明珠便明白;想必她们也就知道这一点风声;以林姨娘这样的身份地位;能在娘家听到这样一句话,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
而听到这样一句话,还能想着叫四小姐来跟她说,那就更不容易了。
郑明珠很领情,笑道:“这事倒也奇了;不知和他们有什么相干;莫非魏国公家也到他们家求娶不成?那倒也奇了;他们家有多少哥儿呢?不过也要多谢四妹妹,也请四妹妹替我多谢你姨娘;这事儿我知道了。”
陈颐贞笑道:“说什么话来,不过我们随意说一点子闲话罢了,哪里就有什么谢不谢的,便是我姨娘,也只不过只在我跟前随口说一句。”
好个灵透的小姑娘!
郑明珠笑,不过有个那样的姨娘,教出这样的小姑娘来,却也是应该的。林姨娘并不显山露水,安安静静,并不出众,却实在是个灵慧的女人。
花姨娘到各处去炫耀陈颐雅许配给了魏国公家的嫡子已经八十遍了,这府里就没人不知道此事的来龙去脉。
郑明珠到锦莲榭各处查看的时候碰到林姨娘,随意坐着说了几句话,林姨娘便很委婉的表示,夫人挑的申家实在是不错的,只可惜二姑娘没福,阴差阳错竟挑了魏国公家,可惜了夫人为小姐着想的一片心。
要论起来,花姨娘实在算是命好的,不过将来林姨娘和她的子女的日子,只怕不见得会比花姨娘差才是。
陈颐贞又坐着说了几句话,喝了一杯茶,郑明珠叫丫头拿了两盒点心,叫她:“我姨母府里赏的点心,带给你姨娘尝尝。”
陈颐贞笑着道了谢,才告辞走了。
郑明珠寻思了一会儿,二小姐的亲事,并没有想着要瞒多久,只想着,瞒到了换庚帖,下了定,就没什么要紧了。
不过……原本是想着,就算花姨娘知道了,也依然没什么要紧,还是那句话,她能做什么?哭闹这种事,是最好打发的。
可是如今,眼看有太夫人插一脚,就得更提高一点警惕,只是一时也寻思不出太夫人究竟预备做什么,而花姨娘这边,单独就她自然是做不出来什么,只若是与人勾结起来,不管不顾的闹出什么事来,却是不大好处置,她那边可是有只玉瓶儿呢。
眼见得日头渐渐偏了,郑明珠便吩咐丫鬟给她换衣服,要去荣安堂。
翡翠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是忠诚的在一边劝道:“虽说日头偏了,地下到底还热,当心中了暑气,少夫人不如吃了晚饭再去给夫人请安,也是一样的。”
郑明珠觉得自己真是劳碌命,不过这事还是早些说与陈夫人知道才好,便道:“也无妨,并不太远,你打发个人,吩咐外房,大爷回来了就说我在夫人那里伺候夫人晚饭呢,看大爷想在哪里吃,若是回来这边吃,你就吩咐厨房单伺候大爷一个人就是。”
翡翠只得答应着,瞧着石榴陪了郑明珠去荣安堂。
陈夫人看郑明珠晚饭前来了,便笑道:“怎么这会子过来,外头还热气的很,别热着了,我都说过了,用不着每日过来的。”
郑明珠笑着倒了茶捧过去:“外头都是树荫,也并不太热,而且离的又不远,媳妇在屋里闷了一天了,也想着来和母亲说说话儿。”
陈夫人听着便知道有文章,会意的笑道:“正巧今儿有活的白鱼,我叫人拿笋子配着糖渍樱桃蒸了,原想着打发人给你送一盘子去呢,可巧你就来了。”
郑明珠笑道:“媳妇可不是来的巧,这不就是闻着香味儿来的吗?”
