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雄心-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罗根的心思完全不在这里,昨晚他和大粽子一直搞到凌晨4点才睡,当然此搞非彼搞,生活在1940年的人智商一点不比现代人低,要想真正劝服他们就必须拿出点看家本领来。除了详细阐述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罗根还接着微弱的月光和斯图登特“大战十个回合”。十轮兵棋推演,罗根费尽口舌才赢得了七场,因为他必须不断让陆权观念根深蒂固的德国将军理解那些海权国家的传统、特色和长处,理解英国人为了解救自己的同胞,会不惜任何代价将每一艘船开往敦刻尔克,哪怕头顶上盘旋着斯图卡、海面上漂浮着水雷、岸上还有德军的远程重炮。
直到傍晚,斯图登特的座车终于出现在野战医院门口,这个脑袋仍然包着厚厚纱布的“大粽子”,不知在最高统帅部有没有受到诸多同僚的安慰或者嘲笑。
他一上来就给了罗根一个熊抱。
“我们的机会来了!元首非常认可我们的分析,就连气象报告也显示接下来会有持续一阵子的坏天气,所以元首重新下令让陆军向敦刻尔克挺进!”斯图登特一边说着,一边兴奋地从包里取出一份印有鹰徽的文件,“并且批准了我们的计划!”
罗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碰上幸运女神了——要知道,斯图登特只是一名帝国空军少将,试想一下,在德国有几个师长级的人物能够直接觐见大独裁者并且力劝他收回成命?
实际上,在这个国家也只有埃尔温。隆美尔、埃里希。曼斯坦因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有机会做到,而他们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和元首保持着非常亲密的私交!
看了一眼文件上的内容,罗根登时被冻住了: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此代号为“氰化钾”的空降行动由德国空军中尉汉斯。罗根负责,所需人员从第7伞降师抽调,行动于5月27日也就是两天之后实施。
跳伞没问题,可关键是自己连枪都没摸过,更不要说参加实战了!这样的菜鸟,跑到战场上不是给人当瓜切么?
罗根怔怔地看着红光满面的“大粽子”,好了,这次把自己给陷进去了吧!还能说什么?诈伤?医生说了,脑瓜没问题,那么点皮外伤再有两天就痊愈鸟!再说了,万一背上临战怯场的恶名声,接下来可怎么混呢?
怎么办?硬着头皮上呗!没准还能一炮而红叻?
将文件翻来覆去看了两遍,罗根意识到有个很重要的内容并没有在这里面反应。
“将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在这次行动投入多少兵力?”
“大粽子”说:“元首觉得规模应当尽量控制在一个连以内,但考虑到这次行动需要会讲英语的伞兵,我估计可以抽调的人员不超过100人!”
罗根深吸了口气,在他的计划中,参与行动的伞兵至少要达到300人,这样才有足够的力量去破坏“发电机行动”的指挥中枢并且给联军造成足够的混乱。丫丫的,看来这小胡子对伞兵还是没有足够的信心,但又不想寒了斯徒登特的心,所以就挑些倒霉蛋给扔到敦刻尔克去——能成功最好,即便不能成功,帝国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
失望归失望,罗根想了想,“噢,对了,将军,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为了保持战斗状态,我这两天能不能多进行一些跳伞和射击训练?”
“没有问题!元首说了,各部队要全力配合伞兵的这次行动!”“大粽子”自以为是地挥舞着他的“尚方宝剑”——搞不好也就比咸鱼强那么一点点。
“呃……最后一个问题!”罗根问:“为什么会用‘氰化钾’这么个奇怪名字作为行动代号?”
“噢,那是一种毒药,剧毒的毒药,十秒之内即可置人于死地!”“大粽子”一脸自豪地解释到,“我们要让英国人和法国人好好品尝一下跟德国作对的滋味!”
第5章 男人的决断
星光黯淡、漫天浮云的夜空中,两架笨拙、缓慢且“无毒无公害”的容克-52正沿着与法国东北部海岸线几乎平行的方向飞行,位于机首和两翼的发动机无时不刻不在发出聒噪的嗡鸣声,好在这个时代没有环境保护法和绿色和平组织,“大婶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低空掠过。在她们身后,两架用钢绳牵引的DFS-230轻型突击滑翔机宛如两只黑色的巨大风筝,只不过在这样乌漆麽黑的环境里,放风筝似乎也没什么乐趣可言。
在其中一架“来自空中的特洛伊木马”上,闷热的空气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十个身穿黄色救生衣的人拥挤地坐着。细看之下,他们身上是全套的英军制服,领章、袖章、徽标一应俱全,李。恩菲尔德4型步枪、布朗式轻机枪和威伯利-斯科特左轮无不是标准的原装货。
坐在滑翔机副驾驶位置的,是一名佩戴着英国陆军少校军衔标识的年轻人,微弱的星光照着他年轻而俊朗的脸庞,那双深蓝色的眼眸看起来是那样的深邃,额头上虽然缠着一条白色的绷带,但这反而给人一种英勇顽强的敬佩感。
“罗根中尉,还有十分钟脱离牵引!”
