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二爷缺钱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二爷缺钱花-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便是表哥了吧?宝玉奉老爷之命特来接表哥过去。”宝玉与林援之对视,待看清来人形貌,不禁感慨江南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钟灵毓秀,地杰人灵,怪不得黛玉那等美貌。
  正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林援之亦见礼,便随着宝玉过来。贾政无非是问些学问家事,又提及上京缘由心有疑惑。
  林援之笑道:“因籍贯在京,乡试在即,故上京备考,并打理家中事业。”
  贾政捋须赞叹,又絮叨半天,才狠狠地白了宝玉一眼,道:“畜牲!傻站着干嘛!还不去回老太太。”
  宝玉勉强扯起嘴角,道:“老太太那边已经收拾好了,只等过去呢!”心里却将贾政骂了个狗血淋头。
  林援之闻言刚要辞谢,嘴还未张开便被宝玉抢白道:“表哥远道而来,自然是需要接风洗尘的,里边已然备好了酒菜,万望表哥不要推辞,免得老太太,太太心寒。”
  林援之遂不再多说,随至请安,见过外祖母与几位舅母,方疑惑道:“为何不见家妹?”
  贾母笑道:“林丫头和他们姊妹还有你薛姨妈家的妹妹,去庙里上香了,我已经打发人去接了。”
  林援之听罢,便笑道:“在此叨扰,实在不安。多谢府里上下这段时间对家妹的照顾。既然那边府里皆收拾妥当,等家妹回府,便先行告辞。”
  贾母心里不愿,看向王夫人,又跟宝玉使眼色,心暗暗琢磨:好不容易跟外孙女团聚,如何能放她走?何况,宝玉怕是不愿黛玉走的。
  岂料,宝玉却存着另外的心思,因道:“依我之见,表哥不必急着回府,不如与林妹妹一同在府里住下,等到林姑父上京了再过去,岂不便宜?”
  林援之这趟势在必得,这可不行。若是黛玉走了,那自己心里的疑惑可不是就解不开了?那只能退一步,把他一起留下来了。
  林援之没想说宝玉如此说,便客气道:“府里女眷众多,实在不敢再添麻烦。况且还要打理京中事宜,恐有不便。”
  宝玉忙道:“亲戚们走动,住得亲近自然极好。现有薛姨妈家大哥哥的例子,只在府里青松馆里另置一处小院子,那边又有小门可以自由出入,就是进来看林妹妹也比别处方便。林妹妹在这边还能与姊妹们一起玩笑着,咱们兄弟另有别院,互不相扰,何来失礼之说?表哥实在不必客气。”
  林援之心里暗道:这个贾宝玉与自己打听到的,竟是大大的不同!说话利落,条理清楚,竟然不仅阻止了自己接妹妹,还把自己留下了!又想着黛玉与自己回府里,的确有些孤单的,权衡之下,便松口谢道:“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宝玉还以为林援之真要“抢人”呢,听他竟然答应了,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见贾母点头,便也坐在一旁。
  一盏茶的功夫,就听到外面道:“林姑娘到。”门外帘动,黛玉由一群丫鬟婆子簇拥着袅袅婷婷地进来了。
  黛玉心里期盼见家人,自然归心似箭。兄妹相见,本应有说不尽的话,但是此时却四目相对,默不作声。
  贾母便嘱咐王煕凤赶紧在青松馆另收拾出一个院子,出入方便的,又道:“宝玉,你便领着你表哥暂时在你那里歇息去罢。”宝玉应声,便引了林援之过去。
  青松馆乃是贾府西北角一处独立的大院子,这院子里又分成五间小院子,每个院子又分别通着一个甬路接到正对的游廊上,相互之间又有池塘隔着,原本便是老太爷为了子孙读书方便修建的,隔在外院,出门进院都很方便。
  林援之跟着宝玉一路过来,心里可一点儿也没安静过。
  如今宝玉屋子里可算是清净多了,上次宝玉撵了贾环的奶妈,李嬷嬷看在眼里,也忌惮几分,就连迎春那边的谭嬷嬷也本分不少。
  林援之气定神闲地品了口茶,俨然他才是这儿的主子,“宝兄弟怎么不坐?”
