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不想吃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啥不想吃饭-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摧毁了多少温馨的家庭,践踏了多少圣洁的殿堂,这种灭绝人性的追求,难道没有人为之喝彩吗?有,发自肺腑的,当然有。有群人,人类?不,动物!它们面临着无数的啐骂,冒着站不稳脚的危险,甚至于脑袋是否能挂得住都还成问题,但依然坚持灵魂的信仰,为之喝彩。也许这真的是追求,追求它们所向往的,灭绝人性,人,一般的生活。
太平洋警察在这样的喝彩声的簇拥下,是否对于他的追求越来越坚持呢?他若是能领悟庄子的人生观,或许还有得救。虽然对众人来说,有些许的颓废。
庄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其中很有代表的阐述了庄子的人生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认为这是人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途径和最高境界。所谓“无己”,忘掉自我;“无功”,去除功名利禄之心,不衷于身外之物,做到“清静无为”;“无名”,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由人,偃仰随我,置声名与舆论不顾。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自我的生死界限,便会达到物我两忘、怡然自得的逍遥。直接的说,这是一种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追求。
还有一种无私的追求,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奶奶的追求。在她人生中有一段不寻常的旅程。她行走于祖国最受歧视的群体之一——爱滋病患者。
她被那些孤苦的爱滋病患者处的艰难环境所震撼。尤其是那些受教育歧视的患爱滋病的孩子们。于是,她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她执笔于各类报刊杂志,告诉全社会爱滋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世人对爱滋病患者的友善之门。她还省吃俭用,把自己微薄的工资,以及赚来的稿费,帮助那些患者生活和孩子们学习。后来因经费不足,还亲自向一些企业寻求资金。这其中的苦头,是常人不可想象的。
当然,她的血汗也没有白流。她的所作所为感动了许多民众,令一些人诚心的为爱滋病患者提供帮助。甚至,某省政府也决心帮助爱滋病患者改变他们的生活困境,并调派了一批领导前往爱滋病患者的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虽说,还有人觉得爱滋病是个谈虎变色的魔鬼,但已经有了个好的势头。诚然,我相信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决不仅仅是这位可敬的老奶奶的追求!
孰为真追求,奚以余之辨为?
魔镜
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白雪公主 自私皇后
嫉恨交加的后母,总听不到自己渴望的答案,总得不到肯定,愤而砸碎了说实话的魔镜,又觉得难消心头恨,于是恶由怒中生,决定用毒苹果置白雪公主于死地,好让自己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结果,死的不是白雪公主,而是她自己。
很富反讽的童话故事,很赤裸、很直接地反映出人的自私狭隘和邪恶追求。同时,也隐约含喻着天使与魔鬼的争战,以及人对美丽的强烈欲望。
在现实生活中,或许看不到如故事中那般邪恶、小心眼的妒妇,但是,在许多人心底,却潜存着一个隐形的自私皇后和一面魔镜。
一位女主管,每天上班都非常细致地装扮自己,总希望自己成为办公室的焦点。当她发现女同事中,有那一位打扮得比她靓丽,马上心生不悦,情绪大变,而那个漂亮的女同事,便成为找碴、挨训的对象。
心魔亲情
有一对姐妹,姐姐皮肤白净、气质高雅,妹妹却皮肤黑、五官小巧。虽不及姐姐,但也算玲珑可爱。然而从小,妹妹就生活在姐姐美丽的阴影下。五年级时,她在日记中写道“希望姐姐死掉”。每次祷告,她总向上帝请求,给她一张比姐姐更美丽的面孔。
姐姐上初一那年,和同学去海边游泳,不幸溺死。如她所愿,姐姐死了,而她去丝毫没有心愿达成的快乐,反而被罪恶感、愧疚不安、自责痛苦压得透不过气来,一辈子背负着这个犯罪的重担,一辈子无法原谅自己。那个被她无数次诅咒的、善良无辜的美丽姐姐来不及听到妹妹的忏悔就已飞向天堂,留下被心魔迷惑泯灭亲情的妹妹堕入地狱的深渊。
心魔友情
两个情谊不错的朋友,同时参加一个酒会,一个用心打扮,穿上刚买的新衣服,满心欢喜地前往。当她看见她的朋友一身艳丽,亭亭袅袅地向她走来时,一颗心立即有如刀刺般锐痛,嫉妒似毒虫肯噬着她。而这些情绪,很自然地浮上脸孔,使她原本温和美丽的容颜,因嫉恨而扭曲、灰暗、丑陋。而她的心魔也怂恿着她仇视朋友、亵渎友情。
魔镜的碎片拂尘的心灵
在每个人的世界中,常常存在着这样一面“魔镜”,它或许潜存于内心深处,或许浮在意识里。总在某些时候,突然窜出来,弄得你心神不宁,像个无时不在的魔鬼,总在伺机把你拉向恶化的情绪深渊。
追求美丽,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但你的善良若被嫉妒的魔镜蒙上灰尘,心生恶念,伤害了其他人。那么即使你得到了所谓的完美,你的心实际也是残缺不全了。
魔镜,魔镜,请你告诉我,在你支离破碎的镜片中那些屏弃邪恶追求的忏悔的心灵,还算不算世上最美丽的呢?