戴着船型军帽的驾驶员转过头,用带有南方口音的德语提醒到。
滑翔机前方,负责牵引的“容克大婶”正用屁股发出灯光信号。
两秒的迟疑,年轻的空军中尉回过神来,他朝这张充满陌生感的面孔点了点头,然后又扭过头看了眼机舱里的那群彪悍的伞兵,依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几天前还躺在野战医院里的倒霉孩子,现在已经指挥着一支小而精锐的部队:连同滑翔机驾驶员在内,此次一共是8名军官和32名士兵参与行动。20人分乘2架滑翔机在敦刻尔克附近降落,另20人以相同的方式送往多弗尔。
按照历史记载,5月27日这天,英军通过海路从敦刻尔克撤走7669人,而近40万英法联军中的绝大部分都还在敦刻尔克附近等待撤离。
十分钟有时候很漫长,有时候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中尉,我们已经抵达预定解缆区域了!”
托比亚斯。法斯特,德国空军中士,滑翔机驾驶员,身形矫健、头脑灵活,每每说话的时候,似乎都在悄悄观察对方的反应。
罗根打开随身携带的小电筒看了看表,12点还差3分。德国人一贯的高效,使得这次行动到目前为止都在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但是接下来不确定因素将陡然增加,以致于再精明的指挥官也无法预测一个小时后会发生什么——当然,如果章鱼哥的祖先也有预知能力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行动!”
罗根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一旁的托比亚斯中士却说:“等等……中尉!您看!”
在滑翔机前方,“大婶的屁股”又闪动起来,可是,这种信号岂是罗根这倒霉孩子能够看懂的?
敬业的德国中士读到:“指挥部命令……氰化钾行动……中止!滑翔机……撤回!”
罗根顿时愣住了,各种揣测在脑中闪过,德军地面部队突破联军防线啦?元首反悔啦?斯图登特又有新想法?还是……
12点一过,日历就该翻到1940年的5月28日,每一个小时都将有成百上千的联军士兵撤走。自己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表现机会就这样白白放弃么?
这时候,罗根想起前女友说过的一句话:做大事的人应该有并且坚持自己的判断。换而言之,自己的行事风格过于温婉,缺乏大男子气概。
当那个熟悉却又令他憎恶的面容浮现在脑海中,心里突然一阵刀绞,她的离去难道就是要找一个真正的男人?那个身材细长、手捻兰花指的家伙,在这方面就比自己强?
狗屁!狗屁!狗屁!那丫不就是有辆雪佛兰跑车么?再拽也成不了变形金刚!要是真飙起来,我的宝马K1300S“公路战车”一点也不差!
“解缆!”
“啊?中尉?”
“解缆!”罗根异常坚决地重复了这个指令。
DFS230轻型突击滑翔机前方有个可活动的挂钩,在抵达解缆空域后,牵引机和滑翔机通常会双双解开缆绳,以免这条长而结实的东西在着陆时造成致命的影响。
中士迟疑了片刻,还是拉动了那个扭杆。
要想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活出个样子来,就必须有一批值得信赖的伙伴和忠心耿耿的助手——罗根从自己的痛苦记忆中总结出这么一条硬道理。
轻微的晃感不容易被察觉,从这一刻开始,滑翔机不仅脱离了“大婶”的牵引,也几乎断绝了直接飞回德军占领区的可能。
罗根扭头看了看后舱的伞兵们,没有任何的异常,刚刚他和驾驶员的对话显然没有传到他们耳朵里。
“我们是在解缆后才看到命令的,懂吗?”他压低声音对身旁的空军中士说。
有着一头金黄色小卷的托比亚斯怔怔地看了罗根两秒,眼神中似乎还有些许迷茫,头却轻轻点下了。
“一切为了胜利!”罗根小声地补充了一句,若是一般的德国士兵,这时候可能会说“一切为了帝国”、“一切为了元首”或者“一切为了德意志”,但他没有也养不成这种习惯。
“看,中尉,他们也下来了!”片刻之后,托比亚斯指着右前上方说。
罗根抬头一看,夜空中的视线虽然很差,但在区区几百米的距离上,还是能够大致辨认另一架滑翔机已经和负责牵引的“大婶”拉开了很长的距离,钢绳显然不再起任何作用了。
“好样的!”罗根在心里说,虽然不清楚这些伞兵是因为没有接到新指令,还是就跟着行动指挥官走,他们的加入不仅仅是将行动人数增加一倍,对于士气和计划的成功率也是一个有效助力——尽管在空军司令部的一些资深参谋看来,这种行动跟飞蛾扑火差不多,可要在按资排辈的军队中拔尖,冒险绝对是一条捷径!