  宝玉摸不准林援之的脾性,也不敢造次。这个林哥哥可不比薛大傻子,若是一个不小心,保不齐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表哥尝着这茶还能入口吧?”宝玉顺势坐下,抬手笑道,这可是今年上贡的庐山云雾,你要是敢说一个不,我踢你!
  林援之不出声,宝玉只好耐着性子干陪着,忽而听外面小厮传贾环和贾兰过来了,便唤了过来,相互见过便又去了。薛蟠因为要给宝钗张罗着配药,这几日并不在这边。
  宝玉只当林援之是个哑巴,没想到他一张嘴就让自己下不开台。
  “听说宝兄弟对家妹多有关照?在此先谢过了。只是也请宝兄弟顾及男女大妨,你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想来也明白女孩子家的清誉何其要紧!”林援之不紧不慢地说道,语气平缓和顺,温泉一般,但是宝玉却听着渗的慌。
  都怪贾宝玉名声不好,这黑锅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
  “不过,看现在情形,宝兄弟也是知礼数的人,外面的流言蜚语却是无稽之谈了。”林援之依旧淡淡的,却一点儿也没把宝玉放在眼里。
  “表哥,你看我不顺眼?”宝玉打算换个方式和他交流,咬文嚼字实在是累的慌。
  林援之视线眼前宝玉无辜的小脸,心里咯噔一下,噎住片刻才撇过脸去,“果真稀奇!”林援之顿顿又道:“我一进门,你就盯着我,满脸只写着四个字:不速之客。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呢?”
  宝玉暗中腹诽,谁让你平白无故冒出来,又有些讶异:我真的表现的那么明显麽?
  “回二爷,那边院子收拾好了。”李贵匆匆从外面进来,传话道。
  宝玉挥手示意李贵下去,还欲请林援之再坐坐,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说,林援之已经走出了房门,后面还甩了一句:“多谢你的茶,改日再来拜会。”
  这个林援之果然是个棘手的对象,若是朋友必能帮自己,若是敌人可就要坏事了。他对我的印象已然不好,我再去讨好就是小人嘴脸趋炎附势,若是不去从善如流也难办。契机何在?愁煞宝玉。
  宝玉冥思苦想也无甚办法,霜打了似的趴在桌子上,看着外面阳光甚是刺眼。
  一晃眼几天过去了,重阳节菊花宴,王煕凤因为坐月子不能出门,只得由李纨和尤氏操持着,请了两府的太太们过来都聚在这边赏花看戏,新媳妇代婉清自然也一齐过来。
  姊妹们也不是头一次见这代婉清,瞧着她诗词也通,样貌端庄,便都和她亲近。这中间,宝钗与她最为投缘,从一开始就看着戏文说个没停。
  宝钗见贾母在里面和太太们打牌,黛玉拉着迎春和香菱做詩去了,便和代婉清说笑着往花园里逛去,因说起西边园子里云菊开得最好,比亭子里现插的别有一番滋味。
  这二人便撇开跟着的丫鬟婆子,独自往那边逛去。岂料,刚走了一大半,有个小丫鬟便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道:“蓉大奶奶慢走,老太太请您过去呢。”
  代婉清一听是贾母叫她,觉得丢下宝钗一人又不放心,便要拉着宝钗一起过去。
  宝钗笑道:“你快去吧,小心老太太罚你。我只略逛逛便过来了,不妨事。”
  代婉清知道宝钗稳妥,便也放心去了。
  代婉清走后,宝钗便顺着小石子路绕了过去,只见山坡上桂花来得正好,远远就闻着香甜,情难自主,便走了过去。
  地上落了一层的桂花,宝钗便不由自主地往上看,见东南一枝开的最好,绿叶如镜,桂花繁蕊,便伸手折了下来把玩。
  因想着周围无人,便铺了帕子在石头上,将全身心警惕皆松懈下来,轻轻地吟道:
  “
  怅倚香岚敛愁思,鹅黄碧澜问津时。
  傍霭不言轻笑道,桂语声细君不知。
  茱庾遍地霜杀尽,菊不低头几许闻。
  雁阵有声威势赫,谁怜颓城残垣深?