让会意的微笑轻轻绽放
一位留美学生清晨在路边晨跑,一部出租车从他身边呼啸而过,然而不一会儿,这部出租车又开到他身旁。留学生以为司机要问他是否要搭车。可摇开车窗,露出的只是一张微笑的脸庞,早上好,祝你有愉快的一天!原来出租司机只是要给他一个微笑和一份祝福。出租车继续向前开走了,但出租司机的微笑却深深留在了学生脑中,也正因为这一个会意的微笑和一声亲切的祝福让这位留学生拥有了一整天的快乐心情。
微笑的动作很简单,按国际上的规定,嘴角轻轻扬一扬,露出上,下共八颗牙齿,就是一个标准的,充满阳光气息的微笑。但是,这个几岁小孩都会做的动作却对人的日常生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在人焦虑的时候传达一份安定,也能在人紧张的时候传达一份信心,更能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传达一份关爱。留学生一天都都拥有好心情是不无道理的,在异国他乡,接受到素昧平生的人亲切地问候与善意的微笑,这固然给他原本有些寂寞有些悲凉的心捎上了一丝淡淡的温暖。
很多人并不爱对别人微笑,喜欢板着脸穿梭于人群之中。其实,这样是很痛苦的。你的脸是别人认识你的第一道门窗,可你总把它们锁得严严实实,不透露一点点你的情感,这会使别人对你感到陌生,觉得你难以相处。
一位外籍教师初来中国,刚下飞机他总是对见到的每一个人微笑,可周围的中国人只是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他,丝毫没有想回应的意思。外籍教师很纳闷,他问翻译为什么中国人都不笑呢?翻译只能尴尬地回答:“可能他们刚下飞机太累了吧!”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它拥有最高尚的文化传统美德,也许我们会不屑于某些国家的文化和风气,但他们却有他们的长处,他们能给每一个人以会意的微笑,会以此来传达自己内心最真挚的祝福,这是很多中国人所难做到的。
让会意的微笑轻轻地绽放吧!传递你的爱,传递你的祝福,传递你一颗最最真诚的心。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充满阳光,充满着爱!
论死亡
死亡对我很有诱惑力,因为我并不喜欢生存。而这也证明死亡对我而言仍是恐怖的。在某种程度上,死亡是对死者的一种荣誉,当然这只是对生者而言。
死亡对人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清除之前的一切,赤裸裸地走向另一个国度,或是无神论所称的“消失”。
关于无神论,绝对的唯物思想使人对死亡有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即如弗里德里希的《海边僧侣》中的情景:死寂,压抑,毫无生机。没有宗教信仰的灵魂为了解脱,不得不物化自己的追求,抑或金钱,抑或美色,抑或廉价的爱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都洋溢在肤浅的爱恨中不能自拔。
但死亡(一定)是会来的,这是宿命也是客观事实。我们所等待的不过是它来临的一种特殊方式:疾病?战争?还是毫无缘由的猝死……如此说来,我们无一不在经历着死亡。它的气息从你呱呱落地起,便一直弥散在你周围。或近或远,终未散去。
相较于不可预料的“他杀”,主动放弃生的权利则是一种极端的加速,因为勇敢或怯懦。一如查尔斯《黑色星期天》所唱那般:黑色的午后/雨滴敲打着我的寂寞/梦想的水晶球被捏碎/像个幻觉/无望的/麻木的/幻灭的/……我们什么也不能说,一切都是苍白的,话未出口早已冻结。
“他人就是地狱”。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绝望与颓废的,肉体在旋涡中打转。你我都是低等动物,无法跨越深深的死的鸿沟,也永参不透它的玄意。
后记:十六七岁的中学生谈论死亡,难免会被人认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论点也流于肤浅。可笑吗?当这个社会只剩下中学生大谈特谈所谓人生,理想,其他人只是冷眼旁观,间或说两句风凉话,这才是我认为的悲哀与可笑。
我曾连续数小时,遥望夜空,想象着死亡。这篇文章便是我思想的痕迹。人生是复杂的,我们需要另一种方式“亲历生活”。
束缚自由
我,是个受缚的人……