陈夫人笑的开心,吩咐洪妈妈:“跟厨房里说,添些分例,少夫人的饭摆在这里吃了,你叫人仔细些儿,别用了那些忌讳的东西。”
洪妈妈忙笑道:“是,奴婢省得,这入口的东西,怎么敢不仔细。”
见洪妈妈出去了,郑明珠才斟酌着把四小姐说的那话说了出来,陈夫人一听便道:“怪道最近有些不清静呢。”
太夫人身边,除了一个谢妈妈,其他的大小丫头,连同扫地洗衣的婆子,都是陈夫人派过去的人,太夫人虽不会与她们商量事情,但太夫人的动静,那边自然是要禀报陈夫人的。
郑明珠听陈夫人这样一说,便知道这事定不会无的放矢了。
陈夫人道:“我听说太夫人最近这几日,连着叫人送了三回东西回娘家去,都是谢妈妈在你三婶娘的丫头里叫的人,并没有叫太夫人院子里的人,且太夫人娘家侄儿媳妇,也来请了两回安,虽不知到底说了些什么,可究竟有些不寻常。”
郑明珠便笑道:“可不是吗,若说是魏国公家也上太夫人的娘家提亲,要打听哥儿也是有的,那么太夫人这边又是在做什么呢?就如母亲说的,未免有些不寻常。”
陈夫人点头:“若说是为了咱们家的二小姐的亲事,太夫人关心备至,要打听孙女婿,倒也用不着她老人家惊动娘家了,咱们自己难道还不能打听么?”
二小姐的婚事,对外都知道在说申家,对内却都在说魏国公府,这位太夫人的动静就颇值得考量了。
郑明珠斟酌了一下,笑道:“这个事儿,媳妇听说了原也有些小想头。二妹妹的亲事,论理自然是父亲和母亲做主的,只到底二妹妹还有姨娘,姨娘情愿不情愿,原本是不相干的。可这世上的事,倒也并不全是规矩两个字就能说完的,总还有人情在里头,且有些时候,人情只怕还更要紧些,就拿二妹妹这件事来说起,若是姨娘不情愿,在府里哭一场,闹一闹倒是无关紧要,就怕有外头的人拿这件事作伐,生出事来,一桩好事倒变了坏事,却是不美。”
郑明珠看陈夫人的面色,见她轻轻点头,这才往下说:“说起来,媳妇本不该议论姨娘,到底是爹爹屋里的人。只是这位姨娘,却是与别的姨娘不同,原是大胆些,不大有顾忌,母亲又事多,一时察觉不到,若是在外头闹出个什么事来,坏了小姐的名节,乱了这亲事,就算罚了她,也是于事无补,且到底三爷、二小姐都大了,脸面要紧,没有为打老鼠倒伤了玉瓶儿的事,还求母亲细想想。”
陈夫人缓缓点头,郑明珠这话已经说的透彻了,这事儿还要防范于未然,不然真要出了什么事,也是白白赔上一个二小姐,且还因着三爷的脸面,花姨娘又不好打又不好罚,很叫人为难。
陈夫人又比郑明珠更多想了一层,她对太夫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此时一想,借着花姨娘这想攀高枝儿想的发疯的心态,太夫人一旦察觉这件事对内对外的说法不同,多半是要搞出点什么事来的,且如今杨家家眷俱在京里,有的是人手,也有的是人出主意。
太夫人要搞什么事,那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万万不可让花姨娘与太夫人搅到一块儿去,中间夹着个三爷,十分不便。
陈夫人立时就拿定了主意,笑道:“说起来,旧年鸿哥儿因着救驾之功,受封了爵位,圣上还随着赐了一座别院,就在东山边上,上月鸿哥儿还来回我,说是别院修葺完了,要请你爹爹和我去瞧瞧,住几日呢,这可惜我事情多,竟一时不得去。眼看这要进九月了,东山的红叶也红了,正是好时候,不如叫鸿哥儿请了他姨娘,再领着姐妹们去住些日子。虽说于礼不大合,不过如你说的,世间总有人情在的,他姨娘养了他一场,如今哥儿出息了,也该享一享哥儿的福了,横竖是咱们家自己的事,与人无涉,也就不大要紧。”
郑明珠笑道:“还是母亲想的周到,如今宽姐儿要出阁了,眼看雅姐儿、娴妹妹也快了,她们姐妹聚在一块儿的日子也不多了,在别院住一阵子,倒也全了姐妹之情,花姨娘虽说是姨娘,到底是有封诰的,陪着小姐们出去,也说不出什么闲话来,而且……”
郑明珠抿嘴一笑:“这样荣耀的别院,花姨娘自是再不会不肯去的。”
正说着,陈颐安进来了,进门就笑道:“听说母亲这里有好东西,特意叫您媳妇来吃,倒是把儿子忘了。”
郑明珠就站起来,笑道:“哪里是母亲叫我,是我闻着香味儿,自己寻来的。”
陈夫人也笑:“如此说来,看来安哥儿的鼻子也是灵的。”
陈颐安何等样人,见她们婆媳说话的样子就知道她们商量出了主意了,却也不问,只顾着说着玩笑话儿,蹭了他娘一顿晚饭,才与郑明珠一起告辞出去。
回了甘兰院,郑明珠不待他问,先就一五一十把今日的话说出来,陈颐安一时沉吟起来,修长如玉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炕桌,好一会儿才道:“我看,并不那么简单。”
今天这件事,其实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一点点消息,郑明珠与陈夫人都是本着谨慎的未雨绸缪的心态,怕太夫人搅和了陈颐雅的亲事,才打发花姨娘到别院去住些日子,待这边事情成了定局再回来,也是免得横生枝节的意思。
没承想,陈颐安却说出这话来,这话什么意思?