  ”
  宝钗念罢,仍低头在地上拨划,突然闻得一阵惊雷,天一下子暗了下来,下起了瓢泼大雨。
  宝钗忙提着裙子往近处亭中躲避,心里暗暗后悔不该走太远,冷风拂过不由地打了个寒颤。再一回头,竟看到方才自己站过的地方竟然站在一个人,不知是男是女,心里慌乱,更是又羞又气又怕站在原地发怔,不知该如何是好。
  树下之人却显得很淡然,心里波澜一点儿也没有显示到眼睛里。
  他只是听说这边桂花不错,便过来安静安静罢了。哪料到突然过来一个女子,这女子还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做起了诗。三思之后也不打算走了,故意倚在树后听她念来。
  到底是天公作美还是不作美?反正这场雨下的一点儿也不蹊跷,都中正是多雨的时节。
  可是,这要不要过去呢?林援之看了看自己渐渐被打湿的衣衫,显然有点犹豫。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心情好,心情好很重要。

  ☆、十四章

  天色慢慢地黯淡下来,林援之正是踌躇之际,豆大的雨点子劈头盖脸地扑了过来,打湿了藏蓝色的长衫,额上的碎发沾在他的耳畔,冰凉的水珠聚拢着滑到他的唇畔,身后打落一地的桂花甜腻的香味,慢慢慢慢从泥土的气息中挣脱了出来。
  “哎呀,爷,您怎么跑这儿来了?叫老奴好找!”朦胧的雨境中,一个慢悠悠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急促的嗓音被雨水的淅沥声挡得断断续续。
  林援之抬眼望去,视线有些模糊,却还是一眼认出来人,说话间有些薄怒:“王妈妈,路这么滑,您怎么亲自过来?”
  王嬷嬷原来是黛玉的奶娘,林援之入住的第二天,黛玉便遣了王嬷嬷和蓝鹂过来照顾林援之的一应起居,还捎话说:“若是哥哥还跟妹妹客气,那妹妹也不要哥哥照拂。”
  林援之在林府与王嬷嬷亦是相熟,平日里以长辈待之,情分上更是比旁人信赖些,便当面笑道:“人家都是哥哥护着妹妹,到了咱家却是妹妹辖制着哥哥。”
  王嬷嬷等人只笑道:“咱们小姐也是心疼公子,跟公子时时想着小姐是一样的。”这话的确不假,林援之自小便没有兄弟姊妹,归宗林如海膝下,却也是两相情愿的,见黛玉为人可疼可敬,便待她更与别个不同。
  此时,大雨下的酣畅,天空中几道闪电过来,一瞬间照亮了周遭的景物,以及不远处的一抹鹅黄。
  林援之看定王嬷嬷手中撑着着一把大油伞,怀里抱着一整套精致的青蓑衣斗笠黄木屐,连忙催着王嬷嬷道:“烦劳嬷嬷过去把这蓑衣送给那边的姑娘,怕是府里哪位小姐,这么大的雨,恐怕是要着凉的。”寻思一回又道:“嬷嬷只说是妹妹让你过来寻人的,恰巧遇到了她,也不必说是谁给的,让她快些回去才最要紧。”
  王嬷嬷心里虽然犹豫,却也知道自己说不过主子,答应着便忙撑着伞过去,乍一看,见亭中之人竟然是宝钗,忙上前行礼道:“哎呦呦,是宝姑娘啊!姑娘淋了雨没?快把这个穿上!小心别着了凉!”