我喜欢拍照,也许是因为渴望自由的关系吧。相机可以摒弃许多的缺陷只捕捉那美丽的一瞬。我也很向往能拿一部照相机,退出这个阻塞的城市,站在一个自由的角落,记录一处处的闪光点。像在偷窥生活,更像在逍遥地享受自由。我想过以后去做个摄影师或者摄影记者,可是周围的人都不赞成,这与我“应该”走的路线偏离了。也许正是因为我就是属于这个受束缚的城市,只能无休止的飘荡在其中的某一个角落。
我,是个受缚的人……
我想过去做个作词人,因为我对文字的韵算天然的热爱。而且作词人可以呷着口咖啡或是摆弄着某个玩意找灵感,写东西时而鱼翔浅底,时而鹰展九天,在之中我可以自由的飞翔。可惜,这与我的现实处境格格不入,也许以后可以当业余词人,算是为我的爱好做出的凭吊……也许是因为这本就是个受束缚的世界,很多时候事与愿违。
我,是个受缚的人……
生长在一个父母都在医院工作的家庭,我就一定要做医生吗?至少父母希望如此。有那么巧,可惜文科学不好,物理又觉得太难,就来了化学班,又是做医生的学科。难道做医生会在手术台前自由的挥动着道和镊子吗?或许,到时候唯一的自由只剩下呼吸。
我,是个想挣脱束缚的人……
手撑着下巴,仰着头,望着远方的蓝天白云,我开始做着我的梦……
我,是个追求自由的人……
我总希望我属于这片蓝天。因为蓝天宽广无垠。这里充盈着无束缚的灵魂与自由的渴望。我希望我是蓝天下一片白云,在自由的国度飞翔,飘荡。
可惜,生活不可能没有束缚。对着天空畅想时,总会有人将我从梦里拽出来,“该去……啦!”我又在回到现实中。也许是因为我是个理智的人吧,即使它没有蓝天所能给予的那份足够的自由,但我还是爱着我的现实生活。知道那份自由的梦想遥不可及,偶尔做做梦就好了。
我是个受缚的人。或许人人如此。但我并不认输,我不会像束缚的梦魇低头。我在水里呼吸,我在高空中汲取氧气,我在我的梦里和生活的罅隙中追求属于我的自由……
花开花谢
人都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每一个人都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和态度。我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别人的爱,献出自己的爱。也许直到某天回首,才发现其实我们一直追求的都是那种简单,质朴,纯粹的人生,从来没有改变过。
不知你是不是在听到一首老歌时,会想起当时的往事。在昏黄的灯光下,会升起一丝哀伤。在漆黑的夜空中,会独自静静的冥想。但我想总是有人会的,因为我们活在当下。
在小学总期盼着中学。认为那样比较潇洒,比较自由自在。于是时光就在假象的期盼中,在眼皮底下逝去。那时你并不知道它的珍贵,甚至还埋怨它的漫长。就像当时的人和事一样,总是认为老在这么狭小的圈子中打转。期盼着改变,期盼这新鲜,期盼着一种甚至是任何一种不一样……
但当事情真的变化时,你却突兀在那里,当你定睛后,你真发现正在意的竟是当初的一切。这就是人,这就是生活,我们总是在一个圆中不停的走,当驻足时,我们发现的全都是当初的回忆,但在那时我们并没有发现,更不懂得珍惜,因为那时我们只向往更高更广阔的天空,追求更完美,绚丽的人生。
我先前总是在听时下最流行的音乐,看最新的影片。年青、热情、愤怒……认为长辈们喜爱的都是不入流的,都是过时的垃圾。但当张国荣。梅艳芳相继去逝……他们的离去仿佛带走了我当初的一段美好时光。从小学起就开始崇拜偶像。懵懂的跟着大流走,完全没有自己真正的投入,当我们认识了许多更新鲜,更有吸引力的面孔,渐渐地他们被我们遗忘了。在他们走后我又翻出被我搁置许久的磁带,又听到现在以是让我感到伤感的歌声,才明白他们已经永远不会站在曾经带给他们快乐也带给我们快乐的舞台上了,就好像我们永远不会再回到那个时代,再也不会回到那个口袋里只有五块钱都觉得是大款的时代了。是的,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什么都变了,留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回忆,只有怀念……
我又想到现在的我,想到我周围的朋友。他们真的很忙碌,很努力的在生活,似乎不像我活的这般多愁善感。他们总是在拼命的潇洒,又拼命的学习,使出全力地应付这一切。其实我也是大同小异的。虽然我们还是懵懂,事隔不久但又觉得好遥远,我又会怀念,会怀念我周围的一人一物,会怀念身边的花花草草。我会想和亲人们想聚的时刻,我会想和朋友们在一起时的快乐……如果这一切我都不曾拥有我会觉得难过,我不想到时在眼前略过的都是我匆匆忙忙奔波的情景。如果我的记忆中没有它们的存在,其实我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