十多分钟后,滑翔机准备在海面上降落了。这时候,除了紧紧抓住旁边的握手,罗根什么也做不了。好在托比亚斯是个胆大心细的家伙,经过了两次“蜻蜓点水”,他瞅准时机轻压机头,紧接着就是一阵较为剧烈的晃动。等到摇晃基本结束时,经过简单改装的DFS230轻型突击滑翔机已经稳稳地停在海面上了。
第6章 往南不走北
新书上传,兄弟们有票砸票啊!多谢支持!
**********
托比亚斯一把推开驾驶舱上方的玻璃舱盖,带着咸腥味道的海风一股脑儿涌了进来(这架滑翔机经过改装了哈,舱门不止屁股后面那一个,哇咔咔)。
“哇呜,真是好天气啊!”
尽管天上有大片的浮云,海面上还是有些光线的,更重要的是,英吉利海峡中一贯肆虐的狂风眼下完全不见踪迹,起伏的波浪看起来也是无比温和的。
“快!把充气筏展开!”罗根略显紧张地发出号令,一边警惕地向四周张望。只一会儿功夫,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从上方划过,那种突如其来的压迫感让人背后发凉。好在罗根迅速意识到这是自己人,在他的注视下,那架DFS230轻型突击滑翔机在海面上蹦跳几下,有惊无险地停了下来。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罗根的伞兵们已经将固定在上部机枪位置的大包裹解下来并推进大海,一个英国式的海上救生筏很快成形。紧接着,伞兵们开始将自己的装备从滑翔机转移到救生筏,而托比亚斯是最后一个离开滑翔机的——作为驾驶员,他负责拧开滑翔机底部的特制阀门,任由它缓缓沉入水底。
“从现在起,只准说英语!”全员转移到救生筏之后,罗根一本正经地下达了新命令。
士兵们拿起木浆,费力地划动起来,几分钟之后,另一架滑翔机也从海面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艘相同样式的皮筏艇。
海面上风浪不大,过了大约两根烟的功夫,两艘救生艇顺利地会合一处。
“一切顺利,没有人受伤!”伦特。史蒂芬伯格少尉,第二突击小组指挥官,用德语向罗根报告了情况。
“英语,从现在开始说英语!”罗根谨慎地提醒说,他看了看漆黑一片的南面,按照原定计划,降落地点应该是在敦刻尔克以北大约15海里处,如果纯粹依靠人力划桨,抵达岸边也只需要5到6个小时。
送别自己的滑翔机之后,托比亚斯就一直举着他的六分仪在观察和测算,罗根终于忍不住问:“托比亚斯,这东西的精度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海里?”
中士放下手里的家伙,用英语说:“长官,这只能测出我们的大致方位。还有,从现在起请叫我约翰,约翰。考克!”
“好吧!”罗根有些汗颜,他转过头对其他伞兵们说:“牢记你们证件上的名字。现在,向南划!”
伞兵们两个一组轮流划桨,过了快一个小时,视线中终于出现了不同于星光的光线,那是一种黯淡的橘红色,就那么一抹,像是黎明刚刚到来的东方,但指南针清楚地显示那是南方。
“中尉,听……”
站在船头的瘦高个是空军一等兵马克。艾拉,身高达到了一米八九,战前在慕尼黑地区的一支球队当守门员。罗根从中学时起就酷爱足球,还曾经是班队的“掌门人”,只是身高的限制使他无法继续朝这方面发展。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了很大的改观,等到战争结束了,罗根没准还能继续施展自己在这足球方面的才华——在四五十年代,全攻全守足球战术会让那些传统球队俯首称臣的!
这时空气中除了海浪和海风,隐隐传来了另一种声音,像是来自远古战场的鼓点,又像是从海平面那头传来的轰鸣声。
“好像是船……我们停止划桨吧!”坐在罗根旁边的空军下士小声提醒自己的长官和同伴,此人全名蒂诺。格罗特,1906年出生,在参加“氰化钾”行动的伞兵中有好几个最:年纪最大,干过的职业最杂,去过的城市最多,且自称小JJ最坚挺。这位曾当过餐厅服务员、司炉工、水手甚至是拳击陪练的家伙,两年前搭上了德军重整军备的班车,有幸成为精锐空降部队的一员。当然,薪金也要比普通的陆军士兵高出不少。
罗根举起右手,示意伞兵们停止划桨。众人一动不动,只差屏住呼吸。那种奇怪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当视线中仍然一片黑暗的时候,未知的忧虑渐渐衍生出了紧张和恐惧成分,而当哗哗的水浪声清晰可闻之际,一个难以具体估量大小的黑色船影终于出现在海面上!
“趴下!”罗根小声招呼自己的伞兵们,从黑色的模糊轮廓来看,那至少也是一艘中型舰船,不出意外的话,上面至少也有好几百名从敦刻尔克撤下来的联军士兵。这时候要是被发现,罗根他们就算能够蒙混过关,恐怕也要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