郑明珠便问:“若说因杨家长房打听魏国公府的哥儿,和太夫人频繁的与娘家通消息,可能会有什么事?”
陈颐安道:“你与母亲这样慎重的处理这件事,是因为什么?以此想来,太夫人关心二妹妹的亲事,又会是因为什么?莫非真是为了二妹妹?为了花姨娘?”
陈颐安这样一说,郑明珠顿时觉得很有道理,显然都是因为三爷陈颐鸿,郑明珠轻轻点头。
可是,陈夫人与自己,目的是为了拉拢陈颐鸿,作为陈颐安的助力,而太夫人的目的呢?郑明珠依然觉得难以理解:“太夫人搅混一池水,能有什么好处吗?”
陈颐安对上郑明珠澄澈的目光,轻轻的说:“你要知道,太夫人一辈子的心事,无非就是武安侯这个爵位。” 
  
160太夫人的蠢招
陈颐安这话过于高屋建瓴;郑明珠有点跟不上,不由的沉思起来,陈颐安也并没有继续催;倒是回头问丫鬟:“我记得今天甜云坊送了预备给二爷亲事上用的糖的样子进来,是送到夫人那边的还是这边也有?少夫人看过了吗?”
玛瑙见问,就道:“两边都送了,我问过;都是一样的。少夫人已经看了;预备着就用这些。”
说着就去外头屋里取了两个一尺见方的大盒子进来;一一放在炕桌上,揭开盖子给他看,陈颐安便随手拈了一颗来吃。
郑明珠耳朵里听着他们的对话,见着丫鬟穿梭来往,就是不解其意,仿佛思绪陡然被陈颐安这句话抽空了,只有一个念头:太夫人这辈子的目标是武安侯爵位无疑,可是,武安侯的爵位,也轮不到三爷啊。
不,不对,如果轮到三爷了呢?如果轮到三爷了,那太夫人又能在这里面得到什么好处呢?
直到她嘴里被塞进来一颗圆滚滚的甜甜的杏仁糖,郑明珠脑中灵光一闪,突然就明白了。
陈颐安见她亮闪闪的眼睛,知道她有些意思了,只不说话,依然只管慢腾腾的剥着糖纸,郑明珠便说:“你是觉得,太夫人这一手是要拉拢三叔了?”
陈颐安笑道:“任何人做事都是有其目的的,既然知道太夫人的目的,再倒推她的手段,就不难了。我看这只是第一手,用来示好的,必然是还有后手的。”
郑明珠点头:“三叔无母族可依,妻族就尤其要紧了,太夫人倒是很会盘算。”
“三弟少年得志,有爵位有太子看重,要娶个嫡女不难。”陈颐安又吃一颗糖,似乎觉得很好笑似的乐了一下:“杨家舅老太爷如今已经是封疆大吏了,虽说是新贵,自视倒也不低,我瞧着,这事儿很有点意思。”
郑明珠眨眨眼,陈颐安笑道:“有时候,蠢货也是很有用的。”
又来这套,说话从来不爽快,陈颐安似乎有读心之术般,看出了郑明珠的腹诽,才解释道:“虽说咱们这是在揣测太夫人的大约意思,不过人家没使出来,到底不知对不对,后面的就更不用说了,再说,此事本来已经处理的十分周到了,自然没有咱们家急的,只管看着就是了。天下事总有些意想不到的枝节,就如以前,你光知道你太太想要你的东西,哪里能想到还有那样些下作手段和花样呢。”
说得也是!陈颐安这一句话就安抚了郑明珠,她本来是心宽的人,觉得陈颐安说的很对,便又笑起来,转而说些别的庶务,到晚间一齐安歇不提。
这些日子大约是花姨娘最为舒心畅意的日子了,女儿得嫁高门嫡子,如今儿子又要迎她去御赐的别院住一阵子,连陈夫人也还没去过呢。
这样的荣耀,一直炫耀到了她出门的那时候,别说整个武安侯府无人不知,便是远在城东的陈家三爷府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