  宝钗在亭子里徘徊,先前只看到一个颀长的身影,后来又看到来了个婆子,是从西北小路上寻过来的,心里已生疑虑。此时,见来人居然是王嬷嬷,心里又惊讶又庆幸,忙问道:“王妈妈怎么在这儿?颦儿在这里麽?”
  王嬷嬷一面给宝钗穿上蓑衣,一面想着林援之的嘱咐,便急忙回道:“正是我们姑娘让我过来寻人,不想竟遇到了姑娘。这雨一时半会怕是停不了,姨太太找不见姑娘怕是要急坏了,姑娘先回去换件干爽衣裳才是,可别冻着了!”
  宝钗闻言有理,道过谢便匆忙离去,泥泞匆匆夹着若有若无的香甜。
  雨中风凉石滑,幸而木屐蓑衣。
  宝钗回到梨香院换了衣裳,见薛姨妈并未回来,心中暗想怕是被雨挡住了不曾来得及走,忙悄悄收拾了蓑衣斗笠,又唤了丫鬟婆子拿着雨具往设宴的地方过去。
  原来众人见大雨滂沱,来势汹汹,犹恐避之不及,索性分坐亭榭,看雨中杨柳依依,荷池残叶,倒也是一种雅趣。
  贾母在里面玩的尽兴,特意又命众人在梧桐叶上写上小诗,放到荷池,作放逐晦气之论,雅俗共赏,其乐融融。
  宝钗扶着婆子过来,远远看着亭子里红绿交错,倒是让她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句子。一路上又遇见许多丫鬟婆子也要往亭子里送斗篷披风雨伞蓑衣等物,看着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心里凭添了些快意。
  薛姨妈在里面,只当宝钗和黛玉他们在一处玩耍,并未发觉,只陪着贾母在舟形水榭上吃酒尽兴。宝钗撑着伞过来,在人群中找了半天,方看到黛玉,待要去谢她今日之情,却隐隐觉得不对,只要见机行事。
  黛玉见宝钗瞧着自己出神,便拉着香菱道:“快去把那只呆雁叫过来!怎么站在风口发起了呆呢?”说刚出口,黛玉先愣了一愣,再回过神宝钗已经站在了眼前。
  “颦儿,你想什么呢?”宝钗携着黛玉坐下,笑盈盈地询问,眼里比往日似乎多了些柔情。
  黛玉疑惑道:“无事,想问姐姐去哪儿了?半天没见着你,还当你在老太太那边呢!没想到你竟然跑回家去,连衣裳也换了一遭。”
  宝钗心想,黛玉果然不知道今日之事,听她看出自己换了衣裳,少不得又掩饰道:“方才吃茶,不小心弄脏了,这才回去的。没想到,刚要出门便下雨了。”又帮黛玉系好领口的带子笑道:“怎么今日是雪雁送了斗篷过来?王嬷嬷呢?”
  黛玉如实相告,顿时激起宝钗心中万丈波澜,只是这波澜被宝钗一贯的稳重掩饰的极好。黛玉见宝钗眼神恍惚,也不欲再说,便转头看向亭外。
  烟雾朦胧,涟漪盈盈。昔日也是这样的雨夜,她被宝玉的丫鬟挡在门外,那时那人那景,匆匆不回头,正是:
  少时闻花愁花败,魂归始知花无悔,
  簇簇鹅蕊蝶可伴,茫茫人海却难对。
  问君可知愁滋味?梦省冰释意渐开,
  嘬来香灰未燃尽,半要飘摇半又斋。
  迎春倚着栏杆看池中红鱼,在荷叶底下隐隐可见,似乎也在窥探着众人,“上次听宝玉讲笑话,他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香菱,你说是真的吗?”说着便看向香菱,岂料香菱噗嗤一声便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